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澳部分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 國內葡萄酒行業洗牌會否提速?

2020-12-22 荔枝網新聞

  8月18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34號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本次調查通常應在2021年8月18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2年2月18日。

  對於日趨成熟的國內葡萄酒行業來說,又有何應對舉措,葡萄酒產量是否過剩,行業洗牌會否提速?

  記者留意到,葡萄酒市場競爭劇烈,商務部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的消息傳出之後,進口分銷機構緊急發聲,並表示一些進口商正在考慮轉用智利或者南非葡萄酒等,以應對外部複雜的局勢變化。

  根據全球貿易資料庫的最新數據顯示,從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的12個月裡,澳大利亞葡萄酒佔據中國內地進口葡萄酒市場的份額已經高達37%,遠遠超過了法國的27%和智利的13%。

  據悉,此前給予澳大利亞葡萄酒零關稅優惠之後,從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額度由2015年的4.5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8.7億美元,年均增長17.5%。

  進口葡萄酒市場格局演變的背後,中國酒業協會方面透露,近年來澳大利亞葡萄酒廠商為了搶佔和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惜採取低價、降價的手段向中國市場大量出口葡萄酒產品。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的葡萄酒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量增價跌」的行為。

  傾銷嚴重衝擊國內市場

  中國酒業協會方面透露,目前澳大利亞葡萄酒傾銷幅度高達202.70%,已經對國產葡萄酒產業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和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國外產地目前仍處於產能過剩,庫存壓力大的狀態。有歐洲方面的機構預測,歐洲葡萄酒今年過剩量將達10億升。不僅如此,澳大利亞釀酒師聯合會早在2013年起開始發布聲明,普通壓榨量當年同比增長近10%,並且高於此前6年的平均增長速度。業內人士透露,從該數據看,這與該地和國際市場對葡萄酒的需求完全不平衡,生產過剩,庫存壓力較大。

  供應方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同時,受到疫情影響,需求端已經做出了回應,不僅進口量持續下降,本土的總產量也逐年萎縮。今年葡萄酒進口量和進口額雙雙同比兩位數下滑,第一季度中國葡萄酒進口額為5.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其中自歐盟進口葡萄酒3.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9%。不僅如此,我國的產量也在下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5月,我國葡萄酒總產量10.23萬千升,同比下降31.97%,而2019年的總產量更是比2015年累計大幅減少61.11%。

  中國去年11個大產區的葡萄酒產量超過72萬千升,產量已經連續7年下降;今年1~4月,全國葡萄酒規上企業銷售收入為26.69億元,同比下滑37.87%;利潤為0.56億元,同比下滑79.45%,這些都是當前葡萄酒行業的現狀以及需要攻克的難題。

  從8家葡萄酒上市企業的年報業績亦可見一斑,去年8家企業實現整體營收77.1億元,同比下滑2.2%(2018年A股和港股的葡萄酒上市企業只有7家),淨利潤方面,除了ST中葡扭虧為盈拿到1492萬元歸母淨利潤、張裕A淨利潤為11.30億元、怡園酒業淨利潤為3億元外,ST威龍、通天酒業、通葡股份等企業出現虧損。

  產業結構在調整中優化

  業內人士透露,伴隨著行業洗牌加速,葡萄酒消費則正在逐步恢復,未來逆勢反彈仍有機會,部分企業欲突圍,其中,張裕A於7月底聯合騰訊加碼區塊鏈,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勇者。

  「疫情到來之前,中國葡萄酒行業已經有了探底築穩的趨勢。」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葡萄酒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祖明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下葡萄酒行業受到極大的關注,亦不失為觸底反彈的良機,不過還需要尋找適合企業發展的道路,即適宜的銷售模式及運作方式。

  面對外部局勢的變化,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認為,目前影響有限,當前國內的葡萄酒市場和消費認知已經進入成熟期,當前行業也加速洗牌,以後將往專業化、品牌化去轉型,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中逐步優化。

相關焦點

  • 中國酒業協會:對澳葡萄酒反傾銷調查將堅持到底
    網易財經8月20日訊 中國酒業協會今日在北京召開「中國葡萄酒行業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反傾銷新聞發布會」,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火興三表示,和2012年酒協申請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不同,
  • 中國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 國產葡萄酒或將迎來新機遇
    「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並採用保證金形式對相關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各公司保證金比率為107.1%—212.1%。」日前,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這使得澳大利亞葡萄酒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一時間,澳大利亞葡萄酒該何去何從,誰又來彌補這個市場的空缺?引發了行業的強烈關注。
  • 商務部對部分澳大利亞原產進口葡萄酒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 - 新京報...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趙方園)8月31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即日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反補貼調查
  • 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 澳國內擔憂更多產品受影響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商務部決定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國內擔憂將有更多產品出口受兩國貿易摩擦影響【環球時報記者 郭煒桐 木子西 王逸】中國商務部10日發布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
  • 澳政客還在嘴硬?中國再對澳葡萄酒出手,民眾憂心更多行業受打擊
    此前,我國宣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11月27日,商務部宣布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收取107.1%-212.1%不等的反傾銷費用,現在,中國再次對該國的葡萄酒出手了。
  • 商務部發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公 告2020年第59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稱《反傾銷條例》)的規定,2020年8月18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0年第34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 商務部決定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大利亞坐不住了
    這是中國商務部繼公布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裁定後的又一重要措施。輿論認為,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將使該行業面臨愈發沉重的壓力。中國商務部網站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8月31日,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調查初步認定,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本次調查範圍為,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
  • 澳記打不記疼,中國又揮出一記重拳,對澳葡萄酒實施「雙反」懲罰
    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成為中國第一大葡萄酒進口國,金額約3.18億美元,佔整個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的38.18%。但由於澳大利亞葡萄酒存在傾銷,中國商務部於今年8月宣布對其進行反傾銷調查。消息一出,澳媒爭相報導,稱澳葡萄酒成為了中澳關係惡化下的「犧牲品」。
  • 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徵收的臨時「反傾銷」高額關稅將影響行業發展
    而當你考慮到供應鏈時,就業方面也會受到進一步的影響。」Lynch表示,該協會將於12月14日與澳洲聯邦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會面,屆時將提出一系列建議,以幫助緩解對該行業的影響。巴羅薩葡萄酒協會執行長James March表示,巴羅薩產區約有一半的葡萄酒出口到中國。雖然最近幾個月巴羅薩的一些酒莊推遲向中國發貨,但也有部分海運葡萄酒即將抵達中國,清關時將面臨加徵關稅。March表示:「目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工作,其次是大力探索澳洲本地和其他出口市場的更多機會。」
  • 商務部對澳葡萄酒反補貼調查,中國成為波爾多特級葡萄酒最大市場
    近期葡萄酒行業新聞看點酒界如此喧器,真相何其稀少 | 推開酒圈這扇門,小編帶你看新聞。行業速報,為你帶來酒圈大事記。(1)12月10日商務部公布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12月10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8號公告,公布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認為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確實存在補貼行為
  • 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葡萄酒以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以下稱《反傾銷條例》)的規定,2020年8月18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0年第34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調查機關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被調查產品是否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調查機關作出初步裁定(見附件1)。
  • 西方罕見團結,18國替澳叫賣葡萄酒,議員:來喝一杯支持對抗中方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啊橙】前言:自今年8月份開始,我國就對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容量兩升以下葡萄酒進行傾銷調查。日前中國商務部也正式給出裁定結果,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葡萄酒存在傾銷行為,中國將依法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收取保證金,實際上也就是反傾銷措施。在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收取保證金之後,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葡萄酒成本將會大大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下降,隨著中國採取反傾銷措施,澳大利亞部分葡萄酒企業股價下跌,對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來講將是一個重大打擊。
  • 遭收反傾銷稅後,澳洲葡萄酒又接新噩耗,澳媒:徹底退出中方市場
    直指中國外交官、勾結19國盟友對抗中方對葡萄酒的反制措施,甚至還叫囂由於大麥被中方反傾銷徵稅而上訴世貿組織。澳方這種行為,無疑是再次緊張中澳關係。澳洲葡萄酒又收到噩耗,澳媒直言葡萄酒要涼了!針對中方對澳方葡萄酒反傾銷調查且徵收反傾銷稅後,澳方夥同盟友再次將矛頭指向中方。根據中國商務部官網所報導,國際議員聯盟(IPAC)屬下19國議員滿世界呼籲、叫賣澳方葡萄酒,意在幫助澳方對抗來自中政府的壓力,發出呼籲的議員來自德、法、意、加等國。
  • 18國為澳叫賣葡萄酒,議員:來喝一杯支持對抗中國
    今年8月,由於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葡萄酒存在傾銷現象,所以,中國方面對其實施了臨時反傾銷措施。根據相關法規,臨時反傾銷措施的實施期限通常情況下是從實施之日算起,4個月內結束,如有特殊情況,實施期限可延長到9個月。而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對澳葡萄酒採取的反制措施用不了幾個月就會取消。
  • 澳大利亞葡萄酒,中方正式出手
    商務部網站11月27日消息,商務部日前發布2020年第34號公告稱,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 送「溫暖」之後,蔡英文又稱澳大利亞葡萄酒「最近特別受歡迎」,島...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今日(7日)在會見即將離任的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銳時說,蔡英文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一向享譽國際,不過最近特別受歡迎」,「現在全世界都『重新發現』更多澳利亞葡萄酒了」。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又想當送財童子了」,「邊喝葡萄酒邊看百姓吃毒豬核食?」
  • 進口受阻,反傾銷帶來利好 國產葡萄酒的春天要來了?
    原標題:進口受阻,反傾銷帶來利好,國產葡萄酒的春天要來了?由於澳大利亞葡萄酒佔據了中國進口葡萄酒40%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未來將有巨大的市場空白留給中國葡萄酒。  「國家對澳洲酒採取的反傾銷措施,為發展國產葡萄酒品牌帶來一個很好的機遇,對加大國內消費內循環,提高國產葡萄酒的生產與消費,是很重要的利好。」
  • 西方難得的團結,18國為澳叫賣葡萄酒,議員:喝一杯支持對抗中國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據悉,中國對澳大利亞進行反傾銷調查後,該國葡萄酒生意受到劇烈衝擊。緊接著,在一副諷刺澳軍暴行的漫畫曝光後,其盟國紛紛站出來發聲。白宮政府官方媒體親自宣傳澳洲葡萄酒,表示要在白宮宴會上使用澳產葡萄酒招待客人。該官方帳號還對中國進行諷刺,認為澳洲葡萄酒這種美味不能被中方所品嘗。聯盟後的民眾反應百名議員聯合錄製視頻時,輪流對澳洲葡萄酒盛讚,鼓勵民眾多喝葡萄酒。
  • 難得西方團結,18國為澳叫賣葡萄酒,議員:來喝一杯支持對抗中國
    那麼,這場「大戰」會持續多久呢? 根據有關規定,通常情況下,臨時反傾銷措施的實施期限為自實施之日起不超過4個月,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9個月。 儘管反制措施可能會在幾個月後取消,但澳葡萄酒出口商現在就扛不住了。例如富邑集團,公司股市暴跌,過去銷往中國的葡萄酒也將被迫轉移至其他市場。
  • 中方商務部一重要決定出爐,澳:遭毀滅性打擊
    所以中國在近期的一場反傾銷調查當中,通過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調查,給予澳大利亞一次重擊。 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 中國商務部在公告稱,這次調查機關調查的對象是原產於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主要是調查相關葡萄酒是否存在傾銷的現象,以及是否會對中國國內的相關產業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