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事跡系列報導(四)
「好婆媳」黃近治、杜秀琴:傳遞正能量 傳揚好家風
婆媳二人分享生活趣事,其樂融融。 黃秋瑩 攝
在洛江區羅溪鎮翁山村,有這樣一對好婆媳,婆婆黃近治、媳婦杜秀琴,她們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關心,用愛溫暖著這個五口之家。
2001年,兒媳杜秀琴從江西遠嫁到洛江,勤勞、善良、樂觀的她很快融入到這個家庭裡,並為這個小家庭添了兩名小孫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5年,公公意外去世,留下婆婆一人。「公公過世後,婆婆精神狀態不是很好,經常會胡思亂想,為方便照顧婆婆,我和丈夫毅然決定從市區搬回羅溪生活。其實那時候孩子在市區讀書,每天市區、羅溪兩邊跑,著實辛苦,但只要能把婆婆照顧好,我們心裡就踏實。」杜秀琴說道。回到家後,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她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一個不常做家務的女孩成長為一個主動洗衣煮飯幹農活的好兒媳。
兒媳杜秀琴悉心照顧婆婆起居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婆婆人很好,她從來不會說媳婦的壞話,有時候跟丈夫拌嘴,婆婆都是站我這頭,在小孩的教育上,她也都讓我們做主,不會過多幹涉。很多人不願意和老人一起生活,我反倒覺得跟婆婆住挺好的,每天回家時,家裡總有個人在等你,很暖心。」媳婦杜秀琴說道。
對於「孝順」杜秀琴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在她看來,讓婆婆吃好穿暖是「孝」,但是能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是「順」。「婆婆現在年齡大了,有時候站起來都費勁,但是只要一到田地裡,就渾身是勁,我們現在都不忍心讓她再去農田裡忙活。但是老一輩人的勤勞品質仿佛是根深蒂固的,很難改變,有時候她執意要去,我便在旁邊幫著她一起做,只要她心氣好,就比什麼都重要。」
婆婆黃近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她通情達理,視兒媳如親生女兒。看到兒媳上班忙,她總搶著做家務活,平時和鄰居拉家常時,也總是笑容滿面地誇讚兒媳乖,兒媳好。
兒媳杜秀琴在下班之餘主動把家裡打掃得井井有條
人們常說,婆媳關係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不鬧動靜的。但是十多年來,婆婆黃近治、媳婦杜秀琴卻從未吵過架,紅過臉。「一個家庭人不多沒什麼好吵架的,就算人多也都是自家人,有什麼事情大家商量一下就好了。」婆婆黃近治用家庭婦女的勤勞、善良、純樸,讓這個家始終充滿著和諧、友愛。
杜秀琴的丈夫在外省工作,家裡家外全靠她一個人張羅,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讓丈夫分心,她從不抱怨,盡心盡力孝敬婆婆,照顧孩子,用愛心和細心讓他們感受到最溫暖的依靠。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十多年來,婆媳二人你敬我一尺,我讓你一丈,用實際行動樹立起婆媳和睦好榜樣。她們對待家庭盡心盡力,對待鄰裡同樣熱心幫忙,村裡哪家有困難了,她們都會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忙,不僅贏得了家人的稱道,更贏得了鄰裡的廣泛讚譽。(黃秋瑩)
【來源:泉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