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狀大量增加!社交媒體湧現萬人互助群

2021-01-10 騰訊網

英意特設專門康復中心。

4個月了。丹尼爾總是感覺腦子裡有一團漿糊。

他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都降到「金魚水平」。前一秒念叨的事,扭頭就忘。有時,讀著書、寫著字,突然腦中一片空白。很多字根本想不起如何拼寫。

3月時,這名28歲的英國環境研究員,與樂隊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巡迴演出。「我很快出現新冠肺炎症狀。臥床休息數周后,我並沒有康復。而是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經常猛烈咳嗽,甚至咳出血。」近日,丹尼爾隱去姓氏、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如是說。

病癒至今,丹尼爾甚少出門。偶爾散步1分鐘,他都感覺疲憊,四肢無力。

「丹尼爾不是個例。」美國德克薩斯McGovern醫學院路易斯·奧斯特洛斯基·齊希納爾(Luis Ostrosky-Zeichner)教授告訴CNN,約80%的新冠肺炎患者屬於輕症或無症狀者。而對20%危重症者而言,後遺症狀或將持續幾個月,甚至數年。

據歐聯社7月19日報導,英國和義大利已開始為新冠肺炎後遺症狀者,提供納入醫療保險的綜合性醫療康復。其中,英國英格蘭約克郡布拉德福德等市的康復中心,已於日前開始接診。

布拉德福德醫院呼吸科醫生保羅·惠特克(Paul Whitaker)表示,該院康復中心已運營月餘。在前來諮詢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永久性肺損傷,包括肺部出現纖維化、瘢痕,呼吸能力下降等。

但更多的是一些慢性症狀。患者身體狀況不足以住院治療,卻持續疲憊、慢性呼吸困難、失眠、心律失常、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好消息是我們已經看到一絲曙光。」保羅·惠特克稱,經過4-6個月康復幹預後,有些人明顯好轉。也有的完全康復了。

7月16日,新冠肺炎倖存者埃米利亞諾·佩斯卡羅洛(Emiliano Pescarolo)在家中進行呼吸康復治療。這是義大利熱那亞市開展的康復治療的一部分。/CNN

87%的人病癒兩月,至少仍有一種症狀

7月初,丹尼爾一度呼吸窘迫,胸口宛如被碾壓。

上周,他開車出門。途中,突如其來的暈厥讓其眼前一抹黑。丹尼爾迅速靠邊停車,撥打了急救電話。

醫生給他開了一張又一張病假單稱:「你不適合出門。」

「只要感覺不舒服,我就在想,是不是又感染新冠病毒了?或,是不是我免疫力太差,面對細菌、病毒毫無防禦能力。」丹尼爾說,醫生描述其狀態介於「治癒和患病」之間。

「他們告訴我,會好起來的。那,是什麼時候?」他說。

一日,在翻看社交平臺信息時,丹尼爾通過認證,加入一個「長期新冠肺炎支持小組」。小組現有成員1.1萬餘名。入組要求是:過去或現在感染新冠肺炎,及治癒後仍被諸多症狀困擾的人。

這個小組非常活躍。單周新增成員達4070人。僅7月19日,新發帖數超300篇。

在社交平臺「臉書」上,類似的討論小組有數十個。成員多的群組,人數過萬。少的,也有百餘人。

圖片來源於Facebook

義大利人埃米利亞諾·佩斯卡羅洛(Emiliano Pescarolo)是丹尼爾的「群友」之一。

3月下旬,佩斯卡羅洛被確診感染。在義大利港口城市熱那亞住院治療17天後,於4月10日出院。

CNN於7月中旬採訪他時,這名42歲的專業潛水員仍不時喘著粗氣。「走幾步路,都如同攀登珠穆朗瑪峰。」

目前,佩斯卡羅洛正在熱那亞的一家康複診所接受治療。他發現,患友不乏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樣,住過重症監護、插過管。但還有很多人,住院不超過3天,初始症狀也很輕微。」

作為新冠肺炎曾經的重疫區,義大利的感染率、危重症率和病死率都較高。該國研究人員對179名經治療、新冠病毒呈陰性者,進行了長期跟蹤、觀察。這些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6.5歲。

結果顯示,87%的人在病癒60天後,仍至少報告一種後遺症狀。最多見的是疲勞,達53%;43%者稱自己呼吸困難;有20%的人感到關節痛或胸痛;約44%的人表示,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該研究於7月10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美國聖地牙哥家庭衛生中心主任、傳染病學家克裡斯蒂安·拉默斯(Christian Ramers)評論稱,這和其臨床所見一致。

熱那亞新冠肺炎康復研究所所長皮耶羅·克拉瓦裡奧(Piero Clavario)表示,他率領心血管、腎臟、精神疾病專家團,於5月開始,與當地數百名新冠肺炎倖存者取得聯繫。截至7月中旬接受CNN採訪時,團隊已經回訪55人。

「只有8人不需要後續康復治療。在其餘40多人中,50%出現心理問題,有15%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皮耶羅·克拉瓦裡奧最驚訝的是,那些從未接受過重症監護,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有心臟、肺部受損者,也表現出極度虛弱,以嚴重肌無力居多。

「導致現狀的原因不明。這可能是新冠病毒留下的、惡毒的禮物。」佩斯卡羅洛苦笑。

皮耶羅·克拉瓦裡奧(Piero Clavario博士,左起第三人)與熱那亞康複診所的成員合影。/CNN

「兩次測出新冠病毒陽性」

摩根·斯旺克(Morgan Swank)是《星期六夜現場》、《吉米·法倫今夜秀》和《明迪煩事多》等知名節目的寫手。

2019年聖誕前後,她病了,給朋友們發簡訊稱:「我快死了。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

「我足足燒了3周,有9天完全失去嗅覺,持續咳嗽一個月。」她接受CNN電話採訪稱,「現在我的新冠病毒檢測為陰性。但我還是很難受,喘不上氣,甚至能在話筒裡聽到自己的喘息聲。」

她試圖恢復日常鍛鍊。每一次,她至少要準備兩個噴霧器。

「我的免疫系統大不如前。肺部已經受損。一場小感冒都能讓我住院。」摩根·斯旺克說,病癒後,自己的新冠抗體呈陽性。這讓她找回一些安全感。「抗體陽性,或意味著對病毒免疫。」

新冠肺炎倖存者摩根·斯旺克(Morgan Swank)離不開噴霧器。「我如今很少和人聊天。因為說不了幾句,我就得噴兩下,激活我的肺。」/CNN

但這並非絕對。

在喬治亞州從事律師職業的喬丹·喬西(Jordan Josey),是美國有記載的、第一個新冠病毒復陽者。

4月1日,他被檢出新冠病毒陽性。隨後,他在當地媒體,撰文分享自己的診斷經歷。

「最明顯的症狀是喘息、呼吸衰竭。醫生說,我的肺部出現部分塌陷。」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喬西明顯好轉,並測出抗體陽性。他響應醫療機構號召、捐獻血漿,希望幫助其他人康復。

但6月下旬,呼吸急促、頭暈等症狀又出現了。曬個衣服,都讓他精疲力竭。

新冠病毒測試顯示:陽性。

「我坐在那裡搖搖頭。我不想再經歷一次。太糟了。」他說。

「醫生們說,不能確認我是二次感染,還是新冠病毒復陽。他們還說,我可能第三次測出病毒陽性。」

喬丹·喬西(Jordan Josey)在醫院接受治療。/CNN

讓喬西為難的是,由於反覆陽性和病假,其工作受影響。很可能職位不保。

在英國,已有數千人加入「長期新冠肺炎SOS」籤名徵集活動。該活動旨在呼籲政府正視新冠肺炎倖存者的長期康復需求,確保其不會受到僱主的歧視。

在該活動的徵集網站,有信息顯示,希望在7月8日前,在線徵集到1000個籤名。隨後,活動組織者會致信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英國衛生大臣等,「請求其關注新冠肺炎倖存者的生存現狀,讓那些輕症未住院者也能被納入相關研究,為每一位患者提供及時的康復支持,幫助倖存者在沒有痊癒前不用勉強工作,也不會因疾病被解僱。」

瑪格麗特·奧哈拉(Margaret O'Hara)在英國中部一家醫院的研究部門工作。她是「長期新冠肺炎SOS」活動的管理員之一,也是一名新冠肺炎倖存者。

「有些人的想法很簡單:只要不住院,就是輕症,很快就會好。但他們錯了。我3月時感染病毒,肺部X光片顯示正常。直到7月,我僅僅是走了十多分鐘,就必須急診吸氧。」她說,在新冠肺炎後遺症狀下,沒有輕症、危重症之分。「這是問題所在。」

圖片來源:Long COVID SOS

英國開啟萬人研究,調查長期後遺症狀

7月初,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宣布,將開展一項名為PHOSP-COVID的研究,於未來12個月或更長時間內,追蹤至少1萬名新冠肺炎倖存者。

英國萊斯特大學呼吸病學教授克裡斯·布萊特靈(Chris Brightling)是該研究主要負責人。他告訴CNN,這或是全球範圍內率先開展的、最大規模的同類研究。

「我們會儘可能多地追蹤各類感染者。最理想的狀況是大家都康復了,什麼事都沒有。

我們的關注點將不局限於肺部,還包括慢性疲勞、肌肉痛和頭痛、運動耐力差等。通過這一研究,我們試圖了解新冠肺炎後遺症狀的負擔、規模和嚴重程度,以及我們可以採取什麼措施。」他說。

2020年5月28日,首批新冠肺炎後遺症狀患者被送往英國NHS下屬Seacole中心接受康復治療。一名康復支持人員正在檢查患者的病歷。/CNN

保羅·惠特克所在的布拉德福德醫院,已加入上述研究。「從我們現有的患者群看,年輕人、輕症患者的後期康復似乎更難。數據還在初級收集階段,原因不詳。」

在美國紐約皇后區(Queens),大學生凱文·加西亞(Kevin Garcia)也在努力擺脫新冠病毒帶來的長期影響。

「我失去了所有兼職。但即使有人願意僱我,也上不了班。我的肺功能只有75%,上樓梯都是一個重大挑戰。」他說,非常反感一些說法。比如「年輕人不易感」或「年輕人病癒後,就應該恢復正常生活、工作。」

「我們得過一種病。你們大多數人,包括醫生,對它都不了解。我們活下來了,但始終沒有痊癒。」加西亞很害怕新冠肺炎的後遺症狀會成為「慢性病」。他難以想像,自己將帶病過完此生。

到今年12月,加西亞將滿25歲。他確認不會舉辦生日聚會。「我認為,沒人會願意因為一兩個小時的歡樂,而冒生命危險。」

「當一切結束時,我們有的是好日子。現在,戴好口罩、多洗手吧。」他說。

資料來源:

1.I can't shake Covid-19: Warnings from young survivors still suffering. CNN

2.Persistent Symptoms in Patients After Acute COVID-19. JAMA. doi:10.1001/jama.2020.12603

3.Nine in 10 people have persistent symptoms months after recovering from severe Covid-19, says study. The Telegraph

4.NHS to launch ground breaking online COVID-19 rehab service. NHS

5.Brain fog, fatigue, breathlessness. Rehab centers set up across Europe to treat long-term effects of coronavirus. CNN

6.Long Covid Support Group. Facebook

來源:醫學界

作者:燕小六

校對:臧恆佳

責編:潘穎

相關焦點

  • 新冠治癒後,後遺症大量湧現!專家揭開殘忍真相……
    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80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因新冠病毒離世的病患,更是超出了43.5萬!人類對於這場肆虐全球的瘟疫束手無策,病毒至今仍在各國傳播和蔓延。而那些在這場浩劫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依然在病痛中掙扎。據報導,在疫情重災區的歐美國家,越來越多的「康復」病患出現了後遺症...
  • 紐約新冠康復者應對後遺症的線上「互助小組」
    紐約地區是今年春季美國新冠疫情的「震中」,超過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去世,很多患者痊癒後仍然長時間受到後遺症折磨。紐約地區一些患者和醫護志願者今年年中以來成立了線上「互助小組」,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群提供分享感受、相互支持的交流平臺。
  • 羅納爾迪尼奧社交媒體宣布新冠檢測呈陽性
    當地時間25日,前巴西前鋒羅納爾迪尼奧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其新冠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自我隔離中。在接受新冠檢測後,我得到的結果是陽性。我很好,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症狀。」 羅納爾迪尼奧在社交媒體上稱。
  • 通訊:紐約新冠康復者應對後遺症的線上「互助小組」
    紐約地區是今年春季美國新冠疫情的「震中」,超過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去世,很多患者痊癒後仍然長時間受到後遺症折磨。紐約地區一些患者和醫護志願者今年年中以來成立了線上「互助小組」,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群提供分享感受、相互支持的交流平臺。  莉薩·潘津諾是一名註冊護士,在紐約州長島一家連鎖康復機構工作。
  • 羅納爾迪尼奧社交媒體宣布新冠檢測呈陽性
    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5日,前巴西前鋒羅納爾迪尼奧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其新冠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自我隔離中。「我昨天到達了貝洛裡奧臧特。在接受新冠檢測後,我得到的結果是陽性。我很好,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症狀。」 羅納爾迪尼奧在社交媒體上稱。來源:環球網
  • 互助群免費進拼多多互助群(相互幫忙點)
    移動網際網路的下沉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在網際網路的各個領域,新的獨角獸開始湧現,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勢頭挑戰傳統的網際網路巨頭。
  • 外媒:羅納爾迪尼奧在社交媒體宣布其新冠檢測呈陽性
    環球網訊 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5日,前巴西前鋒羅納爾迪尼奧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其新冠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自我隔離中。在接受新冠檢測後,我得到的結果是陽性。我很好,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症狀。」羅納爾迪尼奧在社交媒體上稱。 羅納爾迪尼奧(資料圖)
  • 蓋茨:社交媒體對新冠病毒快速傳播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據外媒BGR報導,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如何最好地控制病毒方面一直是個權威。而這乍一看似乎有些奇怪, 但蓋茨在2015年的TED演講中曾準確預測,下一場全球災難不會是戰爭,而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病毒。 蓋茨解釋說:「部分原因是,我們在核威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 面對新冠肺炎「信息疫情」,社交媒體該如何應對?
    公眾、新聞媒體和各類組織都通過網際網路 傳播和獲取與疫情相關的最新消息,與此同時網絡上也充斥著大量的謠言、虛假信息以及仇恨言論。 困局: 防疫信息魚龍混雜,謠言、仇恨言論引發社會動蕩 新冠肺炎在全球擴散,民眾對新冠病毒認識不全面、不科學,產生恐慌心理。出於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民眾對新冠肺炎相關的信息需求極強烈。尤其在社交隔離的情景下,社交媒體在傳播防疫信息、引導民眾關注疫情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新冠後遺症大量湧現!揭開了一個殘忍真相…
    沒想到,新冠肺炎在英國爆發沒多久後,皮奧特就開始出現高燒、咳嗽的症狀。   最近,國外一個43歲肌肉壯漢在社交帳號上曬了一張自己感染新冠前後對比照,瞬間就在國外朋友圈引起巨大轟動,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經此一難,麥克希望他的經歷,能夠幫助那些輕視新冠病毒、自認為健康的年輕人。他說:「直到真正感染之後,我才意識到新冠病毒有多可怕。
  • 美國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病狀相似?美媒:此次疫情變得複雜
    美國媒體稱,因為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病症相似,今年的流感疫情應對將變得複雜。美國流感 資料圖 新華社/美聯據「美國之音」15日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一波乙型流感病毒引發的季節性流感病例,在去年12月底達到高峰,之後穩步下降。該機構稱,由與豬流感相關病毒引發的第二波甲型流感從上月底開始出現,並一直呈上升趨勢。
  •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到底有哪些症狀和治療方法?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皮膚病,其病自愈性高,少部分會出現後遺神經痛。而且隨著年齡越高,其後遺神經痛的機率也越大。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是由於免疫力低下或體內末梢神經病毒未清除體外導致。其疼痛可持續超過一年以上,有的病例甚至能遷延數年或者數十年。發作時呈現燒灼樣疼痛,呈陣發性。其併發症很少,少數會出現皮疹伴隨發熱的症狀。
  • 美國新澤西州市長確認去年11月感染新冠病毒!大量細節披露→
    美國新澤西州貝爾維爾市市長麥可·梅爾哈姆近期發現,自己體內有新冠病毒的抗體。結合自身經歷,市長推斷自己是在去年11月感染的新冠病毒。若真如此,這意味著疫情在美國暴發的時間線比現在所知的更早。日前,這名市長接受央視記者的專訪,還原了當時的大量細節。
  • 英政府會面多家社交媒體,阻止"5G傳新冠"謠言傳播
    網易科技訊 4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與5G網絡有關的陰謀論流傳,英國伯明罕、默西塞德郡和貝爾法斯特的5G基站近日被縱火。對此,英國政府將與多家社交媒體平臺會面,聯手阻止該陰謀論的傳播。
  • 剛辦完34歲生日派對就感染新冠?牙買加飛人博爾特:我看了社交媒體說我確診了
    24日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短跑傳奇、牙買加飛人博爾特新冠檢測呈陽性  據《每日郵報》援引牙買加媒體的說法,博爾特是在上周自己34歲生日派對後接受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當時博爾特身在牙買加國內。  據悉,曼城球星、英格蘭國腳斯特林也參加了這場派對,為密切接觸者。  針對網上曝出自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的消息,博爾特24日通過社交媒體發聲表示,確實接受了核酸檢測,但自己還不知道結果。
  • 為什麼社交媒體傷害的總是女孩子?
    社交媒體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十歲出頭的青少年就開始使用「推特」 (Twitter,創立於2006年)、 「湯博樂」 (Tumblr,創立於2007年)、 「照片牆」 (Instagram,創立於2010年)、 「色拉布」 (Snapchat,創立於2011年)等各種各樣的社交媒體。年復一年,這些公司越來越擅長抓住並留住顧客的「眼球」 ———此處借用了他們業內人士的說法。
  • 新冠輕症也可能導致腦損傷 後遺症大量湧現 比想像的還恐怖
    詹森說這是他多年來第一次不得不戴眼鏡,他認為這是新冠病毒造成的影響。而比首相詹森病情輕不少、隔離後很快康復的查爾斯王子,也在6月中旬說過,自己的嗅覺和味覺還沒有恢復。有這種後遺症的新冠病患不在少數。美國的一名康復患者就曾對媒體表示,他在和妻子一起吃披薩餅時,感覺自己就像在吃紙板一樣。
  • 羅納爾迪尼奧宣布其新冠檢測呈陽性:沒有症狀,正自我隔離
    羅納爾迪尼奧宣布其新冠檢測呈陽性:沒有症狀,正自我隔離 環球網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5日,前巴西前鋒羅納爾迪尼奧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其新冠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自我隔離中。
  • 法國正式批准使用新冠疫苗 官方稱馬克龍已無新冠症狀
    (抗擊新冠肺炎)法國正式批准使用新冠疫苗 官方稱馬克龍已無新冠症狀中新社巴黎12月24日電 (記者 李洋)法國24日正式批准使用美國輝瑞公司(Pfizer)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
  • 拼多多砍價互助群號碼(免費互助)
    拼多多砍價群免費互助,拼多多助力互砍群聊500人互拆紅包提現群,拼多多砍價群聊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