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入學季,那些一年級新生就像一群剛出殼的小雞,嘰嘰喳喳,對校園的一切都感到特別好奇,但又顯得似懂非懂。
有經驗的老師們總會上一節預備課,和小朋友進行簡單的交流,溝通師生感情,同時講一講新學期裡該準備哪些文具用品,要遵守怎樣的學校規定。如此一番,才逐步進入正規的課堂教學。
其實,從三年級開始起步的作文教學,也應該上一節預備課。因為這一時期的作文教學是最棘手的,學生積累的知識少、不會行文、句段不分、標點不熟悉、表達不連貫、不會審題、不會立意……可謂全是問題。
若是一開始就讓孩子動筆寫,這樣的跨度太大,孩子很難適應,對作文還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從何下筆。要想寫好作文,首先應該懂得作文是怎麼一回事。
有些同學把作文看得很難,很神秘,所以一聽說要寫作文了,就怕得不行,被這種心理支配著,不可能喜歡作文,更不用說寫出好文章來了。
孩子對於「作文」存在著多少認識上的誤區,而這些將直接導致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夠,主動性差,也從而影響其作文能力的提高。但是,源頭在哪裡?就在大人身上,我們又有幾個人能準確地說清楚,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作文?
要讓孩子明白作文其實並不難,也沒什麼神秘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聽到、想到許多的人和事。把這些人和事告訴別人,如果用口來講,就是說話;而用筆來寫,那就是作文。可以說,作文就是用筆來說話。平時,你們誰也不會為說話發愁,那麼用筆來說話又有什麼犯難的呢?
正因為寫完的作文是給別人看的,所以我們寫作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寫作文既然是為了交流,當然要讓別人能看懂,做到語言通順,這就叫做——寫清楚。要讓別人愛看,做到繪聲繪色,這就是——寫生動。以及最重要的是有重點!
平時說話,我們使用的是口頭語言,往往是一邊想一邊說,來不及仔細琢磨,難免有意思不明、層次不清、用詞不當、語義重複的情況。不過,說話時出現了這些毛病,容易補救,別人沒聽明白可以再說一遍,說錯了可以立即改正。
作文出了這些毛病,就不行了,因為寫文章的人不能守在讀者的身邊,隨時改正出現的毛病。所以,寫作文要先想好寫什麼內容、怎樣才能寫得清楚明白,並且還要使人愛讀、愛看!
作文教學的第一課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學生今後的寫作興趣和熱情,一定要精心準備,「一炮打響」。上一節作文預備課,讓學生了解什麼是作文,並從此「死心塌地」地愛上作文,這便是作文教學成功的第一步——有時,甚至是一多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