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ting師傅常呼籲騎車的朋友自己去琢磨如何設定自己的自行車,畢竟一次Fitting僅僅是一個Fitting師傅在短短2-3小時裡通過對客人的了解,結合客觀的觀察和客人主觀的感受,並帶上他的經驗去幫助車友快速設定,而車友自己通過長時間騎車調整出來的設定,也許比一次Fitting解決的要好的多,而Fitting存在的原因,是為了幫助喜歡騎車的人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自行車運動後發生了自己無法解決的疼痛等問題,這類車手一般都會去諮詢Fitting師,這期我們重點關注在車子上是否舒適的主題。很多做Fitting的車友在口述不適感時,都會提到軀幹及上肢的不適感,從腰疼、背疼、肩膀酸疼、手部疼痛甚至發麻此類的不適感等,均有不同年齡車友甚至有經驗的車手提及,這次就來了解如何避免騎行中出現的腰酸背疼、脖子酸等上肢及軀幹的酸疼感。
車頭越低越好?
先從腰背疲勞酸脹疼痛說起。作為騎車新手,都希望車頭越低越好,這樣看起來就非常進攻,騎起來也會自我感覺專業程度滿分。
不過前叉的安裝角度是自上而下傾斜向前,車頭降低的同時,車頭也在向前延伸,所帶來的不只是下降了車頭高度,還帶來一定的車頭延長,而腰酸背疼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車頭過低、重心靠前或車頭過長。
未經長期訓練的車友,身體柔韌度甚至於肌肉耐力水平都屬於中等偏差,大部分都不適用於過低的車頭高度,畢竟我們不是專業運動員,氣動影響我們只是一個很小的原因,車頭過低會或者落差過大會帶來腰腹核心力量的負荷增加,同樣會帶來輸出效率的降低。
腰疼的第2個原因是因為握車把的位置過窄,例如做伏地挺身時,雙手觸地的間距小於肩寬較多的情況下,可以感受到需要用額外的腰部力量穩固軀幹,當使用了過窄的車把或者握車把間距太小時,我們需要使用更多的腰腹力量做支撐,這時候也可能會造成腰腹負荷過重發生疼痛感。
握車把的位置和車把長度的不合適都可能造成酸痛。
做伏地挺身的時候如果雙手間距過小就會感受到我們需要用額外的腰部力量來穩固軀幹。
如果騎手仍容易出現腰酸背痛特點,那麼需要酌情考慮改變把立的長度甚至角度。
騎乘習慣與疼痛
看完了腰酸背疼,我們再來分析解肩部酸疼、手部酸疼的原因。肩部疼痛感很多時候源自於自身騎行習慣不好,而習慣不好是因為姿勢設定錯誤。合適的姿勢應該是肩部偏向放鬆,不聳肩;手臂不會呈180°直線狀態而是略微彎曲;重心不宜過於靠前而導致上肢力量負荷過重。
在此總結一下怎麼解決腰酸背疼,如果你覺得自己騎行後腰酸背疼,先看看自己的車頭是不是低了點,落差是不是大了些,把立會不會過長;然後再看看騎乘姿勢是不是有問題,能不能更舒適的騎車。如果還是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那就趕緊去專業車店做一次Fitting,或許就能迎刃而解了。
在騎車過程中手部的不適感大部分來源於不正確的車把握持方式和不正確的車把設定。
肩部疼痛的車手基本有那麼幾個特點:聳肩騎行、手臂打直、體態僵硬。
當我們握著車把時,與車把的接觸應以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為穩定卡位,手掌根部稍偏內側為支撐位,若此時感受到不正常的壓力,則需要更改車把的角度。
在我們自身體態不允許的情況下,要是把車頭降的過低,可能會造成腰酸背疼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