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英雄兒女》裡戰鬥英雄王成的原型是承德縣人,可惜鮮為人知

2020-12-14 老羊鏟史

電影《英雄兒女》裡戰鬥英雄王成的原型是承德縣人,可惜鮮為人知

【原創】老羊鏟史,請關注。

1.

這些天,在廣播、電視、電影院裡,在微信、抖音、朋友圈裡,都在傳遞著一個聲音: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70年前,一百多萬中華好兒女,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毅然決然的奔赴戰場,這其中,也有很多熱河兒女,有的長眠於朝鮮戰場,也有的勇立戰功。

最令承德人驕傲的是,電影《英雄兒女》裡王成原型之一的的英雄——徐申,是承德縣六溝人。

2.

在承德市檔案館的展覽室裡,有上面的這張照片。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之一,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二級孤膽英雄」稱號的承德籍戰士徐申。

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按照目前的媒體和官方所說,電影《英雄兒女》裡王成的原型有兩個,一個是烈士於樹昌,一位是2010年4月在遼寧錦州大嶺村找的蔣慶泉老人。

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對於徐申,卻少有人提起。

徐申是誰呢?

3.

承德縣六溝鎮有一個閆家溝村,據《承德府志》記載:「閆家溝在六溝店東八裡」,據說,最早在這裡居住的是幾戶姓袁的人家,因為袁與閆發音相近,陸陸續續的就被叫成閆家溝了。

1926年12月23日,閆家溝村一戶徐姓人家出生了一個小男孩兒,取名徐森,後來的資料多寫作徐申。

農村的男孩子從十幾歲開始,就和父兄一起種地,1947年,徐申21歲,這年,國民黨與共產黨爭奪承德戰鬥正酣,他用暴力抗拒了國民黨的抓兵。

1948年,承德第二次解放後,他投身於土地改革,分得了房屋和土地,出任了村裡的民兵隊長和治安委員。1950年11月參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五軍一九三師五七七團一營三連當戰士、班長。

1951年2—4月,徐申隨部隊赴朝參戰,參加了第五次戰役著名的名垂軍史的漣川阻擊戰。

4.

1951年5月25日,志願軍第65軍193師、194師各一部分兵力,經數日苦戰之後,奉命轉移至漢灘川一線,佔領漣川地區各要點,繼續頑強阻擊敵人,遲滯敵重兵集團的攻勢。

美騎1師在南峰峴遭到志願軍痛擊後,就將主力轉向攻擊志願軍所在的233.3高地。這個高地在漣川東山,為志願軍193師577團防禦地城的前沿屏障,這個團就是徐申所在的團。

233.3高地南緩北陡,地形突出,與右鄰237.8高地遙呼相對,緊緊卡住雙城通往鐵原的交通要道,直接鉗制漢灘川鐵路、公路大橋,是敵人北犯的必奪之地。577團編成兩個梯隊在該地堅守。5月29日5時,敵人開始向577團8連陣地實施猛烈的火力襲擊。

... ...

6月1日,徐申所在的部隊進入已被敵機、大炮、汽油彈燒、炸成禿山光嶺的漣川防禦陣地,與美國王牌軍「騎兵第一師」對抗。

從當日凌晨至中午,徐申和戰友並肩打退敵軍在13架飛機、17輛坦克和數門大炮掩護下的兩個連隊的兩次進攻。

下午1—5時,徐申所在連隊僅剩他和4名傷員,面對數十倍於我的敵軍一個營的兵力,徐申毫不畏懼,他邊安置傷員,邊運用陣地上的輕、重機槍和爆破筒、手榴彈等武器,多面出擊,連續打退美軍五次進攻,斃敵一百餘人,榮立戰地一等功,志願軍總部授予他「二級獨膽英雄」稱號。

《光輝的歷程——步兵第一九三師七十年》裡這樣寫到:

6月1日5時,敵人的13架飛機、17輛坦克和大量火炮又對我防禦陣地實施了長達2小時之久的火力突擊。7時,敵1個連分3路連續兩次衝擊,均被3連猛烈火力擊退。直到12時,敵人又用兩個連多次衝擊均未得逞。這時,3連1排陣地上只剩下新戰士徐申和4名輕重傷員。

徐申同志立誓為死難烈士報仇:「只要我徐申在,陣地決不能丟」。

他把傷員背到大石崖後,收集來槍枝彈藥,在戰鬥間隙向受傷的老戰士學會使用輕重機槍、爆破筒等兵器。

下午1時至5時,敵人以1個連增至1個營的 兵力先後5次發起衝擊,徐申同志獨立作戰,孤膽殺敵,使用陣地上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將幾十倍於己之敵各個擊退。

下午5時,8班長馬金山帶全班5人增援,以突然猛烈的火力 和陣前出擊粉碎了敵人進攻。全天共斃傷敵100餘人。

事實上,徐申從入伍到立功,不到半年時間,的確是一個新戰士。

陣地上只剩下他一個人和四個傷員時,他面對敵人飛機坦克的進攻,在我軍炮火的支持下,勇敢的戰鬥而且堅守住了陣地,這不就是電影裡的王成嗎?

巴金(中)與徐申(左)、65軍宣傳幹事王奐合影

5.

作家必須要深入生活。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著名文學家巴金曾兩度親赴朝鮮前線,風塵僕僕體驗和採寫志願軍官兵的戰鬥生活。巴金一行人的足跡遍及平壤、開城中立區和前沿陣地的潮溼坑道,會見採訪了上至彭德懷司令員下至鋼鐵戰士張渭良等許多英雄人物。

在六十五軍採訪的時間最長,而且見到了徐申。

1952年4月20日,與巴金一起深入砂川河前沿陣地的黃谷柳,給巴金(中)與志願軍577團漣川反擊戰孤膽英雄徐申(左)和65軍宣傳幹事王奐拍下這張珍貴的合影。(圖片來自文藝報《抒寫戰爭中的人性光芒——抗美援朝文學作品回顧》一文)

那些時日,英雄們的事跡和精神,血與 火的戰鬥場面,強烈地震撼著巴金的心,也催動著他寫 下了多篇激情如火的通訊報導。在朝鮮期間和回國後, 他寫出了中篇小說《團圓》,後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 還寫下了《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等一批廣為人知 的優秀作品。

資料圖片

6.

1951年9月25日,承德縣人民政府在六溝鎮舉行千人慶功會。

熱河省人民政府向徐申家屬贈送「功臣之家」的錦旗。

10月1日,徐申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慶典觀禮,並與母親、妻子、女兒應邀參加毛主席舉行的晚宴。

1952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二級戰士榮譽」勳章。1953年回國後,任職排長、指導員,先後多次為軍隊、地方做巡迴演講。

1960——1979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一〇九工廠擔任工會主席、黨支部書記職務。

7.

由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王成這個形象是加進去的,巴金看到後非常滿意。

1964年 ,電 影 《英 雄 兒 女 》在 全 國播 映 後 ,極 為 轟 動 。時 任 全 國 文 聯 副 主 席 兼 作 家 協 會 副 主 席 巴 金 攜 妻 子 在 上 海 觀 看 了該 片 後 , 在 日記 中 這 樣 寫 道 :

「… … 看 長 影 故 事 片 《英 雄 兒 女 》,改 得 不 錯 。關 於 王 成 的 一 部 分 加 得 好 。王 芳 的 形 象 也 很 美 … … 」 (熊坤靜:《巴金與電影<英雄兒女>的誕生》)

電影《英雄兒女》裡的王成,一直忠實於巴金小說裡的一個情節,「…王成在山頭勇敢地犧牲了」,他的標誌性的細節有兩個,一個是孤膽英雄牢牢的守住了陣地,一個是「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與王成相比,徐申除了堅持到了勝利立功受獎沒有犧牲外,他的戰鬥經歷正是王成的一切,徐申就是王成。

8.

一個王成倒下了,千萬個王成站起來。

我們回顧歷史,在為徐申這樣的英雄而自豪的時候,還要懷念那些為了祖國解放而倒下去的「王成」,

據《承德縣誌》:1950年11月16日,動員抗美援朝。截止12月30日,已有583名青年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縣誌的最後烈士表裡,承德縣有名有姓的犧牲和失蹤在朝鮮戰場上的就有121人。

9.

承德人民遭受日偽蹂躪13年,尤其是遭受了慘無人道的「無人區」的折磨。所以解放以後倍加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

為了保衛和平,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承德的每個縣、每個村都有優秀青年又放下鋤頭,走上前線。據《熱河革命史稿》,熱河人民共向前線輸送8000餘名子弟兵,1400餘名幹部,230餘名軍幹校學員和一個2000人的擔架隊,人數總數為13000餘人。

戰爭是殘酷的,有人立功受獎,還有人長眠在鴨綠江的對岸,還有更多的人在戰後默默的回到農村,有的還負了傷,一直務農,經歷了各種經歷。

甚至,還有負傷後被俘,後來又回到農村的人,度過了他們灰色的後半生。

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

本文參閱資料:《熱河革命史稿》

《承德市志》《承德縣誌》

熊坤靜:《巴金與電影<英雄兒女>的誕生》

《抒寫戰爭中的人性光芒——抗美援朝文學作品回顧》等

相關焦點

  • 電影《英雄兒女》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王成的人物原型是誰?
    以《團圓》為藍本,編劇毛峰通過篩選和整理《志願軍一日》的千篇日記對《團員》重新藝術創作,更加包滿了人物形象,劇本定名為《英雄兒女》,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把這個英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1964年,34歲的劉世龍在《英雄兒女》中飾演志願軍戰鬥英雄王成,當王成喊出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吶喊時,更是讓國人血脈賁張,點燃了無數中華兒女的愛國高潮!
  • 電影《英雄兒女》中高喊「向我開炮」的王成,他的原型到底是誰?
    電影插曲《英雄讚歌》流傳甚廣,片中有一首詩也讓人感動,尤其是英雄王成在戰鬥中高喊「向我開炮」,手持爆破筒衝入敵陣壯烈犧牲的英雄壯舉,令人震撼!然而,王成這個英雄角色的原型究竟是誰,長期以來一直是有爭論的。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作家巴金曾兩次到朝鮮採訪,通過採訪他了解到許多志願軍戰士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 《英雄兒女》故事,戰場細節高度還原,王成原型到底是誰
    有這樣一部電影,全片100分鐘時長,男配角只出場到30分鐘左右,但他卻成了該片名氣最大的角色,遠超男一號。同樣是這部電影,全片戰鬥場面只佔很小一部分,但卻被很多人譽為還原戰場細節最好的戰爭題材電影。這部電影就是1964年上映的《英雄兒女》。
  • 孫子明烈士是《英雄兒女》「王成」原型之一
    揚州至少犧牲385位烈士70年前,數以千計揚州的英雄兒女踏上保家衛國的徵程。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揚州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犧牲385位烈士,許多人埋在了異國他鄉。另據市新四軍研究會秘書長陳榮坤介紹,當年揚泰地區直接參戰的有5000多人,犧牲1000多人,傷者接近一半,其中凍傷者最多。
  • 《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原型還活著:深藏功與名,一生清貧無怨無悔
    文:逆風的小草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著名抗美援朝影片《英雄兒女》經典臺詞 王成是電影《英雄兒女》中一個感動了幾代人的著名英雄,電影中他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經典臺詞充滿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至今讓人聽了也是熱血沸騰
  • 慘烈的修理山防禦戰:電影《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之一便出自此處
    中國著名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原型之一便出自此次戰役。電影《英雄兒女》中的志願軍英雄王成防守修理山的志願軍為第50軍148師444團,在第444團團長趙國璋接受任務時,上級對他明確說明,讓444團防守修理山只是一個警戒性質的任務,但是戰局的發展並非如此
  • 電影《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蔣慶泉訪問唐山燕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赴朝作戰7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2020年10月22日下午,抗美援朝老戰士,電影《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蔣慶泉老英雄在兒媳的陪同下來到唐山燕山愛國主義教育經基地參觀訪問,一起陪同蔣慶泉老英雄參觀訪問的還有:唐山愛國擁軍模範田金芳,部隊正團職轉業幹部,國際未病防治中心秘書長劉靜明
  • 《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歸隱多年,如今仍健在。他是誰?
    電影《英雄兒女》中,就反映出了志願軍英雄殺敵、獻身祖國的英雄事跡,其中讓國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電影王成的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在電影中,主角王成在敵人攻佔陣地的時候,為了能夠贏得時間,不顧犧牲個人與敵人周旋,最後血灑疆場,讓很多人動容。但是這個電影角色是真實存在的,他的原型就是志願軍第67師直屬步話機員蔣慶泉。
  • 《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蔣慶泉並沒有犧牲,被俘後結局怎樣
    戰勝自己,遠比在沙場戰勝數千個敵人,更有資格稱為英雄。——《法句經》《英雄兒女》是上世紀拍攝的一部經典的英雄戰鬥電影,60年代拍攝上映,立刻獲得了我國人民的熱烈支持。直到現在還有非常多老一輩的人對這部電影念念不忘,對其中的情節津津樂道。這部電影裡有一個讓人十分難忘的角色,這就是王成。這部電影將其塑造為一個真正的英雄。面對敵人的進攻,王成沒有絲毫的畏懼。為了給炮兵指明方向,他直接讓炮兵向自己開火,犧牲自己以換取對敵人的最大化打擊。毫無疑問,王成的自我犧牲精神在當時那個年代最為受到人們的理解和關注,同時也最能打動人心。
  • 《英雄兒女》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誰是最可愛的人?
    以《團圓》為藍本,編劇毛峰通過篩選和整理《志願軍一日》的千篇日記對《團員》重新藝術創作,更加包滿了人物形象,劇本定名為《英雄兒女》,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把這個英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1964年,34歲的劉世龍在《英雄兒女》中飾演志願軍戰鬥英雄王成,當王成喊出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吶喊時,更是讓國人血脈賁張,點燃了無數中華兒女的愛國高潮!
  • 電影《英雄兒女》中誰是主角?
    首先提個問題,電影《英雄兒女》中,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王成當然是主角。其實不然,這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王芳。王芳的原型叫解秀梅,中國人民志願軍68軍202師政治部文工隊的隊員,她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榮立一等功的女戰士。
  •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喊出「向我開炮」,卻被人們遺忘
    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上映了一部戰爭片——《英雄兒女》。影片中志願軍戰士王成那句「向我開炮!」也成為了經典臺詞,被人們廣為傳頌。電影中的王成,其原型正是兩位志願軍戰士,他們分別是於樹昌和蔣慶泉,這兩人都曾在1953年發出「向我開炮」的嘶吼,於樹昌喊出這句話後不幸犧牲,成為了戰鬥英雄,而蔣慶泉則活了下來,卻被人們遺忘了近半個世紀。蔣慶泉的英雄事跡為何會被人們遺忘,還要從他參加志願軍說起。
  • 王成原型——23軍英雄蔣慶泉
    去年年底,一個電視編導專門帶來一張電影《英雄兒女》的光碟為老人播放。片子剛放了幾分鐘,蔣老漢便開始不停地發抖,隨後大喊著「不看,不能看」,衝出了屋門。在場的孫女驚慌失措地跑出去追爺爺。她不知道,為什麼黑白電影中的那個叫王成的年輕戰士出現的時候,爺爺會如此激動。
  • 19歲她就榮獲一等功,是《英雄兒女》王芳的原型,隱姓埋名40年
    "向我開炮"——《英雄兒女》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1964年上映的《英雄兒女》,作為一部經典的戰爭片,《英雄兒女》一經播出,不知多少人為這句"向我開炮"而淚目。電影中的王成、王芳,給大家展現了一個不畏犧牲、不怕苦難的真正英雄。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人為之緬懷。其實不管是志願軍戰士王成、還是文藝團王芳,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原型。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女兵王芳——原型解秀梅,回顧一下這位女英雄的傳奇一生。解秀梅,1932年出生。
  • 《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蔣慶泉並沒有犧牲,被俘後結局怎樣?
    但片方不但沒有自我檢討,甚至還說《雷霆戰將》是翻閱史料,找到人物原型的作品。每次看到這裡,都覺得真的不值錢,想當年開班的李幼斌老師,不知道引起了全國多少人的熱議和關注,如今卻被《雷霆戰將》毀了風評。談起《亮劍》這部作品還真有原型,男主角李雲龍的原型是王近山。事實上,不只是《亮劍》,許多抗戰題材的作品也有原型。
  • 《英雄兒女》:一部電影、一首插曲,一段抗美援朝的歷史記憶
    《英雄兒女》即是一部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那首永唱不衰的電影插曲《英雄戰歌》永遠迴蕩在歷史的天空。《英雄兒女》這部影片是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導演是武兆堤。此片何以成為經典,又何以深深嵌入我們的靈魂深處呢?
  • [電影賞析] 英雄兒女
    [電影賞析] 英雄兒女 2020-10-26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兒女
    電影《英雄兒女》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兄妹王成和王芳同上戰場,王成壯烈犧牲,王芳以哥哥的精神為榜樣,宣傳英雄,服務戰士,在戰場上與養父王復標和親生父親政委王文清團圓的故事
  •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河北「英雄兒女」
    追憶這段歷史,很多人馬上會想到曾經風靡全國的電影《英雄兒女》,其中,男主角王成的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以及女主角王芳的一首《英雄讚歌》,令人激情燃燒、熱血奔湧,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雖然《英雄兒女》是一部電影藝術作品,但其主要角色的英雄事跡都來源於朝鮮戰場上真實人物的真實故事。
  • 《英雄兒女》王成原型蔣慶泉:成美軍俘虜不被宣揚,曾靠賣鞋墊謀生
    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在珍惜當下生活的時候更不該忘記當初那些為時代犧牲,淹沒在歷史長河裡的每一個平凡的英雄。今年是援朝七十周年,這場戰役的勝利讓世界開始承認中國的地位,奠定了中國作為大國的地位,也是國家最值得紀念的一場偉大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