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生態的美持續下去 ●●●
垃圾肆意傾倒,汙水違規排放,非法採礦,盜伐林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仍然有人為了一己私利破壞環境。針對這些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亂象,漳州市詔安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監督職能,不斷加強與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之間的配合協作,持續加大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力度,為更好地守護詔安的碧水藍天做貢獻。
5月初,詔安縣檢察院檢察長聯合詔安法院院長,就一起涉生態公益訴訟案件到橋東鎮實地走訪。「兩長」聯動,是詔安司法努力護航生態環境的有力證明。「認真履行生態資源環境檢察職能,堅決服務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詔安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林宏傑鏗鏘有力的話語,是詔安縣檢察院全面推進生態檢察工作的縮影,也是該院對生態檢察新局面的探索。
融入大局 服務保障發展
「20畝地都已恢復好了。我們廠也在3月份就順利復工復產。」日前,詔安縣檢察院對一起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的非法佔用農用地案進行「回頭看」,了解涉案企業開展補植復綠工作的進展情況。在談到之前的違法行為時,涉案企業詔安縣某建材公司負責人王某後悔不已。
2013年初至2018年12月間,該公司在未經林業主管部門批准辦理林地徵佔用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僱傭挖掘機、鏟車在詔安縣四都鎮某山場佔用林地取土用於回填廠區地基和生產機磚,經鑑定毀壞的林地面積21畝。
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後,辦案檢察官在認真審閱全部案件材料、訊問犯罪嫌疑人、核實案件事實和證據的基礎上,認為該公司及王某均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但犯罪情節輕微,鑑於案發後王某主動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現,自願認罪認罰,並積極採取生態修復措施進行補植復綠,取得當地村委會的諒解,依法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據此,檢察機關於今年1月10日對該公司及王某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作出不起訴決定,是經過綜合考量的,事實證明其效果也達到最佳。」詔安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沈冰川告訴記者。此前為更好貫徹落實漳州市檢察院《關於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的意見》,該院結合詔安生態檢察工作實際,在做好生態修復的前提下,對企業及其負責人慎捕慎訴,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強化與工商聯、環保部門聯繫,對企業設立、經營過程中涉及土地規劃利用、企業排廢等生態環境資源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服務,營造良好投資、生產經營環境。」據沈冰川介紹,除了建立聯繫,該院在辦理涉企案件時,對企業負責人慎重使用逮捕強制措施,同時在辦案期限上做到「依法及時」,避免因涉案而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出現混亂、停滯以致被拖垮等不良影響。
創新工作 全面守護生態
「亞湖水庫作為詔安最重要的『蓄水池』,目前有40餘萬人飲用這裡的水,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我們還和詔安縣河長辦聯合設立了保護示範區。」提起生態檢察,沈冰川打開了話匣子。
亞湖水庫的保護機制,是詔安縣檢察院的創新之舉。彼時,該院與詔安縣河長辦會籤《關於加強詔安縣河湖水域生態資源保護的實施意見》,並聯合設立亞湖水庫司法環境保護示範區,加強對飲用水源地的保護。
詔安縣檢察院守護生態的觸角並不限於陸地,「海洋藍」同樣是其守護的對象。近幾年,詔安縣檢察院加強海洋漁業資源犯罪打擊力度,共起訴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案件10件10人。此外,對詔安縣檢察院而言,守護「海洋藍」,用溫和的手段也有不同的作用——在開展生態保護工作中,檢察建議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貴院《檢察建議書》收悉,關於海漂垃圾的情形。根據你單位的建議和相關文件要求,經過十五天的努力,共清理範圍約6000平方米,收集轉運垃圾150噸左右,恢復海岸線的整潔面貌。下一步將加強對該地區的巡查管控,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5月22日,距離檢察建議發出不到兩個月,詔安縣檢察院收到了相關單位的回函。
今年3月,該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部分海域存在海漂垃圾情形。之後,該院立即依法進行調查,並向相關部門、單位發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檢察建議,其成效斐然。
據介紹,2019年以來,該院結合辦案,認真開展「守護海洋」專項活動,積極開展海洋近岸固體廢物汙染清理整治工作。同時,針對存在近岸海漂垃圾的問題,分別向相關單位發出檢察建議書5份,督促相關單位進行清理整治。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均已整改到位,共清理面積9605平方米,清理垃圾269噸,保護了近岸海域水質。
「今後,針對出現的新問題,我們將及時協調相關部門進行整治,切實維護海洋生態環境。」沈冰川說。
生態
強化打擊 形成保護合力
2019年4月26日,詔安警方移送一件非法採礦案審查起訴。關於這起案件,沈冰川十分熟悉。
張某、許某、楊某等人合謀盜採河砂銷售獲利直至案發。該案由於存在多個犯罪嫌疑人,中途有加入和退出,而採砂行為是連續的,因此準確認定各個犯罪嫌疑人參與的採砂行為成為關鍵。鑑於此,詔安縣檢察院在審查逮捕張某的同時,積極介入引導偵查取證,繼而追捕同案人楊某,並列明繼續偵查意見,指導偵查機關查明全案,對全案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是我們加強礦產資源犯罪打擊力度的典型案例。」沈冰川告訴記者,2018年以來,詔安縣檢察院加大對打擊各類破壞生態資源犯罪的打擊力度,共批捕14件17人,起訴35件50人;通過起訴並經法院判決,責令被告人退賠國有財產損失共計4266922.82元。
「盜砂既浪費河砂造成生態資源受損、又影響溪岸防洪安全,百姓反映非常強烈。」沈冰川介紹,在打擊此類盜砂行為時,當地執法部門卻犯了難,因為盜砂人與執法人打起「遊擊戰」,讓執法人員多次撲空。之後,雖查獲多起非法採礦違法犯罪,但由於犯罪成本較低,非法採砂現象依然存在,生態資源破壞沒能得到有效治理。而在嚴懲犯罪分子後,該現象逐年下降。
為了鞏固成效,近年來該院加強與河長辦、環保、林業、國土等部門的聯繫溝通,通過與相關行政機關會籤《關於加強詔安縣河湖水域生態資源保護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林業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協作配合的工作意見》《關於加強環境保護協作的意見》等文件,建立定期聯席會議、案件互通、疑難案件及時介入等工作機制,形成生態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合力。
「接下來,我們還將進一步與紀委監委、公安、法院、環保、水利等部門在生態檢察和公益訴訟領域建立協作機制,形成生態檢察和公益訴訟工作合力,最終達到維護生態和公益的目的。」沈冰川對記者說,詔安縣檢察院對生態檢察下階段工作已有明確方向。
文字/洪凌霄 林保平
排版/林雪純
來源:詔安檢察
原標題:《《福建法治報》頭版報導詔安檢察發揮檢察監督職能:讓生態的美持續下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