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朝最美的風光,都藏在王維的詩中

2021-01-09 解憂詩詞

王維是盛唐最負盛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一代大文豪蘇軾曾讚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他的筆下的山水風光,或空靈,或清麗,或幽美,或淡遠,令人神往。

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唐朝最美的風光,都藏在王維的詩中。

1.春——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這兩句出自他的《輞川別業》,描繪的是他在輞川的田園生活。

「別業」就是我們如今說的別墅,他在公元744年買下了這座輞川山莊,在原來的基礎上興建園林。

原本這是為他母親參禪隱居所建,只是那時適逢奸臣李林甫當政,王維屢遭排擠,心情抑鬱,於是便常來此處散心。

輞川莊幽美的景色,閒適的生活,治癒了他愁苦的心靈。

他在這裡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後來的輞川也成了無數文人嚮往的心靈棲息地。

到底是他成就了輞川,還是輞川成就了他,誰也說不清。

他寫這首《輞川別業》時,正逢春耕,「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是他沿途所見之景。

在細雨的滋潤下,原本就蒼翠欲滴的小草更加濃綠,足可用來染物;水上朵朵盛開的桃花,豔紅似火,仿佛要燃燒起來。

綠草、紅花已經很美,可是王維在王維的筆下卻顯得更加鮮豔奪目、生機勃勃。

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又何嘗不是他喜悅心情的寫照呢?

2.夏——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這兩句出自他的《積雨輞川莊作》,描繪的同樣是輞川莊的田園風光,不過這次寫的則是夏日的景色。

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後,此時王維的心境已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雖然抑鬱,卻仍然對仕途抱有希望,他將輞川莊當成心靈的休憩地,在這裡他才能擺脫煩惱。

而安史之亂後,他因當了「偽臣」差點送了性命,此時的他已然完全看淡仕途名利,他筆下的輞川莊風光顯得更加幽深脫俗。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是他在夏日新雨後的所見所聞。

廣闊平坦的水田上,幾隻白鷺一躍而起,如雪的身影時而穿梭在一片莊稼中,時而飛向天空。

鬱鬱蔥蔥的林木中,傳來一陣陣黃鸝的鳴叫聲,清脆悅耳。

短短10幾字,有聲有色,將輞川莊的開闊而深邃的景色寫到了極致

這樣令人心曠神怡的夏日風光,恐怕也只有王維才能寫的出來。

3.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兩句出自他的《山居秋暝》,背景和第二首一樣,是他在安史之亂後隱居輞川時所寫。

全詩描繪了初秋雨後山村的旖旎風光,在這詩情畫意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詩人對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心情。

尤其是頷聯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天色漸晚,明月不知何時掛上了枝頭。

皎潔的月光透過松林的縫隙,灑下了斑駁的清輝。

清冽的山泉潺潺地淌過石頭,淙淙的流水聲在這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亮。

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泉水叮咚,這兩句動靜結合,將山間的幽靜清新寫到了極致,在藝術上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境界,常人難以企及。

後來有人評價這兩句「此非復食煙火人能道者」,我深以為然,此時不問世事的王維可不就是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脫俗的高人嗎?

4.冬——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出自他的《山中》,關於這首詩的具體背景已經無從考證,只知大概是他在初冬山行時有感而發所寫。

全詩描繪了秋末初冬的山行景色,沒有冬天的那種蕭瑟肅殺,反而有一種清新明快的感覺。

「荊溪白石出」,涓涓的溪流隨著蜿蜒曲折的山路,緩緩地流淌著,粼粼的白石隱約可見。

這一句不僅點明了季節,更突出了小溪的清澈。

在山路上獨自行走的詩人,有了這潺潺流淌的小溪的陪伴,想必寂寥之感也會少了幾分。

「天寒紅葉稀」,天氣寒冷,紅葉也稀稀落落的,但是並不讓人覺得蕭條。

在這肅殺的冬季裡,山上點綴著幾點火紅的楓葉,仿佛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清澈見底的溪水,粼粼可見的白石,鮮豔如火的楓葉,再加上肅殺凜冽的寒意,這樣清寒中透著絢麗的初冬美景圖怎不令人心醉?

5.塞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這兩句出自王維的《使至塞上》,是他奉命前往邊疆慰問將士時所作。

當時的他表面上是代表朝廷,察訪軍情,其實說白了就是被排擠出政治中心。

一心報效朝廷的他,心中自是苦悶不已。

所以這首詩中隱隱流露出了一種羈旅天涯的飄零之感,而最為後人所稱讚的就是頸聯的這兩句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將沙漠中雄奇壯闊的景象寫到了極致,後來王國維先生甚是讚賞這兩句「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

尤其是「直」和「圓」,生動傳神,就像《紅樓夢》裡的香菱所言「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這便是鍊字的境界。

而且這兩句詩寫的越是壯闊,置身在這樣環境中的王維就有多落寞,這樣情景交融的境界,一般人可寫不出來。

6.江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這兩句出自他的《漢江臨眺》,這首詩寫於公元740年,當時的他奉命到南方辦公,途徑襄陽,登高遠眺,漢江的壯麗風光盡收眼底,一時詩興大發,便有了這首詩。

其中最出彩的當屬頷聯的這兩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滾滾的江水奔騰著流向遠方,消失在天地之外,霧靄朦朧,籠罩著重重疊疊的山峰,若隱若現。

這兩句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江水的浩渺,山色的蒼茫。

雖然詩人著墨極淡,但卻有一種蒼茫無盡之感,令人回味無窮。

後人對這兩句評價極高,「足敵孟、杜《嶽陽》之作」。

北宋的歐陽修在他的《朝中措·平山堂》中更是直接引用「山色有無中」這一句,足見這兩句有多經典。

從春天到冬天,從塞北到江南,王維的詩歌裡藏著大唐最美的山水風光,蘇軾所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果然精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作者】王維(701—761 ),字摩詰,祖籍太原(今山西祁縣)。【背景】這首詩優美的五言律詩,是王維在隱居輞川別墅時寫的。詩人在張九齡被貶為荊州長史期間,深感政治險惡,厭倦仕途,於是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王維用他畫家的敏銳直覺,加上隱士的高潔志向,寫了大量清新脫俗的山水詩,使得唐朝的山水田園詩得到了很大發展。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直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的《山居秋暝》          王維曾經做過付宰相(右丞),但是一生以古佛維摩詰為榜樣,號王摩詰。傳說民國期間花和尚蘇曼殊就手持一本《王摩詰詩集》,學會了寫禪詩。
  • 從物象到美學,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原來是真的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名句。此篇為其名作《山居秋暝》,這首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說起情景交融、動靜結合,應該是王維詩作中最顯著的特色。現實中好像沒怎麼見過,直到近來南方暴雨,詩中所述,名不虛傳!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評王維之《山居秋暝》
    不過其後期詩中也有不少內容健康而又極富美學價值的作品,《山居秋暝》便是其中的一首,詩文內容如下: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有了這兩字,詩中之景同生活中雨後之景,在聯想中融合了,使人覺得詩中之景,仿佛浴清波而出,顯得格外鮮明,格外清新,因之也格外真切動人。讀了「明月松間照」,你不覺得月非止明,而是更為嬌朗;松非止青,而是愈見蒼翠欲滴嗎?此刻此際浮現於你的腦海中的,不正是一 幅清光四溢、「秀色可餐」的景象嗎?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香雪」的形象美探究谷幽蘭 鐵凝的小說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律詩小忌,王維山居秋暝中間二聯寫景,為何被清朝詩家批評?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山居秋暝詩中第三至六句都是寫景,有什麼不同?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維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第三至第六句是指中間二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乾隆稱之為江南老名士的沈德潛,也在《說詩晬語》中,提到這首詩 :中二聯不宜純乎寫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景象雖工,詎為模楷?這是對於五律中間二聯變化的一種理解。
  • 王維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生於盛唐,和李白是同一時代人物,都出生於公元701年,但和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性格不同,王維是一個山水田園派的畫家,沒錯,王維也善於作畫。
  • 唐詩鑑賞:王維最著名代表作,如詩如夢,如仙如佛,點亮禪意生活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霍尊的音色乾淨清澈,圓潤通透,自帶三分古典之氣,與這首五律相得益彰,渾然天成。巧合的是,王維也是大唐著名的美男子,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 詩中有畫,讓你看到一個身為藝術家的王維
    蘇東坡評價唐代大詩人王維,「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從此人們一提起王維的詩作,就會想到這條評價。王維首先是個詩人,然後還是個畫家,蘇東坡應該看過他的作品,才得出這樣的結論。自宋代以後,王維的繪畫真跡已經難得一見了,於是有很多畫家會通過王維的詩尋找創作靈感,以求畫出自然生動的佳作。
  • 經典詠流傳:王維《山居秋暝》
    今天是立秋,一個新的季節開始了,跟大家分享一首最清新優美的秋日頌歌,王維的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明 李東陽 《淡軒記》:「且君以其身教於其家,故其子 縝 為工部都給事中,文學論議表見於世,而持身儉靜有家法,其得乎澹之義者為多。」)之美。在一年的這個時節、在一天的這個時段,在一座遠離塵世的空山之中,在一場滌蕩萬物的新雨之後,詩人的內心是和空氣一樣透明,和空山一樣寧靜的,在這樣的心境之下,他舉目望去,會看到什麼呢?看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唐詩三百首 |《山居秋暝》王維
    今天是立秋,一個新的季節開始了,跟大家分享一首最清新優美的秋日頌歌,王維的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明 李東陽 《淡軒記》:「且君以其身教於其家,故其子 縝 為工部都給事中,文學論議表見於世,而持身儉靜有家法,其得乎澹之義者為多。」)之美。在一年的這個時節、在一天的這個時段,在一座遠離塵世的空山之中,在一場滌蕩萬物的新雨之後,詩人的內心是和空氣一樣透明,和空山一樣寧靜的,在這樣的心境之下,他舉目望去,會看到什麼呢?看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最美的十首詩,詩中有畫,詩中有天地
    王維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他的詩詩中有畫,自然清新。他喜歡寫山,他詩中的山,總有一種遠離塵世、寂靜悠遠的感覺。每每讀他的詩詞,都會沉浸在那份自然脫俗的意境中。所以,我們在讀他的詩的時候,總是很有畫面感,覺得傳神而立體。最喜歡的要數那首《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山中空曠寂靜看不見人,只能聽見說話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色光芒直射如深林中,照在那幽暗的青苔上。這描繪了一幅多麼美妙的意境啊!寫這首詩的時候,王維在終南山下居住,所以,我在想這裡的空山,應該就是指終南山。
  • 【文化】「詩佛」王維:最美10首詩,詩美境更美!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
  • ◆│「詩佛」王維:最美10首詩,詩美境更美!
    修身養性  品味高雅王維,唐朝著名詩人。
  • 王維一首詩,清新自然,留下一言千古名句
    於是熙熙攘攘的名利場少了很多政治家,他們轉而投向注重視覺感受和身體經驗的文學世界中,寫就了諸多自然感懷的偉大詩篇。今天介紹的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如此,經歷了一番煙花繁柳地溫柔富貴鄉的夢幻後,歸隱自然,寫下這首著名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詩佛王維《山居秋暝》,多才帥氣,琵琶曲打動公主,音樂改變命運
    山居秋暝唐朝·王維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明月——清泉)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松間照——石上流)頸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喧——蓮動)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盛唐之山水田園詩——太白、右丞、孟浩然
    唐朝是中國詩歌的鼎盛時期,進入唐朝,山水田園詩也步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王維食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佛」之稱。王維的詩多歌詠山水田園,被後人看作南宗山水畫之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歌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小學教材上有王維的一首詩,名叫《畫》,是一首很美的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都會背但卻不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