11月13日下午,霞山區首個由社會力量辦的「長者食堂」在海頭街道陳鐵村揭牌,村中老人們來這裡吃著香噴噴、衛生又營養的美味飯菜,笑逐顏開,現場洋溢著濃濃溫情。
黎劍華(右二)與長者享受美食。
「我在陳鐵村出生和長大,能夠反哺家鄉,主動為村裡老人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很開心!」個人出資辦起這間「長者食堂」 的熱心人士黎劍華笑著對記者說道。
廚房潔淨。
熱心人出資 開辦「長者食堂」
作為一名「70後」,黎劍華的人生閱歷十分豐富和精彩。他從小擅長遊泳,在市十四中讀初一時便代表湛江參加了省蹼泳比賽並取得冠軍;後來,他被推薦到省體校訓練,又獲得過全國大賽的金牌。回到湛江後,他從事體育、海產、餐飲等方面的個體經營。此外,他愛好旅遊,20多年來去過了110多個國家,足跡遍布包括南極、北極在內的各大洲,至今已在世界各地潛水超過4000次,在網上擁有大量粉絲。
更難能可貴的是,黎劍華熱心公益,一直以實際行動來回饋父老鄉親,積極投身於家鄉建設,帶頭發展文旅產業;聯合廣東獅子會粵西服務隊、廣東獅子會粵川服務隊志願者們開展「獅愛燈光·點亮鄉村」公益活動,為農村捐贈和安裝了價值4萬元的20盞太陽能路燈;堅持十年照顧村中的五保戶老人;颱風「彩虹」造成斷電期間,他為村裡安裝了發電機;在村裡建起了培養少年兒童遊泳、蹼泳興趣的遊泳池……
為了傳承弘揚孝老敬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經過半年多籌備,黎劍華這次又辦起了周一至周五為本村70歲及以上老人提供午、晚餐的「長者食堂」。
預約就餐 每頓「三菜一湯」
黎劍華這一善舉得到多方肯定,霞山區、經開區幾個街道辦和社會愛心人士紛紛大力支持。大家錦上添花,為該「長者食堂」捐贈了跑步機、棋牌桌和圖書以及可帶孫輩來玩的滑梯等文化娛樂設施。
「黎劍華個人出資,開起了霞山區首個由社會力量辦的『長者食堂』,十分不易,這是一件大好事、善事。」霞山區民政局局長何振徽表示,目前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養老問題日益突出,而陳鐵村「長者食堂」的創立不僅對霞山區進一步做好養老工作起了良好的示範性作用,還啟示政府更好發動社會力量,將此創新模式加以推廣,從而帶動基層農村養老事業發展,提升廣大老人的幸福感。湛江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科科長李森也來到現場,予以指導和鼓勵。
據介紹,陳鐵村「長者食堂」服務對象為:戶籍為陳鐵村(含陳鐵上村、陳鐵村、官營村)年屆70歲及以上的長者;服務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1:30起午餐,下午5:30起晚餐(註:如以上時間與國家法定節假日重合,則當天則不開餐,讓長者們與家人過節);飯菜標配為每餐含海鮮、肉食、雞蛋、新鮮蔬菜「三菜一湯」和米飯,餐後配水果。菜式做到適時調配,力求增強方便老人吸收的營養。
其中,今年11月13日—12月13日為試業期。試業期在此就餐的長者,一律免費。試業期滿從12月14日開始,象徵性收取每位就餐的長者一天5元費用。「長者食堂」除了供應午、晚餐外,還提供跑步機等健身娛樂設施給廣大長者進行有益身心的活動。
為了有計劃安排飯菜而不至於造成浪費,「長者食堂」採取預約報名的就餐辦法,即當天通過電話聯繫或口頭,來預約第二天的就餐。
營養便利實惠 用餐老人點讚
陳鐵村委會總共有4000多位村民,其中70歲以上老人為數不少。記者從採訪中了解到,有的老人的子女在村外工作、生活;有的因為子女平時工作忙,所以大部分老人的一日三餐往往還是要靠自己來解決。「長者食堂」的創辦,方便和滿足了這些老人們的需求。
13日下午,聞訊而來的老人們走進「長者食堂」,吃著香噴噴、衛生又營養的美味飯菜,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其中,74歲的村民黎豪爾感慨道:「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支持,感謝熱心人士的關愛。這是新時代給予我們老人的福利,我感到十分幸福!」黎豪爾說,「長者食堂」對於像他一樣的老人來說十分便利和實惠,以後會經常來這裡用餐。
83歲的村民黎秋寶談到,兒子工作忙經常外出,所以用餐問題還是要由自己與老伴解決,「老伴患有高血壓,十分不方便。現在有了『長者食堂』,解決了我們這些高齡老人吃飯的後顧之憂,真是太好了!」
來源:湛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