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很多現代作家,他們的一生並沒有十分順利,總是經歷了坎坷和風雨,不過他們還是將自己最好的作品帶給了社會,教會人們如何愛、如何恨,他們將他們的生活寫成了故事,將他們的喜怒哀樂附著到故事裡的人物,他們用儘自己的一生,花費自己所有的心血,只為了得到社會群眾的一個肯定,同時,也並不在乎這份肯定。
中國近代女作家用他們細膩的筆桿、豐富的情感和奇特的視角帶給社會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鐵凝的《玫瑰門》和冰心的《寄小讀者》等等,她們都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文學的每一個領域散發著自己的光彩,描繪著自己眼中獨特的世界,可能在道路上會遇到挫折、遇到質疑,但是她們依舊在前進。
陳歐說過「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的我的汗水……我是陳鷗,我為自己代言。」這一番話不僅僅代表了陳歐,也代表了世界上無數個追夢的人,中國近代女作家張愛玲用她的一生都在為我們尋找一個真相。
1920年,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市一座早已經沒落的貴族府邸,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她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不平凡的命運,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1942年,她正式的步入了文壇,開始了自己的文學生涯。
張愛玲的一生有許多著名的著作,小說有《傾城之戀》、《色、戒》等,散文有《遲暮》、《秋雨》和《天才夢》等,電影劇本有《太太萬歲》、《南北一家親》等,同時翻譯過《老人與海》等世界名著,無論是哪個領域的著作,在文章中都會發現大量比喻、對照和反諷等修辭方法,而且她的文筆冷靜,總是帶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
張愛玲在許多著作中的名句都被人傳送著,還有人特意為她編了一本語錄,《自己的文章》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詩,然而它的人生態度又是何等肯定。」《一別一輩子》中「愛著的並不一定擁有。擁有的並不一定愛著。」《傾城之戀》中「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麼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這些話都昭示著她的人生經歷。
在1930年的時候,張愛玲的父母離婚,她被判給了父親,家庭的變故,對於張愛玲的心理成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44年,她以為遇到了自己的真愛——胡蘭成,最後卻遭到了他的背叛,她對愛情更加變得小心翼翼,1956年,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二個丈夫——賴雅,不過在11年後,他也離開了張愛玲,1995年,張愛玲去世,由朋友將她的骨灰撒到了太平洋。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總會有自己喜歡的人,也會有自己不喜歡的人,總會有一些人用自己惡毒的語句諷刺別人,但是他們卻不知道真相,張愛玲的語錄告訴我們:在不知道真相的時候,永遠不要去批判一個人,那樣不僅對他人不公平,對自己也不公平。
參考資料:《文史精華》、《張愛玲的晚年生活 人民網》、《張愛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