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願風吹我到欽州》|天物

2020-12-17 欽州旅遊

一本好書,讀懂欽州

一本好書,香溢欽州

讓我們翻開剛剛公開出版的

《願風吹我到欽州》

細細品味,靜靜思考

天物

那天他走進三娘灣的海豚博物館,邊走邊看,到了一個大屏幕前。解說員說,請觀看欽州白海豚影像。一葉輕舟從椰樹林駛來,劃了一個優美的弧線,晨曦中,浪花如練,挾著南海的朝陽,通紅通紅的,一片紅燦斜射下來,照在一個男人的身上。風掠起,吹動白髮雪飛。他定睛一看,佇立於船頭的男士,那不是暌違多年的老朋友潘文石嗎?他驚呼,潘教授怎麼來了廣西欽州,他不是在保護廣西崇左的白頭葉猴嗎?已經來欽州多年了,陪同人員告訴他,中華白海豚能夠生存下來,且種群日漸擴大,與潘文石的研究呼籲功不可沒。

哦!原來如此。他說,潘教授就是這樣的保護神,每到一地,必救一稀世天物。他回憶起第一次見潘教授的情況,是20世紀90年代初某一天,潘教授帶著研究生呂植在秦嶺佛坪做大熊貓保護工程。他的一個朋友,也是呂植的髮小,贊助了潘教授的項目。那次採訪的地點在首都展覽館後邊一家酒店。彼時,潘教授年近五旬,操一口廣東普通話,溫文爾雅,一下子便吸引了他的目光。那天潘教授侃侃而談,說佛坪大熊貓是從四川過去的,岷山的箭竹開花了,大熊貓沒有吃的,就千裡遷徙,往秦嶺深處佛坪縣遷移。偌大一個家族大熊貓,有一百多隻,那種憨態可愛,令潘文石找到一個神獸,稀世的,一如天上掠過的一隻只神鳥朱䴉。彼時,潘教授的體力很好,帶著學生呂植,一天要走十幾公裡,一路爬山,渴了,掬一捧山泉水;餓了,就是冷饅頭就鹹菜疙瘩。晚餐,坐在老鄉家的火塘邊,燒幾個土豆。年復一年,將佛坪大熊貓的棲息地調查清楚了,建議政府保護。那天潘教授的講述,搶救一隻大熊貓的故事,令他動容。因為嶺上的箭竹開花了,大熊貓沒得吃了,便往山下走,一隻三歲大熊貓闖到峽谷邊上,離村莊不遠了,踩到獵人下的夾子,動彈不得,待了好多天,被鐵夾鎖住爪子化膿了。大熊貓痛得驚叫,將整座山都喊顫了,喊出了回聲。終於,喚來了潘文石和呂植,恰好路過此地,便一步一步地爬上來,抵近受囚多日的大熊貓前觀察,發現腳被獵人的鐵夾夾住了,無法動彈,再不救就會有生命之憂。於是,他們回到鄉裡,找來一群農夫,扛著木扛子,抱著一堆麻織的網,還帶來鐵鉗,朝被困熊貓的地方爬去,從早晨爬到中午,一步一步靠近了。那天,潘文石第一個走近那隻大熊貓,與它眼睛對視瞬間,發現那玻璃珠般瞳目,閃動的是哀憐之神,再無一點野性與敵意。那一刻,潘教授一陣酸楚,一泓淚水掉了下來。於是,潘教授轉身,向後邊招手,農民都圍過來了,鉸斷鐵夾扣,又是用繩捆,又是網兜兜,七八個人用木槓相抬,將那隻奄奄一息的大熊貓抬回村裡,請來獸醫,打針,消毒,治療化膿的傷口,砍來大捆箭竹,養了一個多月,傷口癒合了,放它歸山,並在腳上戴一個追蹤的電子環,然後找一個天晴景明的日子,放生,放回大熊貓的棲息地。走出籠子後,大熊貓向上爬,快要消失到箭竹中時,突然回眸,向潘教授和他的學生,還有佇立於山坡上的農民,三次點頭,算是作揖吧,就此別過。

那年他三十出頭,腳踏兩條船,一條文學輕舟,一條仕途之船。想雙棲而為,相彰得益。驀然發現,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一如潘文石的一生宿命,就是動物保護。而他呢,那一年,仕途折戟沉沙,幸好,還有一葉文學扁舟,橫在蓮花塢上,渡他蹈海,過萬重山。

他登上一條快艇,往三娘灣去看白海豚。那天,穿救生衣時,他笑了,上善若水,這一生中,他最忌憚就是大江大海。五歲時,在家鄉寶象河邊,大表姐帶他去遊泳,一把將他拽向水深處。河水漫過胸脯,漫過脖子,淹沒了頭,吃了好多口水,差點卷進漩渦,衝走。表姐大他七八歲,見他快被湍流帶走時,一躍入水,將他拖了回來,看他嚇得哇哇地直哭,表姐與一群女孩笑得特別開心。回到家中,病了好多天,三寸金蓮的小腳外婆,領著他,胳膊夾幾把稻草,臨河邊為他喊伴,喊魂,再一路點燃一堆堆稻草火堆,照著他的魂魄回家。後來,大表姐到外婆家,便被小腳外婆罵了一個狗血噴頭,說你個臭丫頭,差點將我的心肝寶貝淹死,這可是我家的上等兵啊。那個年代,家裡門上,貼著一對騎白馬的門神,就是兩個持槍的上等兵。外婆一語言中,他當了四十四年兵,終於來到了欽州三娘灣,穿上救生衣,朝海中駛去。此時,他已再不怕水。他在等待,待秋陽海波平時,一條又一條中華白海豚躍出水面。

來了。船上不知誰喊了一聲。他極目前方,浪花盡處,一條白海豚躍出水面,一個猛子扎入海裡,白影拽著一個個連環幻圏,在他視野中掠過,白衣長袍,博帶袂袖,像誰?他的想像雷達在掃描記憶,反覆比對,尋找喻體物相。屈子,屈子是也。那一年,他去過汨羅江邊。下榻酒店可觀江景,早晨江霧迷茫,他溯汨羅江而上。朝霞破霧裂罅,金針般刺眼,眼前一晃,明明看到了屈大夫往著汨羅江縱身一跳,然後沉下江水,濺起一柱柱波浪,然後屈子之魂被眾魚所架,順江而下,入洞庭,進長江,出東海,變成了一隻白海豚,遊進了南中國。念念不忘他的郢都,心心念念他的故國,故鄉不可望兮,唯有痛哭,他遊到了欽州,遊至了三娘灣,這裡離他的故國郢都最近。瞧,又一隻白海豚躍起,入水,撞起千重浪,他從望遠鏡裡看過去,豚眼帶淚,是屈子的淚水嗎,他不知道!

他知道與潘文石教授失聯好多年了,潘教授是否還記得他。他寫的那篇文章刊在《科技潮》上,北京科委旗下一家雜誌,自此,他們就再沒有見過。

那天晚上,他寫得有些累了。女兒喊他一起看紀錄頻道,正在播一部白頭葉猴紀錄片,是他當兵第一站下車的地方,廣西桂林。石山隆起,圓圓的,其流線像饅頭,更像水蜜桃般的乳房。遠遠看過去,山間樹不多,多為灌木叢,有猴子叫聲,縱躍於林間。一個老人現於屏幕,一群一群的白頭葉猴閃電般跳過林間,圍攏過來。

記者給了一個特寫鏡頭,啊!他一驚,與白頭葉猴在一起的竟然是他熟悉的潘文石教授。已經暌違多年了,差不多有十五年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潘教授與他媽媽同庚,七十有餘了,還在做稀世動物的保護,對著鏡頭講白頭葉猴,依舊春風大雅,說話的聲調不高,娓娓道來,語速不快不慢,還是一副從容不迫狀。他怎麼從秦嶺下山,來到八桂大地?

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春秋戰國時,就隸屬楚國。到了秦國大將馬援遠徵桂林郡,平定嶺南,這裡才成了秦帝國疆域。改為大秦南越一個郡,其勢力範圍,遠及安南。

潘文石沒說什麼時候離開了秦嶺,但他知道,他一定是沿著當年馬援開拓的秦皇馳道過來的,只是五尺道變成高速公路。潘文石教授說,佛坪的大熊坪已成大氣候,他的學生呂植,都已經成了知名學者,出了好多成果,縱橫國際講壇,他垂垂老矣,可還想挑戰自己,再選一個稀世之珍,遂看上廣西崇左的白頭葉猴,因為周圍開採石場,村莊連綴,道路縱橫,白頭葉猴的生活圈被大大壓縮,遷徙通道被切斷,蜷縮在一座石山,變成一座孤島。於是晚年的潘教授帶著北大生命學院的學生,來到了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住了下來,開始了對生物圈越來越縮小群白頭葉猴研究、保護。這一來,他就再沒離開過廣西。

那天晚上,他盯著崇左的白頭葉猴,感嘆這才是真正美猴王,這是他見過天猴神獸最美的兩隻,一隻在他老家雲南維西縣原始森林見過滇金絲猴,再一隻就是白頭葉猴,美猴王變臉了,紅臉變成了黑臉,長長的白髮沖天而冠,像棉花糖一樣環鑲臉龐,黑臉龐上,隆起一個高鼻子,大眼睛炯炯有神。潘文石多有福,別了憨態的大熊貓,又找到一群美猴相度暮年,幸哉。

那天他來欽州前,做過功課。遊弋於欽州三娘灣的中華白海豚,最早生活珠江口一帶,在大唐年代就被發現了。它屬於鯨類海豚科,是哺乳動物,與人類一樣有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也是用乳汁哺育幼子。大清年代,常常從欽州遊到了珠江口,漁民喚它為盧亭、白忌和海豬。他覺得廣東佬沒文化,怎麼可喚白海豚為豬,它們是真正的稀世之珍,中華美人魚。

他佇立於船頭,遠眺一頭一頭的美人魚躍入海中。斜陽西下,陽光從雲罅中投下一個長長光帶,金黃漸紅。白海豚出水,變色帶彩,一躍海面,他想是南海觀音凌波吧,還是離此不遠的九疑山下的兩個妃子,尋夫而來,見夫君已經夢薨,故雙雙投海而亡,兩隻亡魂鳥,飛山過江而來,落入欽州。抑或是北魏建安七子曹植寫的《洛神賦》中的宓妃吧,他笑了,到底是文人墨客,想像的坐標總離不開風流文章。一串串句子浪拍而出,翩如驚鴻,宛若遊龍。碧波丹心,一躍成仙子,若輕雲可蔽日,像流風可回雪。他被這一隻只飛身入海的中華白海豚驚呆了,心中遽躍出現曹子建的句賦體:「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這形容的是白海豚吧。白衣仙子,恍如天物,美神?太雅了,他搖了搖頭,發什麼酸呀。捂嘴一笑,文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作者簡介

徐劍,漢族,雲南昆明人。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藝創作室原主任、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國家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宣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文藝家。

《願風吹我到欽州》欄目由欽州市天涯文化研究會、欽州新聞傳媒中心聯合出品。

當您接到0771-12340績效考評民意調查電話或微信調查問卷,請耐心接聽和回答,客觀評價欽州各項工作,為欽州點讚!

▍圖文來源:欽州發布

▍圖文整理:利意婷

▍校 對:羅豔麗

▍審 核:何文賓

▍投稿郵箱:qzswgtlj@163.com

▍惠民卡諮詢熱線:0777-2807328

(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出品 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夜讀,《願風吹我到欽州》| 洞天福地三海巖
    一本好書,讀懂欽州  一本好書,香溢欽州  讓我們翻開剛剛公開出版的  《願風吹我到欽州》在前廳東壁,嶽霖的《過靈山述懷》是我最鍾愛的一幅。在那22行清秀而堅勁的小楷中,我仿佛看到了他走在靈山大地的背影。一代忠良嶽飛遇害後,年僅12歲的嶽霖隨家人被流放至嶺南的蠻荒之地,二十年的逆境中,飽受了人間的苦難和委屈,對於世事有了更多的認識。32歲時,他終於等到父親冤案的平反昭雪,也得以在欽州任職。他不負其父的遺囑,「拊膺但覺丹心壯」。嶽霖在欽州任知州期間的名高節清,史書中多有記載。
  • 夜讀|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上學時間快到了,放牛娃把牛拴好,匆匆回家,喝碗稀飯就趕忙上學去了。得等到下午放學以後再來找他(她)的牛,繼續完成他(她)的「課外作業」。傍晚,天色漸暗,風也涼快了許多,放牛的時光變得輕鬆暢快。夜色瀰漫開來,牛也吃飽了,該回家了。牽著牛繩,牛走前頭人在後面,牛也怕黑,會加快腳步趕回家。
  • 易籤鏈助力欽州在廣西全區率先實現區塊鏈物電同源電子印章和電子...
    2020年11月18日,易籤鏈(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與欽州市行政審批局就區塊鏈物電同源電子印章平臺建設項目,在欽州市行政審批局舉行籤約儀式,助力欽州在全區率先實現電子印章和電子營業執照同步發放。 欽州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謝世倫、易籤鏈項目總監馬國雷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同。
  • 你若是風,吹我心中
    總覺得風是洞悉一切的智者,歷盡滄桑卻宛如翩翩少年,神秘得難以捉摸。它配無形於大象,而化萬物於氛氳;它可以令萬木凋零,又能教百花綻放;它聚散有止,行之無形,聚也由它,散也由它。由於風的神秘,古人像尊天崇地一樣,崇拜風。
  • 夜讀|願你慢慢長大
    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東營臺主播李凝,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願你慢慢長大》。親愛的小布穀:當我寫下「百天」這個字眼的時候,著實被它嚇了一跳——一個人竟然可以這樣小,小到以天計。在過去一百天裡,你像個小魔術師一樣,每天變出一堆糖果給爸爸媽媽吃。
  • 「江海宜居城」的康莊路——欽州全面加快邁向小康生活
    【原標題】「江海宜居城」的康莊路——欽州市全面加快邁向小康生活觀察  「不愁吃不愁穿,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40多歲的劉帥,從20歲起跟著父輩學習養蠔,目前在欽州七十二涇海域擁有12張蠔排,年產量20萬公斤,年收入40萬元左右。近日,他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團談起「蠔生活」,笑容燦爛。
  • 作文秘訣:風「吹」景色活,物「動」情態美(含例文)
    ——對,得益於「風」和「蜜蜂」。下面就講講讓靜態景物動起來的兩大「秘訣」。第一個秘訣:讓「風」吹起來要想寫出景物的動態,有一個最簡單易行的方法,那就是「風」的介入,讓「風」吹起來,用「一陣風吹過」等之類的語句,就可以引出對景物的動態描寫了。
  • 夜讀:人生沒有如果,願你勇往直前
    夜讀:人生沒有如果,願你勇往直前 2017-11-04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000塊的日本黑科技風扇吹出的風究竟啥感覺?把大自然的風搬回家
    記憶裡,兒時的夏天都是在陽臺吹著自然風度過的。現在大家都有了空調,城市越來越悶熱, 在城市的住宅小區真的很難再體驗到兒時的舒適自然風。作為巴慕達的鐵桿粉,家裡的檯燈淨化器都是他們家的,這個夏天也入了他們家的電風扇, 真的是值得強烈推薦的好物。
  • 聽聞遠方有你,動身跋涉千裡,我吹過你吹過你的風……
    聽聞遠方有你動身跋涉千裡我吹過你吹過你的風這算不算相擁我走過你走過的路這算不算相逢我還是喜歡你認真且慫從一而終「下輩子我想倒著活一回 ,第一步就是死亡 ,然後把它拋在腦後這世上肯定有某個角落,存在著能完全領會我想表達的意思的人。 我喜歡民謠,我只是喜歡聽他們講那些關於青春的故事,喜歡他們過的那些有夢為馬的生活,這些都是我羨慕而又完成不了的,我希望但不強求你們去接受,我只是可惜你們錯過了了解那種只有音樂就可以很快樂的世界。
  • 夜讀|又到番薯飄香時
    又到番薯飄香時作者 / 山泉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前些天,戰友老宋在微信朋友圈曬出番薯豐收的照片,今年他家種的番薯最多的一株收了27父親有時晚上還要到地裡看守,以防野豬來破壞。網絡圖最忙的還是收成季節。「早季薯」通常在霜降前收,「晚季薯」一般在冬至前收。番薯挖回來後,還要趁著晴天用番薯礤擦成絲狀的「番薯米」,曬乾收藏。番薯收成季節,村子仿佛成了番薯加工廠,男女老少都半夜起床,把番薯洗淨、擦絲、濾粉,再挑到曬場上晾曬。
  • 共繪欽州發展同心圓
    元宵在我們欽州叫「湯圓」,過元宵節吃湯圓是肯定的了。吃上甜甜膩膩的湯圓,昭示著一年甜蜜幸福,也意味著一年奮鬥的開端、開始。早上起床,推窗看天,窗外一片溼漉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陣子春動花開滿欽城,大家爭睹繁花盛景,朋友圈也儘是繁華盛開。看天氣預報,反映全天為多雲狀態,不知今晚能否賞月。
  • 拉基蒂奇:誰都不好使 金梅吹獎與三分我全都要!丨夜讀
    拉基蒂奇賽季個人精彩表現▲點擊音頻收聽拉基蒂奇的故事「他的故事,讀給你聽騰訊體育【夜讀】欄目全新上線,打開揚聲器或者戴上耳機,一起靜靜聆聽。第30期將為您帶來「金牌梅吹」拉基蒂奇的故事。」看來當個梅吹還得博聞強記呢!除了這樣「信口胡說」的「精確」讚美,拉基蒂奇也曾經有過非常模糊、充滿意境美的「梅吹金句」:比如讚美上帝式梅吹:「德科之前說梅西可以踢到60歲,但我認為他可以踢到70甚至80歲。我不得不感謝上帝,是他讓我能夠與梅西並肩作戰。」
  • 夜讀丨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很喜歡木心的一句話: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 夜讀|對巴浪魚,我就是如此情有獨鍾
    情有獨鍾巴浪魚作者 / 禾子雨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在老家江蘇時我沒見過巴浪魚,到廈門後第一次吃巴浪魚是在連隊食堂。夜裡值班,餓了,我喜歡用巴浪魚乾當零食;探親時,我將巴浪魚乾帶回老家當作禮品饋贈親友;新鮮巴浪魚吃不完,我動手製成魚鬆,捎回老家讓妻兒嘗鮮;還有家住海滄的一位同事,常以家有巴浪魚為由,約我到他家小聚。有一陣子,我肚子痛,醫生提示在飲食上找原因,思來想去,我覺得可能與吃巴浪魚有關。後來,確實證實我的腹痛與吃巴浪魚有關,體質敏感的人應儘量避免吃巴浪魚。
  • 石家莊今天風好大把我都吹傻了,臉都被吹腫了有木有!
    沒有一點點準備陽光明媚沒幾天的小編就被石家莊的風肆虐了一番……別問我石家莊風多大就這感覺,倍兒酸爽~ 90斤+的石家莊姑娘們說我出門努力走了五分鐘,結果發現自己依然在單元門口!  @看過大海親吻鯊魚-:又沒有一下子就可以蹦進的懷裡所以天冷就想不停的吃東西石家莊的風太有穿透力 從前胸到後背把我吹了透以前我還很喜歡這種透心涼的感覺現在大概是人老了開始嚮往溫暖 @joykaris:這輩子最服的就是石家莊的風髮型如何隨它
  • 夜讀丨說「柿」
    再就是「冊柿」。前些天,看到有人在網絡上稱「糯柿」為「燦柿」,顯然不對。紅柿入眼,皆能生意趣,願柿柿如意,事事如意,不負韶光。策劃:劉曜美編:陳姣姣丨編輯:周斌傑監製:胡恩強 楊昭普投稿郵箱2834135480@qq.com投稿要求以「文章標題」作為郵件的主題並註明夜讀投稿郵件正文應以稿件為主可以附件形式附word
  • 英文夜讀 | Distance
    merry straySo exactly a rainy seasonI keep the sunlightKeep the wintering cropWill that shiny daysGently performances距離作者:安德魯·懷斯我們之間曾是如此遙遠遠到需要藉助鳥兒的翅膀
  • 問世間情為何物……
    01問世間情為何物?《詩經·鄴風·擊鼓》裡說: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摧燒之,當風揚其灰。《樂府·鼓吹曲辭·上邪》裡說: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樂府·西洲曲》裡說: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樂府·相和歌辭·白頭吟》裡說: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