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最初的三個師政委,兩位病逝,一位成元帥

2020-12-12 閒來聊史

八路軍成立後,只有三個師,師長後來都是元帥,副師長有兩位也是元帥,只有蕭克評了上將,而且是第一上將。所以大家都說,八路軍的師長和副師長那都是元帥級別的。

那麼,八路軍的師政委呢?八路軍最初成立的時候,沿用國民黨的部隊番號,沒有政委一說,叫政訓處主任。在八路軍成立不久,我軍的優良傳統政委制度恢復,三個師的政委都是誰呢?

分別是聶榮臻、關向應和張浩。

按理說,這三位師政委也是元帥級別的,因為師政委和師長平級,還要大於副師長,所以,師政委也應該評元帥。那麼,這三位師政委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很遺憾,只有一位成為元帥,另兩位都沒有活到建國後,自然也就沒有軍銜。

先說129師的政委張浩吧,他也叫林育英,是115師師長林總的堂哥,他們都是湖北黃岡人。林總後來能走上革命道路,很受堂哥的影響。張浩在建黨的第二年就光榮入黨了,革命資歷非常老。

很多人可能對他不熟悉,因為在早期的革命史上,張浩是在白區領導工人運動,直到紅軍長徵後期,才匯入中央紅軍。當時他剛從蘇聯回國,帶回了共產國際最新的指示,讓犯錯誤的張國燾迷途知返,貢獻很大。

很可惜,在擔任129師政委不足一年,張浩就回到後方休養了,他的身體累垮了,最終在1942年3月病逝。張浩離開129師後,由鄧小平接替他的職務。鄧小平也應該是元帥級,可是他推辭了軍銜。

然後是120師政委關向應,賀老總的好搭檔。關向應是遼寧大連人,滿族,他和張浩的經歷非常相似,早期都是在白區領導工人運動,都去蘇聯留過學,只不過,關向應入黨比張浩要晚,他是在1925年光榮入黨的。

在紅軍時期,關向應的名氣就已經很大了,早在1932年,他就被派到湘鄂西根據地,擔任紅三軍的政委,當時紅三軍軍長是賀老總。後來,關向應又擔任紅二方面軍的政委。

120師成立,關向應繼續和賀老總搭檔,擔任政委,因為長期艱苦的戰鬥,關向應患有嚴重的肺病,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最終在1946年病逝。

129師和120師的政委都中道病逝,非常可惜,只有115師的政委活到了建國後,他就是聶榮臻。115師成立,聶榮臻是副師長,後來改任政委。其實,從長徵時期,聶榮臻就和林總搭檔,帶領紅一軍團為中央紅軍開路。

不久,115師分家,聶榮臻率領一部分人留在五臺山開闢了晉察冀根據地,115師主力由羅榮桓率領去了山東敵後戰場,羅榮桓接任師政委之職。115師的兩位政委,聶榮臻是元帥,羅榮桓也是元帥。

相關焦點

  • 1955年授銜,新四軍跟八路軍相比,元帥少一個,但大將多一個
    1955年授銜,八路軍出了九位元帥,新四軍只出了一位:陳老總,很多人說新四軍太虧了。真的虧嗎?今天咱就來說說新四軍高級將領們的軍銜。 首先,咱要弄明白一個基本常識,就是路軍相當於集團軍(八路軍後來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下轄兩到三個軍,所以八路軍的級別要比新四軍高一級。
  • 八路軍第115師先後有3位師長,兩位成開國元帥,一位卻自焚身亡
    出自習慣,人們對改變後的工農紅軍還是稱為八路軍。稍微了解過段歷史或看過相關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八路軍在副總司令的領導下包括三個師,分別是林彪的115師,劉伯承的129師,賀龍的120師。在三個師中林彪的115師算是人數最多,其實林彪大家都有所了解,這是一位將才,他所領導的隊伍達到了1.5萬多人,是八路軍的拳頭力量,它的番號自1937年開始到1945年截止,歷時八年的時間,在這八年的時間裡,115師先後經歷了三位師長。
  • 這個軍區竟然誕生了三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你知道是哪個嗎
    中南軍區成立於1950年1月,是由第四野戰軍和華中軍區合併而成,領導班子主要來自第四野戰軍 三位元帥 第一位元帥是林彪。
  • 八路軍358旅,旅長是開國上將,兩位旅政委後來成就如何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達成了統一戰線全面抗日,紅軍三大主力軍由此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由朱德擔任總司令,同時下轄三個師,分別是115師,120師和129師,其次每一個師下轄2個旅,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八路軍120師358旅,358旅的旅長張宗遜算得上6個旅長中擔任時間最久的一位了
  • 八路軍115師的未解之謎
    關於八路軍115師的未解之謎,相關人物:林彪、羅榮桓、陳光、周昆。八路軍成立初期,紅軍一共被改編成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三個師在殺敵衛國中譜寫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都值得我們永遠緬懷,但是,115師似乎有一個「魔咒」存在,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謎。一、師長林彪中彈。
  • 八路軍三位副師長,有兩位授元帥,為何另一位連大將都不是?
    1937年8月,國共開始合作抗日,紅軍主力部隊也隨之改編成了八路軍。因為老蔣只給了三個師的編制,因此幹部基本上都是降職任用,能當上副師長的,資歷和能力都不容小覷,後來的成就也都很高。比如八路軍115師副師長聶榮臻、129師副師長徐向前,1955年都被授予了開國元帥軍銜。
  • 新四軍最牛的師,走出7大名將,4位是上將,還有一位大將!
    很多人都知道,八路軍最牛的師是115師,這個師走出了三位元帥,2位大將,九位上將。那麼,我黨另一支主力部隊新四軍最牛的是哪個師呢?是新四軍第三師,從這個師,走出了一位大將,四位上將,兩位中將,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七大名將都是誰。
  • 八路軍最好的旅,走出了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兩位少將
    ——雨果 抗戰時期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是由土地革時期的紅軍改編而後,當時紅軍主要分為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可能大家都覺得115師是八路軍主力師,因為平型關大捷讓八路軍115師名震全國,但是,115師在林總受傷後去蘇聯治療期間,115師一部被陳光與羅帥帶到山東建立根據地,還有一部分被聶帥帶到五臺山建立抗日根據地,也就是說115師自林帥指揮了一場平型關戰役後,就被瓜分了。
  • 兩位元帥領導,8個師11個旅,兵力我軍第一
    1938年4月底,徐向前率129師部分部隊到河北南部發展。1939年春夏,日軍集中兵力掃蕩華北抗日根據地,其中5個師團3萬餘人分11路圍攻冀南八路軍。徐帥回憶「這次反掃蕩異常艱苦」,堅持到1939年5月,日軍不得不撤出根據地。 1939年5月,徐向前奉命前往山東工作,從此離開了冀南,離開了129師。
  • 十大元帥最初在黨內地位最高的人是誰?
    十大元帥中,入黨最早的是朱德,第二位就是聶榮臻,第三位是陳毅,第四位是林彪,第五位是劉伯承,第六位是徐向前,第七位是羅榮桓,第八位是葉劍英,第九位是賀龍,最後一位是彭德懷。但在我黨發展的初期,黨內地位最高的卻是聶榮臻。1927年初,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由廣州遷都武漢。這年春天,中共中央機關也從上海遷到武漢,時任中央軍事部長的周恩來也來到武漢。
  • 八路軍三個主力師,後來在1955年授軍銜,分別出了多少個大將?
    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了八路軍,當時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三個師的建制,分別是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直到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之後,八路軍這三個主力師又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可以說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五個野戰軍部隊基本上都是從八路軍這三個主力師發展而成的。那麼,八路軍三個主力師後來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分別除了多少個大將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來說一說八路軍第115師。
  • 師政委和團政委會師長徵,多年後,師政委卻成為團政委的下屬
    紅三十軍政委李先念對先頭部隊八十八師政委鄭維山說,翻過雪山,迎接中央紅軍。鄭維山非常興奮,也非常激動,帶著部隊一鼓作氣翻過了雪山,通過望遠鏡發現前面真的有一支部隊。那是中央紅軍的先頭部隊。鄭維山飛快地迎上去,和中央紅軍的開路先鋒楊成武緊緊擁抱在一起。楊成武是鄭維山最早見到的中央紅軍將領,跟他後來的人生結下了不解之緣。
  • 授銜時,紅軍十個軍團的政委,都是啥軍銜
    這十個軍團的十二位軍團長的職務我們看到了,一共出了四位元帥、一位大將、一位上將,可謂是將星璀璨了。而擔任十個軍團的政治委員的將領都是誰,分別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並發展了晉察冀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發展了華北軍區,指揮過清風店戰役、解放石家莊等戰役,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紅二軍團曾經有兩位政委:周逸群、任弼時,另外,紅二軍團縮編為紅三軍期間,鄧中夏、關向應也先後擔任過政委。
  • 解放戰爭時,這個師政委副政委政治部主任都成少將,為何師長降職
    政委謝鏜忠,江西贛縣南塘鎮大都村人,1931年參加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任九軍團三師七、八團指導員、教導員、俱樂部主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二軍教導隊代政委、第九十六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參加了二、三、四、五次反「圍剿」戰鬥和長徵。
  • 江西省的這三位吳姓開國將軍,一位曾任副國級!
    江西這三位,吳姓開國將軍,一位曾任副國級!1、吳克華(1913年-1987年),江西省弋陽縣人,1955年授中將軍銜;享年64歲。1980年1月,吳克華將軍調任廣州軍區任司令。臨赴任前,葉英劍元帥不無幽默地對他說:「老吳,你五任司令員,堪稱解放軍之最呀!
  • 八路軍六個正副師長,五位授銜元帥,為何120師副師長為上將?
    因為八路軍在抗戰時期只有3個主力師,一共有6位正副師長,其中5位正副師長成為了元帥,唯獨120師的副師長蕭克被授為上將軍銜。為什麼蕭克將軍會被授予上將軍銜?我們一起來看看原因。 這所憲兵教練所被併入了黃埔軍校,因此蕭克也成了黃埔四期的學員。「人的命,天註定」,黃埔四期的學員就是趕上了好命。前幾期的學員還有兩次東徵失敗的經歷,甚至還折損了不少人馬。但是黃埔四期就搭上了北伐的末班車,戰爭勢如破竹,功勳不斷加身。
  • 八路軍3個師抗日首戰分別是什麼?戰果如何?蔣介石如何嘉獎的?
    紅軍主力部隊被改編為八路軍,下轄3個師,分別是115師、120師和129師。八路軍3大主力師成立後,馬上開赴抗日前線,協助國民黨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 8年抗戰中,八路軍打過許多赫赫有名的戰役,聲震全國,平型關大捷、雁門關大捷、夜襲陽明堡、神頭嶺伏擊戰、百團大戰等,都是八路軍的名作。那麼八路軍3個師抗日首戰分別是什麼?戰果如何?蔣介石如何嘉獎的?
  • 八路軍這個師師長是開國上將,下轄三個團,有一個團長被槍決
    八路軍只有三個師嗎?貌似如此,其實不然。準確地說,八路軍只有三個主力師,在八路軍成立僅僅兩個月後,又建成了第四個師,也就是八路軍獨立第一師。 三個主力師的師長都是元帥,那麼這個獨立第一師呢?師長楊成武只是開國上將。為什麼呢?
  • 八路軍115、120、129這三個師的番號為什麼沒連在一起?
    8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和總部特務團。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12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
  • 八路軍六個師長五個元帥,他最後位於開國上將之首
    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答應了一致抗日的要求,將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武裝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之後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下轄三個主力師,共4.5萬人。起初八路軍成立的時候是準備建四個師,徐向前是第四個師的師長,但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國民黨方面沒有答應,只能建了三個師。八路軍每個師1.5萬人,三個師4.5萬人,加上司令部直屬部隊,一共五六萬人,但是在全面抗戰八年的時間裡,八路軍從五六萬人發展到了百萬之眾,還有數十萬的地方武裝。八路軍能在敵後發展成這麼大的規模,和八路軍的幾位師級幹部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