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新教材(本學期起,高一年級所有教材改為人教版),怎麼教?新高考,高一怎樣備考?帶著這些問題,11月6日至7日,我校高一年級九個備課組(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生物)的老師在黃文欽副校長的帶領下分兩批到河源中學進行了跟崗學習。
跟崗學習分兩個階段進行,一是以備課組為單位,深入河中課堂聽課(每個備課組都聽兩節課,一節是在錄播室上課的公開課,一節是在課室上的隨堂課。)我們的老師普遍反映,河中老師上課備課充分,上課內容緊扣人教版教學大綱,教學方法新穎。更為值得我們學習的是,老師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基礎能力鍛鍊。二是參加河中各科的備課組會議。河中備課組會議有固定的場地和固定的召開時間,會議內容包括理論學習、該周的教學內容安排、教學常規工作、教學進度安排及下周工作要點。會議務實高效,不論是評課還是備課,備課組成員都以主人翁的精神建言獻策,暢所欲言。備課組會議結束後,我們老師抓住機會與河中老師探討關於教學的各類問題。在探討中,我們發現河中的老師對教材的把握比較到位,比較注重夯實學生的基礎,重視知識間的聯繫,重視初中知識的回顧整合,重視與高考的銜接,這些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我們還了解、查看了河中的早讀情況。6日早上6點40分,語文、英語兩個備課組的老師率先走進河中校園,了解高一年級的早讀情況。河中的早讀組織非常嚴密,因早讀時間較長,早讀分三段進行,6點50分至7點10分,學生自由朗讀;7點10分,老師到班指導學生早讀或廣播帶讀;7點25分至7點40分,學生測試練習。我們認為,這樣安排是很科學的,也是切合實際的。
除了老師聽課、參加備課組活動外,高一年級的領導還與河中領導探討了年級管理方法和課程的開設問題,獲益良多。
古人云:困於心,衡於慮,然後作。我們在教學中有困惑,有不足,不妨走出去,借鑑別人的經驗和做法,有時就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這次到河中的跟崗學習,我們既看到了我們自身管理和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也深受啟發。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跟崗學習會促使我們的教育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