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座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南方京城,它的故事比誰都精彩

2020-12-17 騰訊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這裡擁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這就是南京。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其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之多、門類之全、跨越時間之長,位居全國前列。

它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城市,不管經歷了多少戰爭,都會在廢墟上建立新城市。今天,南京在傳承歷史文化又不斷創新,是世界文化之都。

為什麼說南京是一個特殊的城市呢?

一、名為南京的歷史由來

中國古代,城市起名不能亂取,有些字有很強的政治含義,比如「京」,這個字代表了首都,不是哪個城市都能用的,古代王朝中,但凡是帶有「京」字的,通常都是首都,或者是陪都。

在宋朝,北宋設置了四個「京」,也就是一個首都和三個陪都,分別是東京開封府(首都),南京為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

所以說,「京」這個字不能亂用,只有帶有都城意義的城市才能叫「京」,一旦這個意義喪失,那「京」就要更改,非都城不能為京!

甚至日本都一樣,明治維新後天皇從京都跑到了江戶,那江戶就改成了東京。

不過今天的中國,有一座城市很特殊,它不是首都,也不是陪都。當然,現在的中國也沒有陪都這個概念了,但還是能以京為名,這就是南京!

南京為什麼不改名呢?

這個問題有些複雜,一開始是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先是打下了元朝的集慶(南京),改為應天府,1368年又在此處定都建立了明朝,南京第一次成為大一統王朝的京城(之前六朝、五代十國楊吳/南唐及南宋均為偏安江南的政權),次年建築南京城,這是南京成為「京」的起源。

可是後來新中國是定都北京的,為什麼南京沒有改名呢?

其實據說建國後是有人提過南京改名的建議,不過毛主席覺得沒必要,主要原因是建國的時候已經是新氣象了,不需要講封建傳統,首都叫「京」那是正理,但非首都城市由於歷史原因叫「京」,也沒必要非要改回來,所以南京也沿用了「京」的稱呼。

同時,南京也是中國歷史上更名最多的城市,前後更名過四十多個名字。

舊稱:冶城、越城、石頭城、白下、江寧、丹陽、金陵、秣陵、建業、揚州、建鄴、建康、秦淮、昇州、蔣州、上元、集慶、應天、京師、南京、南都、天京、首都等等

別稱:龍盤虎踞(龍蟠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博愛之都、開明之城、江南佳麗地、鐘山風雨帝王城

建都朝代: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五代·楊吳(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

二、豐富的文化底蘊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六朝承漢啟唐,創造了極其輝煌燦爛的「六朝文明」,六朝時期的文學與清談、繪畫與書法、陵墓石刻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與同時期的西方古羅馬文化同樣被認為是人類古典文明的兩大中心。

三、鍾毓靈秀之地

孫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

說南京環境優美的確不為過,因為南京這邊有豐富的古老建築同時也有別樣風情的歐洲建築。面對大家所熟知的秦淮河,玄武湖給人的感覺總是不一樣的。在南京城你就可以感受到天南海北的氣息。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南京是中國古代都城的重要代表,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歷史上曾有十二個朝代定都或遷都於南京,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四、漢族的復興之地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

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反抗元朝的明兵(明朝洪武年間),反抗腐敗的清朝(中華民國時期),對抗日本侵略戰爭(民國時期)。

南京是嚴格意義上的漢族的聖地,這一點是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對比的!

它留下了太多的歷史印記,古今遊客來到南京,無不感傷這座城市走馬觀花的朝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相關焦點

  • 南京十三座古城門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這首童謠你還記得嗎?600多年的歲月,這首童謠唱了多少輩南京人。似乎早先的南京人,對城門的故事都能娓娓道來。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這些城門有的保留,有的毀棄,有的變更。這一座座城門見證了時代的變遷發展和歷史的滄桑。但是知道、了解南京城門故事的人越來越少了。就算你平時去走上一遭也只是看到它表面的光景,那其中的故事你可知曉。
  • 中國下一個直轄市,南方這三座城市最有希望,北方城市有點懸
    直轄市是中國行政區的一部分,行政水平與省、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相同,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直轄市一般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都是中國的發達地區,現在是中國的直轄市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一次的城市,有很多城市,人在預料是否有第五個直轄市,如果有的話,在哪裡最有可能?
  •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基本上是北方統一南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用說了,大一統,同樣先從東北開始,過長江統一南方。每當我們民族遭遇到大的災難之時,我們就有兩個選擇,往南京跑,往成都跑。往南京跑的,幾乎都陷入了慢性死亡的地步,如東晉、南宋(南宋先遷南京,高宗被嚇破了膽,覺得南京靠著長江也不安全,再遷杭州,杭州、南京算在一起也沒有大問題)。
  • 中國這個省份「最尷尬」,不南不北,究竟是南方北方誰也說不清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領土遼闊、博大精深、文化淵源深厚的大國,中國城市都分為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因為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環境不同,飲食習慣也有差異,生活習慣上更有差異, 那麼,如何區分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呢?我們通常以秦嶺和淮河為界,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是北方,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是南方, 秦嶺——淮河是南北分界線,但總是有幾個城市在這條分界線上, 這是非常「尷尬」的, 這樣的城市到底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那麼接下來談談江蘇省吧。
  • 戴上VR,來南京「重返歷史」
    一個多月後,六朝古都南京,2020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開幕。短短三天時間裡,592家企業主體集體亮相,超90場大小活動交相輝映,多家國家級示範基地踴躍助陣,恰是這一新趨勢的生動註腳。最新產品有哪些?行業未來怎樣?痛點難點都在哪?國內文化和科技融合行業的目光,紛紛聚焦南京。這是時代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城市魅力的新看點。
  • 南京有座城門,可藏兵3千、儲糧萬擔,磚上刻字保存六百多年
    南京是國內知名的「六朝古都」,從三國時期開始,連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國家在此建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歷史。如今的南京城還保留了相對完整的明代城牆,其中中華門城堡是南京明城牆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門之一,這裡絕對算是如今南京城牆觀光旅遊的精華之一。為什麼說中華門值得來觀光旅遊呢?
  • 這座城市是我國歷史上的榮耀,曾是世界聞名古都,文物古蹟薈萃
    我國改名為最失敗的城市,古時享譽世界,而今不能稱其發展,近年來,我國進入了經濟水平快速發展的時代,許多大小城市都在崛起,但一切事情都有例外,有些城市過去很輝煌,現在不但不進步,而且實力退步,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我國最失敗的改名城市」,以前是舉世聞名的古城,但如今它的發展卻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 中國3座「最具潛力」副省級城市,成都、武漢和南京,誰略勝一籌
    如果有這三個最有實力和潛力的副省級城市角,你會更好地看誰? 哪個城市更勝一籌?那我們詳細分析一下吧, 先說說南京吧, 說到南京,應該已經不習慣了, 那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有七千多年的歷史, 在古代是更重要的科學教育中心,被稱為「天下文樞」,明清時期的一半狀元幾乎都來自南京江南貢院,但這個科學教育中心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的南京已經有70多所高中,因此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南京佔地6587平方公裡,人口843萬,去年GDP達到12820億元。
  •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門,至今已600多年歷史,就在南京
    眾所周知,南京的歷史非常悠久,古稱金陵、建康,是一座有著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六朝古都」之稱。至今在南京境內保留著數量眾多的歷史遺蹟,除了最著名的夫子廟外,南京明城牆也是格外的聞名。
  • 中國南方三大中心城市進行競爭,武漢,重慶和南京,未來你看好誰
    我們的國家發展很快,可以說每個方面的發展的速度都是讓大眾感到驚嘆,尤其是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更加突出。我們國家的很多城市中,大家喜歡把這些城市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個區域,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南方各個方面的發展相對於北方來說要好一點,可能是因為國家對這些地方的建設力度的加強,讓南方的城市在發展中更加的凸顯。
  • 南方三大中心城市進行競爭,武漢,重慶和南京,未來誰能更勝一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重大突破,在這麼多的城市中,最主要還是分為兩個區域,分別是南方和北方,相對來說還是南方的發展要好得多,其中關注度較高的是武漢、重慶、南京三個城市,各自的能力都不差,彼此之間也有很強的競爭力,如果這三個城市同時競爭的話,未來誰能勝出呢?
  • 北京烤鴨為何來自南京?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NO.1647-北京烤鴨從哪來作者:那日蘇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說到中國最知名的鴨子,北京烤鴨必然拔得頭籌。作為自宮廷流到民間的經典菜式,烤鴨如今已經成為了京城美食的代表作品。北京人對鴨子的熱愛在整個北方來說都是獨一份的。
  • 中國最特殊大橋:火車經過都要鳴笛30秒,背後故事非常感人
    我國是基建大國,甚至可以稱為是橋梁的國度,雖然在生活中覺得很難見到橋,這不是統計有錯誤之類,然而實際上這是。因為我國的地域實在太遼闊了,因此才會把本來數量很多的橋梁,平均一下變成不是到處能見到的東西。然而有一座中國最特殊的大橋,它的意義並不在於增加中國造橋的數量,在這座橋上行駛的火車,每次經過都要鳴笛30秒,了解到鳴笛背後的故事,真的感覺非常感人。鳴笛這一動作是在鐵道技術當中向工作人員宣告自己來了,或者將要減速停車這樣。
  • 南京這座城門,被稱為門閂,是明代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
    在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內城城門中中有一座被老百姓戲稱為門閂的城門。這就是扼守南京北大門的神策門。神策門位於現在南京中央立交橋的東南角,新中國成立後,曾作為軍事禁區被封閉了70多年。它是明代南京城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也是南京現存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民國之前的敵樓的城門。
  • 中國十大古寺,兩個南方經濟大省有五座,另一北方經濟大省有三座
    我國擁有5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在祖國的大地上,存在著不少的名山大川,而從古至今中國寺廟卻有很多,但最出名的有十座,它們卻分布在我國的山南海北。十大古寺中有五座分布在兩個南方經濟大省,另一個北方經濟大省佔了三座,個個年代久遠,又賦有極大的歷史文學價值。
  • 歷史上南方政權都堅持「守江必守淮」,長江更寬,直接守不行?
    從地理角度來看,似乎南方政權要想保住自己,以寬闊的長江為防守界限最合適不過了,長江天險嘛。 但是縱觀歷史,幾乎所有的南方政權的防守前線都不在長江,而是在淮河一線。 從三國時的東吳到不久後的東晉,以及東晉後的南朝,再到南宋,幾乎都是把淮河一線作為一線的。
  • 又到新年,京城十二座著名古寺,祈求什麼最靈驗?
    又到新年,京城十二座著名古寺,祈求什麼最靈驗?潭柘寺的新年祈福由來已久,史料記載,歷朝歷代,從王公貴族到販夫走卒,都熱衷於來此祈福,可謂香火鼎盛,明代以後,來這裡求仕途的人也越來越多,據說是京城求仕途最靈驗的寺廟。
  • 又一個「南京大屠殺」:侵華日軍在中國南方的細菌戰
    中國南方是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實施細菌戰的「重災區」。1939年日軍731部隊在諾門罕實施細菌戰後,於1940年、1941年、1942年在中國浙江衢州和寧波、湖南常德、浙贛地區連續三次實施大規模細菌戰,造成至少超過3萬中國和平居民死亡。1942年是日軍實施細菌戰最猖狂的一年,除浙贛地區以外,日軍還在雲南、廣東等地實施細菌戰。
  • 中國古人很聰明的,南京西京北京都在中國,為什麼東京就在日本?
    但長安依然保持著一定的地位,名義上也相當於一個都城,但毫無疑問,在東漢,洛陽是毫無異議的京城。這也成了後世一直以來實行的兩都制打下基礎。甚至,會有三都,甚至五都的出現,這就出現了東京、西京、南京、北京這樣的說法。兩都制,或者叫陪都制如果按照現在習慣的說法就是,一個是政治文化中心,一個是經濟貿易中心。
  • 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第二座寺,被寫進安徒生童話,卻被南京人忽視
    提起南京,你腦海裡冒出來的一定是,中山陵、總統府、夫子廟、雞鳴寺等耳熟能詳的熱門景點,但我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卻是一座寺廟,這座寺廟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第二座寺廟,還被寫進安徒生童話,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價值,就連南京當地人也對它比較忽視。這座寺廟就是南京的大報恩寺,但為啥會說,大報恩寺被南京人忽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