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詩仙李白死於水中撈月嗎?現實殘酷,這是人們理想中的結局

2020-12-14 大白讀史

如果問你,誰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大白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李白,因為在他的詩歌當中我們看不到煩憂,也看不到沉悶,一眼望去全都是瀟灑與浪漫。

讀李白的詩,宛如隨李白出行,從川蜀到金陵,從金陵到蘭陵,從蘭陵到長安,一路隨李白劈波斬浪,一路閱盡世間繁華,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謫仙人」,真的會死於水中撈月嗎?事實並非如此。

李白

01心懷夢想,不願做區區詩官

世人皆知道李白的偉大,卻不曾體會李白的夢想;世人皆知道李白的豪放,卻也不曾感受李白的苦楚。

若要真說起李白,我們必然要談談他的夢想。或許在我們當代人的眼中,李白是一位詩人,而在他所處的時代裡面,他以詩歌盛名,卻並不以詩歌為意。

年少時,李白曾想要當過俠客,而在年長之後,他也深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想要入朝為官。而李白究竟為何而死,也恰恰要從他當官開始說起 。

李白曾因詩歌而深受皇帝的賞識,封為詩待召。這個官職實為何意?意思便是作為皇帝身邊的一名詩官,在皇帝有興致之時為皇帝吟詩幾首。這在我們看來也算是專業相稱,但遠不足以滿足李白的願望。

李白

李白自認為自己熟讀聖賢之書,遍覽唐朝山水,自己擁有管仲諸葛之能,有擔任丞相的才華。

雖說論寫詩,李白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但若論做官,李白卻宛如初入江湖的新人一般,不懂得官場的風雨。無論是在從刻意鄙視小人,厭惡黑暗的「高力士脫靴」,還是到欣賞貴妃顏值的「貴妃研墨」,這一切都體現著李白的狂放不羈和與眾不同。

若認不清自己的地位,或許自己也無法再行進於前。原本李白曾奉唐玄宗的聖旨進京,本以為自己會如同詩中所寫一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沒想到最終卻落得一個「賜金放還」的結局,心中的落差自然很大。

02機遇還是深淵?

此時的李白雖已過不惑之年,但內心的執念卻日益增加,必須要當官。如何能當官?李白的內心毫無思路,他並非像他的詩中所寫一般,真的無憂無愁。

若一個人的夢想得不到實現,他永遠不會真正的快樂。正如此時的李白一樣,唯有酒與月相伴,才能讓自己忘掉失意受挫的痛苦。

李白

沒過幾年,「酒醉」的李白遇到了他人生當中自認為是機遇的「機遇」——永王叛亂。這一場叛亂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是一次失敗的叛亂,而自古到今,凡叛亂者下場都無比的慘,又能有幾人會成功?

但一心追求功與名的李白卻管不了這麼多,在永王派人三請李白之後,李白便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做官的夢想綁在了這一輛馳騁的列車之上。李白不知道的是,這一輛列車早已經脫離軌道越來越遠,幾近失控。

一腔熱情的李白自認為得到了重用,獲得了想要的一切,卻沒曾想,永王李璘起兵失敗,而此時李白也被扣上了反賊的帽子,落得被流放夜郎的結局。

李白

03美酒終究奪了李白的命

李白也該醒醒了,他的確不是當官的料,「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雖然在途經白帝城之時,因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而撿命,但在李白的心中想到的卻是自己這一輩子還能再實現夢想嗎?真的沒機會了吧,自己的人生履歷上已經有了瑕疵,而且還是反賊之名,那做官的夢想便再沒有可能實現。

而此時,真正讓李白快樂又真正殺人於無形的「朋友」來了,那便是酒。李白一生嗜酒如命,或許酒能帶給他靈感,酒也能帶給他快樂。但酒就是酒,喝多誤事,酗酒傷身。酒也並不像李白所寫的「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醉」一樣,它其實是李白生命中的終結者。

李白

自夢想破碎之後李白便更是嗜酒如命,本就脆弱的身體怎能裝得下斤斤美酒?據《全唐書·李白傳》記載,李白最終因飲酒過度死在宣城。

只不過世人不願意相信一代詩仙李白會飲酒過度而死,所以比起李白死因是酗酒而亡,我們更願意相信的是李白醉酒後逐月而去。

相關焦點

  • 李白是「詩仙」嗎
    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等等。今天,我們說說最有名的詩仙李白。據傳,唐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42歲的李白進京,遇到賀知章,84歲的賀知章讀到李白的《將進酒》,驚為「謫仙人」。於是,請李白喝酒。歡飲過後,由於沒帶現金,只好把腰間佩帶朝廷所賜「金龜」押給店家。要知道,在唐朝須三品以上大員才有資格獲賜佩帶「金龜」。
  • 掩蓋在詩仙名聲之下的李白,假如再活一世,他還會是詩仙嗎?
    因此後人在評價李白之時,往往會過分地強調李白的詩詞如何如何,比如很多人都會稱讚李白道:「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但這就是真實的李白嗎?顯然不是!歷史上的李白,其實在諸如書法、劍術、道經等領域,天賦也是極高的。只是詩名過盛,導致了人們對其的印象固化,為名聲所累而已。
  • 一代詩仙李白,為何悲慘一生?三首詩,道盡緣故
    所以從小在我們眼中,李白是一位「詩仙」,是一位君子,他無視權貴,放浪灑脫。可是,等我們真的去了解唐朝歷史,了解李白的經歷,不禁悲從中來認為李白是一個「悲哀」的人物。一代詩壇的巔峰最後卻實一個人孤獨飲酒,落水而亡……
  • 唐朝人眼中的「詩仙」,李白居然不在其中,人們更加推崇白居易
    但是我們翻看唐朝的歷史,還有讀別人的詩歌就會發現,當時人們真正稱為「詩仙」的卻是另有其人,李白並沒有入選,恰恰是被忽略了。李白在唐朝名氣很大,可是也只是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詩仙」。
  • 詩仙李白:是詩人亦是劍客
    李白這個名字,我們幾乎從小就聽過,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習李白的《靜夜思》,到後來的《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等,幾乎我們的小學與中學時代都學習李白的詩作。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稱之為「詩仙」,亦稱「謫仙人」。
  • 你知道「詩仙」李白為什麼取名「白」嗎?他的原配妻子許氏是誰?
    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蔥翠樹木,似錦繁花,開口吟詩道:「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接著道:「火燒葉林紅霞落」。李白一聽就知道父母的意圖,於是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父親聽了心中一動,「白」——不正說出了李花的聖潔高雅嗎?當下便決定以「白」作為孩子的名字。
  • 詩仙李白結交名士為入仕,詩人最終出仕成為一代奇才,為唐詩之仙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描寫李白的部分。這首詩歌裡明顯暗含著李白並不迷戀官爵的意思,但是真實的李白對官是否邊戀?李白出生於盛唐時期,可以說他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年僅24歲,他便隻身離開家鄉,開始自己的求仕歷程。李白希望結交名士,幹謁社會賢達以求得到引薦,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 李白大半生在喝酒寫詩遊山玩水,他真是一個無所事事的閒人嗎?
    李白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無論是寫人狀物,還是描景抒情,都具有極其鮮明的個性和引人入勝的情感意境。既有俊逸清新,唯美浪漫的柔情,又有奇偉磅礴、排山倒海的氣勢。相傳李白的詩大多為酒後所作,才能如此的隨性飄逸,被人們稱之為「詩仙」。圍繞李白的一生,詩、酒、劍、友這四樣與之關係密切。
  • 王者榮耀說的沒錯,詩仙李白真的是一名劍客
    近幾年,有一款非常火的遊戲叫王者榮耀,相信很多人都玩過,裡面有一個刺客角色,李白一套醉劍,那是耍得眼花繚亂。那麼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唐代詩仙李白果真是一位武林高手劍術大師嗎?我們從他的生平事跡他的詩作當中來窺見一二。李白在他的詩當中,提到他祖上是隴西的,就是今天的甘肅秦安縣一帶,屬於漢朝飛將軍李廣的後代。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李白是什麼時候被稱為詩仙的?前言如今在語文考試中,假如見到這首題:唐朝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是哪一位?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填上李白。但是在唐朝的時候,大家會這樣回答嗎?這首詩中,鄭鷓鴣把裴晤稱為詩仙,同情地說朝廷為什麼把這位詩仙貶謫了呢?可見,詩仙並非李白的專屬名詞,在唐朝,是個詩人都可以被人恭維稱詩仙。三、丞相承認的詩仙:劉禹錫、白居易牛僧孺是牛、李(德裕)之爭中牛派的領袖人物,曾經擔任過唐朝的宰相。
  • 詩仙死因至今無解!唐朝大詩人李白一生有三大謎團,你知道幾個?
    ,也是為無數人所敬仰的詩人,人們稱他為詩仙、謫仙人。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土,祖籍隴西成紀,為隴西李氏的代表性人物。《草堂集序》云:「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人們考證:隋末李白先人流寓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坦北部託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青蓮鄉。
  • 走進詩仙的世界,這才是最真實的李白
    凡是上過學的都聽過李白之名,一首啟蒙詩《靜夜思》融入每一個華夏人的精神和血液之中。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世人稱之為「詩仙」「謫仙」,盛唐時期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而除了這些,你還知道這位我們最親切的大詩人的其他信息嗎?
  • 李白:詩仙之名聞天下
    正如他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答辯來自孟少府的責難時,說自己的隱居是「養賢」而非遁世,是等待時機為國報效,並表明自己「兼濟天下」的理想,表示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為國家做一番貢獻,然後再安心地過隱居的生活。他以詩文幹謁州郡長官,為的也是得到他們的推薦。 長期的遊歷生活,使李白不僅飽覽了名山大川的壯麗,更接觸到了很多社會問題。這對李白來說,是很可貴的。
  • 詩仙李白唯一存世書跡
    距今1300百年,那個聞名千古的唐代大詩人李白竟有書法傳世,你知道嗎?在詩歌中見到過詩仙的飄逸,那麼他的文字又當如何呢?看,就是這件。李白 上陽臺帖《上陽臺帖》,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曾令歷代大家讚不絕口,為之傾倒。
  • 詩仙李白生平經歷——謫仙所遭遇的不順一生
    加上小人屢進讒言,唐玄宗漸漸疏遠了李白,李白在朝中更是可有可無,他乾脆放任自己,在飲酒作樂中尋求自己的理想。週遊四海,遍交知己得不到重用的李白最終離開了皇宮,他開始遊歷四海,週遊全國。在這過程中,他結識了不少知己,也遇見了不少故交。
  • 詩仙李白的朋友圈很熱鬧,他採取不同的方式,維持了完美關係
    01仰慕偶像李白很愛孟浩然,他在一首《贈孟浩然》的五言律詩中直言不諱。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孟浩然的敬慕之情,甚至把他的風流高雅比喻為巍峨挺拔的高山。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歲,李白就非常渴望跟「偶像」見一面。有一次李白在黃鶴樓上喝酒,聽說孟浩然就在附近,便立馬去拜訪他,兩人一見如故,從此成為了好朋友。
  • 詩仙李白最幽默的一首詩
    在人們的印象中,李白總是瀟灑豪邁,意氣風發的,他的詩也是瑰麗奇絕,俊逸絕塵的,天馬行空,似乎不食人間煙火,但事實上,詩仙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會幽默風趣。也需要緩解生活的壓力。
  • 你不知道的「詩仙」李白
    沒錯,他就是「繡口一吐,成就半個盛唐」詩仙李白,也是現代無數追風少年心中的崇拜對象。李白到底有多牛?你想像不到:樂府、歌行、律詩、絕句,無一短板;詞賦、書法、道經、劍術,樣樣精通……文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武能「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可以說,他是千年難遇的全才,奇才,天才!
  • 《襄陽歌》:詩仙李白在襄陽的一場宿醉
    襄陽是一座詩意的城市歷代詩人詠襄陽的詩篇數不勝數而李白的《襄陽歌》無疑是其中翹楚稱之為李白為襄陽打造的名片也毫不為過今天就跟小遊一起品讀下詩仙李白的《襄陽歌》吧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讀這首詩時想必大家都會有些疑問這是他第一次來襄陽嗎?這次來襄陽做什麼呢?他為什麼會做出這首《襄陽歌》呢?
  • 李白不只是「詩仙」,還是一名「劍仙」
    李白,中國歷史上繼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唐代的文人們不但用筆來歌頌兵刀弓馬的軍旅生活,寫出了大量的邊塞詩篇,而且非常喜愛武藝,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是一手握筆,一手提劍。被譽為「詩仙」的李白,不僅文採斐然,而且劍術一流,善騎馬,能射箭。15歲就喜愛擊劍,「劍術自通達」,「遍幹諸侯」,25歲仗劍遠遊,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36歲時還「學劍來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