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橋(又叫:九穀橋)
畹町口岸(畹町橋)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中緬兩國口岸的工作人員,對學生(小學生,初中生)出入境的管理,沒有現在這麼嚴格。那時候學生辦不了身份證,所以就辦不了出入境證件,通常情況下,只有在家長的帶領下,小孩子才可以跟隨著出入境。
畹町的學生(小學五六年級,還有初中生)會邀約棒賽的學生到畹町的學校,進行一場籃球比賽。偶爾我會跟著畹町的同學去棒賽鎮,看他們打籃球。當時,我們是前後分開,從口岸走過去的。如果一群學生同時走過去,肯定會被邊防叔叔攔下來。
現在邊境口岸出入境管理制度,越來越完善。學生(小孩子)進出都要辦理相關的證件,緬甸的學生如果來中國的學校讀書,會辦理相應的學生通行證。
我跟同學去棒賽鎮打籃球的那所緬甸學校,華僑學生比較多,他們使用的課本是漢語的,老師也是用漢語授課,同學之間一般是用緬語和漢語交流。
印象中,有個緬甸學生告訴我,與我們不同的地方是他們的學校會上一節佛學課。
如今的畹町曼滿口岸(「金三角」,貨運通道)
我們去棒賽鎮打籃球的那個學校,在一個小山坡上,山腳下有一塊很大的草地(好像也是他們學校的足球場),緬甸的學生告訴我們,那裡可以用來停直升飛機。如果緬甸軍政府的領導來視察棒賽鎮,他們乘坐的直升飛機就是停到那裡。
小的時候,覺得很神奇,因為經常會看到緬甸直升飛機在棒賽鎮的上空飛過。那時候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們國家的直升飛機也能到我們畹町鎮的上空來巡邏一下啊。
大概是2016年,由於緬北武裝衝突,邊境局勢不穩定,大量的緬甸難民湧入畹町鎮避難。那段時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直升飛機隨時在邊境線中方一側的上空飛行巡邏。多年後,終於看到我們國家的直升飛機,在自己的領土上空飛行,心裡非常激動。
小學的時候,緬甸幣兌人民幣的匯率不像現在這麼低。有一次我撿到一百元緬幣,然後拿去小賣鋪買東西,當時折合人民幣大概是十元。因為是中緬邊境小城,平日裡兩國居民可以使用人民幣和緬幣購買東西。
小的時候,小賣鋪裡有很多來自緬甸,泰國的小食品,有方便麵,奶絲糖,各種糖果,酸角粉,果凍,花生,瓜子等等,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物美價廉。
緬甸是一個以佛教信仰為主的國家,生活在中緬邊境小城,從小我們就感受到了緬甸民眾虔誠禮佛的氛圍。
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棒賽鎮的一位高僧圓寂了,棒賽鎮舉辦了三天的法會來紀念這位高僧,場面非常的隆重,白天有很多的僧侶念經。
會場前的空地上用乾柴堆了一個高臺,高僧的屍體平放在高臺上。乾柴堆連接了電子點火器,只用控制按鈕開關,就可以啟動點火儀式。
會場的四周也布置了煙火,也是通過電子點火器控制啟動。
白天的時候,活動會場,還會用小鋼炮把小面值的緬幣打到天空中,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們能夠拾取到這些祝福。
小學的時候,周末,偶爾會和親戚長輩去棒賽鎮逛街,吃早餐。然後在棒賽的菜市場買一些新鮮蔬菜之類的,還會買一家老字號蛋糕店的雞蛋糕,椰子麵包,豆沙麵包,還有一家老字號破酥包。
以前口岸管理沒有現在這麼嚴格,買的蔬菜,食品都可以帶回來。現在的話就不行了,口岸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規定,在棒賽買的鮮花,蔬菜,食品,都不可以帶回中國了。
以前去棒賽吃早餐的時候,看到一些緬甸人喜歡點一杯奶茶,搭配一塊雞蛋糕,手裡拿著一份緬甸報紙,然後靜靜地享受他們的早茶時光。
我們去吃早餐的時候,會點油麵,奶茶,雞蛋糕,然後大家一起吃,可能更多的是圖一個熱鬧。
緬甸棒賽的烤麵包,雞蛋糕,油麵,奶茶
緬甸棒賽的烤麵包,雞蛋糕,奶茶
緬甸棒賽的烤麵包
小時候棒賽鎮的人很多,那家油麵店生意很好,如果去的晚了,就賣完了。雞蛋糕店的話,生意也火爆,有時候剛烘烤出就賣完了。因為很多本地人,都是提前打電話預定的。
緬甸棒賽的油麵
破酥包店鋪,好像開門比較晚一些,去了很多次,真正買到包子的次數不太多,感覺老闆開店比較佛系,能不能買到,那就要看緣分了。
還有一家老字號撒撇店,親戚長輩都喜歡去吃。我們那時候還小,對於生牛肉做成的撒撇,不感興趣。通常,我們會點一杯加冰塊兒的檸檬汁。
緬甸棒賽的撒撇(左邊兩碗是苦撒撇,右邊一碗是檸檬撒撇)
檸檬汁
檸檬汁
我們小的時候,國內已經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一戶家庭只有1-2個小孩。
但是,緬甸就不一樣了,去棒賽鎮的時候,我發現每戶人家都有好幾個小孩子,出門的時候,大多都是大孩子負責帶著弟弟妹妹逛街。
不像中國,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出門逛街。
畹町鎮很小,一般讀到小學三四年級,家長就不用早起送孩子到學校了。每天早晨,附近的同學會來我家叫我一塊兒去上學。
有一年夏天,我起晚了,同學先走了,那時候天已經亮了,我就一個人出門去上學了。我路過一個石頭柱子的時候,發現旁邊躺著一個人,他用針筒在地上的汙水裡(半夜下過雨,地上有積水),抽了半管泥水,然後往手臂上扎了進去,發現他是個癮君子後,我當時嚇得不輕,趕緊飛奔離開了。
小時候,中緬邊境,確實是毒品泛濫。因為兩國之間只隔著一條小河,河水淺的地方,都沒有淹沒膝蓋,有些癮君子就是從河邊偷渡過去緬甸棒賽鎮,去那邊吸食夠了,又偷偷地跑回來。還有些癮君子偶爾也會買一些帶回來,留著日後吸食。
以前國家的強制戒毒政策,沒有現在這麼完善,好像都是要家人去派出所舉報,反映了,才可以送進去戒毒。一般關上半年,一年就放出來了。
如果吸毒人員待不住,和家人各種訴苦,家人一心軟去戒毒所籤字領回家戒。那樣的話,復吸率很高。
小時候經常聽長輩們聊天,畹町鎮吸毒死亡的孩子很多。一般初中畢業後,不再讀書的孩子,很容易就玩到一塊兒,混到一塊兒。然後被人帶進吸毒的圈子,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邊境小城,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