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十大語文差錯出爐引圍觀 甄嬛兩字到底怎麼讀

2021-01-12 荊楚網

發布時間: 2012-12-28 15:56   來源: 中國經濟網   

進入電子報

 

 

 

    昨日,《咬文嚼字》雜誌公布的「2012十大語文差錯」引發網友熱議。包括經常寫錯的「蒜薹」一詞,以及容易讀錯的「發酵」等。

    沒有出現在榜單內的甄嬛,則被網友稱為2012年度最大的烏龍字:嬛不應念「huán」,應該念「xuān」,網友們對此卻反應各異。甄嬛在年關時再火了一把!

    《甄嬛傳》作者:誤讀的人太多只能跟隨習慣

    「甄嬛」究竟該怎麼念呢?昨日下午,《甄嬛傳》原著作者流瀲紫經紀人山風在接受天府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初的那批讀者也都是知道這個讀音的,後來有人問或者誤讀的時候,我們也會一一糾正,但是發現讀成huán的人太多了啊,就沒辦法了。」山風提到,在《甄嬛傳》開拍之前,也對該字的讀音進行過討論,「客觀上講,這個字是多音字,huán這個音念出來也比較響亮,更重要的是,現在大部分的人,都讀的是huán,所以我們就決定還是跟隨大家的習慣。」

    山風透露,流瀲紫目前正進行電視劇版《甄嬛傳》續集的小說創作,名為《後宮如懿傳》,「該小說是電視劇版《甄嬛傳》的續集,寫的乾隆年間的事。」因此「續集中就沒有甄嬛這個人了,所以不存在調整讀音的問題。」(段禎鄭婷玉)

    「十大語文差錯」出爐「嬛」字引熱議

    12月26日,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編輯部根據自2006年以來的慣例,在年底公布了「2012年十大語文差錯」。其中既有常讀錯的「酵」字,也有媒體常會搞混的「酒駕」和「醉駕」等。

    然而,2012年最讓網友感嘆的字,卻是並未上榜的「嬛」(應讀xuān)字。該字因電視劇「甄嬛傳」而迅速走紅,隨即也被幾億人誤讀為(huán)。

    「嬛」字有三個讀音,與「嫏」組成「嫏嬛」時,讀作「láng  huán」,意為天帝藏書之所,後泛指珍藏許多書籍的地方。讀「qióng」時,意為孤獨無兄弟之意。而讀「xuān」時,則用來形容(女子)輕柔美麗。

    評選組根據電視劇的劇情分析,劇中的甄嬛,剛出場參加選秀,輪到她時,自報閨名「甄嬛」。皇帝問她是哪個「嬛」,她答:是「嬛嬛一嫋楚宮腰」的「嬛」。皇帝說:那是取自宋代蔡伸的詞嘍,並讚美她:「『柔橈嬛嬛,嫵媚姌嫋。』你果然當得起這個名字!」可見,「嬛嬛」在這裡是形容女子婀娜嫵媚之姿的。「嬛」既然是來自蔡伸的《一剪梅》,那就應該是形容女子柔美輕盈之義,所以應讀「xuān」。不過,該評選組認為,「嬛」字落榜的根源在於,日常生活中,這個字並不常用,而「酵」字更具有語文實用價值。

    網友熱議,「幾億人都讀錯,那就是對的了」

    該榜單出爐後,迅速引來了大批網友的圍觀熱議。

    有網友坦言「祖國語言博大精深」,也有網友笑稱,「半年播十遍的《甄嬛傳》,每個人都不得不看,反正幾億人都讀錯,那就是對的了」。

    網友「SharonLin-」則支持道,「2007年追看小說的連載時,作者已經對這個字有了很清晰的解釋,因此一直把它讀作xuān字。」

    對此,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為「知名作家、編劇,代表作《後宮·甄嬛傳》小說」的網友「流瀲紫」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甄(xuān)變甄(huán  )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專家解讀:漢字文化太博大念錯也不奇怪

    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放在接受天府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念錯「甄嬛」也並不奇怪,「像《論語》中:『不亦樂(le)乎』?有人也會讀『不亦樂(yue)乎』。所以,對於多音字來說,存在這樣的分歧是很正常的。而漢字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這裡,它裡面包融了許多文化。」

    不過張放也認為,我們還是要儘量地把漢字的讀音搞清楚,「隨著全民文化的提高,字的意義搞清楚後,讀錯的可能性也就不大。」天府早報記者敬天琦付雨甍段禎實習生鄭婷玉

    2012十大語文差錯容易誤解的字義

    1、爆頭哥。某些媒體稱周克華為「爆頭哥」,無疑是化殘忍為一笑。

    2、賤內。2012年7月,大S發布一條微博說:「老公的餐飲服務業能往這樣美好的方向發展,賤內與有榮焉!」賤內」是一個謙辭,舊時是男人對別人稱說自己的妻子。

    3、酒駕和醉駕。「酒駕」是酒後駕駛,「醉駕」是醉酒駕駛,血液中酒精含量不同造成兩者的法律後果不一樣。

    4、「零」和「〇」。2011年開始正式實施的《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一個數字用作計量時,其中「0」的漢字書寫形式為「零」;用作編號時,「0」的漢字書寫形式為「〇」。比如,「二〇一二年」常被誤作「二零一二年」。

    5、「兄弟鬩於牆」讀寫常出錯。在談論中日釣魚島爭端時,網民們喜歡引用「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來說明當下的情勢,但不少人不會寫「鬩」(讀xì)字,有人誤成「隙」,還有人誤成「嬉」。

    6、「囹圄」「囫圇」相去甚遠。在法制新聞報導中,「囹圄」一詞常被誤為「囫圇」。比如,今年某影星在一份因兒子吸毒而代其道歉的網絡聲明中說兒子「目前又身陷囫圇,暫不能對公眾有一個交代」,又一次搞錯了這兩個詞。「囹圄」原意指監牢,後引申出束縛、困難的意思。而「囫圇」是指整個,完整的意思。兩個詞從音到意,都相去甚遠。

 

相關焦點

  •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差錯 幾億人念錯甄嬛讀音
    自2006年以來,《咬文嚼字》編輯部都會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糾正國人在當年常犯的「語文差錯」,也從一個角度回顧當年的熱點事件。昨天,《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的「2012年十大語文差錯」包含了常讀錯的字「酵」,也有媒體常會搞混的「酒駕」和「醉駕」,還有明星們經常犯的錯,比如大S誤用的「賤內」等。被幾億國人念錯的「甄嬛」的「嬛」字(應讀xuān),因其日常實用性不高最終躲過了「十大」榜單,《咬文嚼字》總編郝銘鑑開玩笑說,「人家還要拍第二季,就不潑冷水了。」
  • 孫儷賣萌甄嬛讀音:本宮xuanxuan還是huanhuan?
    自2006年以來,《咬文嚼字》編輯部都會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糾正國人在當年常犯的「語文差錯」,也從一個角度回顧當年的熱點事件。昨天,《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的「2012年十大語文差錯」包含了常讀錯的字「酵」,也有媒體常會搞混的「酒駕」和「醉駕」,還有明星們經常犯的錯,比如大S誤用的「賤內」等。被幾億國人念錯的「甄嬛」的「嬛」字(應讀xuān),因其日常實用性不高最終躲過了「十大」榜單,《咬文嚼字》總編郝銘鑑開玩笑說,「人家還要拍第二季,就不潑冷水了。」  這一結果迅速放倒大批甄嬛迷,「原來一直都讀錯了!」
  • 新「冠」怎麼讀?口罩怎麼戴?杏林還是杏壇?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剛剛...
    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編輯部今天發布2020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語文差錯存在於語文運用之中。」《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分析,這是2020年度十大語文差錯中涉及「疫情」「抗疫」條目較多的原因。  2006年起,《咬文嚼字》每年評選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至2020年已連續評選15次。「《咬文嚼字》發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是想以這種方式開一個『語文大課堂』,以年為單位,集中糾正一些『習以為常』的差錯。
  • 【晉法•轉播】「新冠」的「冠」你讀對了嗎?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
    【晉法•轉播】「新冠」的「冠」你讀對了嗎?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公布 2021-01-0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咬文嚼字》發布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 新冠的「冠」你讀對了嗎
    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雜誌,昨發布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新冠」的「冠」讀音,戴口罩的「戴」,「共渡難關」的「渡」等入選。一、「新冠」的「冠」誤讀為guàn成為頭號語文差錯。在剛過去的2020年,「新冠」一詞每天頻繁出現,常有人將「冠」誤讀成guàn。
  • 《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20十大語文差錯
    「冠」是個多音字:讀guān,名詞,指帽子或形似帽子的東西;讀guàn,動詞,指戴帽子。「新冠」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簡稱;「冠狀病毒」是一種球形病毒,因其外膜上有形似中世紀歐洲王冠上的棒狀突起而得名。 「新冠」的「冠」取「王冠」之義,名詞,當讀guān而不讀guàn。   二、「戴口罩」誤為「帶口罩」。「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在相關宣傳中常被誤為「帶口罩」。
  • 2017十大語文差錯 你中招了嗎?
    最近,《咬文嚼字》雜誌社就公布了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許多錯誤讓人意想不到。   雜誌公布年度語文差錯 新聞、綜藝也「犯錯」   今年《咬文嚼字》雜誌社公布的十大語文差錯,都跟本年度各類文化、時政事件和日常生活有關。
  • 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發布,「疫情」「抗疫」成年度年最火話題:8...
    2020年的「十大語文差錯」中大部分都和「疫情」「抗疫」有關在總結時,黃安靖是用「疫情」「抗疫」絕對「佔優」來形容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的。整個「十大語文差錯」中有8條都和「疫情」「抗疫」相關。黃安靖說,「新冠疫情」是2020 年人類所遭遇的最大挑戰,「抗疫」是2020年的年度主題,幾乎所有工作都與「抗疫」這根主軸或直接或間接相關。
  • 曼且思每日認讀:虛與委蛇被列為年度十大語文差錯,你讀對了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詞語是——虛與委蛇,關於這個詞語的讀音,有兩大常見錯誤,曾入選《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快看看你讀對了嗎?曼且思了解到很多人讀錯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個是「蛇」,小編相信大家應該都認識這個字,常見的意思是指一種身體細長,體上有鱗,沒有四肢種類繁多的爬行動物,讀作「Shé」。
  • 2020十大語文差錯發布!新冠(guān)、戴口罩、共渡難關……這些詞...
    2021-01-05 15:26:43 來源: 新民晚報 舉報   《咬文嚼字》編輯部2020十大語文差錯發布
  • 讓董卿和濮存昕都讀錯的多音字,到底該怎麼讀?
    【文藝星青年按】近日,被譽為「語林啄木鳥」的《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而率先提到的,則是年初大熱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中,董卿和濮存昕將老舍的「舍」發音為「shè」(第四聲)。 在當期節目中,董卿和濮存昕強調老舍的「舍」應該讀作shè,在觀眾之中引起了一片譁然。
  • 2019年十大語文差錯公布!這就是考試重點
    2019年年底《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 2019年度「十大語文差錯」 其中包括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 明星微博出現的知識差錯等等
  • 年度十大語文易錯詞,你能讀對幾個?
    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編輯部今天發布2019年度「十大語文差錯」,以「差強人意」表示讓人不滿意、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成孔子的話、「己亥」誤為「已亥」、「挖牆腳」誤為「挖牆角」、「主旋律」誤為「主弦律」、「鯰魚」誤為「鯰魚」、「不以為意」誤為「不以為然」、「禁漁」誤為「禁魚」、「令人不齒」誤為「令人不恥」等入選,來源於年度各大熱點事件、重大新聞報導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錯
  • 2020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字公布 常錯的多音字跟著新東方在線這麼學
    近日,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出了「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字」,其中「新冠」中「冠」的多音字的讀法錯誤位列榜首,而「戴口罩」誤為「帶口罩」、「螺螄粉」誤為「螺絲粉」等差錯皆上榜。
  • 愛它更要讀對它!
    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月5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0年十大語文差錯
  • 《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19十大語文差錯」,智能糾錯審閱發展...
    近日,經過公開徵集、專家評選、媒體投票等程序,《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出了「2019十大語文差錯」。總結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現的典型差錯。一、差強人意一、足協致歉聲明中的成語誤用:以「差強人意」表示讓人不滿意。
  • 從《洛神》《紅樓夢》看甄嬛名字的由來:原來甄嬛是東北人?
    順便歪個樓,姓甄的人主要分布在河北和黑龍江,而甄家失勢後全家被發配到寧古塔,所以甄嬛老家是黑龍江的可能性還挺大。有人還說甄玉饒就是在寧古塔小學讀的書。「嬛」這個名字就更奇特,甚至在甄嬛傳之前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個字,而且這個字還是個多音字,導致甄嬛的名字究竟該怎麼讀也有爭議。那甄嬛這個名字究竟怎麼來的呢?
  • 甄嬛傳:難怪陵容會與甄嬛反目成仇,看甄嬛當初是怎麼對待她的?
    可實際上,這並非是出自甄嬛內心的,甄嬛扶持安陵容是迫不得已,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然而,當時的華妃虎視眈眈,已經成功構陷了一個沈眉莊,以「假孕爭寵」之罪把她禁足關押,剩下一個甄嬛唇亡齒寒、岌岌可危。華妃的下一個目標必是甄嬛無疑。眉莊審時度勢,建議甄嬛趕緊扶持安陵容上位,這樣就有個幫手了。雖然眉莊已經說得很明白,但甄嬛依舊極不情願。在原著原文中,甄嬛的心態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