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現在很多家長都是為了孩子能夠專心學習,家務活全部都是由家長包攬的,父母的出發點雖然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不做家務活的孩子和做家務活的孩子相比,不但在責任心、行為習慣、智力水平等方面相對落後,而且不做家務活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反而很少。
02正文:
數據調查:
201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多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中表明: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兒的家庭裡,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
家務不只是簡單地讓孩子分擔一點勞動,還能讓他們受益終身。研究表明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思考:
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利用「黃金圈思維」提出三個問題:
解答:
一、為什麼孩子要做家務?
因為做家務有以下好處:
(1)增強孩子的責任心,有利於端正學習的態度和保持學習的恆心。
孩子做家務其實就是承擔家庭的責任,感受作為一個家庭成員的角色。通過做家務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家庭的責任心,有了這樣的責任心,在學習上也會積極向上,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保持學習上的恆心和持久力。
(2)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做家務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活動,全新的認識,全新的體會。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動手學會了很多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在家務活中獲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大大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這樣的自信心對於學習上大有益處,真正地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樹立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有利於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當一個孩子從小參與到家務中時,他會逐漸明白,個人的努力可以促進集體變得更好,這不僅是培養他的團隊協作能力,也是讓孩子具備獨立自主性。
(4)學會了生活的技能,有利於孩子未來的家庭使命感。
從小會做家務的孩子具備了很多生活上的技能,一旦長大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之後,有了強烈的家庭使命感,就會更好、更早的融入家庭成員中。
(5)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動手是兒童發展思維的體操。俗話說:「心靈手巧」,而對兒童來說,則是手巧心靈。 體力勞動,是通過手腳的活動來實現的,而孩子勞動和成人勞動在意義和內涵上有所不同。對孩子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通過這些基本勞動訓練,可以使孩子的雙手和大腦協調發展。 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可以使孩子腦細胞得到更多的刺激,加快腦細胞發育成長,更有利於開發腦細胞的作用。
(6)促進身體健康,增強體質。
適當的家務勞動能夠促進孩子身體肌肉的發育。其實勞動同運動一樣,對身體的健康同等重要。許多勞動能顯示體力與技能技巧多種多樣的結合。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不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強力壯」。」恩格斯曾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7)增強了興趣感,提升了快樂感。
枯燥的學習生活需要穿插一些有興趣的動手活動,比如家務活動。這些家務活動看似很簡單也很重複,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意義較大。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其快樂感也會隨之提升。高爾基認為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只有勞動能創造美好未來,也只有勞動能成就美好人生。
二、孩子應該做哪些家務?
不同的年齡段適合做不同的家務,我覺得一定要量力而行,興趣培養,鼓勵為主!
以下是我整理的不同階段的孩子對照的家務活(供參考):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做家務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而初中以上做家務的孩子在能力方面也已經達到一定的要求和高度,這個時候關鍵是要保持每天做20分鐘左右的家務活,對於孩子還是非常有益的,同時父母也可以在雙休日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的整個過程中。比如讓孩子學學燒某個菜,燒某個湯,一方面選擇孩子特別喜歡吃的菜系,另外一方面孩子也有好奇心,特別想了解做菜的過程,享受做菜的樂趣,最後還能有一些成就感。
三、孩子做家務時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1)和孩子一起做。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做家務時家長要帶動孩子一起做,必要的時候提醒一些注意事項,讓孩子充分認識到家長的模範力量。
(2)選擇合適的時間點。
孩子在放學回家後,可以讓孩子馬上協助家長一起做一些利索能及的家務活,特別是晚飯的前後,準備工作和洗碗、洗餐具都可以,但是由於孩子還有作業需要完成,因此選擇家務的時間要麼放學回家後20分鐘,要麼作業全部完成後做20分鐘都可以。
(3)掌握時間的長短。
由於上學的每個孩子在學習習慣、性格特點、心智發展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我們每天要求孩子主動按時完成回家作業,做家務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0分鐘左右比較合適,不易過長,以免耽誤作業完成情況。
(4)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清潔工具。
孩子剛剛學做家務不知道怎麼合理使用工具,如掃帚。不要過長的,而是符合孩子的身高和臂長。同時不合適的清潔工具,對於孩子來說也無法安全、有效的做好家務。
(5)不要幹和孩子體力不相稱的重體力活。
家務活的輕重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要把繁重的體力活強加給幼小的孩子,畢竟他(她)也幹不了,而且很容易出現意外受傷,得不償失。
(6)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做家務活不是心血來潮,不是東一棒西一棒,更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和學習一樣,要持之以恆,每天主動去做,控制好時長。
(7)不要強迫,鼓勵為主。
當孩子沒有興趣的時候可以鼓勵,但不是強迫去做,家長可以示範動作要領,讓孩子學會細節方面。
(8)適當的獎勵。
一旦孩子非常願意去做且做完以後,家長要充分肯定,並予以表揚。期待孩子的下次努力!
(9)注意男女孩子的個性特點。
男孩和女孩由於性別的差異,個性特點非常明顯。相對體力活和動手強的家務活可以讓男孩子做,而比較細緻比較認真的家務活可以讓女孩子去做,這樣分工比較恰當,更有利於發揮性別的優勢。
03結尾: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這些都是我的經驗總結,也是我的感觸和分享,更是我的身體踐行,望大家的孩子們每天都能夠適當做些家務,因為做家務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經驗、見解和感受嗎?如果看懂了幫忙點擊關注,底部評論和轉發,如想要觀看我更多的文章請加我粉絲。
感謝大家瀏覽!我是你們的朋友—— Jackyiming(父子組合)。
思考題:做家務對孩子有哪些好處?你覺得孩子每天有沒有必要做20分鐘的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