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賞析:動靜相宜,灑脫隨意

2020-12-14 春希閱讀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看王維的詩歌作品,並不僅僅是在看詩歌,更像是在看一幅畫。蘇軾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而何止是畫?也是歌,是樂曲。恬靜,優美,自然,靈動,恰似一首舒緩美妙的樂章。

這與王維的才華有關。王維不僅是詩人,還是一位畫家。在繪畫方面,他開創了水墨山水畫派。他還有音樂天賦。有關他在音樂方面你的天賦,《唐國史補》曾經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後回答說 :「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當然,也有人說故事是編造,但王維精通音律,卻是不爭的事實。

王維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到京城後,很快成為王公貴族的寵兒,嶄露頭角。他早年間曾經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業,但因政局變化無常,他逐漸消沉。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吃齋念佛的生活。

王維一生大起大落,遍嘗人生酸甜苦辣,因此寄情於佛學,以求解脫。他的作品幽深寧靜,清澈空靈,在字裡行間,仿佛可以看到露珠轟然墜地,聞到花草的香氣,聽到鳥兒宛轉叫聲,如水珠滴落。他的詩中總有一種深深禪意。如入仙境,不似在人間。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

在終南山隱居期間,詩人雖然仕途不順,但也算是人生中難得的安逸時光。這段時間,詩人寫了很多閒適寧靜的詩,符合這段時間的心境。

《山居秋暝》也是詩人隱居期間所寫,是王維詩歌中我最愛的一首:寧靜,但不空寂;明澈,但不冷清,整首詩動靜相宜,灑脫隨意,純潔美好。每次讀到,都感到心曠神怡,為此情此景心醉。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後面有「竹喧歸浣女」,說明不是「空山」。開頭卻說是「空山」,是因為樹木繁茂,遮掩人行跡。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寥寥五個字,寫盡山木之蔥蘢繁茂,山中之寧靜悠然。

一場秋雨過後,傍晚時分,萬物明淨如洗。雨過之後,天氣清涼如秋。如同一個清澈、寂靜的世外桃源。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將晚,卻有皓月當空,青松掩映之下,明月漏下清光。清泉在山石間流動,叮咚作響,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如此乾淨、清澈,動人卻又自然,絲毫沒有穿鑿的痕跡。

讀到這裡,我總能想起屈原的《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美的、乾淨的詩必然來自於高潔的情操,都是詩人以詩言志,表達內心的高潔情操。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在茂盛的竹林裡,突然傳來了一陣陣清脆的歌聲、笑聲,荷花荷葉紛紛向兩旁分開,一隻只小漁船從荷花荷葉之間緩行而來。漁船上,是一群活潑美麗的姑娘。

這真是詩的點睛之筆。青竹,蓮葉,漁船,美麗的姑娘,就像是寂靜的山中的點綴,讓整個山都變得美麗、靈動了。她們天真、淳樸、無憂無慮,對於困於官場汙濁的作者來說,如同心靈的清洗劑。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面對如此的美景美人,還有什麼理由不沉醉其中呢?《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王孫」可理解為「隱士」,在這裡是作者自指。與《楚辭·招隱士》恰好相反,在這樣的美景之中,作者想要長期留在這裡,遠離官場,潔身自好。

這首詩真是美的極致。寥寥幾筆,寫到皓月當空,青松翠竹掩映,清泉淙淙,荷花盛開,還有一群天真活潑、美麗淳樸的姑娘,毫無穿鑿之痕跡。《歷代詩法》評論:天光工影,無復人工。

生活如果能一直這樣清幽寧靜,也算得上圓滿。但僅僅過了三年,王維的母親就去世了。這對王維來說,又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喪期滿了之後,王維不甘心自己一生碌碌無為,便又進入朝堂。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年,就發生了安史之亂。幾起幾落之後,王維雖然保住了性命,卻愈發心灰意冷。

唐肅宗年間,王維感覺自己大限將至,便上書請求撤掉自己的官職,把二弟調往京師,換來兄弟團圓。

但他終究沒有和家人團聚。在等待二弟來京的路上,王維匆匆寫下訣別書,閉上了眼睛。

王維這一生跌宕起伏,最愛的人一個個離世,膝下無一兒半女,當經歷苦痛之後,他選擇以皈依佛門的方式,來進行身心的修行,只求能夠獲得心靈上的安寧。他的詩歌也因此有了一種禪意。後人稱之為「詩佛」。

文|於藍兒

歡迎關注春希閱讀

相關焦點

  • 古詩賞析 | 山居秋暝
    主編:王濤欄目責編:畢光蔭審校:孫夢霞  /  美編:李悅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 山居秋暝
    今天向您介紹王維的田園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山居秋暝》,同時,向您介紹書畫家於興洋的繪畫藝術,並請他用繪畫藝術為我們表現王維這首詩的詩意。  節 目 視 頻   《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簡單賞析王維《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圖片取自網絡,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張謙宜《線齋詩談》:「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起法高潔,帶得通篇俱好。王文濡(歷代詩評註讀本》山居風景,實在可愛,即無芳草留人,而王孫亦不肯去,言外見不屑仕宦之意。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的這首《山居秋暝》到底描寫的是什麼樣的意境呢?我們可以從這首詩的字面看出大意是這樣的:縹緲幽空的山谷,剛剛沐浴了一場新雨,天色漸漸暗了襲來,傍晚來臨,冥冥中似有秋意。
  • 《山居秋暝》王維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空寂的山巒,雨後格外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氣異常清涼。"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照在如蓋的青松間;泉水,在石頭上靜靜流淌。"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3首:《山居秋暝》王維
    山居秋暝作者:王維 朗誦:常世偉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注 釋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⑵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⑶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⑷竹喧:竹林中笑語喧譁。喧:喧譁,這裡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⑸隨意:任憑。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⑹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留:居。
  • 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 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注釋】暝:傍晚時候,天氣昏暗。竹喧:從竹林中傳來一陣喧鬧聲。隨意:任憑,不用管。春芳:春天的芳草。王孫:王侯將相的公子。泛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 「靜夜有聲」山居秋暝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詩詞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王維【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 圖/吳建峰這首詩描繪的是清秋薄暮雨後初晴時的山村圖景,當作於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時,此時已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終南別業》)的後期了。開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時期最後一個開明的宰相張九齡被李林甫等排擠罷官,朝政日趨昏暗,王維的政治熱情冷卻下來,對政治抱著消極的態度。
  • 經典詠流傳:王維《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接連講了好幾首邊塞詩了,未免殺氣過重,慷慨有餘而明媚不足。
  • 兩種章法草書創作——王維《山居秋暝》(書法:張德進)
    山居秋暝王維 〔唐代〕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詩中描繪的景象仿佛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一、從形式上 看標準五律五言律詩要注意平仄、押韻、對仗、和黏連四個要素。
  • 張德進書法——《秋夜山居》《山居秋暝》嚮往這樣的山居生活
    秋夜山居唐代:施肩吾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山居秋暝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讀古詩《山居秋暝》,體會初秋薄暮、雨後初晴的山中圖景!
    一、《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描繪了初秋薄暮、雨後初晴的山中圖景。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現出詩人潔身自好的品格。二、詩人簡介。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又因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悠閒生活。他擅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三、注釋。
  • 唐詩三百首 |《山居秋暝》王維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是立秋,一個新的季節開始了,跟大家分享一首最清新優美的秋日頌歌,王維的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山居秋暝》——佛系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整首詩動靜結合,既有大自然的諸般風景,又有流動於其中的浣女的喧鬧,漁船的遊移。動與靜,人和景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幅清新秀麗,會流動的山水畫,讓人不得不驚嘆詩壇大家的生花妙筆。王維在唐代的詩人裡雅稱是「詩佛」。唐詩裡,寫秋天比較達觀的,除了王維,還有劉禹錫。
  • 霍尊經典詠流傳是哪一期唱了什麼歌 霍尊山居秋暝完整歌詞介紹
    霍尊經典詠流傳是哪一期唱了什麼歌 霍尊山居秋暝完整歌詞介紹  山居秋暝 (Live) 霍尊 經典詠流傳 第5期  山居秋暝 (Live) - 霍尊  詞:(唐)王維  曲:戴曉飛  編曲:葉霖/徐聰  阿卡貝拉:廈門六中合唱團  音樂總監:劉卓  樂團
  • 王維《山居秋暝》,最後兩句凡爾賽文學,能把杜甫氣哭了
    王維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家,作詩、作畫、音律無一不通,從王維的詩畫中,會發現他有一種與生俱來敏銳,前幾天說《使至塞上》,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王維特有的精緻,今天再說一首《山居秋暝》,同樣充滿了王維特色,把詩畫合一發揮到了極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王維《山居秋暝》:一樣秋思別樣情
    然而,我們在王維的《山居秋暝》中卻看到了不同的境界。清秋,日暮,雨後,同樣的節令同樣的氣候,《山居秋暝》卻呈現出了別樣的情懷。「空山新雨後」,日暮時分,空靈的山谷被秋雨洗滌一新。山是「空山」,在王維的意念世界裡,「空」不是空洞,而是靜寂空明,空明之中所蘊藏的其實還有靈動。雨是新雨,所謂「新雨」,並不是說入秋以來的第一場雨,而是指秋雨將山谷蕩滌得清朗潔淨。
  • 為什麼說王維的《山居秋暝》詩中有畫?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雨後,山谷顯得空幽寂靜,傍晚的天氣格外清爽,使人感到已到初秋時節。 皎皎明月照耀著整片松林,清泉從山石上涓涓流過。 遠處竹林喧鬧,知是洗衣女子歸來。
  • 《山居秋暝》塵世喧囂,不如歸隱一方,享受空山新雨,明亮的月光
    山居秋暝唐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終南山大家是否聽說過呢?或許有人會說是《射鵰英雄傳》中全真派的大本營。的確沒錯,不過武俠小說只是它的細枝末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終南山,帶你了解一個不一般的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 山居秋暝,王維為什麼不想離開他的輞川山谷?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這首詩是非常標準的五言律詩,同時也最能體現王維「詩中有畫」的特點,寫得確實太美了。接下來我們回到《山居秋暝》。詩的題目就是一幅畫,「暝」就是傍晚、黃昏,題目裡提示了幾個非常美的元素,「山居」「秋」「暝」。在哪「山居」呢?王維在長安郊外輞川這個山谷裡面,有小別墅、小莊園,他的朋友也會在附近搭一些房子。他們在這裡安居、坐禪、養生、喝茶,過一過親近自然的生活。今天這幅「山居秋暝圖」,都包含了哪些風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