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熱映:1978年亞運會前期,中國女排主教練袁偉民為何突然臨陣換將?

2020-10-03 湖北衛視大揭秘

由陳可辛導演電影《奪冠》,正在各大影劇院熱映,電影講述的是中國女排40年來奮鬥歷程,裡面有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人物——中國女排。今天我們繼續講述女排奪冠背後的故事。

來源:電影《奪冠》官方微博

1977年8月,日本女排二隊來華訪問,就是這支隊伍在1974年訪華時,打遍中國無敵手。8月11日,中日女排小試鋒芒,上海萬人體育館座無虛席。中國姑娘一上來就以15:6和15:10連贏兩局,最終以三比0結束比賽。現場觀眾為中國女排的勝利拍紅了手掌,喊啞了喉嚨。日本隊主教練小島孝治當時就異常震動,當場就在體育館裡要求沒打好的隊員罰站。

中國女排

三天之後,中日女排再戰五臺山體育館,日本隊雖然贏得了第一局,但中國女排拿下了後三局,再次取得勝利。再次失利後,小島孝治也不得不說:「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中國隊進步的速度令人吃驚。下次訪華派最強的隊來。」

雖然初戰告捷,但是袁偉民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知道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面。

女排隊長 曹慧英

1977年11月,中國女排出徵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在這次比賽中,隊長曹慧英以她頑強的拼搏精神獲得最佳攔網、優秀運動員及敢鬥獎三個獎盃。然而,中國女排卻只得了第四名,失去爭奪冠亞軍的機會。回到休息室的女排姑娘,一遍又一遍地唱著一首歌,《紅湖赤衛隊》的插曲。

中國女排

中國人的確太想贏了!贏已經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可是,究竟如何才能贏,如何才能捧得冠軍獎盃,袁偉民意識到,如今的世界排壇已經成為技術、力量與高度相配合的運動。衡量一個隊進攻實力的主要標誌是強攻。要戰勝人高馬大的歐美強隊,迫切需要培養身材高大的強攻手。光有「機關槍」,沒有「大炮」是不行的。那麼,這個「大炮」會是誰呢?

郎平

1978年,身高一米八四,年僅17歲的郎平參加全國排球甲級隊聯賽,因表現突出,被袁偉民選入國家隊。為了將她培養成中國隊的重炮,袁偉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由郎平替代正處於高峰期的主攻手楊希出徵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八屆亞運會。

楊希

楊希,當時22歲,身高一米八0,由於長相酷似日本影星山口百惠而倍受球迷的追捧。她攻防技術全面,多次參加國際比賽,曾是中國女排的第一主攻手。而郎平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大家紛紛表示擔心,臨陣換將,袁偉民的這個決定會不會太草率了?


郎平

1978年12月10日這天,是郎平的18歲生日,也是她在第八屆亞運會上與觀眾第一次見面的時間,在與勁旅韓國隊的比賽中,郎平強攻頻頻奏效,表現突出,幫助中國隊戰勝了對手,打響了第一炮。然而,第二場在對陣日本的比賽中,郎平卻接連失誤,被中途換下了場,袁偉民的用人標準遭到觀眾強烈質疑。

郎平

在當時,我國排球界有「三年打基礎,五年成材,七年成器」的說法,有人認為當時的郎平只有五年球齡,她這根嫩竹扁擔還挑不了千斤重擔。那麼,袁偉民到底是如何考慮的呢?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明天繼續為您解密!

相關焦點

  • 《奪冠》背後的女排故事:1979年中國女排首次擊敗日本隊,女排姑娘火遍全國收到告白信
    正在熱映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提起中國女排,郎平是繞不過去的人物,從當年的中國女排的主攻手,鐵榔頭,到帶領女排姑娘2016年里約奧運會再次奪冠,郎平是中國女排絕對的靈魂人物之一。1978年12月10日這天,是郎平的18歲生日,也是她在第八屆亞運會上與觀眾第一次見面的時間,在與勁旅韓國隊的比賽中,郎平強攻頻頻奏效,表現突出,幫助中國隊戰勝了對手,打響了第一炮。然而,第二場在對陣日本的比賽中,郎平卻接連失誤,被中途換下了場,袁偉民的用人標準遭到觀眾強烈質疑。
  • 電影《奪冠》背後的女排故事:1984年春節為何是中國女排總教練袁偉民最難熬的一個冬天?
    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正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熱上映。《奪冠》講述的,正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個群體——中國女排。說起中國女排,我們總是會說女排精神,什麼是女排精神?電影《奪冠》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最好的答案。
  • 《奪冠》幕後:1984年奧運會女排決賽時,教練袁偉民交給郎平一項特殊的任務
    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的電影《奪冠》,國慶長假在各大影劇院熱映,引發無數女排粉的追捧與回憶。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首次展露了三代中國女排奮鬥徵程的完整脈絡,將不少國人的記憶,重新拉回到上世紀熱血沸騰的八十年代。
  • 《奪冠》定檔,你了解「中國女排」背後的這些故事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1978年舉行的曼谷第八屆亞運會上,一個傳奇性的女排人物出現了。她就是後來被大家稱為「鐵榔頭」的郎平。當年,郎平剛剛被袁偉民選進國家隊,雖是新人,但袁偉民卻大膽將她提拔為主力,替代當時的主攻手楊希赴約亞運會。這是郎平在國家隊的首次亮相。
  • 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奪冠之外的人生
    電影《奪冠》正在熱映,演員鞏俐飾演成年郎平,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青年郎平。東京奧運會結束之後,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將正式歸隱。「I love volleyball. It's my life. (我愛排球,這是我的人生。)」這是郎平對排球事業的深情告白——從1981年作為主攻手拿到中國女排第一冠,到2019年作為主教練拿下中國女排第十冠,郎平代表的女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 中國最偉大的教練——女排三連冠主教練袁偉民
    由陳可辛執導《奪冠》國慶前後全國上演,把人們拉回到四十年年以來中國女排在國際賽場奮勇拼搏,勇奪大賽冠軍振奮人心畫面。 中國女排第一次世界冠軍奪冠,是發生在1981年的第三屆女子世界盃,當年11月份,中國女排在主教練袁偉民的帶領下,先後戰勝了巴西、蘇聯、南朝鮮、美國、古巴隊、日本隊,以七戰七捷的戰績首獲世界冠軍。
  • 《奪冠》之前,關於中國女排你需要認識的三個人
    >袁偉民,1939年7月8日出生於江蘇蘇州,前中國排球運動員、前中國女排主教練,前國家體育總局局長。1995年,郎平受邀回國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曾一度率領中國女排走出低谷,獲得了1995年世界盃季軍、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第9屆亞錦賽冠軍、第13屆世錦賽亞軍和亞運會冠軍,但卻始終未能重奪世界冠軍,她於1998年宣布辭職。1989年-2005年期間,郎平先後在義大利和美國執教,1997年被國際排聯評為1996年度女排最佳教練。
  • 電影《奪冠》熱映:中國女排國家隊成立初期,訓練場館竟然是竹子搭建而成?
    由陳可辛導演、反映中國女排40年來奮鬥歷程的電影《奪冠》,原本定於2020年春節上映,因新冠疫情而延後,經歷了8個多月的等待後,於2020年9月25日終於和國人見面。上映3天,《奪冠》票房已達兩億。中國女排和郎平、陳忠和的故事,咱們湖北衛視《大揭秘》都曾有關專門的講述,從今天開始,咱們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再次帶您重溫中國女排的奪冠歷程,這個國慶,讓我們通過電影、文字及珍貴的歷史圖片,致敬中國女排!
  • 《奪冠》熱映中,先來了解下中國女排風雲史
    最近上映的《奪冠》你看了嗎?相信不少人已經為這部講述中國女排的電影貢獻了票房,即便你還沒走進電影院,但對於近年來中國女排奪冠的場景,你一定還歷歷在目。我國競技體育逐漸走上正軌,新的中國女排國家隊成立,時任女排國家隊教練的是被譽為「女排之父」的袁偉民,袁偉民的執教理念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徵,其認為:「不要認為做思想工作是領隊的事,做運動員思想工作主教練應該最有利。」
  • 【小康人物】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奪冠之外的人生
    電影《奪冠》正在熱映,演員鞏俐飾演成年郎平,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青年郎平。母親和女兒,在大銀幕裡重疊人生。  東京奧運會結束之後,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將正式歸隱。「I love volleyball. It's my life. (我愛排球,這是我的人生。)」
  • 「小康人物」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奪冠之外的人生
    電影《奪冠》正在熱映,演員鞏俐飾演成年郎平,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青年郎平。母親和女兒,在大銀幕裡重疊人生。東京奧運會結束之後,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將正式歸隱。「I love volleyball. It's my life. (我愛排球,這是我的人生。)」
  • "奪冠"背後 中國女排的真實故事
    1976年,中國男排與中國女排在福建漳州訓練基地組建,當時戴廷斌被任命為中國男排主教練,同齡人袁偉民則同時執掌中國女排。這一年,郎平入選北京市女子排球隊。袁偉民與郎平的舊照1978年,郎平入選中國女排隊伍,隨中國隊獲第八屆亞運會女排比賽銀牌。
  • 「奪冠」背後 中國女排的真實故事
    1976年,中國男排與中國女排在福建漳州訓練基地組建,當時戴廷斌被任命為中國男排主教練,同齡人袁偉民則同時執掌中國女排。這一年,郎平入選北京市女子排球隊。
  • 《奪冠》熱映,郎平又火了一把,而曾經的女排名帥陳忠和卻消失了
    故事走向為何發生大偏轉,我們不得而知,但說起中國女排,陳忠和是無法抹去的一部分。在中國女排的歷任主教練中,論出身,陳忠和是最名不見經傳的一個;但論功績,陳忠和又稱得上三大功勳主帥之一。在成為主教練前,陳忠和是一個陪打教練,因為能把對手的打法模仿得惟妙惟肖,他得到一個「中國第一陪練」的稱號。他一共跟了5任主教練,從袁偉民到郎平。 但就是一個「出身不好」的人,擔任了8年中國女排主教練,是中國女排不可或缺的一段歷史。上任初期,爭議不斷。
  •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看哭球迷!郎平、朱婷是中國偶像
    關於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上映之後好評如潮,袁偉民、陳忠和、郎平、朱婷一代一代,太不容易了。陳忠和主教練帶著中國女排拿到巴西奧運會女排金牌;2016年,郎平主教練帶著中國獲得巴西奧運會金牌,彌補1996年銀牌之憾。
  • 《奪冠》集結中國女排三教頭,你都認識嗎?
    電影《奪冠》用平鋪的手法,虛實結合,為我們再次展現了女排精神。影片中魔鬼式的訓練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每一個教練個性鮮明,為了勝利煞費苦心。影片中一共出現三名導演:主教練袁偉民,陪打教練陳忠和,新時代教練郎平。
  • 體壇往事|《奪冠》正在熱映,說說我與三位主角的故事
    1981年,袁偉民率中國女排在日本以7戰全勝的戰績奪得世界盃冠軍,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在那個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匱乏的年代,幾億中國人通過黑白電視機,觀看中國女排奪冠的歷程,分享中國女排奪冠的喜悅。賽後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慶祝中國女排奪冠。中國女排成為一面旗幟,女排精神激勵和鼓舞著各行各業的人們。
  • 《奪冠》正在熱映,說說我與三位主角的故事
    1981年,袁偉民率中國女排在日本以7戰全勝的戰績奪得世界盃冠軍,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在那個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匱乏的年代,幾億中國人通過黑白電視機,觀看中國女排奪冠的歷程,分享中國女排奪冠的喜悅。賽後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慶祝中國女排奪冠。
  • 電影《奪冠》——中國女排的時代精神
    畢竟遠電影不僅僅是「故事」。今天這篇《奪冠》影評,從劇作和視聽層面,為大家詳解,為什麼《奪冠》是可以對標大衛·芬奇《社交網絡》的「華語年度佳作」?!我作為一個不易被煽情的老練觀眾,走出電影院時,竟已淚光閃爍。
  • 中國女排第一代BOSS袁偉民
    1976年,退役的袁偉民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培養出了張蓉芳、孫晉芳、郎平等實力強勁選手。1979年帶領這支隊伍變更了亞洲排球格局,結束日本隊稱霸的局面。1981年,意氣風發的女排姑娘們走上更大的國際賽場,在世界盃比賽期間,無論遇到怎樣的對手,發生怎樣的變化,袁偉民都能夠泰然自若,根據情況調整戰略。在連勝6場後,最後一戰對陣日本隊,在以策略多變的打法與冠軍在即的興奮之下輕鬆連贏兩局,此時夢想的果實就在眼前了。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女排姑娘們突然在奪冠的興奮贏下之下「頂不住」了,丟失兩局與日本隊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