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道書生無膽氣?歷史上十大書生,拔劍亦可衛家國

2021-01-09 北夢一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朝代更迭,人才輩出。讀書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武將視衝鋒陷陣,保家衛國為責任。一直以來,「書生」總跟「文弱」聯繫在一起,給人的印象是,都是文質彬彬,手無縛雞之力。

太平盛世,書生治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國難當頭,書生又當如何?毅然奮起,書生救國?恐怕也沒人過多的苛求他們,畢竟殺敵衛國是武將的事。讀書人的擔當,只能讀書人自己挑,願不願,敢不敢,能不能,都是讀書人自己的事情。或因風雲際會,或因一腔熱血,一些讀書人毅然投筆從戎,書生意氣,讀書人豈能讓沙場武人獨享其美,豈能讓後世讀書人翻遍書籍竟無一位讀書人戰死。於是他們毅然奮起,提筆書天下,拔劍護家國,願做那天下的孤魂野鬼,雖千萬人吾往矣,死而無憾!

1.定遠侯班超——投筆從戎 三十六人撫西域

班超從小有大志向,不拘小節,但是對父母孝順,為人恭謹,因為家中貧寒,常作為受官府僱用的抄書人來謀生,天天抄書,非常辛苦。有一天,班超把手中的毛筆一扔,嘆氣說:「大丈夫怎能沒什麼遠大的志向,至少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為國開拓疆域,建立功勳,封侯成將,這才不枉為人生一世,怎麼能自甘平庸,埋頭在筆墨之間呢?」

當時自王莽篡漢之後西域諸國脫離中央王朝管轄,被北匈奴所控制。北匈奴得到西域後,屢次進犯河西諸郡,東漢明帝劉莊欲出兵擊匈奴,打通西域。班超毅然投筆從戎,隨奉車都尉竇固軍至天山。班超率三十六人出使鄯善國,殺匈奴使者,震懾鄯善王歸附漢朝,之後班超依然只帶領三十六人出使西域,誅殺巫師,鎮撫于闐,威震西域各國,西域各國重新恢復與漢朝的關係。

漢明帝駕崩後,西域諸國趁機叛亂,焉耆圍攻西域都護,殺了都護陳睦等人。而龜茲、姑墨等國也屢屢發兵,班超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漢章帝劉炟即位後,決定放棄經營西域,於是下詔命班超回國。西域各國臣民與班超結下深厚的感情,不忍讓他離去,疏勒國都尉當場拔刀自刎,于闐國王和百姓都放聲大哭,不少還抱住班超的馬腿苦苦挽留。班超見狀,決定暫不回漢朝,於是,班超開啟了漫漫經營西域的徵途,多年徵戰,足跡踏遍了西域,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重新歸附了漢王朝,班超終於實現了立功異域的理想,功封定遠侯。

班超在西域共三十一年,從意志風發到白髮蒼蒼,久居偏遠異地,逐漸開始思念故鄉,他寫下人生最後一道奏摺:「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漢和帝看到奏章大為感動,立召班超回國,一月後這位在異域拼搏半生的人在家鄉死去。

三十六人撫西域,班定遠,一介書生,投筆從戎,滿腹皆兵,渾身是膽,立志報效國家,在異域成就了赫赫功業,萬裡封侯,在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篇章。

2.陳慶之——千軍萬馬避白袍

英雄不問出身。南梁名將陳慶之,「本非將種,又非豪家」,只是個庶族讀書人。陳慶之從年幼時就跟隨蕭衍,陪蕭衍下棋,蕭衍當上皇帝後當了個文書。根據記載他是那種連馬都騎不好,並且拉不開弓的文弱書生,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

直到41歲陳慶之才開始領兵,開始了他的傳奇人生。首戰夜襲只帶了二百人便擊潰了魏軍的先頭部隊,之後就是成就陳慶之赫赫威名的北伐,北海王元灝降梁,蕭衍派陳慶之率兵七千人北上助元灝稱帝,攻三十二城,所在皆克,歷四十七戰,所戰皆捷,孤軍千裡殺進洛陽城。其所面對兵力從七萬、兩萬、七萬、三十餘萬、五十餘萬,合計近百萬兵力,而陳慶之始終以七千白袍所應對,把北魏攪的天翻地覆,一時間北朝皆談陳變色,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3.張巡——生為將星死為厲,儘是山川不平氣

唐玄宗開元末年,張巡中進士,任清河縣令,在任內治績優良,任滿後,因不肯投靠楊國忠,被調到真源縣再當縣令,嚴厲打擊土豪劣紳,很受民眾擁護。

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攻陷東都洛陽,一些州縣的太守、縣令望風而降,張巡上司楊萬石投降後強迫張巡去迎接燕軍,張巡得知後很氣憤,率吏民大哭於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後起兵對抗燕軍。張巡趁雍丘內亂攻入雍丘,兵士們推張巡為主將,在張巡指揮下,擊退燕軍多次衝鋒,累計殺傷近萬人。張巡與令狐潮攻守相持對峙數月,歷經幾百餘戰,期間有著名的草人借箭等計謀,張巡以數千之眾,力拒4萬大軍,數次大敗燕軍,燕軍敗逃而去。

連攻不下,燕軍決定更換打法,先奪取兗州、東平、定陶,再派燕將楊朝宗率兵2萬,意圖攻取寧陵,切斷後路。張巡主動棄雍丘,移師向東,堅守寧陵,大破楊朝宗部,殺叛將二十員,斬首萬餘級,死屍塞滿汴水,頃流而下。

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弒於宮中後,安慶緒派精銳兵力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睢陽告急,張巡率兵三千入城,合兵共6800人,睢陽太守許遠知張巡智勇,主動請張巡指揮。

名動天下的睢陽之戰,拉開序幕。燕軍圍城多次攻打,用盡各種攻城方式,張巡見招拆招應對,指揮軍隊和多於自己數倍的叛軍展開了鬥爭,多次擊退燕軍,燕軍放棄了所有攻城方式,圍城挖壕,壕外再加築柵欄,以作長期圍困。睢陽忠勇的將士,沒倒在最強悍的敵人手下,卻因飢餓很多守軍死去,留存又大多傷殘疲憊不堪。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鎧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來吃了,張巡殺其愛妾,煮熟犒賞將士,許遠也系其奴僮給士兵吃,再是婦女老弱……張巡決定死守睢陽,以待援軍可是令張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朝廷增派的援軍將領已心生異志,遲遲不肯救援。

就這樣,在睢陽再也無法堅持下去的時候,城破了。

張巡向西叩拜說:「孤城防衛之計已窮盡,不能保全了,臣活著不能報告陛下,死也一定變成鬼來殺賊。」

睢陽城陷後,張巡與許遠一起被俘。睢陽將士見到張巡後,起立哭泣,張巡說:「大家鎮靜,不要怕,死是命中注定的。」眾人都因悲傷而無法仰面正視他。尹子琦對張巡說:「聽說您督戰時,大聲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滿面,牙也咬碎,何至於這樣呢?」張巡答道:「我要用正氣消滅逆賊,只是力不從心而已。」尹子琦發怒,用刀撬開他的嘴,發現只剩三、四顆牙齒。張巡罵著說:「我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賊,乃是豬狗,怎能長久!」尹子琦佩服他的氣節,想要釋放他。有人說:「他是謹守節義的人,怎肯為我所用?而且他得軍心,不可留。」尹子琦於是以刀脅迫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服。尹子琦又逼南霽雲投降,南霽雲未應聲。張巡呼叫:「南八,男兒一死而已,不能向不義的人投降!」南霽雲笑著說:「想有所作為啊,您是了解我的,怎麼敢不死!」也不肯投降,張巡於是與姚門言、雷萬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

睢陽之戰,歷時十月,前後大小400餘戰;張巡以不足萬人之眾,抗18萬燕軍,殺敵將三百、斃敵10餘萬。睢陽城中戰前有戶口四萬,至城破僅剩四百活人。

4.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少年經數年寒窗生涯後,博通儒家經典的要義,有慷慨兼濟天下的抱負。大中祥符八年成為進士,範仲淹為官清正廉明,大力整頓官僚機構,剔除弊政,他為人生性耿直,不僅不會阿諛奉承,看到朝政上的過失不管是不是在他的職責範圍之內,他都要理直氣壯的提出批評。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只要有益於朝廷社稷之事,他必定秉公直言,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私下妄議朝政對範仲淹而言是不會有的,有問題直接公開反映。上萬言書,奏請改革吏治,裁汰冗員,安撫將帥;上書主持朝政的太后,請求還政仁宗;多次上疏議政,建議停工興建宮殿,主張削減郡縣,精簡官吏;蝗災蔓延,奏請朝廷派人視察災情,仁宗不予理會,憤然質問仁宗:「如果宮中停食半日,陛下該當如何?」,範仲淹安撫災民,開倉濟民,並將災民充飢的野草帶回朝廷,以警示六宮貴戚戒除驕奢之風;宰相呂夷簡因與皇后有隙,力主廢后,範仲淹等與之當庭辯論,呂夷簡理屈詞窮。在他的心中有的只有國家和天下百姓,所以他多次因諫被貶謫,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卻從未放下自己的責任。

寶元元年,党項族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李元昊率兵進犯北宋邊境,於三川口大敗宋兵。邊事吃緊,仁宗以範仲淹眾望所歸,召回京師,與韓琦一起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範仲淹到任後,更改軍隊舊制,分部訓練,輪流禦敵,培養出狄青、種世衡等有才幹的將領,以軍威恩信招納西羌歸附,又修築大順城等軍塞,在此過程中,宋朝也終於通過範仲淹等人一系列的戰略及局部戰役的彌補上,終於回歸了對於西夏在戰略上的壓制,狄青、種世衡等更是大破西夏,李元昊向北宋稱臣。範仲淹鎮守期間愛兵如子,又紀律嚴明,使得西夏不敢來犯,西夏人對範仲淹也十分敬佩,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

范文正公,當時文武第一人,為人心胸坦蕩,是天地間的一股浩然正氣,是第一流的人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他的畢生追求,文正公是孤獨的,但一個誕生出範仲淹的民族,是偉大的。

5.虞允文——偉哉虞公,千古一人。

虞允文幼時聰慧,七歲即能提筆作文,虞允文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及第,因為當時秦檜當權,虞允文等蜀地文士都得不到重用。秦檜死後,虞允文得以升遷,累官至禮部郎官。

紹興三十一年,金帝完顏亮統率金軍主力越過淮河,進迫長江。遭逢危局,虞允文毅然挺身而出,虞允文往採石犒師,親自督師,以一萬八千人的兵力與十五萬金軍決戰於采石磯,結果大敗金軍,贏得了著名的「採石大捷」。采石之戰是極其重要的一戰,南宋軍民在虞允文的指揮下,力挫南侵金軍主力,打破了完顏亮渡江南侵、滅亡宋廷的計劃,加速了完顏亮統治集團的分裂和崩潰。

此後,虞允文堅持用兵,與大將吳璘商議收復中原的大業,再次北伐中原,取得不小的勝利,宋孝宗即位後,在保守派的進言下,宋廷遣使向金國議和,南宋又恢復了以往的保守懦弱之風。

虞允文,書生拜大將,毅然負起社稷安危之責,而且臨機制變,出奇制勝。毛主席曾讚嘆:「偉哉虞公,千古一人。」

6.辛棄疾——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辛棄疾是著名的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他還是一代名將,曾直接在抗金前線參戰,他的一生,傾注了偉大的愛國情懷。

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後方的漢族人民由於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在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時候,辛棄疾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滿腔熱血,但在保守懦弱的宋朝,卻只能壯志難酬。由於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

辛棄疾一生始終堅持恢復中原的信念,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他耗盡全部心血,卻畢生壯志未酬,臨終仍大呼:「殺賊!殺賊!」不知道他是否記起了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7.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20歲參加科舉考試,宋理宗親自選拔他為進士第一,成為狀元。為官因直言斥責宦官董宋臣,譏諷權相賈似道而數度沉浮。

元兵分三路南下進攻,沿長江東下,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募士卒勤王,因內部失和而退守餘杭。隨後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與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主帥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旋即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因建策不被採納而赴南劍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後在五坡嶺被俘,再被押解至元大都,囚禁達三年之久,宰相留夢炎,宋恭帝,宮中為奴婢的妻女的勸說和元朝的威逼都不能令他降服,他心中只有千秋忠義,最後慨然赴死。

他死後,元廷特許其夫人歐陽氏為其收屍,他衣袖間的絕筆書得以為世人所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這份絕筆此後成為無數抵禦外敵、捐赴國難的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精神和氣節永遠不朽!

8.于少保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

一個時代,一個國家,大概終究需要某些人在某些時刻,毅然決然站出來,站在某個位置,就站在那裡!一步不退!

于謙少年時期即刻苦讀書,京城會試中順利考中進士,是一個兩袖清風的好官。直到驚天動地的正統十四年,于謙波瀾壯闊的一生就此開始!

土木堡之變,瓦剌大敗明軍,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無數文官武將戰死,就連明英宗也被活捉。但大明最終沒有淪落到和北宋一樣的下場,因為和當年的北宋相比,此時的大明多了一個人,大明少保于謙,在國家興亡的緊要關頭,他毅然站出,力挽狂瀾。

于少保頂著重重困難重整京軍,應急訓練;想盡辦法籌措武器裝備,儲備糧食;將全城軍民都動員起來,備戰備荒,準備迎擊也先的大軍。

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開始,于少保將所有軍隊置於九門之外,「大軍開戰之日,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這是一場不能失敗的戰爭,這場戰爭,于謙輸不起,大明也輸不起。所以于謙為守護城池的人和他自己留下了唯一的選擇:不勝,就死!這位京城的最高守護者,兵部尚書大人,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出戰的,他根本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

秉持著信念的軍隊是不會畏懼任何敵人的,是不可戰勝的。北京保衛戰,大敗也先瓦剌軍。從一盤散沙、行將崩潰到眾志成城、堅如磐石,從滿天陰雲、兵臨城下到雲開霧散、破敵千裡,大明帝國終於轉危為安,北京保衛戰創造了一個力挽狂瀾的奇蹟。而這個奇蹟的締造人正是于謙。當幾乎所有的人都對現狀絕望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擔當重任,挽救國家危亡。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正是他一生的寫照。他不畏懼困難和風險,在國家最為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承擔天下興亡,挽狂瀾於既倒,他是偉大的,《明史》稱讚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9.王守仁——知行合一

說起王守仁王陽明,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王守仁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學的誕生也使得王陽明躋身於孔孟朱聖賢行列。

王守仁不僅是一個大儒,還是一位很會用兵的統帥,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南贛定亂,討伐大帽山的盜賊,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克左溪、橫水,破巢八十四,斬殺、俘獲六千多人;贛州討伐利頭的盜賊,斬殺兩千多人。王守仁率領書生和偏裨,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王守仁是神。

寧王叛亂,王守仁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王守仁仿效赤壁之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

嘉靖七年,總督兩廣,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比較少,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

10.張蒼水——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

張煌言與嶽飛、于謙並稱「西湖三傑」。蒼水先生張煌言一介文人始終抗清,直至最後一刻;始終戰鬥,直至最後一位。寧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籬下活,張煌言作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一直在努力著踐行先賢的訓言。

張煌言少有大志,是一個文武雙全之才。22歲那年,他考中舉人,可此時明朝已經窮途末路,國已不國,崇禎帝煤山自縊,明朝宣告滅亡,北方大地隨即陷入混戰。在多數官員望風而逃時,張煌言挺身而出,毅然投筆從戎,弘光帝被俘獲後,擁立魯王朱以海在紹興出任監國。南明內部派系林立,鬥爭激烈,屢屢失利。魯王朱以海丟失浙東根據地後,在大將張煌言、張名振等人的輔佐下,以舟山為根據地繼續抗擊清軍,此後沙場徵戰18年,張煌言未與家人見過一面。

張煌言率軍三入長江,威震長江兩岸,對於清朝統治江南地區恍若地震。那個風雨飄搖的南明,全靠張煌言與鄭成功,李自成餘部「夔東十三家」,西南地區的李定國共同守護。張煌言聯合鄭成功,兩位抗清英雄聯手再次率義軍入長江作戰,上演了一場在抗清鬥爭中足以彪炳千秋的壯烈史劇,收復了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城池近三十座。但是隨著清廷肅清東南沿海地區的抗清勢力,面臨困局,鄭成功揮師東南收復臺灣。

隨著延平王鄭成功突然病逝於臺灣,繼而永曆帝被吳三桂下令用弓弦勒死,晉王李定國聞訊後便悲憤而亡,「十三家兵」兵力「衰疲」,風雨飄搖的南明政權徹底陷入了窮途末路。連遭打擊的張煌言依然不改對明室的忠心,他率部孤懸海上苦苦支撐,魯王又死于于金門,張煌言心知復明已經回天無力,仍然不肯依附清朝,直到康熙三年,張煌言還扼守孤島,用舊朝正朔,存故國衣冠。由於叛徒出賣,張煌言被俘,對於他而言,以死殉國是唯一的出路。

自丙戌至甲辰,蓋十九年矣,煌言死而明亡。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朝代更迭本是歷史的規律,飽學的張煌言怎麼會不明白?他明知大明已經大廈傾危無可挽回卻還「姑留螳臂強擋輪」,義無反顧地選擇對抗,那是怎樣的一種決絕,何等的悲壯!他死也要盡到為人臣、為國民、為士大夫的大義始終反清,直至最後一刻,始終戰鬥,直至最後一位。

誰道書生無膽氣?國難當頭,從來不乏書生毅然挺身而出,投筆從戎,拔劍衛家國,讀書人的擔子讀書人自己挑,書生也在沙場抗敵的史書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沈煉,不只是一個錦衣衛
    沈煉這個人物被系列電影《繡春刀》塑造成了明朝崇禎年間的一個錦衣衛,其實錦衣衛根本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風光,也確實如電影中靳一川說的那樣年薪二十兩,就是地位很低的基層公務員,還要受著上頭東廠太監的氣。真實歷史上,沈煉是嘉靖年間的人物,也確實在錦衣衛幹過一段時間。從小這個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明史中稱其:幼聰敏能攻古文。當時的浙江提學副使,相當於今天的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汪文盛就相中這個人了,明史說他面對沈煉的處女作「表情驚絕」,就把他搞到杭州府去上學了,相當於在副廳長的關照下去了省重點高中。
  • 九河下梢天津衛 三道浮橋兩道關
    對「九河」則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與康熙考證列出的那九條河相同,其形成是與歷史上黃河三次改道北上,和天津的成陸有關。第二個說法依據是三國時期的《水經》和《水經注》稱「九河」為清、淇、漳、洹、滱易、淶、濡、沽、滹沱九條河同歸於海。這九條河的淇水、漳水、易水、滹沱河名均沿用至今,清水是南運河,沽水是北運河,洹水是安陽河,淶水是拒馬河,滱水是唐河,濡水是灤河,以上各河均從天津合流或分流入海。
  • 兵主部一兵衛和山本重國誰才是真正的死神之首?
    山本元柳斎重國曾經說過自己大約是最強,為什麼老夫近千年來一直擔任一番隊隊長一職麼,是因為從沒有出現過比我更強的死神。  零番隊一方面代表著戰鬥力,另一方面需要在某種方面上有特殊成就才行,所以有些人又認為零番隊長會相對強力一些。
  • 知行合一與「讀書無用論」:百無一用是書生?
    至於那些讀死書的墨守陳規之輩,就算是不讀書,他也沒辦法成功,這便是所謂的「百無一用是書生」了!回顧歷史,在各類古籍中也記載了不少相關的奇聞軼事,如今就摘錄一二,聊做分享。更多古今異聞,盡在《山海異語》!
  • 《別雲間》片段:顧逢恩在城牆上拔劍自刎
    顧逢恩在父親武德候死後,成為了將軍,被稱為河陽侯,至此再不見曾經那個談笑風生的嘉義伯,為了輔佐太子蕭定權登上皇位,意圖起兵謀反,最後落得個拔劍自刎的下場,讓人唏噓。曾經正直善良的嘉義伯,只想一直陪在太子殿下身邊,輔佐殿下做一個萬世明君,這是他終生的理想,即使最後成為所謂的亂臣賊子,也是為了實現這個夙願。
  • 一寸山河一寸血之「寸門虎將」,兒子拔劍自刎,父親絕食7日
    1941年年初,日軍第37師團227聯隊上田勝大佐,率領日軍偷襲張家坪,寸將軍指揮第十二師伏擊日軍,此戰擊斃日軍227聯隊上田勝大佐,雖然在整個戰區都處於劣勢,但寸將軍仍能在困局中殲滅日軍227聯隊主力。
  • 從「家國情懷」剖析歷史高考
    本報長沙訊 高考歷史科目中,家國情懷不僅貫穿考試,也引導著學生們的價值取向。3月19日晚8時,郴州市第十五中學校長黃鴻明做客瀟湘晨報2020年生涯大講堂,帶來一場題為《「家國情懷」與高考歷史備考》的講座。
  • 沒有國哪有家,國與家概念到底是什麼,國在前還是家在前誰更重要
    ,既可以說:沒有國,哪有家,也可以說:沒有家,哪有國。國家一般來說,是針對外族來說的,中國歷史上有句俗語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在外戰爭中,如果政權所建立的國被外族攻破,那麼接下來國內所有家庭都要遭受迫害,同樣的道理,如果組成國的家被毀滅,那麼國也將不復存在,所以說:國與家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Schutzhund/IPO 德 國 護 衛 犬 賽 簡 介
    在文章右上角點按鈕「┇」可分享到您朋友圈 國 際 性 最 著 名 和 普 及 的 護 衛 犬 運 動 是Schutzhund 德 國 護 衛 犬 賽 , 顧 名 思 義 源 自 德 國 , 已 有 百 多 年 歷 史 ◦它 被 創 立 的 原 意 是 要 測 試 德 國 牧 羊 犬 的 內 涵 ,學 習 能 力 , 和 工 作 耐 勞 的 天 性 , 以作
  • 「家國天下」觀念的歷史形成及其現代意義
    即便秦以後社會結構有了很大變化——分封制改為郡縣制,貴族制變為官僚制,但早期中國宗法制意義上的家國天下的倫理觀經抽象揚棄後,以「修齊治平」德目成為中國人的人生信念與精神追求。  從「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到「家國天下」的精神結構  周秦之後「家國天下」觀念之所以仍然能夠流傳後世,與歷朝歷代的德治國策有關。
  • 《漂亮書生》開播,鞠婧禕與原版《成均館緋聞》樸敏英誰更像書生
    沒錯,這部劇就是《漂亮書生》!開播兩天就被韓臺購買版權《漂亮書生》在開播之前就一直受到廣大關注,因為它的女主角是熱度非常高的鞠婧禕小姐姐。該劇在7月23號開播,已經兩天,該劇豆瓣暫時還沒有評分。而很快就有消息稱,《漂亮書生》居然被韓臺購買了版權,之後還臺網一同播放。
  • 美國強行退群,18國部長發聲力挺世衛
    據埃菲社巴黎7月10日報導,有18個歐美國家的部長在10號發聲,大力肯定世衛組織在國際上,抗擊疫情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這次力挺世衛組織也是變相的對美國「退群」的做法作出相應的回應。18國稱「團結是應對疫情的核心和關鍵」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並沒有讓這些國家對世衛組織失去信心,仍然積極的公開支持世衛組織進行協調和調查。為世衛組織這一次公正獨立的全面評估,提供了堅實的後盾。從而對如何應對疫情和進行總結,從這次的疫情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 拔劍起意,目標迥異——《鴻門宴》中三次拔劍背後意圖的探析
    《鴻門宴》中,有三次關於「拔劍」的描寫。三次利劍出鞘,讓文章情節跌宕起伏,使人物性格盡顯無遺,更蘊含著劍主人不可言說的意圖。首次拔劍,是項莊和項伯,「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劉邦前來新豐鴻門謝罪,巧舌如簧,使得剛愎自用的項羽立即原諒劉邦並留他宴飲。宴會上,範增想抓住劉邦送上門的大好機會,消滅項羽政治上潛在的最大對手。
  • 木匠家的書生
    請欣賞他的近作——木匠家的書生□王廣元在漫長的農耕時代裡,農家過日子是少不了匠人的。在常見的匠人中,最吃香的當數木匠。造屋的梁榀,耕田的犁杖,居家的桌凳,婚嫁的箱櫃,出殯的棺木,挑水的木桶,甚至伐樹採木,哪一樣活兒少得了木匠呢?
  • 《赤狐書生》豆瓣評分5.5,究竟是誰的鍋?
    12月4日《赤狐書生》上映,上映第二天票房破億,豆瓣評分卻低至5.5。究竟是誰的鍋?主演陳立農、李現兩位演員都可謂當紅流量明星,演員本身就給這部電影帶足了流量。而且該影片與《捉妖記》屬於同一家公司製作,宣發時就聯動了《捉妖記》,讓「胡巴」做《赤狐書生》宣傳大使。所以從一開始,這部影片就備受人們的期待。加上這部影片對觀眾並沒有年齡要求,不存在說哪個年齡段的人不適合看。所以說,豆瓣低分與宣發是無半點瓜葛的。是演員演技太差嗎?新人演員陳立農演技是豆瓣上網友們的吐槽點。小編也在電影上映第二天專門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 歷史小故事 家國大情懷——恩江小學四年級「講歷史故事」比賽活動剪影
    歷史小故事 家國大情懷採擷人類歷史長河的粒粒珠璣, 摘下童年美好生活的朵朵浪花。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令我們回味無窮;一個個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久久難忘。知古察今,述往思來。歷史故事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考和啟迪,是正確的指引和方向。為了讓同學們走進歷史故事,感悟歷史,提高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2020年12月23日下午,恩江小學四年級舉行了講歷史故事比賽。
  • 海賊王:光月家叛徒到底是誰?網友:看看日本歷史上的他就知道了
    如今海賊王已經更新到了和之國篇,其中登場的光月御田由於個性率真而廣受粉絲的喜愛,但是這麼一個人氣極高的角色由於被叛徒出賣而處以極刑,真是令人感到惋惜。大家知道尾田很喜歡根據原型來刻畫人物的,比如黃猿大叔的原型就是日本著名的演員田中邦衛,還有赤犬的原型是日本有名的硬漢菅原文太,再比如白鬍子和黑鬍子的原型就是愛德華.蒂奇。而勘十郎的原型就是日本歷史上有名的織田信行!
  • 書生夜春夢,夢境成真夢非夢
    一夜,小沙彌又送飯菜至禪房,書生收拾書籍回到房中,只覺一縷若有若無的味道縈繞的鼻尖,似是香燭味,又似不是,分辨不清,書生只道小沙彌在房內焚香驅蟲,並未多想,山中禪寺,房內多有蚊蟲。書生簡單用過齋菜,臥床就寢,不覺間,已安然入眠。
  • 書生氣質惡魔手段!精武門奪命書生讓各路俠客甘拜下風
    而精武門也有一位「奪命書生」,他笑起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全世界都充滿陽光,不少女粉絲迷倒在他的笑容之下。這位「奪命書生」就是曾被精武門主持人朱家良稱讚為「顏值價值三個億」的解俊鵬。奪命書生」一樣冷血無情,甚至使出的招式招招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