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歷史上6英尺(1.83米)以下的前6名球星

2020-12-09 東方體育

NBA歷史上6英尺(1.83米)以下的前6名球星

NBA歷史上6英尺以下的前6名球星,並沒有因為身高而阻止他們的成長,他們職業生涯基本都超過10年。 以下根據身高由矮到高的順序,看看他們最好的比賽和最狂野的扣籃。

蒂尼·博格斯(1.6米)-->厄爾·博伊金斯(1.65米)-->斯普德 · 韋伯(1.68米)-->以賽亞 · 託馬斯(1.72米)-->內特 · 羅賓遜(1.75米)--> 阿倫 · 艾弗森

一、MUGGSY BOGUES 蒂尼·博格斯

身高: 1.6米 ,5英尺3英寸。

職業生涯最佳表現: 1992年12月23日對底特律活塞隊的比賽中,18分,17次助攻和5個籃板。他是黃蜂隊史上最受歡迎的球員之一,在聯盟裡也受到球員的廣泛喜愛,曾出演電影《空中大灌籃》。

1997年4月24日,NBA 季後賽東部四分之一決賽對陣紐約尼克斯隊第一場比賽

二、EARL BOYKINS 厄爾·博伊金斯

身高: 1.65米,5英尺5英寸。

職業生涯最佳表現: 2007年4月6日,在對陣亞特蘭大老鷹隊的比賽中,36分(職業生涯最高分) ,9次助攻和3次搶斷,達到此成績最矮球員。

相關焦點

  • NBA六大身高不到1米83的球星,小託馬斯上榜,最後一位絕對是傳奇
    ,還是不少身高跟普通人差不多的球星取得了成功,比如下面這六位身高不到1米83的球星。博格斯 身高1米60,14年NBA生涯場均7.7分2.6籃板7.6助攻1.5搶斷綽號「小蟲」的博格斯是1987年NBA首輪12號秀,身高只有1米60的他,是NBA聯盟歷史上身高最矮的球員,在他效力NBA期間,媒體經常用攝像機拍攝他和其他NBA大個子球員的身高差,其中最為經典的無疑是他
  • 濃縮就是精華 NBA歷史上十大最矮球員 nba最矮的球員
    濃縮就是精華 NBA歷史上十大最矮球員 nba最矮的球員 當我們討論籃球運動員的時候,你可能會想到又高又壯的形象。
  • 盤點NBA歷史上最矮的幾位球星,他們靠的是什麼?
    盤點NBA歷史上最矮的幾位球星,他們靠的是什麼? 眾所周知NBA的球員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那些球員身高都超越普通人,但是也有一些矮個子球員,憑藉著各自的天賦在NBA如魚得水,下面我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小個子球星!博格斯
  • 盤點NBA歷史前十分衛 前二無爭議
    第十名:皮特•馬拉威奇皮特•馬拉威奇,綽號「手槍」,子彈已上膛,NBA50大巨星之一,一位超越了時代的球星,第一位正式將背後傳球、胯下傳球帶入比賽中的人,排在這裡肯定會被罵,但客觀來講他的生涯還沒結束,所以暫定第八名,在造犯規的領域上可以說前無古人,暫時生涯場均24.1分,5.2個籃板,6.2次助攻,5次第一陣容,1次第三陣容,8次入選全明星,1次MVP,2次得分王,1次助攻王,1次最佳第六人第七名: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 ESPN評出的NBA歷史上74個賽季74名球星,大咖眾多,姚明未能入選3
    利拉德有充分的理由成為開拓者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他似乎還有很多年要走。這位加州奧克蘭人,在他的職業生涯成就中已經獲得了年度最佳新秀獎,入選nba最佳一隊,五次入選全明星。71.在那段時間裡,英格利希三次入選nba最佳第二陣容,包括1982-83賽季,當時他在聯盟得分榜上名列前茅。66.
  • 疫情下戶外運動6英尺是安全距離?研究表明並非如此
    由於「新冠」病毒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此前,英國衛生部曾推出一項衛生建議,建議在戶外的人之間應該保持6英尺(約1.83米)的距離。這一建議是否真的安全呢? 近日,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衛生工程師馬克·霍爾內分析了這一措施原理。他說,如果一個攜帶病毒的人打噴嚏或者咳嗽所噴出的飛沫會在空氣中飛行6英尺後落地。
  • NBA歷史上,那些以一己之力改變聯盟規則的男人
    而有些規則的設立僅僅是為了限制某一位球員在賽場上過於爆炸的統治力。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美職籃中有哪些因為個人而改變的規則? 一、 兩次擴張三秒區在NBA歷史中,一共擴張過兩次三秒區。第一次是在1951-1952賽季,聯盟為了限制喬治·麥肯在禁區的統治力,將三秒區從6英尺擴大至12英尺(1.88米-3.65米)。與此同時,為了限制麥肯的封蓋優勢,NBA還特意規定了防守幹擾球。
  • ...地道寬3英尺(約0.9米),高4英尺(約1.2米),並配備了完善的通風...
    【美國發現史上最複雜美墨跨境地道】美媒7日報導,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6日表示,他們發現了一條從美國亞利桑那州通往墨西哥的地道,堪稱是「美國歷史上最複雜的地道」。據悉,這條地道從亞利桑那州尤馬市一直通往墨西哥的聖路易斯。
  • NBA歷史前十球星排名,你認可麼?
    首先,表明一下態度,拉塞爾、張大帥及一些遠古大神不參加排名,要不真的不好弄,當然,這裡只排到前八,兩位大神就做為機動力量吧!生涯數據:25分5籃板4助攻如果單從榮譽來說,科比進入前八還是有點牽強,但是綜合考慮人氣、籃球精神、聯盟貢獻來看,這個位置當屬實至名歸!
  • NBA歷史的6月26日,科比進入美職籃,姚明,詹姆斯當狀元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6月26日這些年來的NBA新聞。1996年76人隊以NBA選秀狀元的身份選中了喬治敦的後衛阿倫·艾弗森,雖然他不喜歡訓練,但結果還不錯。夏洛特選擇了賓夕法尼亞州17歲的高中球星科比·布萊恩特,已經有傳言說他要去別的地方了。黃蜂隊證實交易正在進行中。「我在NBA,」科比微笑著說。「感覺就像天堂一樣。」科比·布萊恩特雖然17歲,是NBA選秀的嬰兒,但這位昨晚被夏洛特黃蜂隊以13號的位置選中的少年,表現得好像他一直都是一個成熟的名人。科比的高中教練格雷格·唐納自信科比會成為nba的明星。
  • 美媒評6英尺-7英尺得分王:一人38.3分壓喬丹,答案33分僅第六
    近日得分王這個話題很熱,美國媒體swishline也對得分王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不過他們評選的不是歷年得分王的數據與效率值,他們評選的是身高來排得分高低,從6英尺開始排到了7英尺,也就是1.83米到2.13米,NBA官方是用
  • 美巡賽上的「黃金身高」是多少?和你身高最相似的球星是?冠軍身高大盤點!
    (2019年總統杯美國隊,身高各異的球員們)據統計,從2013-2014賽季到2017-2018賽季,五個賽季的235場美巡賽中,有多達50場比賽由身高6英尺(約1.83米)左右的球員贏得,佔到了總數的21.3%,這個身高區間的球員們或許擁有理論上的「高爾夫黃金身高」。
  • 1米6也能打NBA!看看這位球員,你的夢想會成為現實!
    但是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對於聯盟的發展歷史來看,有很多的球員其實他們的先天素質並沒有多麼的出色,比如說我們所熟知的「答案」艾弗森,他的身高只有1米83,這個身高在聯盟可是不怎麼樣。但是你知道嗎,在聯盟中最神奇的球星就是博格斯,博格斯的身高僅有1米6,也充分的說明很多時候身高並不是阻止你成功的障礙!
  • NBA歷史上6位身高低於1米76的優秀球員,第一位是火箭名宿
    第五位:斯波特-韋伯身高1米69的韋伯是NBA歷史上最矮的扣籃王,1986年扣籃大賽,憑藉著更高的騰空高度,擊敗了「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1米69的韋伯在NBA中賴以生存的手段是速度、突破以及優秀的爆發力和彈跳。他在巔峰賽季場均拿下過16分2.9個籃板7.1次助攻,是個合格的球場指揮者。
  • NBA最優秀的22歲及以下球星的歷史模板
    編者按:原文於北京時間2020年5月19日發表於露天看臺,作者ZACH BUCKLEY列出了聯盟現今22歲以下的5位巨星,並且找到了他們在歷史上的模板。本文3488字,閱讀約需要10分鐘。 從統計數據到比賽風格,以下列出的是聯盟22歲及以下最佳球員和他們在歷史上的球員模板的名字。
  • 美巡賽上的「黃金身高」是多少?和你身高最相似的球星是?冠軍身高...
    (約1.83米)左右的球員贏得,佔到了總數的21.3%,這個身高區間的球員們或許擁有理論上的「高爾夫黃金身高」。 「濃縮才是精華」 5英尺7英寸(約1.7米)及以下
  • NBA歷史上十大投籃姿勢最好看的球星,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
    ,最主要的是這丫的出手點高,弧線也高,手感柔和,這個根本就是imba的存在,ESPN曾經做過一個科學實驗節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得出的結果是你有姚明的身高,羅斯的彈跳,距離他四英尺的距離起跳,你還是碰不到他的跳投。
  • 新冠病毒的傳染危險不只是6英尺而是26英尺(8米)
    英國確診破11萬, 死亡超1.5萬,延長封國3周;日本及新加坡疫情有加劇跡象,新加坡日增近千,再創單日新高,日本確診人數破萬。根據美國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染威力被嚴重低估了,危險不只是6英尺美國目前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 規定人們公共場合下要保持6英尺(及1.8米)的距離。
  • 2米13-2米21各種猜測
    2米13-2米21各種猜測Is Kristaps Porzingis 7'1, 7'2, or 7'3, the NBA and Kristaps can't seem to agree (self.nba)波爾津吉斯身高到底是7尺1,7尺2,還是7尺3呢?
  • 新冠傳播能力被嚴重低估:安全距離不是6英尺而是8米!
    美國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染威力被嚴重低估了危險不只是6英尺是26英尺(8米)美國目前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 規定人們公共場合下要保持6英尺(及1.8米)的距離。然而近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適當的條件下,噴嚏、咳嗽和呼氣產生的液滴可以在空氣中停留並蔓延超過26英尺,即8米遠。!據稱 ,這也是為什麼上周五美國CDC終於正式建議美國人除了保持社交距離之外, 在公共場合要戴口罩。這個研究報告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副教授,專門研究流體力學的Lydia Bouroui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