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蘇區第一至五次反"圍剿"鬥爭中,他先後任醴陵遊擊隊隊長、獨立1師第3團總支部書記、紅八軍第49團特派員。作戰中,他憑著自幼練就的一身武功,衝鋒在前,退卻在後,有時甚至奮不顧身地去救護戰友,成為一名英勇無畏的革命戰士,並很快成長起來,從班長、排長到擔任醴陵遊擊隊隊長。
1934年4月,晏福生任紅49團政委,和團長吳正卿率部參加沙市戰鬥。他和全團官兵埋伏在沙市外圍,待從永新過來的國民黨軍侯鵬飛旅進入包圍圈後,一聲令下,槍聲大作,原先還大搖大擺的侯鵬飛旅突遭伏擊,嚇得屁滾尿流,慌作一團。侯鵬飛用槍頂著士兵發起衝擊,妄想突圍出去。晏福生指揮戰士們猛打猛衝,三下兩下就殲滅了敵人。國民黨軍旅長侯鵬飛見勢不妙,撲通跳進了荷塘,想潛走,但還是被紅軍戰士揪了上來。
這年7月,晏福生率49團隨紅六軍團西徵。紅二、六軍團擔負著吸引、牽制圍攻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戰略轉移探路的任務。在湘桂邊界的蔣家嶺,桂軍第19師第55團構築陣地阻擊紅軍。師裡命令49團拿下敵人。晏福生親自指揮1營1連由左側向敵人後方迂迴,團主力從右側強攻敵人。經過3個小時激戰,一舉殲滅了號稱"鐵軍師"的桂敵55團,為西徵打通了進入廣西的道路。10月24日,紅六軍團一路浴血搏殺,衝破湘黔桂三省軍閥和國民黨中央軍的圍追堵截,與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在貴州木黃勝利會師。
11月初,晏福生在兩軍團首長採取的聲東擊西之計下,指揮全團攻佔永順,迎接兩個軍團進入湖南西部永順地區休整。永順為湘西北要衝,永順落入紅軍之手,令湘鄂兩省之敵大驚。何鍵為了消滅進入湘西的紅二、六軍團,嚴令湘西陳渠珍部糾集重兵前來"圍剿"。面對氣勢洶洶的敵人,紅二、六軍團決心誘敵深入、伺機殲之。紅軍主動撤離永順,把追剿的湘軍周燮卿旅誘到十萬坪地區。晏福生率領的49團早已設伏多時,見敵人進入伏擊圈便居高臨下立即開打。周燮卿旅潰不成軍,倉皇突圍。十萬坪戰鬥殲滅國民黨軍2000多人,威震敵膽,是紅軍進入湘西的第一個大勝仗,對開闢湘鄂湘黔根據地有著決定意義。
1935年1月,國民黨軍以10萬兵力、兵分6路"圍剿"紅二、六軍團。根據中央"集中紅軍主力,選擇敵人弱點,不失時機地在運動中各個擊破之"的指示,紅二、六軍團展開大規模反"圍剿"作戰。4月中旬,晏福生率49 團受領了奪取陳家寨的任務。戰鬥發起後,他親自指揮2營衝當先鋒,很快攻進寨裡,佔領了敵人指揮所。剛進入指揮所,晏福生突然發現有一股敵人從紅軍陣地西側跑了,他立即帶著警衛員追了過去。戰鬥結束後,部隊撤出陣地進行總結,發現晏福生和他的警衛員都不見了。團長派人四處尋找,查問俘虜,但都沒有得到有關晏福生下落的線索。戰士們都想:政委打仗時衝在最前面,肯定是中彈犧牲了。團長吳正卿對全團官兵提議:全體人員為晏福生政委的犧牲默哀三分鐘。誰知他們剛低下頭,就聽見有人喊:"我們回來了。"這不是晏政委那熟悉的聲音嗎?大夥一看:正是晏福生。他和警衛員兩個人滿身都掛著槍枝彈藥,旁邊還跟著10多個俘虜。聽說正在為自己開追悼會,晏福生不禁哈哈大笑地說:"敵人還沒有消滅,革命還沒有成功,閻王爺還不忍心收咱們呢!"
不久,晏福生升任紅18師政委,後又任紅16師政委。
1935年9月,國民黨軍再次投入130個團,"圍剿"湘鄂川黔蘇區。由於敵眾我寡,紅二、六軍團被迫於這年11月開始長徵。紅二、六軍團經過艱苦轉戰,於1936年7月在甘孜同紅四方面軍會師。7月5日,紅二、六軍團與紅三十二軍組成紅二方面軍。為了徹底殲滅紅軍主力,蔣介石又調集重兵火擊紅二方面軍。為擺脫困境,紅二方面軍於10月分成左石兩路縱隊加速向北轉移。晏福生率16師作為紅六軍團前衛,承擔了開闢前進通道的重任。在娘娘壩戰鬥中,16 師師長張輝不幸中彈犧牲。
10月7日,部隊行進到羅家堡,與國民黨軍部隊遭遇。晏福生指揮部隊迅速搶佔有利地形,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由於發現了紅軍主力,其他地方的國民黨軍部隊也迅速趕了過來,敵人越來越多,戰鬥形勢越來越嚴峻。雖然全體官兵奮勇拼殺,勇猛衝鋒,但無奈敵眾我寡,陣地在一步一步縮小。軍團命令晏福生想盡一切辦法,殺開一條血路,掩護軍團主力轉移。晏福生冷靜判斷地形和戰鬥態勢後,指揮部隊向山下斜坡發起進攻,以引開國民黨軍。戰鬥越來越慘烈,國民黨軍幾架飛機也呼嘯著朝紅軍投擲著炸彈。濃煙滾滾,炮聲隆隆,殺聲陣陣,山坡上流滿了鮮血。晏福生也已殺紅了眼睛,和戰士衝在國民黨軍中間左右拼殺。突然,警衛員手裡揮動著布條,大喊著拉住了晏福生。晏福生不知他什麼意思,問:怎麼了?警衛員一指他右臂,晏福生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右臂被彈片深深地劃開,正往外冒著鮮血,他頓時感到一陣鑽心的疼痛。警衛員要給他包紮傷口,他拿出密電碼本讓他們帶著趕快衝出去。在這生死關頭,警衛員怎能離開他?但晏福生一推他們,縱身跳下陡坡,霎時不見蹤影。國民黨軍嗷嗷叫著衝了上米,戰士們滿含淚水殺了出去。在紅16師全體官兵的大力掩護下,紅六軍團主力順利突出重圍,轉移到安全地帶。
戰鬥結束以後,紅16師多次派人搜索戰場,尋找晏福生,但都無功而返。於是,大夥都認為晏福生一定是光榮犧牲了。軍團政委王震得知消息後十分痛心,特地在軍團排以上幹部大會提議:向晏福生同志默哀三分鐘。誰知,命大的晏福生並沒有犧牲,而是被老鄉救了。他顧不得養傷休息,拼命追趕部隊,不料沒有趕上紅六軍團,反而碰上了紅四方面軍的部隊。
在水暖堡地區,衣衫襤褸的晏福生碰上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的一個師部。師長不認識晏福生,面對這個傷殘疲憊的陌生人,他警惕地盤問:"你說你是紅二方面軍16師政委,你們方面軍的副總指揮是誰?""蕭克。"蕭克此任三十一軍軍長,晏福生喜出望外,"請你們馬上給蕭軍長發電,就說晏福生還活著,請他派人來接。"蕭克見到晏福生後,扶著他的斷手,十分心痛,立即將他轉送紅四方面軍衛生部,請以"一刀準"聞名的衛生部部長蘇勁光為其做了截肢手術。做完手術,蕭克讓他好好養傷休息,但晏福生豪氣衝云:"憑著一條胳膊,我照樣幹革命,打勝仗!"
11月,晏福生擔任西路軍幹部團政委,參加寧夏戰役計劃。西路軍在徵戰過程中失敗後,晏福生歷經千難萬險,回到了延安。
1938年3月,晏福生任359旅717團政委,和團長劉轉連率部抵達晉西北,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他們緊緊依靠當地群眾,利用有利的地形地物開展山地遊擊戰,不斷給予日軍沉重打擊。
1939年5月,日軍第109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共5000多人對繁峙縣、五臺縣等地區進行大規模"掃蕩"。日軍每到一處,殺光、燒光、搶光,無惡不作。針對日軍的瘋狂行動,359旅首長決心在上下細腰澗伏擊日軍,717團奉命承擔截斷日軍後路的任務。12日,日軍大部隊進入359旅伏擊圈,立即遭到迎頭痛擊。日軍急忙向後撤退,但晏福生率第717團已經攔在他們面前。晏福生指揮部隊猛烈開火,打得日軍鬼哭狼嚎。眼見子彈快打光了,晏福生喊了一聲"跟我上",一隻手揮舞大刀衝進日軍陣裡。驕橫的日軍哪見過這種陣勢,晏福生獨臂拼殺的神勇勁頭把他們嚇呆了。戰士們跟著飛躍而出,和日軍展開了肉搏戰。經過激烈戰鬥,晏福生率717團同兄弟部隊一起殲滅日軍500多人,粉碎了日軍的"掃蕩"。
1939年冬,717團隨旅部返回陝北,奉命參加大生產運動,在南泥灣屯田墾荒。晏福生身先士卒,在勞動生產中處處做表率。雖然他只有一隻胳膊,但幹起活來特別利索,一點也不需要別人幫忙,並且還幹得特別好。他讓人打制了一把可以一隻手用的鋤頭,下地墾荒種田。無論是放火燒荒,還是澆水鋤田,晏福生都一絲不苟,認認真真。秋天到了的時候,他收穫的勞動果實也特別豐厚。1943年2月,陝甘寧邊區政府評選生產英雄,晏福生在122名英雄中排名第三。毛主席主席親筆為晏福生的獎狀題詞:堅決執行屯田政策。不久,晏福生調任警備一旅副政委,繼續負責旅裡的大生產。由於搞得好,又一次被推舉為生產英雄。
1945年8月,晏福生任359旅南下第二支隊政委,和司令員劉轉連一起率部進軍東北。
1947年9月,晏福生任十縱第28師政委。遼瀋戰役發起後,第28師在黑山構築陣地,阻擊可能自瀋陽西出增援錦州的國民黨軍廖耀湘兵團,配合主力攻佔錦州。10月24日,廖耀湘兵團氣勢洶洶地衝了過來,晏福生和師長指揮全師官兵頑強阻擊。為了儘快突破黑山陣地,廖耀湘運用了5個師的兵力,200多門大炮和10多架飛機日夜轟炸。在兵力和武器對比上,第28師居於劣勢。晏福生指揮官兵發揚以劣勝優的光榮傳統,採取多種戰法,大打加巧打,在國民黨軍面前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在一次又一次的衝鋒被打退後,廖耀湘兵團唯恐在此全軍覆沒,慌忙逃竄。晏福生指揮部隊英勇作戰,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受到野戰軍總部的特令嘉獎。
1949年6月,晏福生任第四十七軍副軍長兼139師政委,挺進湘西,目標直指盤踞在大庸的國民黨軍第一百二十二軍。晏福生親率139師實施正面攻擊。他派出一個營奇襲國民黨軍指揮機關,不費一槍一彈俘虜第一百二十二軍軍長張紹勳。得手後,晏福生指揮師主力部隊對城內國民黨軍分割包圍,各個殲滅。這一戰,殲滅國民黨軍5000多人。
10月後,晏福生率140師和軍炮團、教導隊留駐阮陵、黔陽一帶、開展保護交通、徵糧支前、清剿土匪的工作。湘西素有"割不完的大煙,數不清的槍,打不淨的土匪"的說法。1950年1月1日,晏福生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全力組織領導剿匪工作。這時,湘西的匪患特別嚴重,大大小小有二三十萬人,活動非常猖獗,嚴重影響湖南全省的安全穩定,危及新生人民政權。中共湖南省委特別要求:剿匪是當前中心工作的中心環節,不解決土匪問題,任何社會改革、生產建設都無從談起,特別是湘西,剿除土匪更加緊迫和重要。晏福生根據地區形勢和罪情,把湘西劃分為中心區和夾心區,分別進行不同形勢的鬥爭。
在中心區,剿匪工作以武裝工作隊為主,結合發動群眾,殲滅匪首,收盡匪槍;在夾心區,剿匪工作以部隊作戰為主,進行包幹清剿。晏福生指揮第141、139、140三個師發動了剿匪春季攻勢,相繼殲滅了陳子賢股匪、張平股匪、陳渠珍股匪,殲滅股匪1萬多人,解放了乾城、古丈、麻陽、會同、綏寧等縣城。然後,晏福生指揮部隊乘勝進攻,對沅陵、辰溪、淑浦、芷江、懷化、黔陽、永順、桑植、大庸等地區土匪進行了全面清剿,殲滅土匪1.5萬餘人。
晏福生把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指揮部隊深入群眾,廣泛發動群眾參加剿匪鬥爭。一個"父勸子,子勸父,親勸親,友勸友,妻勸夫,弟勸兄,匪勸匪"的"七勸"運動,在湘西大地轟轟烈烈地展開。群眾的熱情參與使得剿匪鬥爭變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人民戰爭。大小土匪魂飛魄散,無處藏身,紛紛束手就擒。為了殲滅盤踞在湘黔邊界的大小土匪,晏福生指揮部隊把800 裡邊界劃分成塊,多路出擊,運用長途奔襲、分進合擊、內外夾擊等多種戰法,橫掃800裡湘黔邊界,殲滅了瞿波平股匪、師興周股匪、"華南反共救國軍第三方面軍"、楊彪股匪等,最終取得了湘西剿匪的徹底勝利。
晏福生將湘西剿匪的戰況向中央作了報告,毛主席審閱報告後批示:"在湘西21個縣中殺了一批匪首、惡霸、特務,準備在今年由地方再殺一批。我以為這個處置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使敵焰下降,民氣大伸。"此後,晏福生相繼任湖南省政府民政廳廳長、湖南軍區黨委書記、廣州軍區副政委等職,為新中國建設繼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