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有三寶,有了晚年好

2020-12-23 言石頭

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卻未必是父母的家。--趙樸初

生老病死是個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會變老,誰也無法抗拒。人老了,到底靠誰養老,養老有三寶,有了晚年好,是哪三寶呢?

01好心情

一個人老了,最好的福氣莫過於好心情,有了好心情,才會有好身體。人到了晚年,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就不要想那麼多了。把擔子交出去,交給兒女,兒女一定會做得比你好,多管閒事,惹來的是兒女的閒氣。

該享清福的時候,就要學會放手,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漫畫界的泰鬥方成老先生,退休後每天仍舊讀書、畫畫、練太極,沒事時騎自行車到處逛悠,他一直保持一個好心情。九旬高齡還能爬山登頂、參加第16屆亞運火炬的傳遞,活到100歲才與世長辭。

02靠自己

老話常說,靠人不如靠己,這話一點也不假。不僅適用於年輕人,同樣也適用於老年人。人老了,養老別指望別人,能夠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很多老人會想不通,辛苦把孩子拉扯大,他們養自己也是天經地義。

話雖這樣說,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結婚後,如果都是家裡的獨苗,他們就要撫養四個老人。如果家裡還有爺爺奶奶,那負擔就更加重了。

現在的人生活壓力大,他們能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去啃老就不錯了。再說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無論子女、親人,都不會一直陪在你身邊,你有困難時,他們沒辦法隨時隨地出現。「養兒防老」是過去的說法,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本,人老了,一定要有個遮風擋雨屬於自己的房子。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老年生活可以過得自由自在,就算兒女不孝順,也可以回到自己的老窩,不用看兒女的眼色。

守住老窩,守住安身立命之所,才不至於老無所依、晚景悽涼。

03好身體

人的一輩子都在打拼,希望自己生活富裕。有了錢就會日子舒坦一些。錢雖說可以解決很多麻煩,但錢也不是萬能的。到了晚年才明白,有個好身體比有錢更重要。

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一場大病就可能把辛辛苦苦掙的錢折騰光。久病床前無孝子,無論子女多孝順,都禁不住被父母長期的的疾病折磨。

事實上,老人的費用大部分都花在醫療、藥物和護理上。如果能夠保持健康,省下醫療、藥物和護理費用,那養老就簡單多了。

朋友們覺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習近平和尊老養老...
    原標題:習近平的小康故事 |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習近平和尊老養老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在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敬老院內,七旬老人劉進文床頭擺放著一張珍貴合照。照片中,她站在一群老人中間,和他們在一起的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 「養娃的錢,拿來養老」,丁克族的晚年到底有啥不同?對比很明顯
    王女士笑笑,"我們不想要孩子,養娃的錢,拿來養老,相信以後晚年生活也過得十分瀟灑。"大家紛紛明白,王女士夫妻這是打算丁克到底了。 丁克夫妻晚年真的很瀟灑嗎?對比下很明顯 丁克夫妻晚年真的很瀟灑嗎?這讓很多天天因為照顧兒孫白了頭的人產生了疑問。一個沒有孩子歡鬧的家庭,真的會很幸福、瀟灑嗎?
  • 在家門口安享有溫度的晚年 浦東塘橋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記者了解到,隨著塘橋養護院正式啟用、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創建收尾、以及社區養老體系的不斷完善,塘橋「15分鐘養老服務圈」即將完成,讓老人能夠在家門口安享有溫度、高質量的晚年。圖說:塘橋養護院。塘橋街道供圖。
  • 國內首批「丁克族」,晚年咋樣了?沒有子女養老的他們真的幸福嗎
    距離第一批丁克也已經過去三四十年了,當初選擇丁克的夫妻多已經步入養老階段,時過境遷,他們過得如何呢?沒有子女養老的他們真的幸福嗎?張大爺:今年和老伴都退休了,想要找個養老院過點清閒日子,但好多養老院都說要送養人,沒想到現在養個老都這麼難。
  • 愛老三寶」、「20小時上門服務」、「溫暖熱線」…… 大愛民政撐起...
    網際網路+網格化,養老建章立「智」   「有了它,孩子們再也不用擔心我獨自在家了。」   這是濟南市市中區民政局著重打造的「愛老三寶」居家安全服務項目,藉助滿足特殊老年人的居家安全養老需求的信息化產品,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信息化為手段,以網格化為平臺,構築起政府託底、技術支撐、社區託管、信息貫通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該項目實現城鄉養老「一體化」,技術兜底服務升級。
  • 農村60後的老人,存多少錢才夠養老?10萬夠嗎?農民有什麼好的養老方式
    有一個數據顯示作為90後平均負債率都能達到12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在幫著還,所以一個普通的家庭一輩子能存多少錢,這個還要根據大家的實際情況而定的,一般來說能夠存款十幾萬都是比較好的,能存款個30萬左右的就算是小康家庭了。
  • 「我20多萬養老錢被孫子取出來花光了」老人晚年悽涼,讓人心疼
    我同事小區的一位70多歲的老人,辛苦一輩子攢了20多萬的養老錢,結果前段時間去看病,發現裡面的錢幾乎被人取光了。後來才知道,是她孫子拿著她的卡和身份證,輸密碼取的。老人說:「我20多萬養老錢被孫子取出來花光了,以後養老指望誰啊?」原來,這麼多年老人每月的退休金都拿來貼補兒子一家了,這20多萬積蓄是她留著養老用的。
  • 人到晚年,養老錢交給誰保管比較好?3位老人現身說法很殘酷!
    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基本上每個老人手裡都有點退休金,而對於這筆存款,有的老人選擇把它交給兒女保管,一來是為了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二來是希望自己老了以後能有個依靠,但是有些老人卻覺得兒女不靠譜,自己保管比較好。婆說婆有理,那麼對於這筆錢究竟應該由誰來保管比較好呢?我們不妨來聽聽這三位老人的選擇!
  • 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怎麼養老?普通老人表示羨慕
    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怎麼養老?普通老人表示羨慕丁克指的是,結婚不生子的一類人,這最早來源於歐美等國家的一些比較先進的思想觀念,但是在中國大部分人是無法接受不生子的人生的,但是當第一批丁克族人老了後,現狀卻是這樣的。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
  • 3位老人的悲慘晚年告訴大家:你年輕時有多蠻橫,晚年就有多悽慘
    導語沒有哪個人的一生都是順順利利的,無論你年輕的有多大不大貴,過得再好,還是農民,都不可能一輩子都順利,一路走來都會有很多坎坷,也都會老去,老了之後都希望子女孝順,然後安心的度過晚年,這就是老人最大的願望。
  • 80後人群如何退休養老,大家嚮往什麼樣的晚年生活?
    80後的人群該如何退休養老呢?大家都嚮往什麼樣的晚年生活呢?作為1980年出生的人群,實際上到今年為止也就是今年是2020年,僅僅不過只有40周歲。就算是作為最早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50歲就可以辦理退休,那麼至少還需要10年的時間,所以對於80後的人群來講幾乎是對於退休的問題,可能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
  • 【全國兩會聯合訪談】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幸福
    如何破除養老焦慮,讓晚年更加幸福?近日,「新湖南 更出彩」全國兩會聯合訪談演播室邀請到3位代表、委員暢所欲言。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在國有企業的這些收益當中,轉移一部分到養老保險金裡面來,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措施。因為,我們國有企業是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我們全國人民的,所以這一部分資產的收益轉一部分來,除了用於他們自身發展的需要以外,轉一部分來參與養老保險,給我們這些退休的老人家,多一些退休工資,我認為跟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這種性質是相符合的。
  • 七旬老人的話:子女再多,晚年也得有自己的窩
    古人常說「多子多福」,但是放在現在的社會來看,多子的老人晚年也未必就有絕對的依靠、就能順順利利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因為子女多,在關於如何為父母養老的問題上就容易產生分歧,就會出現各種最大程度為自己著想與盤算的局面。人心本就如此,再者兒女又都有配偶,這些因素都更加無法避免就是了。七旬老人的話:子女再多,晚年也得有自己的窩。
  • 《安家》:丁克一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如何養老?
    又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個,不是每個人最初也是最後的暢想嗎?可,未必如願以償。02江奶奶與宋爺爺,他們執意賣掉老洋房。不過,兩個人的目的不一樣。江奶奶想拿錢帶著宋爺爺到國外治病,這個病已經非常嚴重。其實,也只是在盡力而為罷了。江奶奶一直說著「我要讓他活著」,哪怕他是個植物人也要他活著。
  • 老人退休後的「養老潛規則」,正在很多家庭上演,父母有苦難言
    那以後你們二老養老的問題,恐怕我就更力不從心了。」兒子話裡話外,都是讓李阿姨放棄自己的幸福晚年,來幫他們帶孩子,李阿姨也心疼兒子壓力大隻好答應,但李阿姨內心還是很不開心,為什麼老人不帶孫子,就影響了他們賺錢,將來也影響他們給李阿姨養老呢?這聽著總覺得有威脅的成分。
  • 人到六十歲以後,要有多少存款才夠養老?
    還有的人表示,只要有份退休工資,老年人通常有個二三十萬存款就可以輕鬆養老了。而我們認為,有多少存款夠養老,取決於以下三種情況:第一,地區之分,農村老人就算到了六十歲,也不能真正休息下來,還要下地幹活,他人的收入除了種地之外,還有政府給農村老人的一二百元錢的生活費。當然農民老人還有子女,家中子女出外打工幫助老人養老的情況很普遍。
  • 退休老人的自述:晚年只想自己一個人過,這些養老方式我不接受
    導語:都說養兒防老,人這一輩子忙忙碌碌養育子女就為了到了晚年子女能給自己養老,但是到了晚年子女的養老方式老人真的可以接受嗎?子女成家之後對於自己的父母就很少有時間去顧及被忽略的老人晚年過得很苦。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她們幾位老人的晚年養老經歷鍾大爺:三年前我老伴去世,我一個人獨自生活了幾年我有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我跟我老伴辛辛苦苦一輩子攢了一些錢只足夠我們的兩個兒子一人首付一套房子讓他們有屬於自己的家兩個孩子都去了城市生活。
  • 皈依三寶有什麼用?
    那麼皈依三寶中的三寶指的是哪三寶?雖然學佛之人可能都知道,但只拜佛,不知佛教教義的可能就不太清楚三寶是哪三寶了?皈依三寶中的三寶分別指的是「佛、法、僧」,此為三寶。當然佛教中還有「三寶佛」的稱呼,往期我們也說過。就不再說了。佛是覺者,覺悟了宇宙一切真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法是諸佛依據真理的證悟,向眾生所宣說的教法,包含了三藏十二部。
  • 許洪玲委員:提倡國辦養老機構 讓失獨家庭安度晚年
    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區政協副主席許洪玲做客津雲北京演播間,對持續幫扶失獨家庭和利用閒置空間建設養老機構等民生問題與津雲網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基於長時間的調研,許洪玲委員對失獨家庭有很深的接觸和了解。因此,對於失獨家庭,許洪玲委員用了三個字形容:「痛、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