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小城2-邊城畹町

2020-12-14 中緬小城

畹町橋(又叫:九穀橋)

畹町口岸(畹町橋)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中緬兩國口岸的工作人員,對學生(小學生,初中生)出入境的管理,沒有現在這麼嚴格。那時候學生辦不了身份證,所以就辦不了出入境證件,通常情況下,只有在家長的帶領下,小孩子才可以跟隨著出入境。

畹町的學生(小學五六年級,還有初中生)會邀約棒賽的學生到畹町的學校,進行一場籃球比賽。偶爾我會跟著畹町的同學去棒賽鎮,看他們打籃球。當時,我們是前後分開,從口岸走過去的。如果一群學生同時走過去,肯定會被邊防叔叔攔下來。

現在邊境口岸出入境管理制度,越來越完善。學生(小孩子)進出都要辦理相關的證件,緬甸的學生如果來中國的學校讀書,會辦理相應的學生通行證。

我跟同學去棒賽鎮打籃球的那所緬甸學校,華僑學生比較多,他們使用的課本是漢語的,老師也是用漢語授課,同學之間一般是用緬語和漢語交流。

印象中,有個緬甸學生告訴我,與我們不同的地方是他們的學校會上一節佛學課。

如今的畹町曼滿口岸(「金三角」,貨運通道)

我們去棒賽鎮打籃球的那個學校,在一個小山坡上,山腳下有一塊很大的草地(好像也是他們學校的足球場),緬甸的學生告訴我們,那裡可以用來停直升飛機。如果緬甸軍政府的領導來視察棒賽鎮,他們乘坐的直升飛機就是停到那裡。

小的時候,覺得很神奇,因為經常會看到緬甸直升飛機在棒賽鎮的上空飛過。那時候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們國家的直升飛機也能到我們畹町鎮的上空來巡邏一下啊。

大概是2016年,由於緬北武裝衝突,邊境局勢不穩定,大量的緬甸難民湧入畹町鎮避難。那段時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直升飛機隨時在邊境線中方一側的上空飛行巡邏。多年後,終於看到我們國家的直升飛機,在自己的領土上空飛行,心裡非常激動。

小學的時候,緬甸幣兌人民幣的匯率不像現在這麼低。有一次我撿到一百元緬幣,然後拿去小賣鋪買東西,當時折合人民幣大概是十元。因為是中緬邊境小城,平日裡兩國居民可以使用人民幣和緬幣購買東西。

小的時候,小賣鋪裡有很多來自緬甸,泰國的小食品,有方便麵,奶絲糖,各種糖果,酸角粉,果凍,花生,瓜子等等,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物美價廉。

緬甸是一個以佛教信仰為主的國家,生活在中緬邊境小城,從小我們就感受到了緬甸民眾虔誠禮佛的氛圍。

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棒賽鎮的一位高僧圓寂了,棒賽鎮舉辦了三天的法會來紀念這位高僧,場面非常的隆重,白天有很多的僧侶念經。

會場前的空地上用乾柴堆了一個高臺,高僧的屍體平放在高臺上。乾柴堆連接了電子點火器,只用控制按鈕開關,就可以啟動點火儀式。

會場的四周也布置了煙火,也是通過電子點火器控制啟動。

白天的時候,活動會場,還會用小鋼炮把小面值的緬幣打到天空中,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們能夠拾取到這些祝福。

小學的時候,周末,偶爾會和親戚長輩去棒賽鎮逛街,吃早餐。然後在棒賽的菜市場買一些新鮮蔬菜之類的,還會買一家老字號蛋糕店的雞蛋糕,椰子麵包,豆沙麵包,還有一家老字號破酥包。

以前口岸管理沒有現在這麼嚴格,買的蔬菜,食品都可以帶回來。現在的話就不行了,口岸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規定,在棒賽買的鮮花,蔬菜,食品,都不可以帶回中國了。

以前去棒賽吃早餐的時候,看到一些緬甸人喜歡點一杯奶茶,搭配一塊雞蛋糕,手裡拿著一份緬甸報紙,然後靜靜地享受他們的早茶時光。

我們去吃早餐的時候,會點油麵,奶茶,雞蛋糕,然後大家一起吃,可能更多的是圖一個熱鬧。

緬甸棒賽的烤麵包,雞蛋糕,油麵,奶茶

緬甸棒賽的烤麵包,雞蛋糕,奶茶

緬甸棒賽的烤麵包

小時候棒賽鎮的人很多,那家油麵店生意很好,如果去的晚了,就賣完了。雞蛋糕店的話,生意也火爆,有時候剛烘烤出就賣完了。因為很多本地人,都是提前打電話預定的。

緬甸棒賽的油麵

破酥包店鋪,好像開門比較晚一些,去了很多次,真正買到包子的次數不太多,感覺老闆開店比較佛系,能不能買到,那就要看緣分了。

還有一家老字號撒撇店,親戚長輩都喜歡去吃。我們那時候還小,對於生牛肉做成的撒撇,不感興趣。通常,我們會點一杯加冰塊兒的檸檬汁。

緬甸棒賽的撒撇(左邊兩碗是苦撒撇,右邊一碗是檸檬撒撇)

檸檬汁

檸檬汁

我們小的時候,國內已經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一戶家庭只有1-2個小孩。

但是,緬甸就不一樣了,去棒賽鎮的時候,我發現每戶人家都有好幾個小孩子,出門的時候,大多都是大孩子負責帶著弟弟妹妹逛街。

不像中國,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出門逛街。

畹町鎮很小,一般讀到小學三四年級,家長就不用早起送孩子到學校了。每天早晨,附近的同學會來我家叫我一塊兒去上學。

有一年夏天,我起晚了,同學先走了,那時候天已經亮了,我就一個人出門去上學了。我路過一個石頭柱子的時候,發現旁邊躺著一個人,他用針筒在地上的汙水裡(半夜下過雨,地上有積水),抽了半管泥水,然後往手臂上扎了進去,發現他是個癮君子後,我當時嚇得不輕,趕緊飛奔離開了。

小時候,中緬邊境,確實是毒品泛濫。因為兩國之間只隔著一條小河,河水淺的地方,都沒有淹沒膝蓋,有些癮君子就是從河邊偷渡過去緬甸棒賽鎮,去那邊吸食夠了,又偷偷地跑回來。還有些癮君子偶爾也會買一些帶回來,留著日後吸食。

以前國家的強制戒毒政策,沒有現在這麼完善,好像都是要家人去派出所舉報,反映了,才可以送進去戒毒。一般關上半年,一年就放出來了。

如果吸毒人員待不住,和家人各種訴苦,家人一心軟去戒毒所籤字領回家戒。那樣的話,復吸率很高。

小時候經常聽長輩們聊天,畹町鎮吸毒死亡的孩子很多。一般初中畢業後,不再讀書的孩子,很容易就玩到一塊兒,混到一塊兒。然後被人帶進吸毒的圈子,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邊境小城,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

相關焦點

  • 中緬消防文化交流活動在畹町舉辦
    原標題:搭建消防救援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中緬消防文化交流活動在畹町舉辦  中緬消防文化交流活動暨消防車捐贈儀式12月17日在畹町經濟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舉行。  舉辦本次中緬消防文化交流活動旨在搭建消防救援國際合作交流平臺,通過救援技術交流,推動消防救援的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
  • 雲南瑞麗——中緬邊境的翡翠之城
    瑞麗市是中緬邊境的一座小城,隸屬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這是一座以翡翠原石和珠寶交易發展起來的城市。位於雲南省西南角,與鄰國緬甸接壤。這是一座有著鮮明特色和秀麗風光的城市。最近幾年由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瑞麗直達芒市機場的高速公路通車,使得單程機場的路程由原來的4小時車程縮短為2小時,大大方便了人員和物資的進出。瑞麗火車站也在緊鑼密鼓地修建中,預計2022年通車。如今的瑞麗已經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
  • 【招商公告】瑞麗市畹町「蓋碗肉」土地公開招商
    一、項目名稱:畹町商業廣場項目二、項目選址:畹町口岸芒滿貨運通道四號路與畹江路交叉口,畹町長合水果交易市場對面
  • 畹町:全國最小城市,邊關文化獨特,熱帶風情濃鬱,旅遊火爆
    後來設立的三沙市,人口和陸地面積都比畹町還要小,但三沙市為地級市,海域面積幾百萬平方公裡,政治和地緣意義與畹町都不一樣。畹町這個地方雖小,但歷史上卻是一個飽經滄桑之地,有很特別的地位。二戰之前,還是個不起眼的小寨。二戰爆發後,由於日軍封鎖了中國海上通道,畹町成了盟軍大本營和物資集散地。幾十萬中國遠徵軍也打此出入國境。
  • 壯士一去不復返 兩岸媒體人云南畹町尋遠徵軍足跡
    壯士一去不復返 兩岸媒體人云南畹町尋遠徵軍足跡 2012年09月13日 08: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緬甸華人自發穿梭中緬邊境給安置邊民送吃喝
    澎湃新聞記者 賴鑫琳 圖「北有宛平,南有畹町」。進入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畹町鎮的核心地段,牆上關於抗戰的這八個字醒目耀眼。歷史上,畹町是滇緬公路的出入口;建國後,這裡是全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至今,整個畹町鎮人口一萬餘人。11月20日,緬甸部分民地武與政府軍在緬北地區臨近中緬邊境的緬方一側發生交火,畹町再一次被關注。
  • 中緬邊貿合作區,木姐-瑞麗將優先啟動建設!
    據《緬甸時報》報導,緬甸商務部副部長吳昂圖表示,中緬邊境貿易合作區首先將建設木姐-瑞麗邊合區。為發展國際貿易路線,緬甸已同意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中緬兩國政府已籤署了建設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副部長吳昂圖表示:中緬雙方均已同意在中緬經濟走廊下建設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緬甸政府擬定在木姐、清水河和甘拜地等三個地方設立邊境經濟合作區。第一步首先啟動中國瑞麗與緬甸木姐邊貿合作區建設,為此,中緬兩國間將籤署框架協議。
  • 《邊城》|小城一隅自然古樸的生活,是沈從文對純真美好的堅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懷,而沈從文把故鄉情懷書寫出來,把大國小城的一隅展現出來,因為就是這樣的地方,生養了他,他的祖祖輩輩也是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總是需要有人關注小城的生活,歌頌讚揚他們的生活習慣和人生形式。恰好這是小眾的關注點,很少人會留意小城一隅的現狀。沈從文放棄大多數的人,選擇少數的人,只為心中的熱愛和堅守。
  • 夢回孔雀溫柔鄉-雲南德宏玖月侶行芒市畹町瑞麗房車旅行遊記
    話說我試過之後還是決定把這塊2噸重的寶貝留給下一位有緣人。珍奇館是個赤裸裸炫富的場所,路兩旁、草叢中隨處可見價值連城的珍寶。在這炎熱的冬天裡,坐在價值過億的石頭上面,腳踩著由翡翠鋪成的路,心情還是蠻複雜的嗷。珍藏館的入口,這兩個不起眼的立柱,竟然是幾億年前的樹化石。
  • 【輝煌「十三五」】畹町農場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十三五」時期,畹町農場緊緊圍繞瑞麗市委、市政府總體發展目標,推進農墾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經濟發展後勁不斷增強。2020年,畹町農場實現生產總值2945.92萬元,年均增長7.9%;從業人員年均收入從2015年的14934元增長至2020年的40000元。
  • 《邊城》——三個端午節串起的故事
    端午節轉眼過去,每到端午就會想起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因為這正是一個由三個端午節串起的故事。《邊城》被稱為是一部田園牧歌式的小說。《亞洲周刊》曾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學者作家聯合評選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邊城》名列第二,僅次於魯迅的《吶喊》。
  • 瞻仰畹町南洋機工紀念館
    畹町是全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距瑞麗20公裡,全市面積95平方公裡,人口才1萬多人,但畹町在抗日戰爭時期,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當中國沿海都被日本佔領以後,中國的海上通道全部被切斷,她是中國唯一一個跟國際社會保持物資運輸的口岸城市。
  • 鳳凰,夢中的邊城
    鳳凰,湘西最美的小城。鳳凰,古稱鎮筸鎮,隸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東與瀘溪縣交界,南與麻陽縣相連,西同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縣毗鄰,有「西託雲貴,東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邊」之稱。相傳,很久以前,小城的居民早晨起來,總會聽到一種不知名的鳥兒在鳴叫,聲音婉轉悠揚,非常動聽,有人說這是傳說中的神鳥鳳凰在歌唱。因此,小城便被人們稱做鳳凰。
  • 德宏:吃一次就上癮的雲南小城
    好看就罷了,偏偏還特別好吃。德宏作為多民族聚居地,又和緬甸接壤,食物多到讓人意亂情迷。深入當地街巷菜場,夜宵攤頭,可以在這座安逸的邊境小城,獲取一種簡單、原始的快樂。撒撇的主食是米線,在畹町吃撒撇還會配豆豉炒飯。傣族豆豉豉香濃鬱,緬甸甜腸豐富口味,油潤有嚼勁。
  • 沈從文《邊城》:人生如渡船,平凡才是生命的底色
    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不是別人,正是因為寫了《邊城》而名聲大噪的作家沈從文。沈從文在中國文壇的地位高堪稱泰鬥,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他自己質樸的文風和對湘西這片土地的摯愛,讓讀者在數十年後的今天,依然可以感受到湘西的山光水色,這也是《邊城》一書帶給我們的感動。
  • 駐緬甸大使陳海在緬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中國新發展和中緬關係...
    生活在雲南省金平縣的瑤族農民盤貴今年56歲,和他相伴30多年的妻子是中緬邊境小鎮的一名工人。今年5月,金平縣退出貧困縣,近2.7萬戶、12萬人脫貧摘帽,盤貴兩口子的生活因此發生巨變。過去,家裡的竹篾房一下雨就漏水,吃水要走一個小時的山路背水。如今,在政府的幫扶下,盤貴一家不僅住上了堅固的磚瓦房,還靠種香蕉、橡膠和養豬、養雞,全家年收入近5萬元人民幣。
  • 《邊城》① | 你會愛上誰,早就命中注定了
    本期「10天陪你讀本書」,為您帶來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說起沈從文,他在中國文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譽為「鄉土文學之父」。沈從文偏愛他的故鄉,他也擅長用細膩平實的語言來描繪當地的風土人情。在他的筆下,湘西這塊地界充滿靈氣,這裡的人民淳樸真摯。沈從文用多部作品構建了一個「湘西世界」,這也是他的精神家園。在眾多描繪湘西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便是《邊城》。
  • 邊城滿洲裡抗疫一周記:凜冬之下的「抱團取暖」
    王化勇 攝(抗擊新冠肺炎)邊城滿洲裡抗疫一周記:凜冬之下的「抱團取暖」中新網滿洲裡11月28日電 題:邊城滿洲裡抗疫一周記:凜冬之下的「抱團取暖」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過去一周,中國邊城滿洲裡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再度襲擊,正在經歷著凜冬之下的「抱團取暖
  • 邊城春秋
    眼看國慶大假只剩三天時間,我按捺不住故地重遊的渴望,驅車狂奔400公裡,半天時辰回到闊別十六年的邊城敘永!品味葷豆花、溜達魚鳧新道、漫步坪上古街、重走偉人足跡、探尋文星泊影、聞讀春秋書香、遠望雄關漫道、仰慕南天拔劍、飽覽丹霞孕秀、喜聽雨澤雞鳴、感知靜裡乾坤、邊城也是錦城……友人佳永兄及家人盛情款待,讓我們一行人好好地享受了一次「朱自清式」的禮遇,我發自內心地感謝:敘永人真的淳樸厚道呵!
  • 【學術前沿】中緬跨境而居的阿昌族問題研究
    【摘要】建議搶救性調查中緬跨境民族族群文化圈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議慎改中緬跨境民族族群文化圈古村古鎮名字;建議滇緬公路「申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名錄》。中國西南地區、中緬跨境而居民族地區,與藏彝走廊西南段重合的中緬印泰區域各族民眾發出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