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皈依」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佛法僧」?

2020-12-16 菩提心路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時一刻不能離開。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皈依老師,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這「三皈」就像我們在臺灣,那個時候從臺北到高雄坐火車,這「三皈」是什麼?就是火車票,你有這張票才能上車;而且時時保留著,路上要查票,不能丟掉,到達站後這票要交回去。他說「三皈依」就像這一張票一樣,時時刻刻不能離開,離開你就不是佛弟子了。  「佛」是什麼?佛是覺悟。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意思要懂,佛就保佑你了,你覺悟就不迷惑了。

皈依「法」,法是什麼?法是戒律、禪定、經教,一而三,三而一。你看每一部經裡頭都有戒、定、慧。有戒,我們知道怎麼做,不能沒有戒律。《無量壽經》講戒律很多,專講戒律,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六品經專講戒律,細說「五戒」、「十善」,知道該怎麼做法。禪是清淨心。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也叫你要用什麼心。禪是真心,要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不能用妄心,用妄心就錯了。

「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對待僧要恭敬,他對我們有恩德,為什麼?他提醒我們,我們看到出家人的樣子馬上就迴光返照:我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他穿上這個衣服,剃了頭,表法的。看到佛像就想到覺而不迷;看到經典就想到法,正而不邪;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清淨,淨而不染。

所以住世三寶對我們管用,要沒有這個,沒有人提醒我們,我們會常常忘掉;有這三寶常常在我們面前時時刻刻提醒,這就是功德。恭錄於淨空老法師法語開示!

相關焦點

  • 佛教的皈依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人皈依
    普渡眾生、離苦得樂、破迷啟悟;弘揚佛法佛學,修身為本、教學為先,以真誠增進交流!如果我們經過一段長的時間完成了對佛法的檢視。這時候,我們下定決心想要學習佛法,那我們應該如何開始呢?這個所謂的學習佛法的開始就是皈依。
  • 什麼是佛教「三寶」?「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不學佛不知道
    佛教三寶其實就是佛、法、僧三寶。在佛經《六祖壇經》裡面就提到過:"善知識的眾生是皈依覺悟,就能夠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夠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夠眾中尊"。其實這句佛經他所說的含義就是要我們將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一位老師,不要去依靠各種各樣的手段,更要認清自己本性當中的三寶佛、法、僧來證明自己已經自悟了。因此這也是佛教中皈依三寶的真正含義。
  • 佛教中的皈依是什麼意思
    ——金庸先生皈依佛教的自述。一般信了佛教的人往往談及我皈依了,在佛教中有皈依的儀式,皈依了某某師父後,給你一個法名,然後就好像成了佛弟子了,告訴人家我學佛了。皈依什麼那麼,要皈依什麼呢?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佛法僧稱為三寶,皈依三寶。
  •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皈依自己本性具足的三寶。
  • 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嗎?初學佛最好看看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心屬清淨解脫法,身屬三寶法。三寶的功德力量,主要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三寶的信仰。學習佛教,需要了解佛家三寶的功德和利益。我們要學習佛家三寶的功德,是要踐行三寶的功德,做到莊嚴、利他、慈悲。那麼皈依佛法僧這三寶的原因是什麼呢?
  •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因此,皈依三寶可以得到天龍八部、護法善裨的擁護。獲得尊敬:皈依三寶的人,能得到人天大眾應有的尊敬。  聖嚴法師解釋皈依的意思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是對於佛教「佛、法、僧」三寶的認同,接受和依靠,認同以後就能接受它,就用三寶來作為我們人生的依歸、指標,用佛法的觀念來指導我們,用佛教的修行方法來幫助我們,走出一條光明而正大的前程的菩薩道來,這個叫做皈依。
  •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何為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是有了依靠的意思,皈依三寶就是用三寶做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依靠。根據佛教的因果關係來講,你的法心就是因,那麼你自然也會得到果,其果就是根據你的發心而得到的皈依體,發上等心自然得到的就是上等皈依體,以此類推。皈依體是由三世諸佛和歷代佛教的祖師代代傳承而得到的。全心全意的皈依三寶,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得到佛陀和歷代祖師的傳承,我們用怎樣的心態去接受,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皈依體,就像我們用來取水一樣,你用什麼樣的器皿去去水,得到的水量也是不一樣的。
  • 佛教常識 ◎ 三寶是什麼?為什麼要皈依?有什麼好處?
    三寶是什麼?  佛、法、僧,為佛教三寶。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是佛寶。佛所說的教法,是法寶。弘揚佛法的出家人,是僧寶。  為什麼稱為寶?一者難遇。二者無價。所以非常珍貴。  為什麼難遇?根據佛教世界觀,佛出世後一萬年,佛法將滅。屆時想找到一本佛經都很難。為什麼無價?依止佛法僧的教導,可以減少煩惱,得到解脫。這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 皈依是什麼意思 要注意什麼
  • 佛法僧三寶的含義
  • 佛教所說的「皈依三寶」,你知道是什麼寶麼?
    佛教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皈依,那當然需要很正規且很規範的儀式,並且非常重要。皈依佛教也是如此,皈依佛教的時候必須請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證,並且教授三皈的內容,那就是:「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念三遍)我某某,皈依佛競,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 什麼叫做皈依及皈依要注意什麼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也就是希望投靠三寶的力量而得到保護與解脫。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皈依(guī yī)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她/他]。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或稱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皈依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什麼要皈依呢?
  • 何為三皈依?
    皈依三寶是進入佛教的初步儀式,表示正式做一個佛弟子。要知道一個忠實的佛弟子,是要實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時告訴門下弟子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話是佛教精要的教義,只要依教奉行,惡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會快樂。 皈依,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師,也不是皈依某一個寺院。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 皈依三寶有什麼用?
    皈依,是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正如入黨需要宣誓,入學需要註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那麼皈依三寶中的三寶指的是哪三寶?雖然學佛之人可能都知道,但只拜佛,不知佛教教義的可能就不太清楚三寶是哪三寶了?
  • 在日常生活中皈依佛法僧三寶
    看到阿姜袈亞裟柔禪師的這段話,感覺到共鳴和清涼:日常生活中對佛的皈依,是每當我們找到內在的平靜感、穩定的覺知以及學習如何安住於此之時。「佛陀」這個詞的意思是「覺醒」。當我們不再迷失於念頭、感受和情緒那無止盡的戲碼中,轉向天空般清澈的醒覺,所有的活動在其中生發,我們就是以佛為皈依。當我們不再把感官享樂、名望、地位或權力視為人生目標;當我們不再把信仰、祈禱、儀式當作超越痛苦的途徑;當我們明白如何運用佛陀的教導這一利器,去揭示萬物的真實本質,我們就是以法為皈依。
  • 教師節特刊:體光老和尚開示:皈依三寶,以佛、法、僧為師(語音字幕版)
    他見了我兩回,他那個意思呀,他說我呀,也是氣功,他說我是氣功裡面很高的氣功。我說,我呀,不是氣功,我怎麼能是氣功呢?打坐參禪是不生不滅法呀,你就是說你這氣功達到究竟目的,還是生滅,你用功就是用到極點,你還趕不上道家的三花九煉哪,要說了生死,根本碼子都摸不到。我給他說的這個意思,他還沒體會到,後來到廣東當大學教授去了,他給他的學生傳的都是密宗法。
  • 佛教:「戒定真香」是什麼意思?
    那麼大家理解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要普及一下這些佛學常識。首先,佛門裡燒香,這個香要插三根,有何說法?插三根香代表佛法僧三寶或者說是戒定慧三學,又代表五分法身香。香代表本人對三寶的敬意,寓意「心香」,讓眾生遠離煩惱、妄想、顛倒,開智慧、開福慧。燃起的香,清新繚繞,淨化心靈,使眾生生起懺悔與清淨之心。以戒為師,「戒」即攝心,什麼心?
  • 警惕藏傳佛教的四皈依
    學佛成為佛弟子,先要受三皈依,這是常識。佛教的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寶,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且次序不能顛倒。
  • 皈依三寶,進入佛門的第一課
    皈依三寶,皈依三寶,還是皈依三寶。關於皈依,關於三寶,你知道多少?三皈者,即皈依佛法僧三寶之意,亦名「三皈依」。只有「三皈依」之後,才稱得上是一名佛教徒。那麼究竟何為三寶?《寶性論》中有這樣一句偈子:佛法僧中有稀有義、離垢義、勢力義、莊嚴義、最勝義、不改義六義,這些是指引芸芸眾生解脫生死的導航者,所以佛法僧被稱為三寶。
  • 巴利語微課堂 | tisaraṇagamana 行三皈依
    tisaraṇagamana行 三 皈 依(Xíng sān guī yī)行三皈依:巴利語tisaraṇagamana的直譯。皈依(saraṇa),又作歸依處、庇護所。行三皈依即前往佛法僧三種皈依處,又作皈依三寶,簡稱三皈。對佛、法、僧三寶生起淨信心的男女信眾必須通過行三皈依,才能算是正式成為佛教信徒。也即是說,佛教徒的身份是通過念誦「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三遍,表白自己以佛法僧三寶為皈依而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