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會增加癌症風險!趕緊算下你的BMI,別超標!

2020-12-09 騰訊網

審閱者: 吳小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春天來了,又到了要露肉的季節,不少人開始嚷著要減掉冬天貼的肥膘了。

相對以往「要麼瘦,要麼死」的標杆快速減肥的理念,健康合理的體重與身體線條慢慢成為了主流,因此,BMI、體脂率等不斷被提及。

表1.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的體重指數和腰圍界限值與相關疾病*危險性的關係[1]

相關疾病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危險因素聚集。

體重過低可能預示有其他健康問題。

註:為了與國際數據可比,在進行 BMI 數據統計時,應計算並將體重指數不低於 25 及不低於 30 的數據納入

BMI 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已被大眾所熟知。

BMI 計算方法與個體體重、身高直接相關, 因此,說到 BMI 就會讓人直接聯想到個體的胖瘦。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是 55 千克的女生,身高 160 釐米的 BMI 值為 21.5,而身高 150 釐米的女生的 BMI 值則為 24.4。

根據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判定[2],160 釐米的女生體重正常,而150 釐米的女生則為超重。

所以,個子高的女生,如果想表現自己纖細的身材,報出 BMI 會比直接報體重顯得「高大上」許多。

除了評判體重是否正常,BMI 還可以更加多元化地評估個體的基本健康狀況。

在學術領域,BMI 因可以體現個人的胖瘦程度,已被諸多研究證實與許多疾病有著一定的關聯。

BMI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高血壓[3]、心肌梗塞[4]、脂肪肝[5]等疾病發生的風險。

一、癌症是否也與 BMI 有關聯?

無論是像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還是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癌症在各國人群主要死因中都是榜上有名,再加上全球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以及各種已知容易導致癌症的行為如吸菸、不健康的飲食等,罹患癌症的總體人數近年來不斷上漲[6][7]。

其中,之前提及的 BMI 較高已成為美國不斷升高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的罪魁禍首之一。

據報導,全球 30 歲以上新發癌症的成人中,高 BMI 者佔 3.6%[8]。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BMI 與不同癌症的關聯程度如何?

既然 BMI 與癌症之間存在關聯,那麼它對所有癌症的影響都是一樣的嗎?

2018 年發表於國際經典腫瘤學期刊《腫瘤學年鑑》(Annals of Oncology)的一項研究,對關於 BMI 與 20 種常見癌症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發現 BMI 對 20 種癌症的影響各有不同[9]:

1. 與高 BMI 顯著相關

入組癌症: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胰腺癌、子宮內膜癌、直腸癌及腎細胞癌。

2. 與高 BMI 相關

入組癌症:惡性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食管腺癌。

3. 與高 BMI 有弱相關,但證據不足

入組癌症:腦癌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乳腺癌、結腸癌、膽囊癌、肺癌、肝癌、卵巢癌及甲狀腺癌。

4. 雖然未發現與 BMI 有關聯,但不代表不會發生

入組癌症:膀胱癌、胃癌及前列腺癌。

這項研究是目前關於 BMI 與癌症關係的最為廣泛和良好的研究報告。

不過,由於該研究並未包括如性別、種族、吸菸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分析和確認 BMI 對癌症發生的影響。

三、BMI 值高怎麼辦?奉上減重小貼士

雖然該研究表明,BMI 與卵巢癌關聯證據不足,但高 BMI 女性並不能因此就掉以輕心,畢竟 BMI 過高仍然會使不少疾病,包括不少其他癌症的發生風險升高。

所以,BMI 還是要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些減重小貼士,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健康地降低 BMI,遠離可能存在的疾病風險。

1. 細嚼慢咽

經常進食過快者易引起肥胖,是由於熱量攝取過多所致。

有調查資料顯示,大腦的食慾中樞需要開始進食 20 分鐘後才能反應過來人體正在攝入能量[10],所以,如果吃東西太快,當大腦認為吃飽時,實際上已經吃得太多了。

2. 中低強度運動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由於大多肥胖人群骨骼肌較少,脂肪較多,因此,對於骨骼關節的緩衝保護能力較弱。

如果此時直接進行如跑步等高強度運動可能會對關節造成損傷,事倍功半。

因此,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美國運動醫學會聯合推薦了減肥方案:每天堅持進行中低強度的運動(即運動強度為 3~6 METs),每次運動30分鐘[11]。

3. 少吃一些,但絕對不要節食

每種營養素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所謂的「不吃米飯、談脂肪色變」的減肥方法都是不科學的。

長此以往的不均衡營養攝入可能會帶來營養不良、體重反彈, 甚至內分泌紊亂、進食障礙等。

我們要少吃澱粉、脂肪、甜品,多吃蔬果、粗糧和優質蛋白,這樣才能更好地減肥哦。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M].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28-20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成人體重判定》[S].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3] 胡文斌, 張婷, 史建國,等.BMI與高血壓關聯強度劑量-反應關係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5,32(6):971-974.

[4] 張長翼, 江思維, 吳煒強,等.長期體質指數變化與心肌梗死事件發生率之間的關聯性[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2017,30(4):202-205.

[5] 胡濱, 梁惠文, 趙輝,等.肥胖三種診斷指標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關係[J].中華臨床醫師雜誌(電子版),2013,7(7): 2888-2891.

[6] Lozano R, Naghavi M, Foreman K, 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 2012, 380: 2095-2128.

[7] Fitzmaurice C, Dicker D, Pain A.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2013[J].JAMA Oncol, 2015,1:505-527.

[8] Fitzmaurice C, Allen C, Barber RM, et al.Global,Regional, and National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Years of Life Lost,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 for 32 Cancer Groups, 1990 to 2015: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JAMA Oncol,2017,3(4): 524-548.

[9] Choi EK, Park HB, Lee KH, et al.Body mass index and 20 specific cancers: re-analyses of dose-response meta-analyse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Ann Oncol, 2018, 29(3): 749-757.

[10] 陳仁悖.現代臨床營養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6: 61-62.

[11] Weyer C, Linkeschowa R, Heise T, et al.Implic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new ACSM Physical Activity Recommendations on weight reduction in dietary treated obese subjects[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1998,22(11):1071-1078.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亞洲胖子死亡風險更高!憑什麼? | 大魚漫畫
    眼睛看的不算你媽覺得你不胖也不行得用BMI公式算一下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想像一下37度氣溫下你被最厚的羽絨服裹成個球還能心平氣和幹活嗎?肯定豬八戒撂挑子不伺猴了嘛你的內臟也一樣3.7倍腹型肥胖的胖子得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0.3倍
  • 胖子和瘦子,哪一個得癌症的風險更高?
    胖子和瘦子哪一個更容易得癌症?毫無疑問,充分的證據顯示,肥胖顯著增加癌症風險,減肥有助於降低相關癌症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2016年已經確認,超重和肥胖與13種癌症風險增加相關。
  • 為什麼北方的胖子比南方多?體重多少才標準?算算你超標了嗎
    人一旦肥胖,身體各項生理功能出異常的可能性會明顯增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會跟著變差,體重越重,身體出問題的風險越高。近年來,我國肥胖人數不斷增加,肥胖率逐年升高,根據「中國肥胖指數」階段研究成果顯示,全國的超重率高達30.1%,肥胖率由南向北呈收緊趨勢,南方地區肥胖人數少,北方胖子多,北京是我國肥胖率最高的地方,其次是天津、河北、新疆、黑龍江、內蒙古、山東、山西、河南、遼寧。
  • 體重指數怎麼算?快來算下 你的體重的超標了沒!
    體重指數怎麼算?快來算下 你的體重的超標了沒!時間:2020-11-25 14:52   來源:百思特購物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體重指數怎麼算?快來算下 你的體重的超標了沒! 體重指數怎麼算(如何計算標準體重?)眾所周知,肥胖影響健康,但現在吃得好了,肥胖的人卻越來越多了。
  • 2013年南京胖子增加4.9% 比例高達44.6%
    給你個計算公式:體重數(以公斤為單位)/身高(以米為單位)的平方數。如果<18.5,你體重過輕;在18.5—23.9,正常;24—27.9之間,超重;如果>28,你是個妥妥的胖子啦。  3 我是胖子,可霧霾天咋鍛鍊啊?
  • 別以為體重和BMI標準,你就是「瘦子」了,內臟脂肪可能也過高
    風險2.造成高血壓內臟脂肪會誘發身體產生更多發炎反應,血管內因此沉積斑塊且變得狹窄,導致高血壓風險增加。風險4.引發慢性病與癌症內臟脂肪所分泌化學物質,會干擾人體荷爾蒙,與眾多慢性病有關。特別是女性內臟脂肪過高,不孕、女性癌症(乳癌、卵巢癌)、大腸癌的比例相對較高。
  • 女性每肥胖10年 癌症風險增加17%
    核心提示:研究人員發現女性超重或肥胖平均每持續10年,肥胖相關癌症風險增加7%,絕經後乳腺癌風險增加5%,子宮內膜癌風險大幅升高17%。而且,除了肥胖持續時間外,肥胖致癌風險還與肥胖的嚴重程度有關。
  • 如果你是甲癌患者,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增加
    甲癌患者患部分第二癌症的的風險增加!  不幸的是,接受癌症治療並不意味著你不會再得癌症。患有甲狀腺癌的人仍然會和其他人患上相同類型的癌症。事實上,它們可能會導致某些類型的癌症。  患有甲狀腺癌的人可能會患上任何類型的第二種癌症,但他們患以下疾病的風險會增加:乳腺癌(女性)、前列腺癌、腎癌、腎上腺癌。  患有甲狀腺髓樣癌的人罹患腎上腺癌的風險尤其高。  接受放射性碘治療的患者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胃癌和唾液腺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 胖子的脂肪藏在哪兒?看完你會認真減肥的
    【胖子的脂肪藏在哪兒 ?看完你會認真減肥的】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內臟脂肪,它們將腹腔內的臟器,如肝、胰、胃、腸道等包裹起來或填塞於周圍,起到支撐、穩定、保護作用。但如果內臟脂肪過多,就可能引發健康隱患。①增加心臟負擔,心臟要更努力地泵血,輸送氧氣。②糖尿病、冠心病風險升高。
  • 醫學科普:甲癌碘-131治療後是否會顯著增加第二癌症的風險?
    從我所瀏覽的文獻來看,主要受到以下一些混雜因素的影響:1)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一生中發生第二癌症的風險顯著高於普通人群1973~2000年美國癌症登記數據顯示,與普通人群比較,惡性腫瘤患者中發生第二甲狀腺癌的相對風險度(risk ratio,RR)顯著增加,RR=1.42倍;甲狀腺癌患者中發生非甲狀腺的第二癌症的相對風險度也同樣顯著增加了
  • 奶酪可能會增加乳腺癌風險,但酸奶卻會減少乳腺癌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攝入大量的奶酪和奶油奶酪可能會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但攝入大量的酸奶則會減少該疾病風險。 首席研究作者,美國紐約布法羅羅斯威爾癌症研究所癌症預防與控制部的Susan McCann博士及其同事將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營養學發展現狀》雜誌上。 乳腺癌是美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僅次於皮膚癌。在2017年,預計將會有大約252,710名女性被新診斷出患有浸潤性乳腺癌,同時會有超過40,000人因此而死亡。
  • 「久坐會增加早死風險」被證實!坐多久才算「久坐」呢?
    圖丨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顯示,久坐會使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88%,心臟病風險增加14%,肺癌風險增加27%,腸癌風險增加30%,子宮癌風險增加28%。圖丨研究截圖而如果避免久坐,很多疾病一定程度上都能被預防!
  • 赴美就醫小科普:家族史會影響你患癌症的風險嗎?
    檢查一下你對其他關於癌症和家族史的常見誤解的了解:3個誤解誤解1:如果我家裡沒有人得癌症,我也不會得癌症。事實:大多數被診斷患有癌症的人並沒有家族病史。只有5%到10%的癌症是遺傳的。誤解2: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癌症,我也會得癌症。事實:有時候,同一個家庭的人患癌症是因為他們共同的行為增加了他們的患病風險。
  • 為什麼說「瘦子比胖子更容易患癌」?體重和患癌率有關係嗎?
    並且患上癌症,治療起來也很棘手,過程也很痛苦,化療帶來的痛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很多人看到新聞或者鄰居等患上癌症的大都體型消瘦,大傢伙都會覺得瘦子比胖子更容易得癌。真的是這樣嗎?體重和患癌率有關係?瘦子比胖子更容易得癌?不是,這個結論完全沒有科學依據。
  • 肥胖增加13種癌症風險,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超重或肥胖會增加胃賁門部發生胃癌的風險,但與非賁門部胃癌無關。2012年,約9%的男性和11%的女性胃賁門癌可歸因於超重或肥胖,BMI每增加5kg/㎡,胃賁門癌風險增加23%。BMI每增加5kg/㎡,膽囊癌風險增加25%。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研究的開展,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ICR)的研究人員發現,超重或肥胖還可能與口腔、咽和喉部癌症以及晚期前列腺癌風險增加有關。
  • 身高1米7的男性,體重多少斤才算健康?教你算一算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美食眾多,想吃什麼有什麼,脂肪自然會逐漸在體內積累。多數人年輕的時候都不放在心上,認為自己身體健康,長點肉沒什麼。可事實上,肥胖對身體的耗損,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會一點點的體現出來的。無視肥胖,這些後果等著你根據世衛組織的監測顯示,全世界的胖子,成年人佔了三分之一,而過度肥胖的佔了十分之一。
  • 你太胖了,手術太不好做了,為什麼外科醫生會「歧視」胖子
    做了腹部和胸部的CT,還有盆腔的核磁共振檢查,幸好肝肺等遠處器官沒有轉移,但是盆腔核磁提示癌症侵犯了直腸壁的全層,而且有盆腔淋巴結轉移,考慮是三期的直腸癌。我們建議他先做同步放化療,這樣可以讓腫瘤退縮,提高完整切除率,降低復發率,還會增加保留肛門的概率。放療作用的時間可以持續很久,一般建議放療結束後休息8周左右,再做手術。
  • 40年來,青年「打工人」癌症風險增加了30%
    青年人,被忽視的「特殊癌症群體」我們都知道,癌症的發生與年齡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患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雖然,癌症的發生需要一個過程,不會出現在某一確定的時間,但是癌症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毀掉一個人,無論是兒童、青少年,還是老人。然而,長期以來,有那麼一部分人群被忽視了,他們就是 15-39 歲的年輕人。
  • 我BMI正常,為什麼被診斷為肥胖?
    BMI,其實只是一個「粗略」的指數BMI因為算起來方便快捷而被國際上廣泛採用。同樣體積下,肌肉是脂肪重量的3倍!這就造成了肌肉含量較多的運動員明明身體健康,卻有BMI超標的跡象。其次,BMI不區別內臟脂肪以及皮下脂肪。
  • 胖子都是潛力股?別自戀了,每一個胖子背後都充滿了罪惡
    不知從何時起,這個世界開始對胖子充滿了敵意,「肥宅,油膩,懶惰,不自律,貪吃」這些負面的詞都是為胖人打上的標籤。如果你還在為你體內儲存的那些脂肪而驕傲時,我勸你趕緊醒醒吧。以胖為美的大唐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至少在你有生之年裡不會再有大饑荒了,所以那些脂肪對你沒有絲毫用處,趁早甩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