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口碑崩壞?怪不得原作者要求改名!

2020-12-23 GangGang電影

《大秦賦》原本叫做《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終篇章,觀眾也給予他厚望。因為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都是口碑極好的佳作,可以說是歷史證據中的佼佼者,國劇之光!

因為有實力派演員段奕宏、張魯一、李乃文等的加持,《大秦賦》在上映之初也獲得了極好的評價,豆瓣8.9,甚至一度成為近年來國產古裝劇的最高分。觀眾也是衝著這千古一帝如何統一天下,傲視群雄,書同文,車同軌,度同衡。

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短短幾天,《大秦賦》的評價呈現斷崖式下跌,跌至現在6.4。觀眾評價也滿是「編劇不太行,不尊重歷史事實,史觀也很奇葩。」、「是想看秦始皇東出函谷,橫掃六合,而不是看趙姬和她的男人們,正劇拍成這樣,噁心」……諸如此類。由於該劇過多地將重點放在宮鬥上,甚至有觀眾戲稱為「大情婦」。

但是,《大秦賦》也不少絲毫沒有可取之處,在演員演技、服化道方面,比前三部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對於兵馬俑造型的還原,頗具歷史感,很有「赳赳老秦,午忘東出!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的氣勢感。

本劇的主要雷點,也是造成口碑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演員選角、臺詞雷人

歷史上秦始皇十三歲親政,可是劇裡竟然讓40歲的張魯一演13歲的少年嬴政,確實讓人很彆扭。還有臺詞,前三部中,臺詞都有那個時代的韻味,很有講究,但到了《大秦帝國》,文言文沒有了,全部變成了大白話,毫無厚重感,配樂也缺磅礴大氣,大秦的臺詞沒有了靈魂,並且秦始皇要和呂不韋私奔這樣的臺詞也讓人大跌眼鏡(絲毫沒有對張魯一老師演技有懷疑的意思)。反觀電視劇張豐毅版《秦始皇》中少年秦始皇的演員:翁斐然,高貴清冷、陰騭孤絕,憤怒時眼神兇狠凌厲,開心時笑容溫暖可愛;明明長相清秀柔美,氣勢上卻又霸氣陽剛,沉穩陰騭的少年帝王從此有了臉。

二、劇情拖沓

其中,最不受大家待見的就是嫪毐這個角色了。倒不是因為葉項明演得有多差,客觀來說他演得還算不錯,只是嫪毐與趙姬的感情線嚴重拖慢了劇情的發展。對於「嫪毐叛變」這一歷史事件,編劇花了近二十集的篇幅來描述,而且還沒有要結束的意思,這更像是嫪毐傳,而不是《大秦賦》。於劇情推動無關的大場面看多了很疲勞,影響主劇情,得不償失。看得我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李誠儒式三連)。

三、成了宮鬥劇

劇情主要講了爭權奪利,先是子楚和嬴傒爭權奪利,再是華陽太后和嬴政爭權奪利,現在又到了嬴政和趙太后呂不韋爭權奪利。76集的電視劇,一大半用於講述秦始皇如何親政,怪不得要張魯一老師演13歲的秦始皇,不然秦始皇可能只能露臉十集。而那段時間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似乎都成了不重要的東西。邯鄲大戰佔了半場時間,信陵君竊符救趙和毛遂自薦都沒了。前247年,嬴政13歲時即王位。 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獨攬大政。 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這麼精彩的歷史,為什麼卻著眼於呂不韋趙太后和秦王政的三角戲?

據說,孫皓暉老先生(《大秦帝國》系列的原作者)已經和他們解約,這不是按照《大秦帝國》系列來拍的,怪不得劇情更改過多,甚至連名字也改了。

相關焦點

  • 富大龍的背書能拯救《大秦賦》崩壞的口碑嗎?
    近來,針對觀眾們利用富大龍在《國家寶藏》中飾演的嬴政一角來踩《大秦賦》。為此,富大龍老師親自在微博寫了一封長文來澄清,我們一起來看看。我把整個長文都讀完了,富大龍老師確實是一個有演技、有藝德而且還坦誠的演員。
  • 改名為《大秦賦》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你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
    【改名為《大秦賦》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你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被資本改編的《大秦帝國》第四部《大秦賦》,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把《大秦帝國》改成了《大秦賦》保住了前三部的臉面。前三部講述的都是各國間的外戰縱橫、改革氣魄、內安策略、口才手段、外交風雲和權謀霸術。簡而言之,前三部是實打實的戰國劇,硬碰硬的男人劇!可到了最後一步要收官了,卻開始沒完沒了的在後宮和情感上下功夫,有何意圖?
  • 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
    導語: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大秦賦》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變,從史詩級歷史正劇轉變成了大型宮鬥劇,估計導演拍這部戲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心吧!怪不得這部劇的名字沒有繼續沿用《大秦帝國》的名頭,對此觀眾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呸!這屆的觀眾真的是太可憐了。《大秦賦》最近口碑下滑的有點嚴重,本以為8.4就是已經是極限了,誰知道都快跌到及格線去了。而且根據劇情介紹,《大秦賦》連最後逆風翻盤的可能都沒有了。嫪毐是真的能活!
  • 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有何深意?
    和《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相比,《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特別是在上映之時,竟然連名字全部改掉,改為《大秦賦》。實際上改了名字之後,電視劇所要表達的核心主題其實也發生了變化。很符合當時的時代特色:形似散文,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注重韻律,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用詞華美,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借景抒情,通常只通過描述場景來抒發作者感情。其實看了一兩集之後,覺得用《大秦賦》還是比較準確的,但也因此造成了口碑的兩極分化。
  • 《大秦賦》口碑一路下滑,觀眾表示:40歲張魯一演的嬴政太老成
    《大秦賦》口碑一路下滑,觀眾表示:40歲張魯一演13歲的嬴政太老成一直以來,歷史系列劇口碑特別好,比如說《大明王朝1566》的豆瓣評分高達9.7分,就是口碑稍微差一點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其豆瓣評分也有8.5分。
  • 大秦帝國收官之作:大秦賦
    12月1日,《大秦賦》正式上線,在央視播出。這部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現分成上下兩部,改名為《大秦賦之東出》、《大秦賦之天下》。大秦帝國是孫皓暉創作的小說,小說參考了大量資料,完美呈現出大秦帝國的風貌。恆古帝國,始於裂變2009年,大秦帝國第一部播出:《大秦帝國之裂變》。原作者孫皓暉擔任編劇。
  • 歷經改名風波後,《大秦賦》我看了四集,細節硬傷,令我心情複雜
    2017年,本系列推出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8.5分,重點講述了秦昭襄王重魏冉、範睢而崛起的故事。本作是幾個系列中陣容最弱,口碑最差的,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依然是一部水準之作。《大秦帝國之天下》這麼霸氣的名字被改成了《大秦賦》,瞬間覺得逼格Low了。為啥改名?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這個系列的電視劇是根據孫皓暉的小說《大秦帝國》,到了2020年,版權到期了,只好改名了。
  • 《大秦賦》評分跌至6.3分,原作者孫皓暉2017年就打算重拍
    《大秦帝國》系列最終章《大秦賦》的關注度,更是空前的高。《大秦帝國》這個電視劇系列IP,我想很多觀眾看過或者了解過,這部劇從2009年首播至今,已經過去了十一年。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大秦帝國之縱橫》和2017年《大秦帝國之崛起》,已經上映的大秦帝國三部曲相信不少觀眾都有看過。三部平均豆瓣評分高達9.0。
  • 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為大秦賦,這裡面包含了什麼深意?
    大秦帝國這是最近幾年中國人對於秦朝的一個新的認識,過去的我們都是批判秦朝的暴政,把秦朝看成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朝代,但後面我們知道了歷史遠非那麼簡單,就從最近幾年的大秦帝國變化來說,一開始是以秦孝公和商鞅為主的秦國崛起史,到後面則是秦惠文王的東出歷史,到秦始皇時代終於一統天下,而今天所說的這部劇—《大秦賦》就是敘述的秦始皇統一前夕的壯麗歷史,而這部恢弘大作卻經歷了一個由
  • 《大秦賦》播出時間一共有多少集 幾月幾日大結局具體時間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上下》)12月1日上線播出之後受到一致好評,這種歷史正劇一般集數較多,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完,而且劇情故事緊湊,契合歷史的進程,那麼大秦賦每周更新幾集?下面帶來介紹。
  • 對大秦賦的口碑平反?富大龍發出聲,拒絕壓制張魯一
    一個破壞兩位演員口碑的歷史正劇,這就是最近播出的《大秦賦》。《大秦賦》作為一部大型歷史正劇,開播前就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期待,開播後更是得到了8.9分的好評。不過,隨著後面的劇情不斷的展開,該劇的評分已經下降到6.4分甚至更低。
  • 《大秦賦》中的嬴政顛覆了我對始皇的印象,大秦,就這?
    導語:《大秦賦》中的嬴政顛覆了我對始皇的印象,大秦,就這?《大秦賦》雖然有很多令人倒胃口的情節,但是好歹也看了這多麼多集了,總得把秦王親政的情節看完再說,但是剛更新的那幾集,真的是讓人倒胃口,所以俺先棄劇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 《大秦賦》的水準,你還滿意嗎?豆瓣的口碑評價高度一致!
    大秦帝國系列完結篇《大秦賦》,終於如期播出。這部由張魯一、段奕宏等人領銜主演的大戲,無疑是2020年末最受矚目、質量最高的電視劇作品。《大秦賦》剛剛播出一天,網絡平臺也僅僅更新6集,不過已經有很多觀眾,在豆瓣上給出了自己的評分。
  • 《大秦賦》口碑褒貶不一,嚴肅歷史劇會否逐漸「消亡」?
    《大秦賦》開播豆瓣評分就高達9分,但可惜這樣的評分並未持續太久,隨著劇集的陸續播出,評分開始逐漸下滑,目前豆瓣評分將至8.1分,而且還有下滑的趨勢,也是整個系列劇中評分最低的一部。在眾多褒貶不一的說辭中,對《大秦賦》的質疑最主要集中在選角、臺詞、劇集長度等方面。
  • 《大秦賦》評分6.5分,口碑終於不再「兩極分化」!
    更不幸的是,從8.9的高分一路狂跌到現在,6.5分極有可能還不是《大秦賦》的最低得分。剛開播時,《大秦賦》方面可能還在以口碑兩極分化來遮羞。如今,坊間口碑、評價已然達成一致,而當一部78集的「宏篇巨製」都放出來40集了,風評依然是如此地不堪,後邊再談逆襲、挽尊,恐怕都是為時已晚。那麼,《大秦賦》到底是怎麼從大秦帝國掉隊,跌到爛劇行列中去的呢?
  • 《大秦賦》耗資上億陣容強大為何口碑撲街?這三點原因最為致命!
    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等主演的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映,作為大秦帝國系列劇的終章篇,本以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戰爭場面戲肯定很宏大看點十足,但是沒成想卻拍成了宮鬥戲?如今此劇也從豆瓣8.9降到6.6,《大秦賦》徹底淪為了「大情婦」,那麼耗資上億陣容強大為何口碑撲街?
  • 為《大秦賦》口碑平反?富大龍發聲,拒絕用自己打壓張魯一
    #一部歷史正劇,毀了兩個演員的口碑,這就是最近正在播出的《大秦賦》。作為一部大型歷史正劇,《大秦賦》開播之前就受到了萬眾期待,一開播更是獲得了8.9的高分評價。然而,隨著後面的劇情不斷地展現,這部劇的評分卻越來越低,直至降至6.4。除了評分之外,劇中的兩位主演張魯一和朱珠也因為這部劇口碑下降了不少。
  • 大秦無賦大漢有賦,漢賦就是拍馬屁嗎?
    一星期可以讓一個劇口碑反轉自2009年開始,大秦帝國系列劇四年一部,穩紮穩打。這可能也是觀眾們對大秦系列如此長情的原因之一。終於,2020年12月1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大秦系列收官之作,在央八及網際網路視頻平臺同步開播。然而……原定劇名《大秦帝國之天下》,在開播之後卻悄悄改名為《大秦賦》了。
  • 《大秦賦》開播口碑甚好,戲劇化同時尊重歷史,網友:實屬難得
    這部電視劇在開播之後就獲得了非常好的口碑,現如今的評分也高達8.9分,整部電視劇看完雖然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到電視劇中,會發現這78集根本就沒看夠,《大秦賦》並沒有無聊的片段,每一個場景都是真材實料。作為一部影視劇,最為重要的就是高度還原歷史,這樣才能夠收穫更多網友的認可。
  • 從8.9分掉到6.6分,誰該為《大秦賦》的失敗買單?
    由於《大秦帝國》系列的超高口碑以及對歷史的嚴謹,《大秦帝國之天下》在2018年開機時就備受關注,然而它命運多舛,改檔、改名之後,成為《大秦賦》終於上映。可這部《大秦帝國》四部曲的最後一部非但沒有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反而從開始的8.9分一路狂降到如今的6.6分,且還有下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