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雙江自治縣邦丙鄉以宣傳展示為載體,以傳承發展為目標,不斷強化措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邁向新臺階,彰顯布朗山獨特文化魅力,為書寫出更加和諧、更加繁榮、更加壯美的布朗山瑰麗篇章奠定堅實基礎,為實現邦丙鄉全面振興增添活力。
強組織、重挖掘。邦丙鄉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專人專抓,確保非遺工作落地落實落細,為非遺保護傳承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與氛圍。
2020年,按照「不漏項目、不漏線索」的要求,在全鄉範圍內開展非遺文化資源普查,並積極做好各級非遺名錄的申報工作。在整個普查和培訓過程中,對重點傳承人進行了深入調查,普查涉及項目7個,整理文字資料2多萬字,拍攝照片200餘張,登記申報少數民族民間手工藝人3名,還收集了橄欖泡、小豆生等飲食製作工藝,對布朗族傳統民居房建蓋技藝也作了收集整理,進一步夯實了全鄉少數民族文化內容基礎。
截至目前,邦丙鄉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項)。
立品牌,強宣傳。近日,邦丙鄉南直村蜂桶鼓舞隊參加全縣2020年「振興鄉村文化 共建美好家園」農村文藝匯演,30餘名表演隊員,身著民族盛裝,施展技藝才能,榮獲二等獎。
邦丙鄉以慶祝傳統民俗節慶日為契機,先後舉辦了「傳承布朗文化,彰顯非遺魅力」文藝晚會,承辦了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幹田野調查培訓等一系列活動,讓非遺項目走進老百姓的生活中,調動群眾主動參與「非遺」活動的積極性,展現非遺文化的無限魅力。
強基礎,育新人。邦丙鄉以布朗族傳統手工紡織為依託,籌備建成了布朗族傳統手工紡織合作社,同時還建成了以展示老物件、老藏品為主的南直村史室一處,正在建造布朗族傳習館。目前,全鄉有1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2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通過舉辦民間文化藝術節等各類活動,給傳承人、民間藝人創造了展示技藝的舞臺和獲獎的機會。同時以農村、學校為載體,進一步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使其成為培養後備人才的基地,確保民族民間藝術絕技後繼有人、代代相傳,夯實「非遺」傳承基礎。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