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是盛唐最負盛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一代大文豪蘇軾曾讚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他的筆下的山水風光,或空靈,或清麗,或幽美,或淡遠,令人神往。
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唐朝最美的風光,都藏在王維的詩中。
1.春——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這兩句出自他的《輞川別業》,描繪的是他在輞川的田園生活。
「別業」就是我們如今說的別墅,他在公元744年買下了這座輞川山莊,在原來的基礎上興建園林。
原本這是為他母親參禪隱居所建,只是那時適逢奸臣李林甫當政,王維屢遭排擠,心情抑鬱,於是便常來此處散心。
輞川莊幽美的景色,閒適的生活,治癒了他愁苦的心靈。
他在這裡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後來的輞川也成了無數文人嚮往的心靈棲息地。
到底是他成就了輞川,還是輞川成就了他,誰也說不清。
他寫這首《輞川別業》時,正逢春耕,「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是他沿途所見之景。
在細雨的滋潤下,原本就蒼翠欲滴的小草更加濃綠,足可用來染物;水上朵朵盛開的桃花,豔紅似火,仿佛要燃燒起來。
綠草、紅花已經很美,可是王維在王維的筆下卻顯得更加鮮豔奪目、生機勃勃。
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又何嘗不是他喜悅心情的寫照呢?
2.夏——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這兩句出自他的《積雨輞川莊作》,描繪的同樣是輞川莊的田園風光,不過這次寫的則是夏日的景色。
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後,此時王維的心境已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雖然抑鬱,卻仍然對仕途抱有希望,他將輞川莊當成心靈的休憩地,在這裡他才能擺脫煩惱。
而安史之亂後,他因當了「偽臣」差點送了性命,此時的他已然完全看淡仕途名利,他筆下的輞川莊風光顯得更加幽深脫俗。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是他在夏日新雨後的所見所聞。
廣闊平坦的水田上,幾隻白鷺一躍而起,如雪的身影時而穿梭在一片莊稼中,時而飛向天空。
鬱鬱蔥蔥的林木中,傳來一陣陣黃鸝的鳴叫聲,清脆悅耳。
短短10幾字,有聲有色,將輞川莊的開闊而深邃的景色寫到了極致
這樣令人心曠神怡的夏日風光,恐怕也只有王維才能寫的出來。
3.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兩句出自他的《山居秋暝》,背景和第二首一樣,是他在安史之亂後隱居輞川時所寫。
全詩描繪了初秋雨後山村的旖旎風光,在這詩情畫意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詩人對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心情。
尤其是頷聯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天色漸晚,明月不知何時掛上了枝頭。
皎潔的月光透過松林的縫隙,灑下了斑駁的清輝。
清冽的山泉潺潺地淌過石頭,淙淙的流水聲在這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亮。
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泉水叮咚,這兩句動靜結合,將山間的幽靜清新寫到了極致,在藝術上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境界,常人難以企及。
後來有人評價這兩句「此非復食煙火人能道者」,我深以為然,此時不問世事的王維可不就是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脫俗的高人嗎?
4.冬——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出自他的《山中》,關於這首詩的具體背景已經無從考證,只知大概是他在初冬山行時有感而發所寫。
全詩描繪了秋末初冬的山行景色,沒有冬天的那種蕭瑟肅殺,反而有一種清新明快的感覺。
「荊溪白石出」,涓涓的溪流隨著蜿蜒曲折的山路,緩緩地流淌著,粼粼的白石隱約可見。
這一句不僅點明了季節,更突出了小溪的清澈。
在山路上獨自行走的詩人,有了這潺潺流淌的小溪的陪伴,想必寂寥之感也會少了幾分。
「天寒紅葉稀」,天氣寒冷,紅葉也稀稀落落的,但是並不讓人覺得蕭條。
在這肅殺的冬季裡,山上點綴著幾點火紅的楓葉,仿佛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清澈見底的溪水,粼粼可見的白石,鮮豔如火的楓葉,再加上肅殺凜冽的寒意,這樣清寒中透著絢麗的初冬美景圖怎不令人心醉?
5.塞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這兩句出自王維的《使至塞上》,是他奉命前往邊疆慰問將士時所作。
當時的他表面上是代表朝廷,察訪軍情,其實說白了就是被排擠出政治中心。
一心報效朝廷的他,心中自是苦悶不已。
所以這首詩中隱隱流露出了一種羈旅天涯的飄零之感,而最為後人所稱讚的就是頸聯的這兩句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將沙漠中雄奇壯闊的景象寫到了極致,後來王國維先生甚是讚賞這兩句「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
尤其是「直」和「圓」,生動傳神,就像《紅樓夢》裡的香菱所言「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這便是鍊字的境界。
而且這兩句詩寫的越是壯闊,置身在這樣環境中的王維就有多落寞,這樣情景交融的境界,一般人可寫不出來。
6.江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這兩句出自他的《漢江臨眺》,這首詩寫於公元740年,當時的他奉命到南方辦公,途徑襄陽,登高遠眺,漢江的壯麗風光盡收眼底,一時詩興大發,便有了這首詩。
其中最出彩的當屬頷聯的這兩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滾滾的江水奔騰著流向遠方,消失在天地之外,霧靄朦朧,籠罩著重重疊疊的山峰,若隱若現。
這兩句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江水的浩渺,山色的蒼茫。
雖然詩人著墨極淡,但卻有一種蒼茫無盡之感,令人回味無窮。
後人對這兩句評價極高,「足敵孟、杜《嶽陽》之作」。
北宋的歐陽修在他的《朝中措·平山堂》中更是直接引用「山色有無中」這一句,足見這兩句有多經典。
從春天到冬天,從塞北到江南,王維的詩歌裡藏著大唐最美的山水風光,蘇軾所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果然精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