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高血壓控制不良,會導致左心室肥厚,從而出現一系列臨床心電圖改變。相反,從一系列特徵性的心電圖改變,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也可以推測患者左心室是否發生了肥厚,從而輔助臨床診斷及治療。以一個臨床實例將相關知識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57歲,反覆頭暈頭痛,高血壓病史15年,平素血壓控制不佳。
臨床印象:
高血壓。
心電圖改變
1·左室電壓增高:Rv5>2.5mV,Rv5+Sv1>4.0mV。
2·ST-T改變:|、‖、III、aVF、V5、V6導聯ST段下斜型下移≥0.05mV,avR導聯ST段抬高01mv;‖、III、avF、V5、V6導聯T波負正雙向。
心電圖診斷
1·竇性心律
2·左心室肥大伴勞損
心電圖解析及臨床分析
長時間心室收縮負荷過重(如高血壓、主動脈瓣狹窄等),可導致心臟發生向心性肥厚。隨著病程進展,逐漸出現心室腔的擴大,並且肥厚與擴大常常同時存在,故統稱為心室肥大。
該患者心電圖左胸導聯QRS波群電壓明顯增高並伴有ST-T改變,結合患者高血壓病史15年,其心電圖改變反映的是長期高血壓所致的左心室肥大及勞損。所謂勞損亦稱心肌勞損,是指心肌纖維過度疲勞引起的ST-T改變。其心電圖表現為ST段下移,T波負正雙向或不對稱性倒置。左制心室肥大伴勞損多指QRS波群電壓增高,同時伴有ST-T改變,且臨床符合收縮期負荷過重者。
應當指出的是,心電圖在診斷心室肥大方面特異性不高,平時若單純依靠QRs波群電壓增高即診斷心室肥大,會有相當大的假陽性。因此,在心電圖出現QRS波群電壓增高考慮診斷心室肥大時務必要結合臨床: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可導致心室肥大的病因,X線胸片及超聲心動圖是否報告有相應的心室肥大等。
臨床處理
1.建議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明確有無心室肥厚。
2.控制血壓,並給予ACE、鈣拮抗劑等藥物改善心室重構。
3.請心內科會診,行相關檢查明確是否存在心肌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