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寶有什麼用?

2021-01-19 凡心問禪

皈依,是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正如入黨需要宣誓,入學需要註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那麼皈依三寶中的三寶指的是哪三寶?雖然學佛之人可能都知道,但只拜佛,不知佛教教義的可能就不太清楚三寶是哪三寶了?

皈依三寶中的三寶分別指的是「佛、法、僧」,此為三寶。當然佛教中還有「三寶佛」的稱呼,往期我們也說過。就不再說了。佛是覺者,覺悟了宇宙一切真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法是諸佛依據真理的證悟,向眾生所宣說的教法,包含了三藏十二部。僧是修學佛法的出家教團,在佛入滅之後承擔了傳播佛法的重任。佛法僧具有稀有、明淨、莊嚴、最勝不便等特徵。而且能夠引導眾生,趨向解脫。猶如黑暗中的明燈,因此被稱之為「寶」。所有人們常說恭敬三寶,功德無量。

那麼皈依三寶有什麼用?最簡單的一條獲得「福德」,皈依三寶之後能夠獲得無量的福德。記得小禪前面也給寫過有關於「皈依和沒皈依的區別」。學佛第一步是從皈依開始,如果沒皈依學佛只能算是學佛的愛好者,皈依了學佛就是佛弟子啦。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究其實,皆未離開皈依三寶的範疇。可以說,離開三寶就沒有佛法。任何法門皆離不開皈依三寶這一根本。三寶,代表著佛法全體,缺一不可。而佛法的整個修行,正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皈依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成佛,正是皈依的圓滿成就。皈依,是區分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還是一切修行實踐的保障。 一切法門的修行,無不基於我們對三寶的信任。

相關焦點

  • 道教三寶指的是什麼,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道家有三寶之說,我們常聽人說皈依三寶,那這三寶指的是什麼,道家的皈依三寶又是何意義?
  • 如何認識皈依?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皈依三寶是成為佛弟子之門。皈依,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和認識。首先,參加由法師所主持的皈依儀式,儀式之後很多寺院還會發給一個皈依證。這是形式上的皈依。之後,還必須完成觀念上的皈依,情感上的皈依,建立歸屬感,使自己的生命有所依託,提高個體的安全感和生存的幸福指數。
  •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皈依自己本性具足的三寶。
  • 什麼是佛教「三寶」?「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不學佛不知道
    導語我們都知道在佛教裡面有許多知識和道理,需要是人們去理解和修煉的。而且許多修佛者對於佛教三寶也做出了比較詳細的含義。佛教三寶其實就是佛、法、僧三寶。在佛經《六祖壇經》裡面就提到過:"善知識的眾生是皈依覺悟,就能夠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夠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夠眾中尊"。
  • 大寶法王噶瑪巴||帶領你皈依【三寶】及皈依【三寶】開示
    【此外還有昄依三寶的特別戒律】第一皈依了三寶,就不再託庇於世俗的神明,以他們為究竟庇蔭。世俗的神明仍然身在輪迴,如何有能力助你脫離? 正如『菩薩三十七道品』所說:我們不應以世俗的神明作為皈依。第二皈依了佛法,就不應該傷害眾生有情。有情不單是指有四足和毛髮的動物,還包括了任何有感覺和意識的眾生。除了不殺生,不偷盜外,各位更應開始以一個和善的態度來處世。第三皈依了僧,就不應和損友來往,因為與他們相處只會有害無益。
  • 皈依三寶,進入佛門的第一課
    皈依三寶,皈依三寶,還是皈依三寶。關於皈依,關於三寶,你知道多少?三皈者,即皈依佛法僧三寶之意,亦名「三皈依」。只有「三皈依」之後,才稱得上是一名佛教徒。那麼究竟何為三寶?佛法僧三者,又何以稱之為佛教三寶呢?《寶性論》中有這樣一句偈子:佛法僧中有稀有義、離垢義、勢力義、莊嚴義、最勝義、不改義六義,這些是指引芸芸眾生解脫生死的導航者,所以佛法僧被稱為三寶。
  • 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嗎?初學佛最好看看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心屬清淨解脫法,身屬三寶法。三寶的功德力量,主要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三寶的信仰。學習佛教,需要了解佛家三寶的功德和利益。我們要學習佛家三寶的功德,是要踐行三寶的功德,做到莊嚴、利他、慈悲。那麼皈依佛法僧這三寶的原因是什麼呢?
  •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是有了依靠的意思,皈依三寶就是用三寶做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依靠。根據佛教的因果關係來講,你的法心就是因,那麼你自然也會得到果,其果就是根據你的發心而得到的皈依體,發上等心自然得到的就是上等皈依體,以此類推。皈依體是由三世諸佛和歷代佛教的祖師代代傳承而得到的。全心全意的皈依三寶,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得到佛陀和歷代祖師的傳承,我們用怎樣的心態去接受,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皈依體,就像我們用來取水一樣,你用什麼樣的器皿去去水,得到的水量也是不一樣的。
  • 什麼叫做皈依及皈依要注意什麼
    上士道的皈依在心態上,不但自己要求解脫,而且是為了利益所有一切眾生而皈依。皈依佛  不論小乘、顯宗、密宗,所有的佛教徒外面的皈依都是一樣的。外面的皈依是什麼呢?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佛法僧。你們以前皈依過小乘師父的,已經皈依了佛法僧;皈依過顯宗師父的,也是皈依了佛法僧;你們現在皈依金剛上師了,還是皈依了佛法僧。
  • 佛教所說的「皈依三寶」,你知道是什麼寶麼?
    信佛學佛的人當然有很多,在這些人當中,真正出家的,真正皈依的,經過了佛教的入教儀式的朋友,就比較少見了。我們知道,任何教派的加入,當然都需要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大家不要覺得是走走過場,廣而告之這麼簡單,任何儀式的存在,都有其各種規範,都很莊重,甚至都很威嚴。這真的不是說,哥們,來入我們的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嘻嘻笑笑,馬馬虎虎。
  • 【龍門心法】心法真言、皈依三寶
    又說:「如來亦有滅度之時,老聃亦有飛升之日。」「色身縱留千年,止名為妖,不名為道。法身去來常在,朝聞道夕死可也。」因此在《龍門心法》之中,王常月從戒律行特的角度,強調悟道以修正心性為先,再次闡發了全真北宗'先性後命'的修道思想。共二十二篇。從其篇目名稱,也可看出,王常月提倡精守戒律,並非僅僅為了戒行精嚴,乃是在於約制人心,以為修道之用,故稱'心法'。
  • 一日一夜八關齋戒的練習,是為了全然的皈依三寶
    【一日一夜八關齋戒的練習,是為了全然的皈依三寶】#海濤法師慈悲開示要把錯誤的皈依要放掉,不要再皈依無明,皈依貪瞋痴了,要全然的皈依佛法僧三寶。就像一個男人,他希望永遠成功不要失敗;一個女生希望她的愛情,永遠得到忠誠、美滿不要變化,希望我們這個身體,永遠都不要有一點點的感冒或生病,永遠年輕強健...那是很難很難的事情。這個世間就像冰塊放在太陽下一樣,它不斷的,在融化在變化 ……,根本控制不了。
  • 《大乘起信論》講解二:皈依一體三寶即皈依當下一念心的無上清淨
    「無邊德藏僧」,皈依真正的三寶,既皈依外在的表現為語言文字的,表現為僧相的,表現為佛相的這些三寶,也皈依於自性三寶。自性清淨的三寶,這在六祖《壇經》裡邊有對應的解釋。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凡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 皈依是什麼意思 要注意什麼
    皈依是什麼意思 要注意什麼--喜繞俄熱仁波切關於皈依的開示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於廣州):今天我這樣講:我們很多人是皈依過的,特別是漢族的地方,有個習慣,哪個活佛、堪布來了本來皈依一次就行了。第二次、三次也沒必要的。經常修皈依法就行了。但皈依是什麼呢?皈依的意思是自己的身、口、意都皈依於三寶,那才是皈依。說明自己跟著三寶走,自己跟著三寶修行。皈依是邁出第一步,皈依是受皈依戒。其他教沒有皈依,佛教才有皈依。有這樣說:其他教派是外教,佛教是內教,區別在於皈依。凡有皈依的是佛教,沒有皈依的是外教。
  • 佛教中的皈依是什麼意思
    什麼才是我們內心真正的安全感?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依靠?這是人生的大問題。在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中,一開始就講到皈依,釋迦牟尼佛說:如有智人能善思維,觀察生死險道之中,莫能過於無所依怙。所謂皈依是找到了依靠,猶如沉沒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救命的浮木;在人生的苦海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處。
  • 這些明星大腕都是佛教徒,皈依三寶的功德竟然那麼大!
    皈依佛門的弟子不是一定要出家的,有在家與出家之分。你信佛了,不代表你看破紅塵了。那麼對於明星們為何歸依我佛,那麼只有請你走進佛門,才能讀懂其中的奧秘。02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遠遠超過人生中所得利益的總和。《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說:「皈依三寶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養,乃至建七寶塔供養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寶所獲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
  • 100年前的正月十五,李叔同下定決心,皈依三寶
    正月十五那天,弘祥將師父了悟法師從松木場護國寺請來,收李叔同為在家弟子,皈依三寶。皈依,皈向依賴;皈依三寶,即乞三寶救護。佛教三寶含義甚廣,簡要說是佛、法、僧。佛寶:如大覺悟者釋迦牟尼佛,或如藥師佛、阿彌陀佛等已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法寶:佛住世時所說之法,以及佛滅度後,諸菩薩依據佛意所誦之法,即現今流傳大小乘經、律、論三藏;僧寶:修行佛法的僧團,上至釋迦牟尼住世時,代佛弘法的菩薩、聲聞諸聖賢眾們,下至釋迦牟尼滅度後,傳授佛法的出家人,他們剃髮、受戒、有智識、有威儀。
  • 佛教「三皈依」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佛法僧」?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時一刻不能離開。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皈依老師,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這「三皈」就像我們在臺灣,那個時候從臺北到高雄坐火車,這「三皈」是什麼?就是火車票,你有這張票才能上車;而且時時保留著,路上要查票,不能丟掉,到達站後這票要交回去。
  • 道人說說,皈依佛道三寶,不是迷信宗教!
    皈依三寶,不是要你皈依宗教流派。若不曉此理,百人百盲,百信百迷!道人頌曰:皈依三寶悟自性,盲信宗教入迷津。作者:鴻無道人!《道經師,佛法僧》迷眾之人,或偏信道教,或偏信佛教,或偏信它教,偏偏就是,不信自性!
  • 學佛人身邊有「三寶」,你知道是什麼嗎?
    如果你對佛法稍有了解,肯定聽過「三寶」這個詞,假如你身邊有人學佛,他們也常稱自己是「三寶」弟子。那麼,究竟什麼是三寶呢?三寶又是因何種稀有功德, 而被稱為「寶」呢?本文中,小編就為你一一解答。通俗來講,三寶就是佛法僧,它們是僧俗兩眾弟子所皈依的對象,所以才有「皈依三寶」、「三寶弟子」之類的說法。三寶中的第一寶是「佛寶」,所謂佛,即梵文buhha的音譯簡稱,全稱為佛陀。佛不是民間信仰中的神,而是覺悟宇宙人生實相的聖人,人人皆具佛性,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區別僅在迷悟之間。佛之所以被稱作寶,是因為其具足佛身和佛德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