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輔政四臣,與康熙是否有其他關係?

2020-12-17 騰訊網

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這四人皆為順治皇帝臨終前,為年幼的康熙指定的輔佐大臣,負責替他總攬全國朝政事務,直至康熙成年。《清史稿》載:「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伊等皆勳舊重臣,朕以腹心寄託。其勉矢忠藎,保翊衝主,佐理政務。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因此,若要說他們與康熙是什麼關係!首先,就是君臣關係,康熙是君,他們是臣。其次,就是另類的監護與被監護人的關係,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作為康熙的父親順治親自指定的輔佐大臣,負責替年幼的康熙總理朝政事務,並教導康熙為君之道,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四人就是康熙合法的監護人。

最後,這四人與康熙還有著另外一層更深的關係。

首先是索尼,索尼的孫女就是康熙的原配皇后孝誠仁皇后。也就是說,康熙就是索尼的孫女婿,索尼就是康熙的太國丈。其次是遏必隆,遏必隆的女兒就是康熙的繼後孝昭仁皇后,及溫僖貴妃。也就是說,康熙就是遏必隆的女婿,遏必隆就是康熙的國丈

再是蘇克薩哈,蘇克薩哈的父親蘇納是努爾哈赤的女婿,《清史稿》載:「當葉赫未亡,棄兄弟歸太祖,太祖妻以女,為額駙」,也就是說蘇納是皇太極的姐夫或妹夫,是順治的姑父,是康熙的姑爺爺。由此,如果蘇克薩哈的母親是努爾哈赤的女兒(史書並未記載蘇克薩哈的生母到底是誰!) ,那麼蘇克薩哈就是康熙的叔公,康熙就是蘇克薩哈的侄外孫

最後是鰲拜,鰲拜的伯父費英東娶了努爾哈赤長子褚英的長女,也就是說努爾哈赤是費英東的嶽父,費英東是努爾哈赤的女婿。而褚英的長女就是皇太極的侄女,就是順治的堂姐,就是康熙的姑姑,也就是說費英東就是皇太極的侄女婿,就是順治的堂姐夫,就是康熙的姑父。由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鰲拜身為努爾哈赤孫女的侄子,他就是康熙的「哥哥」,當然這個關係只是禮貌上的叫法,實際上沒啥關係。

相關焦點

  • 鰲拜要處死蘇克薩哈,索尼、遏必隆甚至孝莊太后,為何不出手?
    但是,蘇克薩哈只是一位戰場的猛將,卻缺乏基本的文化素養;雖受皇室信任,卻不具備應有的政治經驗與眼光。在宮廷之中,他以正白旗的弱勢地位而高於兩黃旗的遏必隆、鰲拜之上,這就已經為後來的矛盾埋下伏筆。各有各的部門利益四位輔政大臣中,索尼已經年老,但對朝堂之事看的清清楚楚,對鰲拜專權,他也十分厭惡。
  • 順治去世時,留給康熙4大輔政大臣,為何最後會變成鰲拜專權
    順治選了4位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正黃旗)、蘇克薩哈(正白旗)、遏必隆(鑲黃旗)、鰲拜(鑲黃旗),這4位康熙想要讓他們相互牽制,以完成輔政任務,但遺憾的是,康熙仍未能躲開權臣的專制。順治安排四位輔政大臣,只是為了讓他們相互牽制,避免大臣專權,為什麼最後還是變成鰲拜專權?
  • 康熙親政前的四大輔政大臣都是什麼身份,鰲拜為什麼能夠專權
    順治帝駕崩後遺詔安排了四名輔政大臣,他們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那麼這四個人究竟是什麼身份,又是憑的什麼能夠得到順治帝的如此倚重呢?鰲拜又是怎樣專權的呢? 一、輔政大臣的身份和功績 1、索尼,居輔政大臣之首,姓赫舍裡氏,滿洲正黃旗人。
  • 蘇克薩哈有何功績?蘇克薩哈為什麼被滅族
    根據順治皇帝的遺詔,蘇克薩哈和索尼等其他三名大臣被任命為輔政大臣,輔佐剛滿八歲的皇三子玄燁也即是後來的康熙皇帝。在這四大輔政大臣中,蘇克薩哈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滿洲正白旗人的身份。仔細觀察研究就會發現,四大輔佐大臣分別來自四個不同的旗派。而這樣的安排並非偶然,而是順治皇帝為鞏固皇權的統治而精心設計的。
  • 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對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為何被康熙除掉?
    康熙帝鰲拜作為順治欽定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怎麼會成為康熙帝親政的障礙呢?這要從鰲拜在四輔臣中脫穎而出,獨斷專權開始說起。兩年前,鰲拜相對其他三位輔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來說,年紀和戰功都最淺,所以鰲拜論資排位屬於四輔臣之末。
  • 鈕鈷祿式家族的政治滑頭,卻因過於油滑而害了自己的-遏必隆!
    而我們今天說的就是鈕鈷祿家族的遏必隆。這個遏必隆是大清「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第十六個兒子,母親是努爾哈赤的女兒。作為鑲黃旗中人,遏必隆無論是從出身還是才幹都是非常出眾的。因此在仕途上也一直順風順水。 早年間,遏必隆陪同皇太極進攻明軍,攻打山海關。在戰鬥中作戰勇猛,深得皇太極賞識因此得到了迅速的提拔。皇太極死後,順治繼位。
  • 索尼、鰲拜等人,是怎麼被選為輔政大臣的?誰的結局最慘?
    同時,遺詔還「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順治遺詔的這一人事安排一經公布,立即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愛新覺羅家族難道沒人了嗎,要由這群異姓臣子來輔佐朝政?大清的宗室貴胄們簡直不敢相信這份遺詔是真的遺詔。
  • 鰲拜被抓後,康熙是如何對待他的後人的?康熙: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由於此時康熙年僅八歲,還不能夠單獨上朝理政,所以順治臨死前立下了四個輔政大臣,他們分別是索尼、遏必隆、鰲拜以及蘇克薩哈。在這四人之中以索尼為首,其次是蘇克薩哈,接著是遏必隆,最後一個才是鰲拜。然而索尼由於年事已高根本無法在朝政上勞心勞力,所以不久就乾脆做了個「甩手掌柜」。
  • 索尼比鰲拜只大9歲,為何身體那麼差?臨終前讓康熙親政是真心的
    因此在順治去世前,便下令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立為四大輔政大臣,共同輔佐年幼的康熙皇帝。五年,值清明,遣索尼祭昭陵,既行,貝子屯齊訐索尼與圖賴等謀立肅親王,論死,末減,奪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 鰲拜有沒有反心?康熙對鰲拜為何只擒不殺?當時鰲拜根本沒有反抗
    「智擒鰲拜」是少年天子康熙一項重要的功績,也是從這裡開始,康熙才算是正式掌權。即便當時康熙只有14歲,輔政大臣死的死,關的關,但是僅憑「智擒鰲拜」一事,足以讓朝野上下信服。當時康熙歷數鰲拜的三十大罪狀,條條都是罪大惡極,罪不容誅。但是最後,為什麼康熙只是將鰲拜關了起來,並沒有將他處死呢?縱觀鰲拜這幾十年,歷經三朝,到康熙這一代,究竟有沒有反心?
  • 索尼是三朝元老,他死前做了一個什麼決定,讓康熙帝除了鰲拜?
    在清朝歷史上,有一個大臣是十分厲害的,其經歷了皇太極、順治以及康熙三朝,並且在順治去世的時候,將其任命為年幼皇帝康熙的首輔大臣,他就是索尼,在康熙年幼時期,索尼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康熙的親政,索尼更是立了犬馬之勞。
  • 康熙為何不殺鰲拜,不是他罪不至死,而是鰲拜功勞實在太大
    即使福臨長大後,多爾袞都沒有交權,這讓福臨和孝莊太后,對宗室成員輔政心有忌憚,於是在福臨去世時,給兒子康熙安排輔政大臣時,沒有選擇宗室成員,而是選擇了四個忠心耿耿的外臣。 康熙的四個輔政大臣是索尼(正黃旗)、蘇克薩哈(正白旗)、遏必隆(鑲黃旗)和鰲拜(鑲黃旗) ,索尼是輔臣之首,鰲拜則位居第四。
  • 歷史上沒有韋小寶,鰲拜還是會死得很慘
    遺詔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罪己」,列舉了順治即位以來,背離祖制、重用漢官、窮奢極欲等十四項大罪,其核心是「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謨烈」「且漸習漢俗」;後半部分是傳位,立玄燁為皇太子,並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讓他們「保翊衝主,佐理政務」。
  • 康熙王朝:鰲拜阻撓康熙親政,索尼一語扭轉乾坤,薑還是老的辣!
    劇情解析不得不佩服首輔大臣索尼的深藏不露和老成謀國!四位輔政大臣中,蘇克沙哈和鰲拜不合,遏必隆和稀泥,索尼告病在家,他在等孝莊太后表態!孝莊沒有含糊,為了拉攏索尼,制衡鰲拜,一是讓索尼孫女赫舍裡和康熙大婚,貴為皇后;二是讓索額圖在上書房行走,將來必將權傾朝野,貴為國丈。對於年老體衰的索尼來說,等於給後人鋪平了路,盡享世代榮華!索尼落了實惠,決定投桃報李,於是安排索額圖提議康熙親政,他好補刀。
  • 鰲拜的權勢有多大,為什麼被年僅14歲的康熙制服了
    康熙制服鰲拜這個事情,更像是孝莊太后的一場營銷活動,目的是為了給年輕的孫子玄燁打造一個睿智勇敢的人設。鰲拜真有那麼強嗎?放眼幾千年歷史上的權臣,鰲拜不要說比不上王莽、曹操、宇文泰、楊堅、郭威、趙匡胤、朱棣、多爾袞這些人,就連董卓這樣的,鰲拜也是完全不如。
  • 鰲拜被擒獲後,在天牢中病逝,康熙皇帝如何對待鰲拜的妻兒?
    各朝各代都有權臣,比如漢宣帝時期的霍光,權傾朝野,可以廢立皇帝;比如唐朝末年的太監,肆意殺害皇室子孫,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滅亡。清朝時期,同樣也有權臣,順治皇帝登基時,就有攝政王多爾袞把持朝政。
  • 清史謎團:鰲拜殺死康熙的舅舅,康熙親政後,舅舅死而復生?
    奇怪的是,等康熙親政之後,他的舅舅竟然死而復生了?清朝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順治帝駕崩,臨終前,他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輔佐8歲的三皇子玄燁(康熙帝)。四位輔政大臣當著順治的面起誓,一定鞠躬盡瘁,輔佐新帝。事實證明,順治的眼光很一般,用《清史稿》的話說:索尼年老,遏必隆闇弱,蘇克薩哈望淺,心非鰲拜所為而不能爭。
  • 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為何被康熙囚禁終身
    在這種形勢下,多爾袞不得不作出讓步,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繼位,由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輔政。這一折衷方案最終為雙方所接受。福臨即位,改明年為順治元年。順治親政後,聞知鰲拜、索尼等人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忠心耿耿,遂對鰲拜極為敬重,視為心腹重臣。
  • 鰲拜是滿洲第一勇士,為大清立下赫赫戰功,為何康熙一定要抓他?
    1、戰功赫赫鰲拜出生將門,所謂虎父無犬子,在戰場上鰲拜可說是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在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中都有過出色的表現,為大清朝的建立平定立下了赫赫戰功。2、忠心耿耿雖然電視劇中鰲拜囂張跋扈,生殺予奪,但是歷史上的鰲拜是十分忠誠的。
  • 孝莊疼愛康熙,為何為其選皇后時,卻選庶女出身的赫舍裡氏
    順治帝英年早逝,兒子玄燁尚且年幼,所以他在臨終前,特意任命了四位輔政大臣,來協助處理國家大事。這四位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排在最後的鰲拜,仗著自身功績過高,就開始目中無人,肆意妄為。 索尼原本是輔政大臣之首,但他年紀也最大,所以後來一直稱病在家。蘇克薩哈與鰲拜不和,最終被鰲拜殺掉。遏必隆本就是棵牆頭草,根本無法指望他去對付鰲拜。如此一來,四位輔政大臣,漸漸就變成鰲拜一家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