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五拳,即以龍、虎、豹、蛇、鶴為模擬對象的拳術。相傳元代少林派拳術大師白玉峰,根據三國時代華住的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鍛鍊身體的體操),結合少林拳法和模擬五種動物動作,進而創作出的白氏五拳(龍拳、虎拳、豹拳、蛇拳、鶴拳)。自玉峰說過:人之一身,精、力、氣、骨、神五者,必須交修互練,始可臻上乘神化之境。」故少林五拳有龍拳練神、虎拳練骨、豹拳練力、蛇拳練氣、鶴拳練精之說。
白氏之意,謂人之一身,精、力、氣、骨、神皆須加以鍛鍊,使互相為用,方克臻上乘。蓋精不練不固,力不練不強,氣不練不聚,骨不練不堅,神不練不凝也。五拳者,即可以練精、力、氣、骨、神之法,使內外並修而達於化境也。
1.龍拳練神。練習之時,毋須使用外力,唯須暗中役氣,使注丹田,而周身活潑,兩臂則沉靜不動,使手心、足心與方寸相印,此所謂五心相印者是也。如此練去,功成之時,竟如神龍行空,靈活自在矣。
2.虎拳練骨。 骨之在於軀幹, 所佔之位置極重。 骨若不堅, 則氣力自無施, 故必用虎拳以練之。練時須運足全身之氣, 使腰背堅實, 臂腿牢壯, 腋力充沛, 起落有勢, 怒目強項, 兩手虎爪之狀, 有如猛虎出山之勢。
3.豹之為物, 其身體之雄偉與形狀之威武, 皆不及虎, 而力則過之, 且腰腎堅強於虎, 故善於跳躍, 以之練力, 最為合宜。 練習豹式, 務宜兩手緊握, 五指如鐵爪鋼鉤, 全身宜用短馬為起落, 而鼓其力於全身。此等法則又名為白豹拳, 以形似也。
4.蛇拳練氣。蛇之為物,遊行夭矯,節節靈通。人身之氣,亦貴於吞吐抑揚,以沉靜柔實為主,其未著物也,若甚無力;及其著物,則氣之收斂,勝於勇夫。練蛇拳者,正所以使其氣有如長蛇之遊行,而節節靈通也。練此拳時,宜柔身而出,臂活腰靈,兩指相駢,起落而推按之,以似蛇口之舌。且屈折迴環,有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之意,練剛為柔,所謂行氣如虹者,即此是矣。
5.鶴拳練精。鶴之為物,雖屬羽禽,顧其精足神完,而克享大年。人身最重要之物,亦厥唯精神,故宜用鶴拳以練其精。練此拳時,宜緩急得中,凝精鑄神,舒臂運氣,所謂神氣相合、心手相印者是也。
五拳者,如能練至精純之境,則精固、力強、氣聚、骨堅、神凝。五者相合,互相融化,為用之妙,不可盡言;倘以制人,則一舉手一投足之間,縱頑強之敵亦可折服,且出之輕描淡寫,而並不須窮形盡相也。其中妙旨,可以心領而不可言傳,全在學者下功苦練、用心推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