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走出「好醫生」 小小附子幫1.4萬戶「脫窮根」 -四川新聞...

2020-12-18 四川新聞網

  【人物名片】

  耿福能 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當值會長,2018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小康心願

  脫貧摘帽後,「好醫生」還將堅持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責任的精神,一如既往地支持火燈村發展中藥材產業。未來10年,「好醫生」計劃在涼山11個縣布局10萬畝特色中藥材。此外,結合少數民族地區秀麗的風景和他們良好的身體素質發展文旅產業。

  榜樣故事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紫色的花、褐色的根,這是生長在大涼山的道地中藥材附子。30多年前,涼山人耿福能靠著這方大自然的饋贈,做起了中藥材生意。30年間,他闖出中藥材產業化發展之路,組建了從加工生產到中藥研發的現代化醫藥企業——好醫生集團,讓大涼山小小的附子從中藥材變成中藥產品,村民也靠種植附子脫貧致富。

  近日,記者來到好醫生集團,聽耿福能講述中醫藥扶貧的故事。

  一張照片鉤沉回憶 為改變家鄉的貧困做點事

  在耿福能的辦公室,一本畫冊記錄了這些年「好醫生」的扶貧足跡,其中一張照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一位彝族小夥靠在耿福能的肩頭,手裡捏著一沓百元大鈔,兩個人笑容滿面。

  彝族小夥叫馬查力爾,是布拖縣火燈村的附子種植大戶,每年9月,耿福能帶隊去涼山收購附子,他家產量最大,年年都是種植冠軍,除了銷售款,他還拿到了一筆額外的獎勵。照片就是2018年收購附子耿福能為他頒獎後的合影。

  拍照前,馬查力爾往耿福能身邊擠了擠說,「靠著耿老闆能掙錢。」耿福能連忙讓出自己的肩頭讓他靠上來,「把附子種好,『好醫生』就是你們的依靠。」

  每次看到這張照片,耿福能都感慨萬千。他還記得第一次到火燈村走進馬查力爾家的土坯房見到的情景,屋子中間是個火塘,連年煙燻火燎,電線上拖著黑色的絮狀物。馬查力爾在房間一角蹲著,聽耿福能講解幫扶措施,神情麻木。

  耿福能說,這情景和自己兒時去農村的親戚家串門,看到的景象一樣,幾十年過去,還是沒變。

  他想做點什麼,改變家鄉的貧困,哪怕只是一點點。

  一場行動改變生活 堅定中醫藥產業扶貧之路

  2014年下半年,好醫生集團響應全國工商聯「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將火燈村確定為精準扶貧重點幫扶村,為農戶提供種子並負責技術培訓,種出來的藥材由公司按保底價收購。

  耿福能帶著扶貧團隊走訪的第一戶就是馬查力爾家。面對「好醫生」的扶貧藍圖,馬查力爾有些排斥,「種土豆蕎子,可以吃,種中藥賣不了也吃不了,怎麼辦?」

  馬查力爾的擔心也是貧困戶的普遍顧慮。在對口幫扶火燈村之前,好醫生已在涼山布局了不少產業種植基地,通過發展附子種植產業,不少種植大戶致富發家,但他們很多不是貧困戶。

  如果只是為了完成幫扶任務,耿福能大可鼓勵貧困戶把土地流轉出去,承包給之前合作的種植大戶。這樣,貧困戶獲得土地收入,大戶可以種出更好的附子,對企業最有利。

  但耿福能選擇了更難的路,他想把貧困戶培養成種植大戶。那一年,「好醫生」包下馬查力爾的幾分地「打樣」,到9月,成熟的附子一袋袋過秤,算下來一畝地的收入超過5000元。

  一直在觀望的馬查力爾瞪大了眼睛,主動找到耿福能說「想種」。到如今,馬查力爾種出的附子又多又好,四五畝地就能收入4萬多元。短短幾年光景,馬查力爾家建起了磚瓦房,他也不再是那個怯生生的彝族小夥了。

  一個球場暢想未來 用體育為大涼山孩子打開一扇門

  近些年來,好醫生集團在涼山精準扶貧已累計投入資金4.6億元,帶動布拖、昭覺、美姑、越西、喜德、甘洛、雷波、普格、鹽源9個貧困縣41個鄉108個村種植附子、雲木香、川續斷、大黃等中藥材達28465畝,帶動1.4萬戶農戶走上穩定脫貧的道路,平均每年帶動農民增收2000多萬元。

  回首走過的扶貧路,耿福能說,村民財富增長只是一方面,他更欣慰的是看到馬查力爾等貧困戶精神面貌的改變。「在種植附子的過程中,他們學到了新技術,靠勞動掙到了錢,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耿福能說,這就是中藥產業扶貧的優勢,很多中藥的產區都在高寒山區,正好和貧困地區重合,中藥附加值高、與當地群眾耕種習慣相似,既能給貧困群眾帶來較高收益,也能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貨源。

  11月17日,省政府批准涼山州最後7個國家級貧困縣摘帽脫貧。「脫貧不脫幫,我們還有個更大的計劃。」這個計劃緣起耿福能20多年前的一個心結。當時的「好醫生」只是涼山布拖縣的一個小小藥材加工廠,冬天的早晨,布拖的鄉村白雪茫茫,上學的孩子光著腳踩在積雪上,經常會有凍裂的雙腳留下的鮮紅小腳印。

  耿福能想為孩子們做點什麼,結合「好醫生」正在發展的大健康產業,他計劃在涼山建立高原足球訓練基地,邀請全世界的球隊來西昌冬訓,引來教練資源後,在火燈村這樣的山村建足球場,一方面給村裡孩子提供體育鍛鍊場地,另一方面也選拔優秀的苗子,幫助孩子們走出大山。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榜樣之力丨大涼山走出「好醫生」 小小附子幫1.4萬戶...
    小康心願脫貧摘帽後,「好醫生」還將堅持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責任的精神,一如既往地支持火燈村發展中藥材產業。未來10年,「好醫生」計劃在涼山11個縣布局10萬畝特色中藥材。此外,結合少數民族地區秀麗的風景和他們良好的身體素質發展文旅產業。
  • 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扶貧記:做備受社會尊敬的好企業
    作為從大涼山走出來的企業家,耿福能深刻了解那裡的艱苦和貧窮,更記掛著在貧困線上的父老鄉親。從1996年開始,耿福能便把對涼山的扶貧事業納入了他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之中,積極投入到對家鄉大涼山的扶貧事業之中。  數據顯示,近些年來,好醫生集團在涼山精準扶貧已累計投入資金4.6億元,產值突破1.8億,平均每年帶動農民增收2000多萬元。
  • 大涼山女孩的棒球之路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從去年起,這裡的一個棒球基地陸續從四川大涼山招收了20多名彝族女孩來到北京,準備組建一支對標國際標準的少年女子棒球隊。走出大山的女孩在這裡接觸到了陌生的棒球,也期待尋找人生更多的可能。楊一凡/攝12月16日,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女孩們正在進行棒球訓練。郎超凡/攝
  • 大涼山為什麼這麼窮 你應該知道的七件事
    一位名叫木苦依五木的四川涼山彝族女孩用不到300字的篇幅寫下了父母相繼死去,自己想念母親的故事。   隨著「最悲傷作文」在網絡發酵,有人質疑這是槍手所為,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還專門發出針對此事的調查報告,稱文章經過支教老師的整理。   很多網友開始捐款,但公益組織人士認為,涼山孤兒缺的不是錢,是愛。   大涼山貧困,但為什麼貧困?
  • 四川大涼山女足小將踢進省隊 靠「足球夢」走出大山
    【脫貧故事】四川大涼山女足小將踢進省隊 靠「足球夢」走出大山【解說】11月中旬,立冬之後,天氣轉涼,在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學的綠茵場上,一群皮膚略顯黝黑的女足小將們正穿著短褲訓練。這30名來自涼山州布拖縣的彝族女足隊員與足球結緣的故事,始於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和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局針對布拖縣開展的校園足球幫扶項目。
  • 大涼山女孩的棒球之路
    大涼山女孩的棒球之路  12月,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一處民宅大院裡,一支由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女孩組成的棒球隊正進行訓練。不到兩個月後,這個棒球基地裡的幾支男女隊就要參加2021年全國青少年棒球冠軍賽,孩子們逐漸進入備戰期。  今年最熱的紀錄電影《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困境兒童組成棒球隊的故事,引發廣泛關注。
  • 為走出大涼山的鄉親定製「語言助手」
    內容提要    隨著交通和通信設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涼山深處的彝族同胞走出家鄉。雖然道路通暢了,但語言依然是他們融入城市生活的無形障礙。來自西南石油大學的彝族大學生勒苦伍牛惹打算做一款App解決這個問題。
  • 大涼山走出來的女子棒球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彝族棒球少女 「小小身板實力非凡,啃得了小蘋果,扛得動110斤的大老師。」在強棒天使棒球基地,有這樣一段關於小棒球隊員刷日阿牛的介紹。 小阿牛來自四川大涼山,家裡有7口人,6歲的她明顯比同齡女孩「小」很多,特別瘦,所以常被稱作隊裡的「小不點」。沒來基地前,她在家鄉一所海拔超過2500米的學校讀一年級。因為是家裡的「大姐姐」,需要照顧2歲多的弟弟,所以每天天還沒亮,小阿牛就背著弟弟,打著手電筒,從家裡翻過三座山,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到學校上學。
  • 彝族美女輟學又復學 為夢想走出大涼山闖蕩都市 如今發布首個單曲
    她自幼生活在四川大涼山,經歷過輟學又復學,最後隻身走出大涼山,闖蕩成都、廣州等大都市,為了歌手夢想不斷努力,如今終於錄製了自己首個MV。冷者說寧由於家境貧窮,雖然當年考上高中,卻一度被迫輟學外出打工,來給上學的哥哥賺取生活費。但是,由於冷者說寧在校時成績優異,尤其是英語成績特別出色,在老師的幫助下她受到了愛心人士的資助,最終重返校園。
  • 攻堅拔寨拔窮根,敢打硬仗掘富源
    攻堅拔寨拔窮根,敢打硬仗掘富源 2020-08-04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川烏,草烏和附子
    這裡主要區別川烏、草烏、附子這一家子。川烏 毛茛科植物烏頭的乾燥母根      產地 四川、陝西省為主要栽培地,湖北、湖南、雲南、河南等省亦有種植。川烏 未經炮製前(個子貨)   1 不規則圓錐形,稍彎曲(長2-7.5cm,直徑1.2-2.5cm)2 中部多向一側膨大3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瘤狀側根(釘角)及子根(附子)脫落痕跡切片後
  • 女孩的棒球之路 通往大涼山外
    從去年起,這裡的一個棒球基地陸續從四川大涼山招收了20多名彝族女孩來到北京,準備組建一支對標國際標準的少年女子棒球隊。走出大山的女孩在這裡接觸到了陌生的棒球,也期待尋找人生更多的可能。9月24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棒球基地走訪的一所小學裡,女孩爾曲睜著眼睛,趴在桌上休息。爾曲被棒球基地的孫嶺峰教練選中,出發前家人不同意,最後她沒能前往北京。
  • 空姐變身「石榴姐」 從大涼山走出的新農商
    她生於大涼山,對涼山有特別的感情,她的公司階段性務工崗位150個,主要招收當地農村婦女,帶動周邊農民就業。她曾是一名空姐,回到大涼山轉型新農人,創辦了自己的農業開發公司,去年的銷售額突破3500萬元。她叫何爽,來自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是一名95後。
  • 3小時賣出1個億!央視名嘴在快手公益帶貨跳《無價之姐》,瞬間漲3萬單
    昨晚,在快手四川助農直播間 名嘴朱迅+帶貨王辛巴+乘風破浪的海陸姐姐 徹底把大涼山農產品帶火了!一起乘風破浪,走出大涼山! 快手主播辛有志、央視總臺主持人朱迅、演員佘詩曼、演員海陸、歌手劉惜君齊聚快手直播間,共同為四川涼山州喜德縣土特產代言,助力大涼山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 四川大涼山「跑出」女足小將:綠茵場綻放夢想之花
    中新社成都11月15日電 題:(中國減貧故事)四川大涼山「跑出」女足小將:綠茵場綻放夢想之花中新社記者 嶽依桐「以前我不知道足球是什麼樣子的,但現在,踢足球是我的夢想。」她們與足球結緣的故事,始於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和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局針對布拖縣開展的校園足球幫扶項目。致公黨四川省委會辦公室主任楊成介紹說,布拖縣平均海拔約2700米,當地孩子身體素質好、耐力強,很適合足球運動。「首批19個足球苗子經過1年多的訓練,不僅球技、成績穩步提高,也更加自信。」
  • 白附子(中華本草)
    採收和儲藏:帶根塊莖作種的栽種當年可收穫,不帶根的要多種1年。冬季倒苗後,挖起塊莖,小的作種,大的加工作藥。將塊莖堆積發酵,使外皮皺縮易脫,裝在籮筐裡,放在流水裡踩去粗皮,曬乾。亦有不去粗皮,切成2-3mm厚的薄片,曬乾。原形態獨角蓮,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較高大。地下塊莖似芋艿狀,卵形至卵狀橢圓形,外被暗褐色小鱗片。
  • 【「十三五」,我們這五年】甩掉貧困帽 大涼山百姓邁向新生活
    站在歷史交匯點上,回望過去五年輝煌成就,展望未來光明前景,新聞聯播從今天(11月28日)開始推出系列報導《「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報導「十三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發展的壯麗圖景、人民生活的可喜變化,凝聚起奮進新徵程的磅礴力量。四川涼山州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最後7個貧困縣全都集中在這裡。
  • 【經驗鑑別】川烏、草烏、附子
    1 不規則圓錐形,稍彎曲(長2-7.5cm,直徑1.2-2.5cm)2 中部多向一側膨大3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瘤狀側根(釘角)及子根(附子)脫落痕跡1 不規則長圓錐形,略彎曲(2-7cm,0.6-1.8cm)2 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有縱皺紋、瘤突狀側根(釘角)切片後
  • 地道薬材之【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側生子根加工而成。母根四川省稱為川烏。均為栽培。使用附子的參考指徵是:1、脈沉遲無力或細弱;2、畏寒、四肢不溫、腰膝酸冷;3、小便清長,大便稀爛,次數增多屬於陽虛洩瀉者;4、面色蒼白、唇淡、多誕、舌白膩而質胖。此外,還可參考下列條件:下肢浮腫、嗜睡、自汗。根據以上基本症狀,再結合其它證候,適當配伍。1、治陰症水腫(陰水)。凡水腫而伴有全身功能衰退或衰竭的症狀者,屬於陰水,常見於慢性腎炎和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腫。
  • 每日一藥:附子
    主治:用於陰寒內盛,大吐、大瀉、大汗,身涼肢冷,陽衰欲脫,脈微欲絕。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脾陽衰弱的洩瀉久瀉,形寒畏冷,風寒溼痺。臨床應用:附子只適宜於陰虛陰盛、全身功能衰退之症。使用附子的參考指徵是:1、脈沉遲無力或細弱;2、畏寒、四肢不溫、腰膝酸冷;3、小便清長,大便稀爛,次數增多屬於陽虛洩瀉者;4、面色蒼白、唇淡、多誕、舌白膩而質胖。此外,還可參考下列條件:下肢浮腫、嗜睡、自汗。根據以上基本症狀,再結合其它證候,適當配伍。1、治陰症水腫(陰水)。凡水腫而伴有全身功能衰退或衰竭的症狀者,屬於陰水,常見於慢性腎炎和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