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電競行業的定時炸彈

2021-02-14 陀螺電競

文/Totti

作為近幾年發展迅速的賽事之一,電競賽事無疑吸引了世界億萬觀眾的目光。從當初的網吧賽,到如今一票難求的上海Ti9,電子競技早已變成了能夠媲美足球聯賽那樣的全球賽事。但在風光的同時,電子競技也存在著隱患。

競技比賽離不開輸贏,有輸贏就會有博彩市場。隨著賽事的增加,像Ti、S系列賽、CSGO Major等世界性電競比賽的觀賽人數早已過億,其關注度已經可以比肩許多傳統體育賽事,相關博彩的發展自然緊隨其後。

 

就在今年4月24號,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MS賽區官方網站發布的一則公告。公告宣布,LMS賽區主辦方接獲舉報,在2019LMS春季職業聯賽期間,DG戰隊從管理層到選手,均有涉及博彩外圍以及打假賽的舉措。經主辦方調查後,認定四位被舉報人明確違反職業聯賽規範,並作出了將DG戰隊永久除名等相應處罰。

 

 

消息一經報導,整個電競圈炸開了鍋。玩家們也是紛紛指責DG戰隊的選手被利益衝昏了頭腦。其實這樣的例子已經是屢見不鮮,2018年Dota2DPL聯賽上,ROCK.Y與ULrica這兩支隊伍的在比賽中,以一種拙劣的手法為玩家們上演了一場令人作嘔的鬧劇。在短短的23分鐘裡,雙方選手勾心鬥角,互送人頭,只是為了能夠讓對方成功拿下10殺,甚至在9比9的時候,出現了送塔10殺的荒唐鏡頭。

 

 

電競發展的多年時間裡,假賽也是屢見不鮮。CSGO iBP戰隊7名選手被禁賽,馬來西亞傳奇選手ChuaN假賽實錘,YuKi戰隊因假賽禁賽。太多太多的選手或戰隊沒有抵抗住利益的誘惑,而陷入外圍的深坑裡。

 

FG戰隊老闆也在外圍的影響下,關閉了CSGO分部,並表示:「這與我曾經夢想的電競千差萬別,刻苦訓練得來的冠軍的榮耀、勝利的喜悅,都遠遠不及金錢的誘惑。目前存在著一些人私下收買其他俱樂部隊員假賽的,有比賽中開作弊的,有各種方式線下報點的,有威脅隊員打線下注意安全的,可笑的還有剪網線的,據說還有某些俱樂部花幾萬塊錢購買比賽GOTV IP全程看著0延遲GOTV打線上賽,號稱線上想輸就輸想贏就贏的。」

 

 

無論什麼遊戲,只要具備競技性,博彩公司就絕不會放過開盤的機會,就連直播平臺都進入他們的狩獵範圍,

 

前段時間知名LOL主播青蛙正常開始直播。那局遊戲本身是大逆風,而對方就是選擇不推塔,對面劍魔還不停入侵野區送人頭。打到27分鐘的時候,青蛙直接切出遊戲,到博彩網站上看,果然是有自己的盤口。

 

據青蛙自己透露,已經有王紀超、草莓、小馬、虎神等眾多主播的RANK,被演員和外圍搞得烏煙瘴氣,已經失去了競技遊戲本身公平性。

 

隨著電競賽事的火爆,一些電競類博彩的網站逐漸多了起來。由於電競博彩網站架設的門檻較低,且監管無法面面俱到,使得博彩網站在這三年逐漸多了起來。

 

今年MSI的微博評論區裡,充斥著博彩公司的身影,通過連結查詢點進去,全是電競博彩網站。通過發布帶節奏或攻擊性的話語,將玩家引入電競博彩的投注網站上。

 

微博之外,直播平臺也是重要宣傳手段,有的主播就是以「菠菜」為主要直播內容。與其他遊戲主播不同,「菠菜」主播每天要做的就是分析比賽走勢,指導觀眾怎麼下注。對一些資訊怎麼下注的玩家,主播會告知加QQ群,進群分享連結。每每大賽期間,這樣標題為「XXX分析」、「明燈XXX」的直播間就存在十餘個。光是直播間的引流,就為博彩網站每天帶來數千的用戶。

 

並且這些網頁的支付手段也十分發達,支付寶、微信等我們平時生活必備的支付平臺都赫然在列。

 

為淨化電競環境,早在2007年,公安部、原信息產業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4部委就聯合發出了《關於規範網路遊戲經營秩序查禁利用網路遊戲賭博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企業不得按照遊戲輸贏收取不定金額的佣金;不得提供將遊戲虛擬貨幣兌換成法定貨幣的服務。

 

為了逃避國內法律的監管,許多的外圍網站都是選擇了菲律賓、英國,這些賭博合法化的地方。只要獲得合法的牌照就可以經營博彩公司,而國內的法律卻無法限制這些公司。

 

 馬尼拉博彩公司

從事過相關工作的人士反應:「國內有很多這種打著電競旗號的博彩公司,公司總部在馬尼拉,但是數據收集、網站維護等工作還是在國內進行。打著法律的擦邊球,辦公地點也選在小區裡進行,比賽的具體數據都是靠人工在HLTV、liquidpedia等網站搬下來。」

 

電競博彩是致命的,選手、俱樂部,甚至導播公開下注、遊戲主播為玩家推單。這種風勢必給電競帶來不可估量的打擊,因為假賽在消費觀眾的同時,也在掏空觀眾的熱情和錢包。

 

無論我們對於博彩行業有著怎樣的深惡痛絕,但只要有競技比賽的存在,只要有觀眾觀看,博彩行業依然會滋生。從傳統體育到電子競技,只不過是規模的大與小,是合理合法還是打法律的擦邊球。

 

真正需要我們理性去思考和討論的是,如何監管與博彩行業的關聯。國內對於該類事件的打擊措施和電競強國韓國相比,就顯得有點小巫見大巫了。如果韓國電競職業選手一經發現有假賽的行為,除了會被相關賽事的主辦方終身禁賽,所得的所有榮譽被剝奪。並且涉事的選手還將接受韓國檢察院的調查,隨後將面臨牢獄之災。

 

比如韓國《星際爭霸》傳奇選手馬在允,爆出星際爭霸比賽中設計博彩,被KeSPA永久除名,取消職業選手資格。法庭初審判決,著馬在允被判入獄18個月,一代天王就此沒落。

 

 

另外一方面,韓國電競協會(KeSPA)會每年定期組織電競職業選手素養教育大會,邀請眾多職業選手參加。大會的的主要內容就是讓選手知道,韓國電競的相關法律和管理條文,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並且抵制誘惑。

 

 

很容易發現,韓國電競協會在抵制電競博彩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所以對於今天的電競行業來說,遊戲廠商或者賽事方應該成立相應的監管機構,有一套自己的監控和管理制度。畢竟,打個假賽的懲罰如果僅限於賽事方單方面的禁賽而已,這種「犯錯」的成本或許太低了。

 

雖然電競行業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但要承認它還是處於一個初期,有許多需要不斷完善和規範的地方。我們要積極正視這些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給選手及觀眾一個乾淨的環境。

 

我要找陀螺電競

商務合作/採訪/約稿:

KF(微信號:u-1003)

投稿郵箱:18222595920@163.com

相關焦點

  • 電競&博彩的黑與白|電競101
    所以說,體育與博彩更像是兩個造錢的發動機:如果因為博彩而動搖了賽事的根基,那麼這個聯賽無法長久,最終失去球迷、用戶,走向衰亡;同時,賽事又依賴博彩的巨大收益來提高自身的收入,讓球員、選手掙更多錢,行業吸引更多人才,不斷繁衍生息。
  • 我們找「賭狗」聊電競博彩:背後不止貪慾
    據了解,Pinnacle平博的交易總監馬爾科·布魯姆透露,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今年的全球電競博彩收入相較過去會實現極大的攀升,收入很有可能達到140億美元之巨。博彩在電競行業爆炸式增長的同時,也向電競內部蔓延。電子競技是一個「金字塔」運動,能在頂層的選手註定不會太多。
  • 打擊電競博彩先得規範產業運作
    短短一個月時間,他因為電競博彩輸掉了近8萬元。記者調查發現,博彩正逐漸滲透電競行業。植入電競賽事的博彩平臺以高回報為誘餌,在代理的推廣下以傳銷形式層層發展,迅速擴散於玩家群體中,其中甚至包括職業電競俱樂部選手。電競博彩並不是新事物,隨著電競產業的發展,賽事越來越多,各個博彩平臺都開始押注電競領域。
  • 行走灰色地帶的電競博彩 :大勢所趨還是誤入歧途?
    假賽,博彩,這一切就像是上演了傳統體育比賽裡的戲碼。不久前,《王者榮耀》Kpl總決賽落幕,1.35萬觀眾到場,而賽季的線上視頻總播放量也突破21億。而隨後進行的LOL洲際賽,僅亞洲區決賽觀看人數就達到了2800萬。隨著電競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擴大,博彩行業也開始觸及到這塊領域。雖然躲在陰影之下,但電競博彩卻在不動聲色地擴張,成為了電競行業產業鏈中很大的一環。
  • 電競博彩抬頭:5萬元速成博彩平臺 玩家稱「剎不住車」
    30歲的李卓是個資深電競迷,也是資深博彩迷。2020年初疫情的暴發,導致包括歐冠、英超、西甲以及NBA等大批傳統體育賽事紛紛暫停。「無球可賭」的李卓意外發現自己經常玩的博彩平臺裡突然新增了「電競賽事」項目。   和傳統體育不同,儘管電競賽事同樣受疫情影響無法線下比賽,但多項賽事選擇了線上比賽。
  • 球商電競特約@老魏:如何從博彩角度解讀電競盤口
    好吧,電子競技市場正在蓬勃發展,英雄聯盟、星際爭霸2、CSGO以及魔獸爭霸2的博彩市場讓這個行業完全變了一種玩法,如果熟悉我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和球商的合伙人@Fred 曾經就這個問題聊過很久時間,而在今年2月初的倫敦世界博彩大會上
  • 博彩,正在摧毀襁褓中的中國電競?
    「iG輸了一定會被噴,因為噴子大部分都是賭狗」「iG被淘汰」話題中的博主在這些微博下的評論區,總會有人發布「永不言棄」,「iG翻車」等帶節奏的話語引導到「電競鏡猜,XX電競平臺,體育投注」的投注網站。不少玩家則在評論區互相吵架,把這些博彩網站的廣告微博,頂上電競相關話題前列。
  • 電競行業與公安部門如何雙向狙擊假賽行為
    快速擴張的行業背後,一方面是數字的增長:2020中國電競用戶預計達4億,中國市場將貢獻最大份額的收入,佔全球總收入的35%(數據來源:企鵝智庫)。另一方面,電競市場的發展帶來電競博彩行業的發展,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電競假賽屢禁不止,海外博彩平臺也逐漸滲透 年群體。 監管力度的缺失,無疑是導致國內電競行業假賽現狀的重要原因。
  • 電競成賭棍新寵 美股體育博彩股漲飛天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各類體育賽事集體停止,與之相關的博彩活動自然也就無法展開。但是對於這個市場原本存在的玩家來說,他們的需求仍在,於是新的陣地就隨之產生。 這個陣地就是線上博彩,自3月以來,歐洲及美國玩家蜂擁參與電競相關博彩活動,以及那些與虛擬籃球以及足球相關的活動。
  • 苦博彩久已!中國博彩網站已經伸向LCK,韓國拳頭尋求LPL幫助
    隨著電競行業的大發展,電競這一新興行業也是逃脫不了很多傳統體育發展過程當中所帶來的附加品,那就是博彩。大家都知道博彩並不合法同時也會給該體育事業帶去毀滅性的打擊,但是為什麼依舊屢禁不止?還是願意博彩行業涉及的巨大利潤:原本電競行業興起的時候博彩業在電競領域也不過是其他大項的附屬品,可是隨著電競規模的不斷擴大,外加上線上具有的隱蔽性和操作的靈活性,使得電競菠菜行業規模逐步擴充,而電競相關的博彩點也是逐步細分。
  • 電競行業發展中無可迴避的灰色面|深喉專欄
    如果說「期貨」還是一種交易方式的話,那麼無論是「期貨合約交易「還是與之類似的眾多」金融衍生品交易「,參與其中簡直如同一場賭博,本質上與電競行業裡人人喊打的」電競競猜「沒有什麼區別。行業發展中,監管內外總有無法迴避的灰色面。
  • 騰訊的野心、博彩、假賽……電競想進奧運不容易
    不過說到「奧運會」和「年輕人熱衷的運動」這兩個關鍵詞,相信很多人都會從記憶深處翻出來一個問題:電競呢?巴赫並沒有提到電競!去年此時,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個名為Global Esports Federation(GEF)的組織——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
  • 「菠菜」肆虐:電競毒瘤為何割不掉?
    是不是可以認為,外圍的博彩公司們對於電競行業的滲透,在國內比傳統職業賽事都有過之而不及……中國電競在過去數年的高速成長,同時也是線上彩票缺失的年頭,這或許也使得博彩的需求在某種程度被引流到「外圍」,間接造成「菠菜」橫行的局面……尤其是此次疫情期間,無論從外圍涉及的資金量、對電競行業的滲透情況,可能都空前的「深入」,而讀娛君也帶著諸多問題,走訪了前線上彩票網站的創新業務負責人
  • 中國的澳門地區,博彩行業,為何成為了最大的經濟支柱?
    在我國33個省級行政區劃中,博彩都是非法行為,屬於公安機關重點打擊的犯罪之一。但是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除外,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內,主要通過正規的審核和註冊,就能夠進行博彩行業。澳門的各種稅收中,博彩行業的稅收屬於第一支柱產業。那麼,博彩行業為何會成為澳門的支柱產業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英博彩公司為電競入奧開賭盤
    英國一家博彩公司近日為電子競技錦標賽開出了賠率,不過賭的內容不是某場比賽的結果,而是某幾款遊戲的電子競技項目是否可以成為奧運會項目。
  • 行業觀察丨從世界盃看博彩投資:帶刺的玫瑰
    博彩的「博」更多的是概率的「博弈」,經法律許可,可以算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另類投資;而賭博的更多的是「賭」字,全靠運氣,大部分情況下是非法的。從全球來看,博彩業是一個發展規範而又舉足輕重的陽光行業。根據英國博彩公司的統計,2017年全球的博彩業收入超過5300億美元,這個數字接近全球菸草行業的總收入,如果把它當做一個經濟體,它可以在全球各國中排到23名,超過了比利時、泰國等160多個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博彩市場之一。在大陸,博彩主要是彩票。
  • CSGO最權威的媒體網站,被博彩集團收購之後
    mikasa | 文今天(2月29日),電競圈發生了一樁可能改變單個項目生態的收購案。儘管如此,這個數字對於專注於單個電競項目的網站來說,已經足夠誇張了。但也許正是在CSGO領域的深度紮根,才讓HLTV贏得了資本的青睞。這家在2002年由丹麥人Rosenchef和Nomad創辦的網站,起初只是報導CS和《半條命》新聞的興趣站點,但隨著CS項目和電競的高速發展,HLTV業務也覆蓋到新聞資訊、賽事報導、直播和數據統計。
  • 夢幻開局的電競2020
    電競賽事憑藉數字體育賽事的優勢,毫不意外的高走,成為了上半年唯一活躍的頂級體育賽事。企鵝智酷在《2020全球運動行業發展報告》中指出,中國電競2020年在逆境中實現增長2600萬電競用戶,預計中國電競戶將突破四億。近年來,電競用戶急速增長,配套的電競商業化亟需跟上腳步。各大廠商與職業聯盟在這件事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 大摩和高盛正大舉押注這一新興行業
    大摩和高盛正大舉押注這一新興行業 2020年7月15日 20:49:39 智通財經網一個預估價值940億美元的市場正在悄然形成。智通財經APP獲悉,摩根史坦利可能終於將在線博彩帶到了聚光燈下。該行稱在線博彩是一個大趨勢,並預計其會在公共衛生事件後的世界裡達到新的高度。
  • 拿到世界冠軍6年後,知名電競戰隊因為這事被終身禁賽了
    一位資深電競賽事運營者告訴每經記者,博彩是電競假賽的主要誘因,「大型比賽都會有很多博彩公司開盤口,作為競技體育的一種,電競假賽很難杜絕。」一位行業人士表示,電競能有今天的聲量和積極評價難能可貴,但假賽事件嚴重影響了行業發展,可以稱之為電競行業毒瘤。在中國,電競經歷了艱難的正名之旅,從網癮少年到國家認可的職業選手,這條路電競人走了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