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為大秦賦,這裡面包含了什麼深意?

2020-12-22 假如我是狐城

大秦帝國這是最近幾年中國人對於秦朝的一個新的認識,過去的我們都是批判秦朝的暴政,把秦朝看成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朝代,但後面我們知道了歷史遠非那麼簡單,就從最近幾年的大秦帝國變化來說,一開始是以秦孝公和商鞅為主的秦國崛起史,到後面則是秦惠文王的東出歷史,到秦始皇時代終於一統天下,而今天所說的這部劇—《大秦賦》就是敘述的秦始皇統一前夕的壯麗歷史,而這部恢弘大作卻經歷了一個由天下到賦的轉變,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深意呢?

慢工出細活,歷史必大作

歷史是不容懈怠的東西,過去的我們拍攝歷史大劇太過於浮躁了,一個歷史人物靠的不是那流量效益,靠的也不是所謂的人氣和追捧,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要給後世營造一個中正的形象,今天我們敢污衊秦朝的歷史,用戲謔的態度去拍攝,誰又能保證自己的歷史不會被後人捏造,所以我們說尊重歷史就是尊重未來的自己。

大秦賦可以說是近幾年以來耗費時間最長,資金最多,道具復原最齊全的一部電視劇了。劇本是一個電視劇的靈魂,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劇本,那這部電視劇即使出產也就是增加了中國電視劇行業的覆審工作量罷了,大秦賦在劇本方面十分的平靜,沒有因為大秦帝國前幾部系列的備受好評而急於推出新劇,只是沉下心來打磨了八年。

拍攝的時間花費了235天的時間,這235天裡面,拍攝工作者和演員們不斷的替換拍攝場地,據統計光是場地就意搭建了1000多處。對於秦軍的盔甲更是重視,考慮到秦朝是中國歷史上軍隊制度最開始全面組建的時代,裡面的細則都讓盔甲製作人員十分頭疼。歷史之中的數十萬秦軍雖然無法做到盔甲完全還原,但還是製作了4000多套秦軍盔甲,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用一樣的群眾演員去不斷的串演各國軍隊,極大地避免了穿幫的存在。對於大秦賦之中要出現的六國華夏各種人物,劇組也是製作了11000多套服裝。

為什麼改名叫天下?

如果我們從前面幾部來看,第一部叫做大秦帝國之裂變,第二部叫做大秦帝國之縱橫,第三部叫做大秦帝國之崛起,第四部叫做大秦帝國之天下?一開始的的話的確是這樣想的,這裡面可以組合成為一個順序,就是秦國從秦孝公時代開始變法崛起,然後秦惠文王率領秦軍東出,其次到秦昭襄王時代六國聯合抗秦,這一部部實則就是對於秦國由西垂小國崛起成為西方大國,再到後面一統天下的歷史,所以我們就覺得到了秦始皇時代統一天下必定要將這個劇命名大秦帝國之天下。

這是中國人的一種慣性思維,前面的劇名都是十分押韻,我們要求最後一部秦劇命名為天下也就是這種心理在作怪。畢竟我們祖先寫文作詩了幾千年,這裡面的押韻和對稱都是一種要求,最後一部秦劇沒有命名為天下讓很多人感到遺憾,覺得導演沒有做到這個大秦帝國系列的協調統一,但我只能說這樣改變自然有他的道理。天下雖然好,那我們中國人對於秦朝的看法是不是也該變一變了呢?

大秦賦代表著中國人對秦朝看法的轉變

我們一直以來對於秦朝太不公平了,自漢朝建立以後我們就稱秦朝為暴秦,批判秦朝就是一個虐民的王朝,但這樣的看法是不是太過於偏激了,我們批評秦朝修建長城勞民傷財,使得無數的百姓死於這沉重的勞役之下,但我們是不是忽略了北方匈奴在秦始皇時代已經完成了統一?如果沒有橫亙萬裡的長城防線,後面的漢人真的能夠穩坐長安城之中談笑風生的寫文作賦嗎?

諺語說的好:喝水不要忘記挖井人,我看我們把這些都給忘記了,秦朝滅亡的太慘了,以至於漢人沒有時間去思考秦朝何至於滅亡如此之速度,楚漢的崛起也太過迅速了,以至於如司馬遷一般的作者也只能把秦朝滅亡之後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面天下易主三次歸於天命,第一次是秦二世到西楚霸王項羽,第二次是項羽到漢高祖劉邦,這些沒有先祖積累的劉邦布衣是如何成為天子的,天命為什麼繼承著秦朝的制度還要去污衊秦朝呢?

像當時被焚燒之後的鹹陽城是真的被項羽給浪費掉了,漢朝不得不在旁邊重新修建起長安城諸多宮殿,秦朝的律法也並沒有傳說之中的那麼嚴酷,越來越多的考古證據已經開始為秦法正名,漢朝也並不是真的只是如同成語故事之中那般只有約法三章,漢朝的系統法律叫做漢九律,可以說就是從秦法裡面照搬,然後改了一個名字而已,漢武帝時代北出擊敗匈奴走的還是秦始皇時代修建的秦直道。

珠江水系至今還因為秦朝修建的那一條靈渠而受惠,四川盆地就更不用說了:一條戰國時代秦國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改變了巴蜀之地的土地,使得原來夏商周時代的不毛之地變成了天府之國,土地肥沃了兩千多年,再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確立的大一統制度深入人心,秦朝雖然二世而亡,但大一統制度和郡縣制是不是一直用到了現在?

後世不管中國如何分裂,但中國內鬥所產生的新強者必將會重新建立起來新的,更強的大一統國家,在這個國家裡面,一切都是遵循的秦始皇遺志,天下文字,度量衡必定要統一,所以中國沒有歐洲那樣的分裂,中國人始終是團結在一起的,內部有一點小矛盾可以關起門來自己解決,但面對外敵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得放下。一個為我們創造了如此多普世價值觀,可以流傳萬年制度的秦朝為什麼還是被我們罵了兩千多年,我們是不是該反思反思?

秦朝其實是沒有錯的,只是錯在一切都操之過急,後人不應該因為秦二世和趙高而否定整個秦朝。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還是這首詩說得好,我們是時候該對過去對秦朝的看法作出自我反思了,定義為大秦帝國之天下固然可以讓我們覺得是對前面幾個大秦帝國的繼承,固然可以讓我們覺得這是在致敬前輩,固然可以讓我們的強迫症得到完美解決,但大秦賦卻改出了一種新的高度,《爾雅》裡面曾經說過:賦者,歌功與德也!《說文》裡面也解釋過:賦者,改觀易新,篆文傳萬世也!

大秦賦代表著中國人對於秦朝看法的改變,我們自此以後,再也不會言秦必暴了,我們對於秦法,秦制,秦史都將翻開一個新的篇章,我們將客觀地看待秦朝的利與弊。秦始皇時代的夢想是整個天下,未來中國人的夢想將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有何深意?
    和《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相比,《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特別是在上映之時,竟然連名字全部改掉,改為《大秦賦》。實際上改了名字之後,電視劇所要表達的核心主題其實也發生了變化。《大秦帝國之天下》彰顯著一種自信的傲氣,表達出了一種主觀上的成功。裡面含有歌頌的意味,但是又遠遠超過歌頌本身。而「某某賦」這是一個古老的文體格式,發源於春秋戰國,興盛於漢唐。
  • 大秦帝國收官之作:大秦賦
    12月1日,《大秦賦》正式上線,在央視播出。這部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現分成上下兩部,改名為《大秦賦之東出》、《大秦賦之天下》。大秦帝國是孫皓暉創作的小說,小說參考了大量資料,完美呈現出大秦帝國的風貌。恆古帝國,始於裂變2009年,大秦帝國第一部播出:《大秦帝國之裂變》。原作者孫皓暉擔任編劇。
  • 大秦賦不是大秦帝國第四部
    大秦帝國天下改名大秦賦其實這名字也是蠻有韻味的但是看了30多集叫大秦婦或者大情婦也許更加合適30多集的內容如果是叫大情賦但實際歷史上,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應該繼續讓一個少年來演,而不是直接出現40幾歲的少年。第二,趙姬的轉變沒描寫。這個在前期沒有任何個性描寫的人物,本應該在這個時候對人物個性有挖掘。然而編劇放棄了這個過程。為了配合歷史發展來講故事。也不告訴觀眾為什麼。因為歷史上趙和嫪有一腿,所以劇裡馬上也要發生這些。
  • 無論叫《大秦賦》還是「大情婦」,都不屬於《大秦帝國》系列
    要說年底最火的電視劇,《大秦賦》首當其衝,因為這部劇曾被認為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此前該劇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在宣傳階段也是以該系列完結篇做宣傳的,沒想到開播後卻改名叫做《大秦賦》,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 大秦帝國之天下講述了什麼故事好看嗎 大秦帝國之天下結局是什麼
    現在的世界是以前古代人慢慢演變而來的,很多導演拍出古裝電視劇向現在人展現歷史的精髓,但是不管劇情、人物、服裝都深受觀眾喜愛,那麼在最近播出的大秦帝國之天電視劇,是由張魯一、李乃文、朱珠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那麼大秦帝國之天下好看嗎?這部劇結局是什麼?大家一起看一下。
  • 熱劇《大秦賦》代入感特別強《大秦帝國之天下》
    12月1日開播的古裝大劇《大秦賦》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老戲骨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一經開播,就贏得了開門頭彩,網絡熱度不斷攀升。該劇講述了始皇帝嬴政順應歷史潮流統一天下、奠定中華文明根基的故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愛奇藝同步全網首播。
  •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工人日報》(2020-12-20 04版)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大秦賦》豆瓣8.0評分突然崩了,只因爛尾成「宮鬥大秦婦」
    眾所周知,熱播劇《大秦賦》改編自孫皓暉的原著小說《大秦帝國》,既然熱播劇《大秦賦》成為了爛劇,那麼對秦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原著《大秦帝國》是如何歌頌秦國歷史的。為什麼秦始皇可以一掃六合?為什麼當年那麼強大的齊國那麼強大的楚國沒有成功?而這個驚天偉業在秦始皇手上實現了。
  • 《大秦賦》評分驟降!我被大秦負了……
    今天想跟大家說說最近熱播的《大秦賦》!講真的,大秦系列,真的是很多人的情懷所在!畢竟《大秦帝國》的前三部曲都非常的成功,每一部都堪稱佳作,而且至今網上評分依然很高,原本以為有了前三部的鋪墊,這部劇形勢應該很樂觀。但是,看了幾集之後,小編表示有點無語,此劇真的是高開低走,播到現在,小編完全沒有想往下看的欲望了。
  • 《大秦賦》評分或將破7,「帝國」人品是怎麼敗光的?
    否則,又怎麼會在定檔之初就「毅然」選擇棄《大秦帝國》這個超級IP不用,而更名換姓,以《大秦賦》為名將其推向前臺呢?豈非捨近求遠、舍本從末嗎?換句話說,或許,製作方、出品方在改名推出《大秦賦》的時候,就缺乏底氣,或直接對自己這部作品缺乏信心,既不想徹底放棄《大秦帝國》的人氣和熱度,又不敢頂著《大秦帝國》的名頭招搖過市。
  • 大秦賦:東出馬踏六國,歸來鼎定天下,六世秦王的勵志故事
    一曲大秦賦,一部老秦人熱血奮鬥故事的終章。東出馬踏六國,歸來鼎定天下。嗚呼,央視八套的寶壓對了,大秦賦火的一塌糊塗,七嘴八舌中,如果你還不知道「奮六世之餘烈」,至少知道大秦帝國的系列。大秦帝國系列之天下,儘管臨時改名《大秦賦》,但依舊無法阻擋觀眾朋友們的喜愛,一經播出,引來關注無數,朋友圈的熱議更是一浪高過一浪,估計又會引發一場國史正劇新熱潮。現在,我來為大家介紹大秦帝國系列內容概要: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橫空出世。
  • 大秦帝國四部曲的關係你捋順了嗎?《大秦賦》成完美終結篇
    續集大多口碑撲街,但是「大秦帝國」系列卻是一個例外。《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劇豆瓣評分都在8.5分以上,《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的終結篇,也算是迎來了口碑的開門紅。《大秦賦》講述的是秦始皇嬴政(張魯一飾演)在呂不韋(段奕宏飾演)等人的輔佐之下,成就天下霸業的故事。
  • 從《大秦帝國》三部曲到《大秦賦》,看秦國一統天下的強國之路!
    《大秦賦》以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著名的「邯鄲之戰」開篇,可謂是吸引了不少影迷的關注,然而影迷們本以為《大秦賦》的豆瓣評分會一路扶搖直上,卻沒有想到該劇在維持了一段時間的8.3分後,驟然降到了7.7分。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大秦賦》得不到更多影迷的認可,值得肯定的是,《大秦賦》是《大秦帝國》三部曲的延續,完成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後拼圖。
  • 《大秦賦》口碑持續走低,孫皓暉發話《大秦帝國》明年重拍
    《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又名《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與此同時《大秦帝國》原著作者孫皓暉發話《大秦帝國》從第二部開始就背離原著精神。到第四部時拒絕讓製作方使用《大秦帝國》名稱。孫皓暉進一步談到《大秦帝國》明年開始重拍,未來還將拍攝4部《嬴政大帝》。既然目前播出的《大秦賦》背離原著精神,將太多精力用在宮鬥戲上,所以重拍是最好的選擇。
  • 歷經改名風波後,《大秦賦》我看了四集,細節硬傷,令我心情複雜
    這就是《大秦賦》。許多觀眾或許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它原來的名字叫做《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這個系列已經陪伴觀眾走過了10年時間,是一部幾乎零差評的歷史正劇,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縱橫捭闔統一天下的故事。
  • 《大秦賦》口碑崩壞?怪不得原作者要求改名!
    《大秦賦》原本叫做《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終篇章,觀眾也給予他厚望。因為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都是口碑極好的佳作,可以說是歷史證據中的佼佼者,國劇之光!
  • 從8.9分掉到6.6分,誰該為《大秦賦》的失敗買單?
    由於《大秦帝國》系列的超高口碑以及對歷史的嚴謹,《大秦帝國之天下》在2018年開機時就備受關注,然而它命運多舛,改檔、改名之後,成為《大秦賦》終於上映。可這部《大秦帝國》四部曲的最後一部非但沒有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反而從開始的8.9分一路狂降到如今的6.6分,且還有下降的可能。
  • 大秦無賦大漢有賦,漢賦就是拍馬屁嗎?
    一星期,可以改變什麼?一星期可以讓一個劇口碑反轉自2009年開始,大秦帝國系列劇四年一部,穩紮穩打。從《大秦帝國之裂變》中決意變法的秦孝公、到《大秦帝國之縱橫》裡的虎狼之君秦惠文王,再到《大秦帝國之崛起》裡的戰國大魔王秦昭襄王,秦帝國從西北邊陲孱弱小國到一統天下的百年歷史也就此緩緩鋪陳開來。
  • 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
    導語: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大秦賦》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變,從史詩級歷史正劇轉變成了大型宮鬥劇,估計導演拍這部戲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心吧!怪不得這部劇的名字沒有繼續沿用《大秦帝國》的名頭,對此觀眾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呸!這屆的觀眾真的是太可憐了。《大秦賦》最近口碑下滑的有點嚴重,本以為8.4就是已經是極限了,誰知道都快跌到及格線去了。而且根據劇情介紹,《大秦賦》連最後逆風翻盤的可能都沒有了。嫪毐是真的能活!
  • 改名為《大秦賦》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你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
    【改名為《大秦賦》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你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被資本改編的《大秦帝國》第四部《大秦賦》,讓藝術和真實蕩然無存!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把《大秦帝國》改成了《大秦賦》保住了前三部的臉面。前三部講述的都是各國間的外戰縱橫、改革氣魄、內安策略、口才手段、外交風雲和權謀霸術。簡而言之,前三部是實打實的戰國劇,硬碰硬的男人劇!可到了最後一步要收官了,卻開始沒完沒了的在後宮和情感上下功夫,有何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