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NBA休賽季聯盟的管理層都會聚集在一起,討論那些關於廢除或者增改NBA賽場規則的問題。而有些規則的設立僅僅是為了限制某一位球員在賽場上過於爆炸的統治力。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美職籃中有哪些因為個人而改變的規則?
一、 兩次擴張三秒區
在NBA歷史中,一共擴張過兩次三秒區。第一次是在1951-1952賽季,聯盟為了限制喬治·麥肯在禁區的統治力,將三秒區從6英尺擴大至12英尺(1.88米-3.65米)。與此同時,為了限制麥肯的封蓋優勢,NBA還特意規定了防守幹擾球。
喬治·麥肯
第二次是在13年之後,也就是1964-1965賽季再次將三秒區從12英尺擴張到16英尺(3.65米-4.87米),而這次的擴張是為了限制湖人名宿張伯倫
張伯倫(右一)
二、 禁止罰球時起跳扣籃,以及球在觸及籃板(筐)之前,不得提前進線
早在NBA之前,NCAA聯盟出臺了禁止使用扣籃方式來執行罰球的規定,1972-1973賽季NBA也出臺了該規定,以用來限制張伯倫通過扣籃執行罰球。
三 、喬丹法則(反孤立法則)
1988賽季聯盟出臺了反孤立法則,該規則規定,當有人持球在罰球弧頂三分線附近強側單打時,球隊不允許有超過兩個人沉到罰球弧頂以下,否則就會失去球權。
同時,該規則也是當年活塞對公牛的一種策略:採用各種方法死防喬丹,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活塞說是「放掉喬丹」,其實是讓一個人用盡「一切辦法」來完成對喬丹的防守,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犯規來打亂喬丹的進攻節奏 ,使得喬丹不能很好的得分進攻。
四 、特倫特·塔克規則
該規則來源於1989-90賽季,紐約尼克斯對陣芝加哥公牛。比賽還剩0.1秒,塔克接過隊友馬克·傑克遜發出的界外球,轉身投中三分,讓尼克斯以109比106取得勝利。尼克斯發球,本想發給尤因空中接力,未果。結果發給特倫特塔克,投中3分,比賽判尼克斯勝。
賽後,公牛隊提出申訴,聯盟通過逐幀觀看比賽錄像,並且結合球員的實際情況,得出了球員不可能在少於0.3秒的情況下完成投籃。於是,聯盟制定了如下規定:「球員接球然後出手投籃的時間至少需要0.3秒,不管他是否投中都是如此。」少於0.3秒只能空中接力扣籃或點撥,否則投中無效。
五 、球員流血必須下場規則
1991年11月7日,湖人名宿「魔術師」詹森對外宣布自己感染愛滋病病毒,nba球員們都對魔術師感到十分的恐懼。在1991-1992賽季一場常規賽中,魔術師的手臂被劃破並出血,球員們對不能和魔術師保持距離而感到緊張,導致比賽觀賞性極低。從此nba修改了規則,要求球員流血必須下場,並且只能在止血以後才能回到賽場。
你別過來啊
六 、背身單打五秒規則
有這樣一個傳言:巴克利每次利用自己的碩臀在前23秒將防守球員拱到籃下,然後利用第24秒在籃下輕鬆投籃。
由於巴克利的背身進攻深入人心,因此很多人認為NBA出臺這項規則是專門為了限制巴克利,或者說是巴克利迫使聯盟制定了這項規則,於是「背筐5秒違例」就被冠上了「巴克利規則」的名字。但是在背身單打五秒規則出現的1999-2000賽季,查爾斯·巴克利只打了20場球就退役了,該規則對巴克利的進攻在實質上並沒有帶來影響。
其實真正導致「背筐5秒違例」出現的是同樣擅長背身進攻的馬克·傑克遜,由於他經常在比賽場中背身單打對方後衛長達15秒鐘,導致整個比賽變得異常乏味,所以聯盟不得不制定該規則用於提高比賽觀賞性。
七 、允許球員聯防
2001-02賽季,聯盟取消了聯防禁令,增加了防守三秒規則,該規則被視為用來針對奧尼爾,但是並沒有發揮出其效果,因為奧尼爾早就已經習慣了多人包夾。同時NBA接連修改了籃下合理衝撞區、以及禁區三秒違例等等以用來限制奧尼爾籃下的統治力,此外,針對奧尼爾的糟糕罰球,聯盟規定比賽最後兩分鐘對無球球員犯規判罰兩罰一擲。
八、 雷吉·米勒法則
Nba聯盟針對進攻方投籃時「故意伸腿製造犯規」現象而制定的規則。由於NBA球星雷吉·米勒常擅長故意伸腿製造犯規,因此被命名為:雷吉米勒法則。
九 、但凡出現在賽場內,就必須以正裝示人
艾弗森是嘻哈風格的代表球員,他的嘻哈風格影響了很多人,同樣影響了聯盟的形象。為了吸引更多美國白人這些平日裡對著裝和氛圍異常看重的中產家庭看比賽,NBA發布了著裝令,明確規定球員但凡出現在賽場內,就必須以正裝示人,不許以休閒或者嘻哈的風格出現。同時,聯盟為了限制艾弗森出色的突破得分能力,數次修改了聯防細節,幫助防守隊員限制他的突破能力,也許就是這些規則的變動導致艾弗森滿身傷病卻無法奪得總冠軍。
永遠的答案
十、 禁止電梯門戰術
電梯門戰術為公眾所知來源於前勇士隊教練馬克·傑克遜,他為勇士隊兩位當家球星史蒂芬·庫裡和克萊·湯普森制定,該戰術只能適用於球隊擁有頂級射手的前提之下。後來經過現勇士隊主教練科爾的改良,更加具有威懾力。當「死神」杜蘭特和萌庫運用此戰術時,威懾力堪稱聯盟之最。因為該規則使用兩個大個子做門,射手從中間經過,大門立馬關上,不給前來防守的球員改變線路的機會,因此屬於明星球員的非法掩護,遭到聯盟禁止。
十一、 哈登法則
2017-2018賽季聯盟出臺了哈登法則,該法則旨在說明當球員發生身體接觸時,將手臂向上揮舞不再視為投籃犯規。該規則確實對「鬍子球手」哈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在該賽季裁判對此判罰尺度拿捏存在一定的爭議。
走位,走位,回首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