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之子傅聰去世,背負54年逼死父母之名,史料揭真相:他真冤枉

2021-01-08 愛看布克

「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傅聰

2020年12月28日,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倫敦去世,享年86歲。

傅雷、傅聰父子在中國家喻戶曉,全都是因為《傅雷家書》這本被譽為教育聖經的書。這本書的作者傅雷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他在書中展示的形象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

他在書中稱為「親愛的孩子」的就是他的大兒子傅聰。

如今傅聰先生去世,在世間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說他傅聰身上有兩個汙點,一個是在「特殊時期」出走,加入英國國籍,另一個是因為他的出走,逼得他的父母以死謝罪。

難道,一個享譽世界在音樂界有著無上地位的老人,要背著這個沉甸甸的罪名到另一個世界去嗎?其實,有證據表明,說傅聰父母因他去世,實屬無稽之談。

1、因傅雷遺書中的一句話,傅聰背負54年罵名

傅雷有兩個兒子,他最喜歡、最看重的是大兒子傅聰。他曾在法國留學主修美術,並強迫傅聰也學習美術。

幸好他家對門住的天才少女顧聖嬰,她的媽媽發現傅聰的音樂天賦更加出眾,勸說傅雷培養兒子學習音樂。雖然傅雷很不情願,但經過慎重思考還是決定培養兒子學習鋼琴。

當時的傅聰只有3歲。傅雷在藝術界人脈很廣,先後給兒子認了幾個非常著名的鋼琴家當老師,比如上海工部局樂隊指揮家、鋼琴家梅百器。

傅聰果然不負眾望,1954年8月,傅聰受中國政府的派遣到波蘭學習,1955年在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上,傅聰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是新中國第一個在國際性鋼琴比賽獲獎的音樂家。

在這次比賽後,傅聰進入華沙國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

1958年他提前畢業,在當年12月突然離開波蘭移居英國。這就是傅聰一生的汙點,被許多人誤解為「叛國」。

他的父親傅雷從1954年開始給他寫信,在1958年到1959年他們的通信中斷了一年多,他們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故。1958年,傅雷在上海「反右補課」中,就被上海市作協劃為右派。

1958年他提前畢業,在當年12月突然離開波蘭移居英國。

傅聰被歐洲人譽為「鋼琴詩人」。

很多歐洲人感慨,為何蕭邦轉世會是中國人。時代周刊在60年代譽其為"當今最偉大的中國音樂家"。

1966年9月3日,傅雷和夫人朱梅馥被人發現在家中自縊身亡。

傅雷的遺書中寫道:光是培養何況光是教育出一個叛徒傅聰來,在人民面前已經死有餘辜了!就是這兩個汙點,讓傅聰背負上了54年逼死自己父母的罵名。

真的是傅聰逼死了自己的父母嗎?當年他為何出走加入英國國籍。

2、傅聰出走英國是歷史的誤會

當年,傅聰為什麼選擇從波蘭出走英國。

因為傅聰在國外呆久了,不知道國內的環境,思想也單純。

他和朋友口無遮攔的談了一些政治觀點。沒想到,這些話傳到了文化部的負責人的耳朵裡。把傅聰一頓臭罵,並說要終止他的留學,讓他回來到鄉下勞動。

他知道自己闖下大禍,父親已經被劃為右派,自己回來面臨的父子相互揭發的局面,如果下鄉勞動,自己的手就再也不能彈鋼琴了。

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傅聰悄悄買了從華沙飛往倫敦的機票,決定出走英國,他一下飛機就被外國記者包圍了。只有他說一些對國家不利的話,就能得到一大筆錢。可是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這期間,父子的通信也中斷了。在上海市有關領導的關下,他們中斷10個月的通信才恢復了。

傅雷一封封充滿愛國情誼的信,牽引著兒子的心向國家:你每次等他都與國家的面子有關,個人的榮辱得失事小,國家的榮辱得失事大。

開始出國那幾年,傅聰的經濟上十分拮据,但他從來沒說過對國家不利的話。

1964年,傅聰的一封信好像一顆炸彈,轟的傅雷心情沉入谷底,他和兒子的通信再一次中斷了。直到傅聰的長子凌霄出生,他才回來信。

因為傅聰食言了,他加入了英國國籍。

他說:這完全是為了生計。拿著中國護照,許多地方不準我演出。弄得我沒有辦法生活。

從時間上來看,傅雷被劃為右派和傅聰無關。

傅雷是1958年4月被劃為右派,傅聰是12月才去了英國。

從1958年底至今,傅聰和父母至死沒有再見面,整整分別了62年。

這一切,都是歷史的誤會。

1979年4月,傅雷的沉冤得到昭雪,上海市文化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為他舉行追悼會,傅聰決定回國。

傅聰這次回來住了10天。他的眼裡一直噙著淚水!

朋友們都說傅聰像換了一個人。

他平靜了,20年心神不安的遊子生活已成為過去,他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從那以後,傅聰差不多年年回來一次,他講學、演奏,盡一切力量為祖國做一點有益的工作。

3、偶然發現的書信,揭露傅雷夫婦之死的真相

1961年,傅雷因表現良好,被暫時摘除右派帽子。

在1958年後的8年,文ge期間,傅雷才又倒了大黴。

80年代末,作家葉永烈在上海音樂學院找到一批傅雷的信件。

這些信件是時任該院工會副主席餘學德,在清理學校一個只有4平米的雜物間時偶然發現的。

他在清理小屋時發現,一捆捆五顏六色的紙頭中,有一包用黑紙裹著的東西。打開黑紙,裡面有幾本練習冊、幾張照片、幾封信。上面有「傅雷」的字樣。

因為他看過《傅雷家書》,所以對這個名字很熟悉。

他把這些東西交給老院長賀綠汀過目,經過仔細查看,確定這些是傅雷的照片,和寫給傅聰的信的底稿。

這些信件在已經出版的《傅雷家書》中,編著註解為「這批材料『文革』中抄家失散。」然而,如今在上海音 樂學院廢紙堆中找到的練習本,正是那幾冊珍貴的簿子!

傅雷沒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傅聰也從未在此上學,他們家的東西怎麼會弄到這裡來呢?回答了這個問題,就知道傅雷真正的死因。

作家葉永烈為了探尋這個真相,走訪了上海音樂學院清查辦公室,查閱了有關檔案,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團。

1966年8月30日上午,上海音樂學院派人抄了李翠貞教授的家。李教授是該院鋼琴系系主任。

上海音樂學院的那些人抄傅雷的家,也是因為她。

李翠貞與傅雷都是上海南匯縣人,有著同鄉之誼。她和傅雷夫人朱梅馥,還是上海晏摩氏女子中學的同學,兩家交情深厚。

李翠貞的家境優渥。

她的父親李復生曾留學美國,後成為上海名醫。母親張婉珍畢業於上海中西女塾,頗有文化素養。李家住在上海四川北路一幢寬敞的花園洋房裡。

1953年,李翠貞的丈夫已經在香港定居兩年。這年,他回國探親,想把她和孩子一起帶到香港定居。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她忍痛讓丈夫帶走了孩子,自己依然留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

1959年,李翠貞前往香港探親期間,她反覆考慮去留問題。

那些後來為傅雷引來大禍的信件,就是在這期間寫的。她自己已有想法,繼續留在祖國,還是給傅雷寫信詢問他的意見。

傅雷收到信後,立即回信,勸她回到上海。

傅雷的信,堅定了她的選擇。

1966年7月的一天,上海音樂學院的校園裡貼出了批判李翠貞的大字報。「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只是其中的一條「罪狀」。

8月30日,「那些人」衝進她的家,名為「掃四舊」,實則大抄家。

抄家中,搜出了傅雷寫給李翠貞的那幾封信件,認為她與傅雷有政治聯繫。

當天夜裡11點多,上海音樂學院「那些人」當晚便追到傅雷家中,逼著傅雷「揭發」李翠貞的「反動言行」。

傅雷不從,於是從逼供發展到批鬥,從查抄傅聰的「叛國罪證」,轉為查抄傅雷的「反黨罪證」。這個過程持續了持續了幾天幾夜,直至9月2日中午才結束。

傅雷夫婦受此凌辱,心中極度憤懣,於9月3日凌晨雙雙離世。

李翠貞教授聞訊,悲不自禁,於9月9日自殺身亡,追隨傅雷夫婦含恨棄世。

那幾本練習本,混雜在傅家的大批抄家物資中,用卡車運到了上海音樂學院。

通過上面的種種分析,我們知道這個令人遺憾的故事,都是在當時特殊的環境下發生的。傅雷夫婦的死和兒子傅聰無關,也能證實傅聰背負了54年的罵名,實屬冤枉。

讀罷《傅雷家書》,我從中看到,一個嚴父,一個良師,更是一個益友。這對父子,是一對知己,那種心靈和精神上的高度共鳴、相互映照,讓人豔羨。

傅聰評價父親:「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

這些家書裡,包含著傅雷那顆熾熱、剔透的心。

一位中國父親給遠在歐洲學藝的孩子的家書。傅雷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經驗、藝術的體會、文化的感悟,都毫無保留地貢獻了出來。

金庸曾經評價:「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點擊「去看看」,你就能領悟傅雷經典家庭教育觀念。

相關焦點

  • 著名翻譯家傅雷之子傅聰在英感染新冠不幸去世
    當地時間12月28日,據奧地利音樂頻道消息,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27日,傅聰被媒體報導確診新冠肺炎。他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發文透露,「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
  • 傅聰因新冠去世,《傅雷家書》是他成長史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對熱愛古典音樂或者熟讀《傅雷家書》的國人來說,這個消息來得太過突然。此前傅聰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發文透露,傅聰與妻子卓一龍都感染了新冠肺炎:「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剛剛聽說老人家的情況不算危殆,還沒上呼吸機,就傳來他去世的噩耗,令人錯愕唏噓。因課本裡耳熟能詳的《傅雷家書》,中國讀者都極為熟悉傅雷一家。父親是著名翻譯家傅雷、母親是朱梅馥,一部《傅雷家書》影響中國幾代人。
  • 傅雷是一個純粹的愛國者,兒子傅聰叛逃英國給了他致命一擊
    《傅雷家書》並不是對那個時代的批判,相反,卻是對建國後那個時代的歌頌,整本書都充斥著傅雷先生拳拳愛國之心!(1956年,傅聰從波蘭回國後和父親傅雷、母親朱梅馥出遊)       李爺我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或者說是聽說過《傅雷家書》。今天,《傅雷家書》的主人公之一傅聰,在英國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了,終年86歲。
  • 傅聰:我非常不贊成很多父母把《傅雷家書》當作聖經來讀
    傅雷,一生專於法國文學引進,主要翻譯羅曼·羅蘭、巴爾扎克的著作,同時也把自己隱於名家背後,無數個蠟炬成灰的夜晚濃縮為書封上兩個字。如今,人們再找尋關於他本人的事跡,多半只依託於那本《傅雷家書》,和被取名為「聰敏」的兩子的追思。
  • 「鋼琴詩人」傅聰心中音樂的種子,是傅雷播下的丨逝者
    據多家媒體報導,國際知名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當地時間12月28日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在這一消息發布的前一日,傅聰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曾發文透露,「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令人悲痛的是,一日之後,就傳來了傅聰去世的噩耗。傅聰的父親是著名翻譯家傅雷。
  • 傅雷在遺書中稱兒子傅聰是「叛徒」,自己死有餘辜,發生了啥?
    傅聰生於1934年,他很小的時候便喜歡音樂,於是他的父親在他七歲時就讓他學習鋼琴,並且後來還將傅聰從學校接回,讓他在家中學習。傅雷親自給他上語文課,他從各種名著中選材,為了讓傅聰理解得更加透徹,在上課還採用不同的講述形式,因此傅聰的國語教育是極好的。至於英語、鋼琴、數學則是另請老師。
  • 鋼琴家傅聰感染新冠去世:浪跡世界,他是蕭邦最佳闡釋者
    就在傅聰去世前一天,皇家音樂學院中國籍教授孔嘉寧在朋友圈發布了傅聰感染新冠住院兩周的消息。古典音樂撰稿人寇毅得知消息時,就預感兇多吉少,「傅聰先生養病在家好幾年,他能染上新冠,可見倫敦疫情之失控。」樂評人顧超的朋友圈皆是對傅聰去世的惋惜與哀嘆。他還記得,2014年底在上海聽了一場傅聰的演奏會,「那場音樂會(時)他已經80歲了,還是戴著一雙黑色手套。
  • 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新冠去世,父親傅雷給他的「三大家教原則」言猶在耳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傅雷先生的一篇文章,文中他自述了自己是怎樣教育傅聰的。(留學歸國的傅聰,與傅雷在琴邊暢談)1953年夏天,政府給了他一個難得的機會:經過選拔,派他到羅馬尼亞去參加「第四屆國際青年與學生和平友好聯歡節」的鋼琴比賽;接著又隨我們的藝術代表團去民主德國與波蘭做訪問演出。他表演的蕭邦受到波蘭專家們的重視;波蘭政府向我們政府正式提出,邀請傅聰參加1955年2月至3月舉行的「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
  • 緬懷傅聰——用鋼琴演奏跨文化交流之聲
    2013年12月1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演出後,著名鋼琴家傅聰(Fou Tsong)如是說。   一代傳奇的「鋼琴詩人」   1934年3月10日,傅聰出生在上海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傅雷(1908-1966)是中國廣受尊敬的法國文學翻譯家,母親朱梅馥也出生於書香門第。   兒時的傅聰就展露出對鋼琴的濃厚興趣與天資。
  • 傅聰出走英國後,傅雷十個月未與其通信,父子此生未再見面
    他豎高衣領,一路沉默,鑽進轎車,飛馳而去,甩掉了尾隨的記者。「我當時是被逼上梁山的。」傅聰在1980年回憶這段往事時,失落地感概道。作為傅雷的第一子,傅聰從小就被傾注了無盡心血。1934年3月10日,傅聰降生在上海的巴黎新村。他是個幸運兒,一出生就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
  • 傅聰出走英國後,傅雷十個月未與其通信,父子此生再未見面
    他豎高衣領,一路沉默,鑽進轎車,飛馳而去,甩掉了尾隨的記者。「我當時是被逼上梁山的。」傅聰在1980年回憶這段往事時,失落地感慨道。作為傅雷的第一子,傅聰從小就被傾注了無盡心血。1934年3月10日,傅聰降生在上海的巴黎新村。他是個幸運兒,一出生就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傅雷是譯界巨匠,與他來往的都是教授、文學家、藝術家。
  • 《傅雷家書》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先做優秀的父母
    《傅雷家書》聞名遐邇幾十載經久不衰,是一部教育子女的上好佳作,此書一度成為眾多家長的追捧,奉為圭臬。《傅雷家書》中世界聞名的鋼琴家傅聰,2020年12月28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去世,享年86歲。曾經,傅聰的父親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及妻子,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蒙冤,遭遇迫害飲恨離世,令人不勝唏噓。
  • 我們默哀主要是為傅雷,還是為傅聰?
    打開電腦,傅雷之子傅聰因新冠在英國去世。一時情不能自已,《傅雷家書》的無數金句似乎都要冒出來……我有點淚眼朦朧。傅聰這節課的前十五分鐘本來是安排默寫古詩的。「請大家停筆!剛剛得到消息,你們曾經讀過的《傅雷家書》的作者傅雷之子傅聰去世了。
  • 傅雷給兒子的「三大家教原則」 |《我這樣教育傅聰》
    那時(傅聰17歲)我才肯定傅聰可以專攻音樂;因為他能刻苦用功,在琴上每天工作七八小時,就是酷暑天氣,衣褲盡溼,也不稍休;而他對音樂的理解也顯出有獨到之處。除了琴,那個時期他還另跟老師念英國文學,自己閱讀不少政治理論的書籍。1952年夏,勃隆斯丹夫人去加拿大。從此到1954年8月,傅聰又沒有鋼琴老師了。
  • 紀念傅聰丨重讀《傅雷家書》:我愛你們 也因為愛你們而更愛我的祖國
    2020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送別了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藝術家傅聰。英國當地時間12月28日,傅聰先生因感染新冠病毒,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傅聰,1934年3月生於上海,8歲半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Mario Paci);954年赴波蘭留學。
  • 《傅雷家書》——傅雷
    傅雷有兩子傅聰、傅敏,傅聰為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的鋼琴家,傅敏為英語教師。我們都很愛讀傅雷翻譯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對他本有崇敬之情,可是他在一次講話中把他的好友劉海粟說成是大師,我們當時認為劉是『海派』,專業水準不高,根本稱不上大師,就對傅雷心生反感了。」 後來,錢鍾書曾邀請他去清華任教,傅雷表示,願在清華教美術史,不願在清華教法語,清華沒有美術史教席,故未成。1949年之後,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等職。
  • 鋼琴家傅聰感染新冠去世,李雲迪悼詞最後的英文什麼意思?
    侃哥的第1393次原創分 新冠在2020年末又奪取一位大師的生命,傅聰。 很多人對傅聰的記憶,最早來自《傅雷家書》,然後才是鋼琴家,我也不例外。
  • 傅聰因新冠去世惹爭議,三代人的性格特質與時代交織的鋼琴曲
    在我們與2020年告別之際,又一個名人被捲入其中。因為一部《傅雷家書》,傅雷、傅聰父子的名字在國內家喻戶曉。12月28日,86歲的「鋼琴詩人」傅聰,終因感染新冠肺炎在英國倉促辭世。有關他和父親的書信、他的人品氣節和傳奇經歷,尤其是關於「叛國者」的爭議,再一次在網上掀起波瀾。
  • 傅聰:向前看,別糾纏過去
    就在昨天,傅雷先生的大兒子傅聰先生,因感染新冠在英國去世了。  央視新聞對傅聰的介紹是這樣的:據悉,傅聰是著名鋼琴家,有「鋼琴詩人」美譽,為鋼琴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父親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因為傅聰出走是在1958年,傅雷夫婦自殺是在1966年。  傅雷自殺的真實原因是批鬥他的時候,在他家裡發現了一個別人寄存的皮箱,皮箱裡有張舊報紙,報紙上有蔣介石的頭像。這被當作傅雷要「變天」的證據。  實際上傅聰當時在波蘭也已經受到了波及。
  • 《傅雷家書》親情背後的感悟:做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
    這是傅雷在1954年1月寫給傅聰家書裡的話,有對自己過去的反省,也有對兒子深切的歉意和濃濃的愛。這個時候的傅雷已經46歲了。他為什麼對兒子充滿愧疚呢?這要從傅雷的童年說起。2、傅聰的童年是傅雷的翻本傅聰小時候在樓下練琴,傅雷在樓上監督。一旦琴音走調,傅雷就會下來嚴加斥責,甚至會抓傅聰的頭往牆上撞。傅雷經常是手邊有什麼東西,直接就會加諸傅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