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中最理智的一句,短短25個字,是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2020-12-11 小星星的情感觀

我是小星星,想做你口袋裡的情感閨蜜。點擊上方【關注】,你就可以隨時找到我了。

《斷舍離》裡面有句話我很喜歡:無能無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欲執念,當離;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放下執念,才能回歸安寧。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似乎更加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但是人生在世,我們也難免會背負上許多的枷鎖,人生的行囊不斷加重,只有適當的捨棄才會讓你的人生在前進的道路上變得輕鬆。生而為人,只有能夠選擇自己更輕鬆的生活方式,才能變得簡單快樂。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給自己做加法,又不斷給自己做減法的過程,想要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同時,又需要放下不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的東西,又或者說是自己應該放下的。

「斷、舍、離」是一種人在思想上的覺悟,更是一種生命裡的割捨,是人生一種活得通透的境界。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那些厲害的人、聰明的人好像過得很輕鬆,精神上很豐富。主要在於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做到了「斷、舍、離」,所以人生越是往前走,就越是活得精彩,就越能活成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

01一、無能無力的事,當斷

人們常說:人定勝天,但其實並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的,也有很多時候,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事情發生,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與其在原地糾結,不如輕裝上陣,繼續前行。

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孟敏。有一天他背著瓦罐去街上賣,結果不小心把瓦罐給摔碎了。

可他倒好,直接頭也不回的走了。

結果旁邊的人問他:「你為什麼都不回頭看一眼?」

他說:「看有什麼用,反正已經碎了。

其實人生總會有我們很多無能為力的事情發生,可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多的悔恨也顯得蒼白無力了。

作家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生活當中總有一些事情,我們付出再多,也無法讓時光倒流,改變結局。面對那些無能為力的事情,與其糾纏不休,讓自己陷入痛苦,那倒不如就此了斷,重新找尋生活的方向。

02二、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

前段時間看《嚮往的生活》,任嘉倫談起了自己的一段朋友關係。他說之前也有玩得好的朋友,但是後來因為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那位朋友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任嘉倫表示自己對待那段友誼的感情從來就沒有變過,但是卻再也挽回不了自己和那位朋友的感情了。

何炅卻告訴他:"我很在乎身邊的人,但我從來沒有奢望要把任何人留住一輩子,因為這個很難。」就連在一旁的黃磊也跟他說,如果他的朋友一直都是這樣心態的話,與其痛苦,不如就斷了這份友誼。

我們無法強求一個人能守在身邊一輩子,因為有些人註定就是只能陪你走過一程,剩下的路還是要自己走。每個成年人的一生,都是要經歷各種各樣的漸行漸遠,學會接受朋友到站下車離開的事實,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千與千尋》裡說:「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那些與你生命無緣的人,當斷。因為好朋友之間除了要常常聯繫,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彼此成長,只有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友誼,才能長久。

面對朋友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選擇,我們無法強求著要改變,即便是短暫的挽回了一段友誼,遲早也會散的。

只要我們曾經在一起的那些時光在將來想起來的時候是美好的,那究足夠了。有些遺憾就註定只能是用來懷念,有些人,註定也只能陪我們走過一小段路。

不糾結過去,也不畏將來,放下生命當中那些無緣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現在過好,迎接更好的未來。

03三、心中煩欲執念,當離

《記憶大師》裡面有一段場景是這樣的,黃渤飾演的那個角色因為被植入一段兇手的記憶,看見了兩個人被不幸婚姻折磨致死的女人。

第一個女人李慧蘭被丈夫幾十年如一日的暴力對待,在兇手的張竹之下,離開了一個月之後又回來了。她說:」如果我走了,女兒怎麼辦?「一直到後來兇手出現掐死了她,她的女兒都沒有出手相救,也沒有半點憂傷,她甚至對後來詢問的鄰居平靜地說:」沒事。「

另外一個是兇手的母親,那個時候還是兇手還是少年,見慣了母親被父親家暴,也只給母親找來兩片止疼藥,最後看著母親離世。從此,兇手變成了暴力的製造者。

在這裡面可以看到什麼?女性在婚姻裡面的不公平對待,在不公平對待之後又不斷地隱忍和退讓,只會傷害到更多的人。

如果一段婚姻裡面讓你覺得十分痛苦和壓抑,那麼這段感情肯定是不適合的,如果你自己拼盡全力去維護這段感情,還是無法改變那個人,那個事實。那麼請你果斷轉身,不要留戀。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為之改變的,特別是一個根本不會改變的男人。

在情感和婚姻的看法裡,我很喜歡周慧敏的一個觀點。她說:」人生充滿無常,要用平常心,而不是靠一段關係,一些物質去給自己安全感。並且懂得放下的人,才懂得快樂。「

人這輩子最難得的東西就是放下,拿得起放不下是人生常態,可只有拿得起放得下,才是人生大智慧。

執念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對一件事物的執念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但是我們要懂得放下執念,愛才會圓滿,生活才會圓滿。

我們都想著一生一世一雙人,但畢竟生活不是演戲,不可能每一步都可以過成我們想要的那個樣子。所以也只有保持內心的純淨,才不算荒廢美好時光。

人之所以會煩惱,無非就是捨不得,放不下,離不開。

但其實放下並不是放棄,懂得當下便是擁有,放下心中的執念,看淡得失,才能品嘗到幸福。

人生無能為力的事情太多了,要學會適應這個多變的世界,只有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才能讀懂人生的真諦,做到內心的超然。

花開一季,人活一世,花開花落,猶如人生。人的一生如同花朵綻放,即使短暫也要絢爛。人生無常,也要快樂,人生最大成功就是內心的快樂和精神的富足,只有那樣才不枉來到人間走一場。

本文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斷舍離》中很理智的一句話,短短的25字,是成年人聰明 的活法
    「他生活得那麼精緻,可不能隨便拿個粗陋的東西送他就了事了」 ----山下英子《斷舍離》《斷舍離》這本書,聽起來是一本古典味道非常濃鬱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跟稻盛和夫畢業於同一個學校的山下英子寫的,她出生於東京,她寫的這本書在中國很暢銷。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道出最聰明的活法
    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中文版,深受這本書的影響,她親自去拜訪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拍了4部戲。當時,所有人都為陳數的名望賀喜,只有她為自己失去的東西感到痛苦。這時,她幸運的是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
  • 《斷舍離》中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簡潔而有力的25個字,卻是道出了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對這句話的解讀和認識也是不相同的,來自《斷舍離》書中最精闢的一句話。在中國古代,有一種思想是「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思想。
  • 《斷舍離》中最通透的一句話,25個字,詮釋年輕人最聰明的活法
    《斷舍離》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她從年輕時候就開始學習瑜伽的道場,了解了「斷舍離」的概念,多年以後意識到這種概念可以運用到生活中,便開始在生活中時間,最後總結出了「斷舍離」理念。《斷舍離》中的概念十分簡單,即斷絕購買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家裡沒用的東西;離開對物質的依戀,讓自己處在寬敞自由的生活空間裡。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
    因此我們需要斷舍離。《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書中有最精闢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是中年人聰明的活法。
  • 《斷舍離》中最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痛點
    書中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短短25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點:「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斷舍離》在現代社會中的使用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的欲望越發不能滿足,寧願自己累死累活,也一定要買名牌,甚至為此迷失了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如今《斷舍離》,它的價值和以前相比更重要的就是,它像是社會中的一股清流。
  • 《斷舍離》中最理智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戳中成年人痛點
    山西愛樣子小時候是個聰慧的女生,考上了日本排名前五的早稻田大學,在大學期間,山下英子開始了通過瑜伽修行,放下自己心中的執念,致力於修行哲學中的「斷行,舍行,離行。」後自己利用空閒時間,將這些整理出來,成為了斷舍離思想。
  • 《斷舍離》中最清醒的一句話,僅25個字,戳中了成年人的要害
    成年人活得無比艱辛,被各種突如其來砸得丟盔卸甲、措手不及。在無數次崩潰和自我懷疑中,若仍有所愛,便不得不進行一場去偽存真的斷舍離。山下英子與《斷舍離》 的一生山下英子的童年,在父母關係不和與緊張的家庭氣氛中度過。
  • 女人到了40歲,更要懂得「斷舍離」,這才是最聰明的活法
    這才是真正聰明女人的活法,她們懂得斷舍離,在感情面前能保持理智,並明確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無能為力的事,當斷,扔掉負累,才能走的更遠;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心頭煩欲執念,當離,斷離執念,方能笑對人生。此去經年,天涯路遠。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特別喜歡裡面經典的一句話:"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雖然只有簡單的25個字,但是它卻直戳成年人的痛點:生活中的包袱和累贅太多了,壓的自己喘不上氣。讀《斷舍離》會發現:學會捨棄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扔掉無用的包袱和過往的累贅,生活才能更加輕鬆,也會更具有價值。斷舍離與陳數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她親自拜訪過作家山下英子。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的痛點
    雖然只有簡單的25個字,但是它卻直戳成年人的痛點:生活中的包袱和累贅太多了,壓的自己喘不上氣。讀了《斷舍離》,你會發現:學會捨棄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扔掉無用的包袱和過往的累贅,生活才能更加輕鬆,也會更具有價值。只有懂得捨棄生活中無用的東西或者是人,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的低谷時期,當我們處於這個時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力挽狂瀾?陳數是《新上海灘》裡風情萬種、善良多情卻又孤獨彷徨的交際花「方豔芸」;是《鐵梨花》裡聰明大氣的傳奇女子「鐵梨花」;是《和平飯店》裡睿智又傲嬌的高級偵緝專家「陳佳影」。
  • 《斷舍離》中最勵志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
    在人與物的關係中,我們佐證了斷舍離的重要性,東西只有在使用的時候才有價值,這就要求我們放棄對物品的執念、放棄所謂的捨不得,讓物品流入更需要它們的人手中,去發揮更大的作用。《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她推出的概念: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話,雖然只有25個字,卻直戳中年人的內心
    但"斷舍離"真正熱起來,還是2011年同名書的再版。該書登上日本各大暢銷書榜,"斷舍離"一詞也成為2011年的流行詞彙。山下英子小時候是個聰明的女生,考上了日本排名前五的早稻大學,用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她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 《平均分》中最「理智」的一句話,短短18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下面讓我們跟隨康輝的《平均分》中這句最「理智「的話,,走進他的不平庸生活,畢竟短短18個字,卻戳中不少成年人的痛點。「成長是一個逐漸學會、懂得承擔責任的過程」。這是康輝於2011年在廈門大學演講時,說的一句話。
  • 《斷舍離》最讓人印象深刻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過時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徐志摩大家都知道是現代新月派代表詩人,而很多也喜歡他的詩。徐志摩是個多情詩人,他想要的是自由戀愛,厭惡舊式的包辦婚姻;他的妻子張幼儀只是他稱為「鄉下土包」的舊式婦女。對他百邦深情的,確換不來丈夫的愛。遠赴英國照顧徐志摩,卻換來他提出離婚的要求;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她毅然選擇在上面籤字。高貴的離婚,高貴的離開。
  • 《斷舍離》很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可以讓成年人參照
    山下英子所撰寫的《斷舍離》給很多人打開了新大門。斷舍離表面上是一種家居收納術,但從深層角度去看,其實是對自己人生觀念的整理。比如情感上的斷舍離,是很必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生活裡像汪涵這麼幹脆的人並不多,很多人總是以為微信上的人越多越好,回過頭卻發現自己連個朋友圈都不敢發,好好的社交軟體成了一種累贅。白巖松在一次演講中曾說:我在30歲以前,拼命做加法,30歲以後,要懂得做減法。
  • 陳數推薦的《斷舍離》:生活從來不只是整理,更是人生智慧的踐行
    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因為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她親自拜訪過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中拍了4部戲。那時,所有人都在為她高產獲得的名望賀喜。只有她,為自己失去太多東西痛苦不已。這時,她幸運地讀到了《斷舍離》這本書。
  • 人到中年,最聰明的活法是「斷舍離」
    老人解釋道:「這隻鞋無論多昂貴,對我而言它已經沒有用了,留著是個包袱,不如扔了,如果有人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還能穿呢!」眾人都被老人的心態觸動了。其實,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我們索求太多。總想著去佔有,永遠都體驗不到捨棄的快樂,人生的背簍裡如果裝了太多的東西,每一步都會走得很艱辛。
  • 人這一生,最聰明的活法,莫過於「大智若愚」
    而放在表面上人盡皆知的聰明,也並不是真正的智慧,反而會將底牌提前顯露,讓自己的後路難走。所以真正擁有智慧的人,不會將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她們明白厚積薄發的道理。真正聰明的活法是大智若愚,平時藏起自己的鋒芒,可必要時卻能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