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山居秋暝》,多才帥氣,琵琶曲打動公主,音樂改變命運

2020-12-15 英知薈

山居秋暝唐朝·王維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

石上清泉的聲音,

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好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

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點

體裁:五言律詩,

同時,也是近體形式的田園詩

五言律詩:全篇共八句,共四聯,

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

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

每句五個字,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也就是說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

對仗,即要求兩句在同一位置上的詞語必須相對。

首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清泉)

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松間照——石上流)

頸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喧——蓮動)

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浣女——漁舟)

多才多藝的王維

王維除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點,

他還是一個音樂才子!

年少時,王維在京城求取功名,憑藉一首琵琶曲《鬱輪袍》,獲得玉真公主極大的讚賞,當玉真公主得知王維是赴京趕考的秀才時,立即在科舉考試中大力舉薦他,公元731年,

王維奪得科考狀元,可以說是用音樂改變命運。

詩中明明寫了「浣女」、「漁舟」,怎麼說是「空山」?

大概是王維來到山林,

遠離了嘈雜煩擾的市井,山居給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靜,因為山中林木茂盛,

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

注釋

①浣女:洗衣的女子。浣,洗。

春芳:春天的花草。

③歇:停歇。這裡指春花凋零。

④王孫:泛指貴族子弟,在這裡是美稱隱居山中的人。

這裡反用其意,說反正春花春草已經凋零了,王孫不妨在山中多逗留一陣,不用急著回去。

譯文

空山之中,新雨之後,傍晚時分的天氣,增添了一絲秋的涼意。

明月在松樹間照著,清泉從石頭上流過。

竹林中,竹葉一陣喧譁,那是到溪邊洗衣的少女回來了;池塘裡,蓮花一陣搖動,那是有採蓮的漁舟經過。

不經意間,春天的花草已經零落殆盡,既然如此,不妨在山中多停留一陣吧。

創作背景

《山居秋暝》是王維隱居終南山的輞川別墅時,在一天初秋的傍晚看到山中的景色,寫下此詩。

王維(701—761),字摩詰,郡望太原,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

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安史之亂後在輞川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寫下大量作品,成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與孟浩然並稱「王孟」。

詩風溫潤清麗,又兼多才多藝,在音樂、繪畫方面都有很高成就。

晚年信奉佛教,又被稱為「詩佛」。

相關焦點

  • 古詩詞鑑賞-《山居秋暝》唐.王維
    【詩人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山居秋暝》:高中學過王維的經典古詩,今天3個字讀懂詩佛之心
    這是王維《山居秋暝》的全文,也是我們高中時代必須背誦的一首古詩。雖然時光荏苒,過去了許多年,但詩情畫意長久地印記在我們的心中。尤其是詩歌當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不光勾勒出了美麗的境界,還讓我們真正意識到了什麼叫做詩中有畫。
  • 經典詠流傳:王維《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接連講了好幾首邊塞詩了,未免殺氣過重,慷慨有餘而明媚不足。
  • 《山居秋暝》:王維的桃花源
    王維(約701—761)字摩詰,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詩人,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因篤信佛教,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王維不僅寫詩,而且精通書畫和音樂,蘇軾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的《山居秋暝》就是將詩與畫融合在一起的美篇,也是他心中的一片桃花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上,剛剛下過一場雨,晚上,天氣清涼,帶來了秋意。詩人用大手筆勾畫出了雨後山村的清新、寧靜,淡遠。
  • 唐詩三百首 |《山居秋暝》王維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是立秋,一個新的季節開始了,跟大家分享一首最清新優美的秋日頌歌,王維的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 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作者】王維(701—761 ),字摩詰,祖籍太原(今山西祁縣)。九歲能詩文,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王維博學多才,不僅文學卓著,而且精通音律,擅彈琵琶。又擅長繪畫,是我國水墨渲染寫意畫的開山始祖。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和孟浩然開創了盛唐山水田園詩,號稱「王孟詩派」。
  • 古詩賞析 | 山居秋暝
    主編:王濤欄目責編:畢光蔭審校:孫夢霞  /  美編:李悅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王維為何這麼寫《山居秋暝》?讀完恍然大悟
    王維主要活動在唐玄宗時期,是盛唐的一個文藝全才,他詩書畫音樂樣樣精通,官也做到尚書右臣的位置,可以說是聲名顯赫。但是由於安史之亂他沒有來得及跟隨唐玄宗逃走,後被進入長安的叛軍抓住帶到洛陽,委任以偽職給事中。
  • 王維為啥稱為詩佛?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隱居遊歷了幾年之後,21歲的王維再次來到長安,拿出自己創作的琵琶曲《鬱輪袍》打動岐王李範和玉真公主,不僅得到玉真公主的舉薦,還得到了玉真公主的青睞!開元九年,即721年王維進士登第喜中狀元郎。「岐王宅裡尋常見」,在岐王的宅裡,王維和高適、崔顥、裴迪、李龜年等社會名流唱「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 讀古詩《山居秋暝》,體會初秋薄暮、雨後初晴的山中圖景!
    一、《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描繪了初秋薄暮、雨後初晴的山中圖景。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現出詩人潔身自好的品格。二、詩人簡介。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又因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悠閒生活。他擅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三、注釋。
  • 《山居秋暝》——佛系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首詩是王維隱居在終南山輞川別業時寫的,描繪的是在一場秋雨後,天氣放晴傍晚時分的山村風光和淳樸的鄉村民風。整首詩動靜結合,既有大自然的諸般風景,又有流動於其中的浣女的喧鬧,漁船的遊移。動與靜,人和景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幅清新秀麗,會流動的山水畫,讓人不得不驚嘆詩壇大家的生花妙筆。王維在唐代的詩人裡雅稱是「詩佛」。
  • 《山居秋暝》賞析:動靜相宜,灑脫隨意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看王維的詩歌作品這與王維的才華有關。王維不僅是詩人,還是一位畫家。在繪畫方面,他開創了水墨山水畫派。他還有音樂天賦。有關他在音樂方面你的天賦,《唐國史補》曾經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後回答說 :「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當然,也有人說故事是編造,但王維精通音律,卻是不爭的事實。
  • 山居秋暝,王維為什麼不想離開他的輞川山谷?
    接下來我們回到《山居秋暝》。詩的題目就是一幅畫,「暝」就是傍晚、黃昏,題目裡提示了幾個非常美的元素,「山居」「秋」「暝」。在哪「山居」呢?王維在長安郊外輞川這個山谷裡面,有小別墅、小莊園,他的朋友也會在附近搭一些房子。他們在這裡安居、坐禪、養生、喝茶,過一過親近自然的生活。今天這幅「山居秋暝圖」,都包含了哪些風景呢?
  • 簡單賞析王維《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張謙宜《線齋詩談》:「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起法高潔,帶得通篇俱好。王文濡(歷代詩評註讀本》山居風景,實在可愛,即無芳草留人,而王孫亦不肯去,言外見不屑仕宦之意。
  • 山居秋暝
    觀眾朋友,唐代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是邊塞詩、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的佳篇。今天向您介紹王維的田園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山居秋暝》,同時,向您介紹書畫家於興洋的繪畫藝術,並請他用繪畫藝術為我們表現王維這首詩的詩意。  節 目 視 頻   《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兩種章法草書創作——王維《山居秋暝》(書法:張德進)
    山居秋暝王維 〔唐代〕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詩中描繪的景象仿佛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 王維《山居秋暝》:一樣秋思別樣情
    秦漢及其以後漫長的詩文發展史中,悲秋幾乎成為心性敏感多思的詩人們共同的書寫母題,用例不勝枚舉。與悲秋一樣,暝色起愁在古代詩作中也很普遍。所謂暝色起愁,指的是詩人往往在日暮黃昏時分愈加愁情難遣。錢鍾書云:「詩人體會,同心一理。潘嶽《寡婦賦》:『時曖曖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飛而赴楹兮,雞登棲而斂翼。歸空館而自憐兮,撫衾裯以嘆息。』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3首:《山居秋暝》王維
    山居秋暝作者:王維 朗誦:常世偉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注 釋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⑵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⑶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⑷竹喧:竹林中笑語喧譁。喧:喧譁,這裡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⑸隨意:任憑。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⑹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留:居。
  • 王維是一個怎樣的人?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在《山居秋暝》中,一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繪了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山泉在山石上流滴的動靜結合景象;而緊接著「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出現,伴隨竹林中傳來的洗衣少女的歡聲笑語,使得山林的清幽間被打破,漁舟的划過也打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全篇動靜相宜的畫面繪身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