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母親一直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近些年,虎媽貓爸成為了新的家庭典型。
在電視劇《虎媽貓爸》裡,趙薇飾演一個強勢能幹的母親,事事為孩子打算,同時也對孩子高要求嚴管理,常常讓孩子苦不堪言。
沒想到,這樣的家庭典型再一次出現在熒幕,竟然會是以這樣一種方式。
《新生日記2》裡,四對準爸媽為了迎接寶寶的到來,拍攝了這一檔真人秀,其中,奧運冠軍劉璇的爭議最大,她對四歲半的雄赳赳施行軍事化管理,讓觀眾大呼狠心。
雄赳赳的「悲慘遭遇」
在家裡,劉璇和孩子的相處模式既是母子,又像是教官和新生,她總是不遺餘力,把孩子塑造成她理想中的樣子。
第一點——嚴格控制飲食
劉璇對雄赳赳的飲食是親力親為,會給他定製專屬的兒童餐,每天給他做飯都是用量杯來測量,保證精確度。
當然,劉璇的做法也是一番苦心,她這完全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但事實上,她也確實有點思慮過重了。
她給雄赳赳做的兒童餐除了嚴格按照配比之外,還從不放鹽,吃起來寡淡無味。
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從不允許雄赳赳吃零食,以至於這個孩子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吃過炸雞。哪怕難得過生日吃蛋糕,別的小朋友都能吃的很開心和盡興,他卻只能嘗一小塊。
試想雄赳赳的心情,自己的生日,連好好吃個生日蛋糕的願望都不能滿足,他該有多麼難過。
其實,劉璇的嚴苛大可不必,她可以限制孩子吃的多少,但不能這樣以偏概全,不讓孩子嘗試。美食是生命當中不可獲取的精彩,缺失了這一部分,該是多麼的遺憾。
第二點——時間表軍事化管理
劉璇是專業的運動員,她從小就開始訓練,教練自然都是按照軍事化的標準來要求他們。以至於,現在劉璇當了媽媽之後,也依樣畫葫蘆,用這樣的方式來管理孩子。
他們家有一個專門的時間表,上面寫著雄赳赳一天的時間安排,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練字,什麼時候玩遊戲,都必須嚴格按照時間來,有的時間甚至精確到了分鐘。
丈夫王弢的無聲抗議
對於劉璇的軍事化管理模式,王弢其實並不支持,他不止一次跟節目組抱怨,希望劉璇能夠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度。
首先,在孩子的飲食上,王弢就有不同的意見。
在他看來,雄赳赳已經4歲了,已經到了可以吃百家飯的年紀,大可以放手讓他多嘗試,家長把好關就行了。
曾經 ,王弢試圖挑戰過劉璇的權威,給雄赳赳嘗了一小口蛋黃酥。剛開始,雄赳赳一本正經說不吃,還說王弢是糖衣炮彈。
可是孩子終究是充滿好奇的,他得到媽媽的同意,嘗了一口蛋黃酥,整個人高興得快要飛起來,一個勁兒感嘆:太好吃了。
以至於,看到爸爸把最後一口蛋黃酥吃掉,他一下子就哭了出來。對於雄赳赳來說,蛋黃酥是他從來沒有吃到過的美味。
王弢不僅對雄赳赳的飲食很有意見,也對劉璇的軍事化管理頗多不滿。
雄赳赳的24個小時就像被分解成了無數個任務,不同的時段要完成不同的任務,而作為爸爸的王弢在無形中扮演了監工這樣的角色,時時刻刻警醒著,腦袋上吊著根弦兒。
雄赳赳沒有準時完成任務,他也會感到煩躁驚慌。比如雄赳赳每天的睡覺時間是9:20,如果這個時間,雄赳赳還沒有洗漱,他就會特別焦躁,不斷催促雄赳赳。
張紹剛一語中的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王弢不止一次跟劉璇提過,但劉璇絲毫不為所動,沒有辦法,王弢只好請自己的好朋友張紹剛來幫忙。
張紹剛家裡有一個男孩,他經歷過孩子成長的這個階段,他的話對於劉璇來說,應該更有說服力。
可惜,王弢還是低估了劉璇的固執,也高估了張紹剛的勸說能力。
張紹剛旁敲側擊,說了很多,但劉璇始終不為所動,他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也是在劉璇的允許下,讓雄赳赳嘗了一小塊自己煮的土豆。
在整個你來我往的勸說過程中,張紹剛有兩句話說得入情入理。
「做你們的孩子很痛苦」
張紹剛有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語氣對劉璇說:「當你們的孩子很痛苦。」
劉璇是體育運動員,她會不不自覺用在隊裡的方式來訓練雄赳赳,以一個運動員的標準來要求他。
面對張紹剛的質疑,她就曾經辯解過,她對雄赳赳的嚴格程度,還沒到自己當運動員時的三分之一。
可事實是,雄赳赳也不是運動員,為什麼要用運動員的要求來要求他呢?
「孩子以後會反彈」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小時候乖巧懂事,長大了之後,有了自主的機會和能力,就開始徹底放飛自己,當做是對自己童年時期的補償。
《北京愛情故事》裡,楊紫曦超級愛買鞋子,那是因為小時候爸媽總是不給她買,造成她的心裡空洞,以至於長大之後不斷找補。
我身邊也有一個朋友,小時候家裡不準他吃糖,怕壞牙,他現在長大了,就好吃甜的,怎麼吃都不夠,得了嗜糖症,把自己吃成個大胖子。
其實,劉璇的心情可以理解,作為母親,她肯定是希望孩子好的,運動隊的那一套軍事化管理幫助她成為了奧運冠軍,她是這套體系的受益者,她從心裡覺得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而言也是有好處的。
劉璇解釋說,她在規則作息、吃這樣的事情上,對孩子的要求會比較嚴苛,但是在思想上會給他很大的空間和自由度。
張志剛反駁:如果他在吃這樣事情上都被控制的死死的,又怎麼能夠做到思想上的開放呢?
雄赳赳已經四歲半了,也是時候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犯錯,去成長,這是他的必經之路,是父母無法取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