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山居秋暝》,最後兩句凡爾賽文學,能把杜甫氣哭了

2021-01-19 隨手談詩

王維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家,作詩、作畫、音律無一不通,從王維的詩畫中,會發現他有一種與生俱來敏銳,前幾天說《使至塞上》,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王維特有的精緻,今天再說一首《山居秋暝》,同樣充滿了王維特色,把詩畫合一發揮到了極致。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是一首描寫秋季、雨後、傍晚、山村風光和山民風尚的五言律詩,讀來十分小清新,也能很自然地感受到詩人那種對山水田園、自然風光感到滿足愜意的心情。

起句「空山新雨後」,特別有意思,後文明明寫了浣女,起筆卻說空山,是矛盾嗎,不是的。王維另有一首《鹿柴》說「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同樣的意境,就是山中草木繁盛,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空山不是說沒有人,而是言山中人煙稀少、沒有車馬喧譁,所以格外寂靜,就給人一種「空」的感覺,仿佛世外桃源。正巧又剛剛下過了一場新雨,山中的氣溫本來就比外面低,又是傍晚,自然就讓人感到了一絲秋意,這是初秋的傍晚,初秋的「空山新雨後」,所以「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千古名句,說從傍晚至夜,月亮初升,從輕鬆的枝葉間灑下,這是靜態之美,又正因為夜裡月亮、松林的靜,讓人的聽覺變得更為靈敏,能清楚地聽到山石上水流的聲音,本來一幅靜態畫面,因水流聲突然就變得動態了。這兩句動靜結合,又以靜顯動,真是美如畫,有人評價說這兩句詩,不是「食煙火人能道者」(《唐詩矩》清·黃生),不是凡人能寫出來的啊,後人如果要模仿,「則為小兒語也」(《圍爐詩話》清·吳喬),不過,後人雖難模仿,但前人有句可以與之媲美,魏文帝曹丕《雜詩二首》就有句雲「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兩句寫竹喧蓮動的生機,洗衣服歸來的女孩子在竹林中歡聲笑語,蓮葉一動,一葉漁舟破水而來,徹底打破了明月青松的靜謐,但你一點也不覺得吵鬧,因為這是一幅生機盎然的生活圖啊。而且這兩句寫得很妙,先寫「竹喧」和「蓮動」,是感官上的直觀感受,只聽到了聲音,只看到了蓮動,發生了什麼呢?然後才加以說明,是「歸浣女」,又「下漁舟」,先製造懸念,再解決懸念,就非常有新鮮感,你要反過來寫「浣女歸竹喧,漁舟下蓮動」,就平淡無奇了。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孫是貴族子弟,代指學問修養都很高的人,這兩句用了《楚辭·招隱士》的典故,原本是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是說在春草生的時候,把隱士招回來,讓他們出山,但王維反用其意,不管你是春夏草生草長,秋冬草枯草黃,我都不願意出山,就要在山中隱居。

王維這話就有點凡爾賽了,他前半生仕、隱兩條路走得順風順水,兩不耽誤,還有那麼多想出仕卻無路可走的詩人呢,你要讓杜甫來,跳著腳也要「致君堯舜上」,可是沒機會,這不氣死人嘛。

相關焦點

  • 山居秋暝,王維為什麼不想離開他的輞川山谷?
    接下來我們回到《山居秋暝》。詩的題目就是一幅畫,「暝」就是傍晚、黃昏,題目裡提示了幾個非常美的元素,「山居」「秋」「暝」。在哪「山居」呢?王維在長安郊外輞川這個山谷裡面,有小別墅、小莊園,他的朋友也會在附近搭一些房子。他們在這裡安居、坐禪、養生、喝茶,過一過親近自然的生活。今天這幅「山居秋暝圖」,都包含了哪些風景呢?
  • 兩種章法草書創作——王維《山居秋暝》(書法:張德進)
    山居秋暝王維 〔唐代〕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詩中描繪的景象仿佛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 經典詠流傳:王維《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接連講了好幾首邊塞詩了,未免殺氣過重,慷慨有餘而明媚不足。
  • 山居秋暝
    觀眾朋友,唐代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是邊塞詩、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的佳篇。今天向您介紹王維的田園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山居秋暝》,同時,向您介紹書畫家於興洋的繪畫藝術,並請他用繪畫藝術為我們表現王維這首詩的詩意。  節 目 視 頻   《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唐詩三百首 |《山居秋暝》王維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是立秋,一個新的季節開始了,跟大家分享一首最清新優美的秋日頌歌,王維的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王維為何這麼寫《山居秋暝》?讀完恍然大悟
    就這個事件對王維打擊很大,唐肅宗平定叛亂以後,他雖然最後保住了性命,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雖然後來也還在做官,但王維心思已不在官場,實際上已經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早在天寶三載即744年,王維就買下了詩人宋之問的輞川山莊,並將它改建成園林別墅,作為他母親修行參禪的隱居之所。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 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作者】王維(701—761 ),字摩詰,祖籍太原(今山西祁縣)。九歲能詩文,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王維博學多才,不僅文學卓著,而且精通音律,擅彈琵琶。又擅長繪畫,是我國水墨渲染寫意畫的開山始祖。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和孟浩然開創了盛唐山水田園詩,號稱「王孟詩派」。
  • 古詩賞析 | 山居秋暝
    主編:王濤欄目責編:畢光蔭審校:孫夢霞  /  美編:李悅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 《山居秋暝》中二聯的寫景,暗藏著王維人氣不如李白的秘密
    《山居秋暝》是王維的名作。晚年王維在安史之亂中被迫成為偽政權高官,叛亂平定後被清算,險些因此掉了腦袋。幸虧在被叛軍羈押期間寫過念舊主的詩,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縉有功且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才得到寬宥,降為太子中允。自此王維隱居輞川別墅,深入簡出,與山水為伴,修佛以避世事。
  • 簡單賞析王維《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張謙宜《線齋詩談》:「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起法高潔,帶得通篇俱好。王文濡(歷代詩評註讀本》山居風景,實在可愛,即無芳草留人,而王孫亦不肯去,言外見不屑仕宦之意。
  • 王維《山居秋暝》:一樣秋思別樣情
    然而,我們在王維的《山居秋暝》中卻看到了不同的境界。清秋,日暮,雨後,同樣的節令同樣的氣候,《山居秋暝》卻呈現出了別樣的情懷。「空山新雨後」,日暮時分,空靈的山谷被秋雨洗滌一新。山是「空山」,在王維的意念世界裡,「空」不是空洞,而是靜寂空明,空明之中所蘊藏的其實還有靈動。雨是新雨,所謂「新雨」,並不是說入秋以來的第一場雨,而是指秋雨將山谷蕩滌得清朗潔淨。
  • 詩佛王維《山居秋暝》,多才帥氣,琵琶曲打動公主,音樂改變命運
    山居秋暝唐朝·王維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對仗,即要求兩句在同一位置上的詞語必須相對。首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清泉)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浣女——漁舟)多才多藝的王維王維除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點,他還是一個音樂才子!
  • 《山居秋暝》:王維的桃花源
    王維(約701—761)字摩詰,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詩人,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因篤信佛教,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王維不僅寫詩,而且精通書畫和音樂,蘇軾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的《山居秋暝》就是將詩與畫融合在一起的美篇,也是他心中的一片桃花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上,剛剛下過一場雨,晚上,天氣清涼,帶來了秋意。詩人用大手筆勾畫出了雨後山村的清新、寧靜,淡遠。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3首:《山居秋暝》王維
    山居秋暝作者:王維 朗誦:常世偉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注 釋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⑵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⑶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⑷竹喧:竹林中笑語喧譁。喧:喧譁,這裡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⑸隨意:任憑。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⑹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留:居。
  • 古詩詞鑑賞-《山居秋暝》唐.王維
    【詩人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靜夜有聲」山居秋暝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詩詞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王維【唐】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 圖/吳建峰這首詩描繪的是清秋薄暮雨後初晴時的山村圖景,當作於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時,此時已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終南別業》)的後期了。開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時期最後一個開明的宰相張九齡被李林甫等排擠罷官,朝政日趨昏暗,王維的政治熱情冷卻下來,對政治抱著消極的態度。
  • 律詩小忌,王維山居秋暝中間二聯寫景,為何被清朝詩家批評?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山居秋暝詩中第三至六句都是寫景,有什麼不同?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維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第三至第六句是指中間二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首詩寫景,不僅僅中間二聯,其實第一聯也是寫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首詩三聯寫景,未免有點多,所以王士禎提了一點意見。
  • 《山居秋暝》王維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空寂的山巒,雨後格外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氣異常清涼。"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明月,照在如蓋的青松間;泉水,在石頭上靜靜流淌。"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喧譁,原來是洗衣女子歸來;蓮葉擺動,只因下面有漁舟。
  • 《山居秋暝》——佛系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唐詩裡,寫秋天比較達觀的,除了王維,還有劉禹錫。劉禹錫的《秋日》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句子,劉禹錫被人稱作「詩豪」,這兩句詩倒是很符合他的雅稱。一個是豪爽豁達,一個是雲淡風輕,所以他們才能把別人都倍覺悽涼的秋天寫出不一樣的意趣出來。王維這個人能做到「佛系」,其實真的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