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歷險記的世界之旅:丁丁在剛果3

2020-12-22 小龍躬眾號

中國有句古話:「湖廣熟,天下足」,明清時期位於長江中下遊流域的兩湖地區,稻粱豐庶,魚米充盈,每遇豐年則足以供應面積超過該地區數十倍的全國疆域國民口糧,有此地利,皆拜舒緩豐沛的長江所賜。由此可見,一條大河衝積出的可耕種流域是孕育文明、供養生息的重要來源,也是一個以農耕為支柱產業的國家經濟命脈所在。

那麼,如果有這樣一個國家,全部國土面積的97%都位於水量極其豐富的長河流域,處處皆是可耕種的衝積沃野,常年溫暖溼熱,各種作物隨意撒種即可恣意瘋長,野生的瓜果菜蔬、珍禽異獸不計其數,而這不僅僅是像中國兩湖流域這樣的狹小區域,而是五倍於此,面積達到230萬平方公裡的廣大土地,這樣的國家應該是何等的富裕與殷實?

迷人而富饒的剛果河。
剛果河谷的自然資源舉世罕有。

這片土地的富饒還不僅在於地面的河流與沃野。膏腴的土地之下,埋藏著令人瞠目結舌的礦藏。銅、鎳、鉻、鋅這類常見金屬不提,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全世界四分之三的鑽石都在這片土地之下。若說鑽石只是奢侈品,經濟與軍事價值可以忽略;那麼美國二戰期間之所以能夠速勝日本結束戰爭,所依賴的核武器全部原料鈾都來自於這裡的礦藏。擁有這樣土地的國家,又應該是何等的發達與強大?

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金塊發現於剛果,重達65公斤。剛果是一個富產大金塊的國家。
剛果的鑽石礦區。
這顆1138克拉的鑽石就來自剛果。
這種貴重的礦藏,也往往是流血、罪惡甚至戰爭的根源。

答案當然是完全出乎意料的,這個蒙受了上天無限的恩賜的國度,卻同時也背負了超過一個世紀的詛咒,墮入了匪夷所思的悲慘境地。2018年, 剛果(金)的GDP只有區區412億美元,這個數字和北京市大興區的GDP大致相當。

剛果的居民生活區。
剛果學校的教室和兒童。

《丁丁在剛果》創作出版於1930年,那時的剛果已經在比利時的殖民下度過了45年,那時的剛果恐怕和此前的上千年相比,除卻多了許多白人狩獵者,一切都沒有什麼不同。此後的85年直到今天,也只是白人變少了,有一些黃種人陸續到來,而當地黑人的生活依然如故,甚至更加貧窮。

這130年來,掌握主流話語權的世界,從歐美到亞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發展一日千裡,經濟體量急劇膨脹,物質生活質量極大提升,而剛果,這片非洲大陸最大的綠洲,最富庶的寶藏,卻如同被上帝的遙控器按下了暫停鍵,深陷於貧困蠻荒的泥淖無法自拔。在重溫丁丁快樂的狩獵之旅中,我依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比利時殖民剛果早期駐軍的照片。
殖民時期比利時在剛果發行的債券。

剛果河在東西方向貫穿剛果全境,剛果河所衝積出的富蘊萬物的土地讓剛果的所有原住黑人居民不但三餐無憂,而且無需耕作。僅以採集、狩獵甚至是等待都能夠滿足口腹之慾,對於原始人類部族而言,這種天然的物質豐富事實上極大地阻礙了文明的發展,人們不需要為生存而付出辛勞,也不需要為爭奪資源而衍生出社會組織、文化形態與工具技術。

純天然的原生態,讓所有人都安然快樂地享受著生活,無需憂患,無需恐懼,也無需憧憬更好的未來--事實上在他們看來,也沒有更好的未來存在。

其他人種常常會指責黑人的懶惰、笨拙與粗俗,而至少在剛果,這些特質本就是自然環境所造就的,也是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

如果說世界上有水果蔬菜可以自然野蠻生長取之不竭的地方,剛果一定是其中之一。
剛果的商場--路邊服裝販售攤。
剛果當地的婦女。

與剛果河幾乎平行的赤道也貫穿剛果全境,這條看不見的線為這裡帶來了充沛的陽光、豐富的降水、常年溫暖的氣候,也為這裡帶來了無數看不見的致命威脅:愛滋病、伊波拉、瘧疾、瘟疫,讓這個人口繁盛的國度在病毒的肆虐下屈服於對物產的獲取。

剛果幾乎唯一的金氏世界紀錄,是男性生殖器的平均長度,18釐米的數據恰恰與中國網絡上所流行的「期望值」相當,這顯示了當地居民強大的生育能力,也潛伏著與生殖相關的大規模病毒的定時炸彈。

剛果的新生嬰兒有14%的夭折可能,這遠遠高於世界其他任何地區。但剛果人似乎也並沒有為這種血統基因繁衍的狀況改善作出更多的努力,只是通過緩慢的自然基因進化去適應與抵禦病毒的攻擊。但是當地人有這樣的演進與適應能力,這樣的潛在危險則使外來的殖民者望而卻步。

剛果河與赤道在非洲的位置,可以看到,它們都貫穿剛果全境。
剛果的伊波拉疫區醫療條件與消毒環境極差。這是重症疫區的醫療狀況。

因此,剛果的黑人百年來承受著貧窮,但也適應著貧窮。也正基於此,無論是殖民地時期的宗主國,還是「全球化」時代的大國經濟產業布局,都把這裡看作潛在的戰略資源所在,但不願輕易嘗試大規模的建設投入,他們不願意放棄這個天然的寶庫,但也不願意承受拂去寶庫表面致命的蒙塵的風險。

一個世紀以來,非洲那些原本貧瘠而艱苦的地區,無論是北部的埃及、西部的奈及利亞,還是南部的南非,都已經在當地居民的努力與外來殖民者的投入與扶持之下走上了現代化的軌道,只有剛果這樣的豐饒區域,成了戰略性的儲備地帶,也成了列強一直在觀望與覬覦,但不肯涉險去扶持與幫助的地帶。

從這個意義上,大國們樂於看到剛果的貧窮、戰亂與困苦,一顆明珠最理想的保存方法,莫過於在錦匣周圍環繞著致命的毒物。

剛果最高級的酒店,當然能夠入住的只有西方遊客,300美元一天的房價幾乎是剛果當地人兩年的全部收入。
到剛果旅遊的西方遊客,快樂而新奇的非洲之行。

當然,這種狀況並不會是長久的。

中國在剛果的銅礦基建項目。
剛果總統出席中國承建的金夏沙盧蒙巴大街至總統府路段現代化改造工程的開工儀式。
剛果曾經發行過這樣的鍍金與鑲嵌紅寶石的紀念幣。

作別剛果,丁丁此後沒有再來過祖國比利時的這片殖民地,他和米盧的行程已經指向了另一片更加遙遠的大陸,而那裡,和剛果處在兩個極端:相比剛果的貧窮卻淳樸,顛沛卻安全,那個地方富裕卻虛偽,平坦卻危險。稍事整頓,向著那裡出發吧。

離開剛果,丁丁的下一段旅程將更加驚險。

相關焦點

  • 丁丁歷險記的世界之旅:丁丁在美國2
    離開使館,去電影院看了最新上映的大片《侏羅紀世界》,這部已經創下美國電影市場首周票房紀錄的電影,是最典型的好萊塢製作,場景絢麗,效果震撼,情節驚悚,邏輯混亂。在銀幕上看到的侏羅紀主題樂園,仿佛就是現在心目中的美國,強大而充滿震懾,燦爛而潛伏危險,會一鳴而動天下,也同樣會一蟻而潰高堤。
  • 丁丁歷險記的世界之旅:法老的雪茄3
    丁丁歷險記系列中在這裡第一次出現了一個神的形象--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溼婆神。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溼婆神。米盧差點變成溼婆神的祭品。印度這個與中國毗鄰的南亞大國,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其實是陌生的。瑜伽站姿中的舞王式,獻給瑜伽之王溼婆的姿態。當然,印度教中的大神溼婆如果只是瑜伽之神,就實在太大材小用了。瑜伽只是溼婆的業餘愛好,溼婆的本職工作是掌管世間萬物的毀滅與重生。
  • CG電影《丁丁歷險記》首支預告片震撼亮相
    索尼旗下的派拉蒙影業今日發布了彼得傑克遜製片,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丁丁歷險記》真人動作捕捉動畫電影的首支震撼預告片。預告片: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效,讓人很難想像這是一部CG動畫電影。同時,此前發布的「獨角獸號的秘密」副標題已被移除。
  • 比利時兩景點爭《丁丁歷險記》物品原型
    【新華社微特稿】比利時一家博物館和一家動物園就《丁丁歷險記》系列漫畫起爭執,各自聲稱這套漫畫書「七個水晶球」故事中的木乃伊原型為自家藏品。比利時作家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七個水晶球」故事中出現一具印加王的木乃伊。
  • 「丁丁@思南」快閃店重磅登陸,限時1個月!
    延續丁丁與中國的不解之緣推動中比文化交流與和平共進「丁丁@思南」快閃店總面積490平方米以「丁丁歷險記」中《藍蓮花》為主線從一到四樓,每一層都看點十足一樓為丁丁海報及T恤潮牌店二樓為丁丁咖啡書吧最受中國丁迷們喜愛的是《丁丁歷險記》的第五部故事 ——《藍蓮花》,丁丁來到上海歷險,成千上萬的歐洲讀者通過《藍蓮花》認識了一個真實的中國。
  • 《丁丁歷險記》創作者一原畫被高價拍出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4日,法國艾德(Artcurial)拍賣行稱,《丁丁歷險記》創作者埃爾熱的一幅原畫,在線上拍賣會以320萬歐元的價格拍出,打破了此前的漫畫藝術品拍賣紀錄。據稱,2014年,埃爾熱的一幅漫畫曾以265萬歐元成交價拍出。
  • 91歲的「青年記者」重返上海,「丁丁歷險記」快閃店亮相思南公館
    由比利時畫家埃爾熱創作的連環畫人物丁丁,頭上翹著一撮毛,身邊伴著一隻白色小狗,是幾代人的童年回憶。去世界各地冒險的記者丁丁,在91歲「高齡」之際趕起時髦,風塵僕僕地來到上海思南公館玩起了快閃。據悉,丁丁沉浸式快閃店將持續到10月18日。
  • 風靡100年的經典漫畫《丁丁歷險記》,最新改編單機遊戲宣布開發中
    而就在日前,法國發行商Microids宣布,將會為《丁丁歷險記》這部世紀經典,推出一款全新的改編單機遊戲。《丁丁歷險記》原為比利時漫畫家「喬治·勒米」在1929年1月於比利時報紙上連載的漫畫,以比利時記者「丁丁」為主人公,圍繞他的探險展開了一個又一個冒險故事,系列漫畫在奇幻冒險的劇情下,傳遞了反戰、和平和人道等等精神,很快便在歐洲以及全世界風靡。
  • 《丁丁歷險記》封面圖草稿拍出320萬歐元
    【新華社微特稿】知名系列漫畫《丁丁歷險記》中《藍蓮花》的一張封面圖草稿14日在法國首都巴黎以320萬歐元(約合2531萬元人民幣)高價拍出。路透社以主持這次線上拍賣的法國艾徳拍賣公司為消息源報導,這一價格創下作者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作品拍賣價格最高紀錄。
  • 你見過隱藏在《丁丁歷險記》中的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嗎?
    「三男一狗,說走就走」,1929年比利時漫畫家喬治·勒米(Georges Remi)(筆名:埃爾熱)所創作的漫畫作品《丁丁歷險記》橫空出世, 高達兩億本的銷量讓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暢銷的漫畫。以探險發現為主,輔以科學幻想的內容,同時倡導反戰、和平和人道主義思想,該漫畫故事講述了記者丁丁在全世界的冒險故事,自1929年1月10日起在比利時報紙上開始雙周連載,擁有多種翻譯版本和衍生作品。
  • 《丁丁歷險記》動作冒險新遊製作中 未來登陸PC/主機
    今日(4月24日),據外媒gematsu報導,全球聞名的經典漫畫作品《丁丁歷險記》將要被改編成全新的遊戲作品,由法國開發商Microids打造,將會是一款動作冒險遊戲,未來登陸PC和主機平臺。遊戲簡介《丁丁歷險記》是一款全新的動作冒險遊戲,玩家將與傳奇的丁丁和白雪一起進入一個令人難以置信情景和超強的懸念故事中。其他標誌性人物也將加入其中,如著名的阿道克船長,喜歡喝上好的威士忌搞一些複雜的辱罵,天才的向日葵教授和偵探杜邦、杜龐兩兄弟也將加入其中。
  • 《丁丁歷險記》唯一真實人物「中國張」,原型竟是他!
    《丁丁在遠東》又名《藍蓮花》,是《丁丁歷險記》漫畫叢書中的一冊。事隔六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會發現除丁丁、小狗白雪等主角外,故事情節、場景、人物等等,都是地道的「中國貨」。考慮到日後學成回國恐遭日特暗害,張充仁沒有在書上公開署名,把自己的名字隱入圖畫中,如在《丁丁在遠東》第40頁,日本裝甲車前日本軍人頭上的「張充仁」字樣;第45頁左上角的「充仁」字樣;第46頁第幅右角寫有「張充仁」的招牌……可見,張充仁為在畫面留下他的印記,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 「丁丁」重返上海 在思南公館玩起了快閃
    就是那個頭上翹著一撮毛,身邊伴著一隻白色小狗,去世界各地冒險的記者丁丁。這位由比利時畫家埃爾熱創作的連環畫人物,風靡全世界,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童年回憶。  現如今91歲高齡的丁丁也趕起了時髦,他風塵僕僕地來到上海思南公館玩起了快閃。截止到10月18日,超過300件精美的周邊和潮玩,其中很多限量版的收藏珍品首次亮相思南沉浸式快閃店,這個國慶中秋雙節必將是一場丁迷們的狂歡。
  • 世錦賽再現「丁丁歷險記」,丁老闆,你玩的不是球,是心跳
    【這比賽是越打越刺激,丁丁歷險記,快讓我這小心臟受不了啦】從整場比賽來看,丁俊暉的圍球和防守都還不錯,這場比賽唯一不足之處,便是長臺超級差,無論如何,拿下比賽就是最好的結局,雖然我們都經歷了丁丁歷險記,但在關鍵時刻穩住陣腳,恭喜丁主任。
  • 「丁丁」重返上海 「91歲高齡」連環畫人物玩起快閃
    新華網上海9月29日電(記者陸文軍、胡潔菲)還記得丁丁嗎?就是那個頭上翹著一撮毛,身邊伴著一隻白色小狗、去世界各地冒險的記者丁丁。如今,這位由比利時畫家埃爾熱創作的「91歲高齡」連環畫人物,也趕起了時髦,來到上海思南公館玩起了快閃。    9月29日,丁丁在思南新聞發布會在思南公館宴會廳隆重舉行。
  • 我的英雄學院:通行百萬撞臉丁丁,跨越時間段的兩人卻出奇的相似
    一些眼尖的同學不難發現其實我們的通行百萬的外貌特別像以前童年的一部動畫片中的主角,他們有著同樣的髮型和基本一樣的外貌,他就是《丁丁歷險記》中的主人公丁丁。《丁丁歷險記》可以說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丁丁正直善良的形象一直被人們所銘記,丁丁在動畫中作為一名記者奔赴在眾多的案發現場之中,靠著自己的聰慧幫助被人一次又一次偵破案件。
  • 中場清流——綽號「丁丁」的德布勞內,確實擁有場上最強大腦
    昨天凌晨一點的比賽,曼城4比0再次奪得聯賽三分,雖然榜首已然確定,但是曼城的實力卻毋庸置疑,曼城頭號球星斯特林梅開二度,斯特林也是被調侃餵餅成為射手王,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而已,但是在這裡我們得提一下我們的主角德布勞內,因為其容貌與家鄉國寶級動漫《丁丁歷險記》主角相似,也被稱為「丁丁」。
  • 以丁丁之名,行正義之事!德布勞內的世界裡,容不下虛偽和欺騙
    德布勞內為什麼被球迷們稱為丁丁?除了形,還有什麼?德布勞內的比利時老鄉埃爾熱,靠著一部《丁丁歷險記》漫畫名垂青史,漫畫中的主人公丁丁正直、機智、勇敢,一次次地發現和粉碎敵人的陰謀詭計,維護著正義和和平。而德布勞內作為當今足壇頂級的攻擊型中場,天賦和能力無需多言,那一腳可以打穿整條防線的傳球,更是彰顯其高人一等的眼界和球商。
  • 丁丁炒麵
    丁丁炒麵和它的名字一樣,菜和面都是丁丁,廚師將麵條切成丁丁狀後煮熟,然後把面丁丁倒入鍋中一起炒。具體的配料、配菜可以是多種,以個人的口味不同而變化,但都不能缺少面丁丁和番茄。主要食材:面英文名:dingdingchaomian口味;辣分類:新疆菜中文名:丁丁炒麵簡要介紹新疆的美食很多,烤包子、拉條子、饢包肉、大盤雞、新疆拌菜、丁丁炒麵、各種烤串等,很多、很多,做法獨特、麻辣鮮香。丁丁炒麵,面菜俱全,營養豐富。
  • 奉俊昊想要共進晚餐的人,德布勞內為何叫作「丁丁」?
    恕我直言,這些人我只認識一個,個人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好的攻擊型中場——德布勞內。也就是被中國球迷常稱為「丁丁」的曼城球星。為什麼叫「丁丁」?因為小時候的德布勞內的樣子特別像一部叫做《丁丁歷險記》的小說當中的小男主的形象,而這部小說的作者也是比利時人,至於德布勞內和費基爾的關係,答案是沒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