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可辛導演電影《奪冠》,正在各大影劇院熱映,電影講述的是中國女排40年來奮鬥歷程,裡面有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人物——中國女排。今天我們繼續講述女排奪冠背後的故事。
來源:電影《奪冠》官方微博
1977年8月,日本女排二隊來華訪問,就是這支隊伍在1974年訪華時,打遍中國無敵手。8月11日,中日女排小試鋒芒,上海萬人體育館座無虛席。中國姑娘一上來就以15:6和15:10連贏兩局,最終以三比0結束比賽。現場觀眾為中國女排的勝利拍紅了手掌,喊啞了喉嚨。日本隊主教練小島孝治當時就異常震動,當場就在體育館裡要求沒打好的隊員罰站。
中國女排
三天之後,中日女排再戰五臺山體育館,日本隊雖然贏得了第一局,但中國女排拿下了後三局,再次取得勝利。再次失利後,小島孝治也不得不說:「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中國隊進步的速度令人吃驚。下次訪華派最強的隊來。」
雖然初戰告捷,但是袁偉民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知道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面。
女排隊長 曹慧英
1977年11月,中國女排出徵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在這次比賽中,隊長曹慧英以她頑強的拼搏精神獲得最佳攔網、優秀運動員及敢鬥獎三個獎盃。然而,中國女排卻只得了第四名,失去爭奪冠亞軍的機會。回到休息室的女排姑娘,一遍又一遍地唱著一首歌,《紅湖赤衛隊》的插曲。
中國女排
中國人的確太想贏了!贏已經成為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可是,究竟如何才能贏,如何才能捧得冠軍獎盃,袁偉民意識到,如今的世界排壇已經成為技術、力量與高度相配合的運動。衡量一個隊進攻實力的主要標誌是強攻。要戰勝人高馬大的歐美強隊,迫切需要培養身材高大的強攻手。光有「機關槍」,沒有「大炮」是不行的。那麼,這個「大炮」會是誰呢?
郎平
1978年,身高一米八四,年僅17歲的郎平參加全國排球甲級隊聯賽,因表現突出,被袁偉民選入國家隊。為了將她培養成中國隊的重炮,袁偉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由郎平替代正處於高峰期的主攻手楊希出徵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八屆亞運會。
楊希
楊希,當時22歲,身高一米八0,由於長相酷似日本影星山口百惠而倍受球迷的追捧。她攻防技術全面,多次參加國際比賽,曾是中國女排的第一主攻手。而郎平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大家紛紛表示擔心,臨陣換將,袁偉民的這個決定會不會太草率了?
郎平
1978年12月10日這天,是郎平的18歲生日,也是她在第八屆亞運會上與觀眾第一次見面的時間,在與勁旅韓國隊的比賽中,郎平強攻頻頻奏效,表現突出,幫助中國隊戰勝了對手,打響了第一炮。然而,第二場在對陣日本的比賽中,郎平卻接連失誤,被中途換下了場,袁偉民的用人標準遭到觀眾強烈質疑。
郎平
在當時,我國排球界有「三年打基礎,五年成材,七年成器」的說法,有人認為當時的郎平只有五年球齡,她這根嫩竹扁擔還挑不了千斤重擔。那麼,袁偉民到底是如何考慮的呢?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明天繼續為您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