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靠雙手創造的」

2020-12-23 人民網

冬日的清晨,一縷陽光灑進了賽罕區榆林鎮紅吉討號村脫貧戶雲虎虎家的院落。此時,雲虎虎正坐在炕沿上,與幹著家務活兒的妻子盤算著來年的養豬計劃,看著乾淨溫暖的家,他滿心歡喜。

「今年,包聯單位給我買了兩頭小豬崽,到年底了,兩頭豬賣了一萬多塊錢。明年還想多養幾頭豬,多掙點錢!」看到一年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雲虎虎笑得合不攏嘴。

2017年,雲虎虎被查出患有腦瘤,看病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作為家裡的頂梁柱,雲虎虎生病後,家中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也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雲虎虎看病治療需要有人照顧,兩個孩子都在上學,需要用錢的地方特別多,家裡又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生活的重擔讓雲虎虎的妻子有些喘不過氣來。「十多萬的醫療費一下就壓垮了我們。」雲虎虎的妻子說起當時的情景,至今不能釋懷。

就在一家人萬分艱難的時候,紅吉討號村的駐村扶貧幹部得知了雲虎虎家的情況,第一時間來到家中探望,並詳細了解了情況。「駐村扶貧幹部幫我們仔細研究醫保政策,並根據相關政策把我們家精準識別為貧困戶。」說起這些,雲虎虎的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沒有國家的扶貧好政策,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

就這樣,在扶貧政策的幫扶下,2018年,雲虎虎再次進行手術時享受到了健康扶貧補貼,醫療費報銷了95%,大大減輕了雲虎虎家的負擔。

為了讓雲虎虎安心治病,減輕他的經濟負擔,村委會還為他的兩個女兒申請了教育扶貧補貼,包聯單位還為她們提供了教育補助金,這些舉措不僅讓孩子的讀書費用有了保障,更讓雲虎虎和妻子真正安了心。

同時,為了讓雲虎虎家擺脫貧困,樹立信心,重新走上致富路,駐村扶貧幹部和村委會工作人員想方設法為他解決實際生活困難,不僅時常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物品,還從思想上鼓勵他,提振他對生活的信心。

隨著病情的好轉,雲虎虎家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雲虎虎也下定決心要努力改變生活現狀。「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才有了保障,渡過難關後,我和妻子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增加收入。」雲虎虎自信地說。

「包聯單位得知他想養豬,連續兩年為他家購買了兩隻小豬崽,等到豬出欄時,扶貧幹部又聯繫社會愛心人士前來購買,幫助他銷售豬肉。」紅吉討號村黨支部書記郭拴枝告訴記者。

雲虎虎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做夢都想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但以前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雲虎虎的身體逐漸康復,一家人的經濟收入也在不斷增加。雲虎虎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家裡的8.4畝土地,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流轉給合作社,收入4200元;家裡連續兩年養豬,一年收入1萬多元;村委會為妻子提供了公益性崗位,每月有400元的工資……雲虎虎家實現了穩定脫貧,2018年,他家還新建了住房,一家人的生活也重新步入正軌。

雲虎虎深有感觸地說:「黨和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不僅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更讓我們明白了好日子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記者 劉軍 通訊員 李穎劍)

(責編:趙夢月、劉澤)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評論員:用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總書記勉勵鄉親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是億萬人民艱苦卓絕的努力,讓我們從一窮二白、百廢待興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各族群眾胼手胝足的奮鬥,讓我們實現從溫飽不足到14億人共同邁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是全國上下埋頭苦幹的拼搏,讓我們書寫下年均減貧逾1000萬人的「最成功脫貧故事」……回望來時路,我們黨帶領人民實現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創造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蹟,都是「越是艱險越向前」拼出來的,「一個汗珠子摔八瓣」幹出來的。
  • 古藺縣東新鎮:笑對苦難 用雙手創造「穩穩的幸福」
    如今,靠自己雙手不斷奮鬥的陳龍花早已脫貧,獼猴桃園區的累累果實就是幸福生活的最好證明。在外打拼的日子,磨礪了陳龍花堅強的意志,她常說:「出門打工那十多年,我明白了勤勞致富的道理,人這輩子只有靠自己雙手創造出來的財富才踏實,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 羅海坤:脫貧路上不等不靠 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保城鎮番文村委會什羅村小組農戶羅海坤始終堅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脫貧路上他不等不靠,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省級「脫貧光榮戶」 羅海坤 「一直以來,家裡面的經濟收入主要是靠我這一塊,然後2014
  • 美好生活靠雙手來創造(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5))
    人間萬事出艱辛,惟有艱苦奮鬥,才是獲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小康生活不會從天降的,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在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村採訪,多次聽到類似的話。賈家莊地處呂梁山腳下,當年全村4000畝耕地中就有2800畝溼澤鹼地。
  • 「我的脫貧故事」好日子是靠雙手創造的|清鎮市流長鄉馬隴村楊起發
    今後,我們會更加加把勁,通過勤勞的雙手,努力把產業發展得更好,不斷增加收入,過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
  • 臨澤薛長寶:脫貧不等不靠 好日子雙手創造
  • 劉培琴: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明天
    過去,他們一家靠打零工維持生計,日子勉強還算過得去。後來,她和老伴幾乎同時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為了看病,不僅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不久,兒子的一條腿又在一次意外中造成粉碎性骨折,一下子失去了勞動能力,只能長期在家修養,而且一待就是三年,這讓本來就不太富裕的家庭更加難以維持。2014年,劉培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脫貧故事」我用單手創造出好日子丨鳳岡縣綏陽鎮大石村村民...
    當時,還在浙江打工的我,永遠失去了靠雙手謀生的能力。這場意外的發生,當時對我打擊很大,未來的日子該怎麼活下去,我對未來的生活感到既迷茫又害怕,雖然當時打工出事故的工廠負責人承諾過養我一輩子,但我堅決不做生活的「廢人」。   從浙江打工的工地出來後,我多次在浙江找工作,尋求謀生之路。
  • 「我的脫貧故事」朱曉豔:要想過上好日子不能只想等靠要
    這讓我感觸非常之深,國家現在政策好,方方面面都為我們老百姓考慮到,但是我們要脫貧,特別是貧困戶群眾,本來自身條件就差,如果自己再不勤勞苦幹,光靠黨和國家可不行。看到這些情況,我下定決心帶頭創業,要通過自己的苦幹實幹,幹出個樣子給存在「等靠要」思想的群眾看看。於是,2018年10月我辭掉了在村委的工作,回家幹起了養殖業。
  • 【脫貧·故事】汶川村貧困戶張國君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自張國君受傷兩年多來,家中所有的經濟來源只能靠妻子和兒子種菜維持,收入單一,生活沒有太大起色。「國家對我們這麼好,我有什麼理由消沉下去呢,沒了雙腳還有雙手和你們兩個。」張國君鼓勵兒子外出打工,鼓勵妻子種植脆李子,自己也四處打聽賺錢門路,為了補貼家用,他曾繡過十字繡和鞋墊。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村裡有人正在做義烏來料加工,張國君立即聯繫該村第一書記劉進平,並向他說明自己的意圖。在劉進平的幫助下,經過培訓,張國君在家裡做起了無痕內褲的加工作業。
  • 只要肯付出,好日子總能拼出來!
    只要肯付出,好日子總能拼出來! 他因小兒麻痺雙腿萎縮 可他自強自立 養牛、養雞、賣雞蛋 …… 僅靠一雙手
  • 「感謝共產黨帶給我們好日子」——三位翻身農奴的心裡話
    61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蹟,奏響了人類發展進步的壯麗凱歌。只有牢記歷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才能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編者按    自西藏民主改革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人民,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西藏實現由貧窮落後向富裕文明的跨越,以嶄新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西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共同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邊普:
  • 拜仁官推稱今天是創造歷史的好日子,法爾克轉發玩梗:是真的
    賽後拜仁官推寫道:「今天是創造歷史的好日子。」法爾克轉發了這條推特,並評論:「是真的(True)。」法爾克這是玩起了自己的梗,這位《圖片報》和《體育圖片報》名記平時總是會在推特上轉發轉會傳聞,並評論「是真的」和「不是真的(Not True)」,堪稱德國足壇的轉會新聞鑑別器。(地精殺手)
  • 青龍:脫了貧,還要讓好日子節節高
    脫了貧,還要讓好日子節節高——青龍滿族自治縣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探訪龍潭村易地搬遷小區。郝克忠跟蔣麗君說,要想過上好日子,還得靠自己幹。2014年,郝克忠東挪西湊買來幾隻絨山羊,點燃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之火。「不懂養殖技術,就買書、上網學,整日『泡』在羊圈裡,摸索羊舍搭建、疫苗接種。」郝克忠說,他和妻子像呵護孩子一樣,呵護這幾隻「寶貝疙瘩」。經過3年多的努力,絨山羊繁衍到上百隻。
  • 應城「勵志哥」 靠雙手「走上」小康路
    他雙腿殘疾無法走路,卻用勤勞的雙手,與生活熱情相握。他叫李峰,被當地人熱情地稱為「勵志哥」。車停在我們跟前,剎車、熄火、下地,動作連貫而熟練,全部靠著一雙手完成,像極了體操運動員的鞍馬表演。下了車,「穿」著一雙涼拖鞋的雙手,便支撐著整個身體在地上「行走」起來,他要給院裡的雞餵食了。養雞源於十幾年前賣雞蛋的經歷。
  • 「守住了水庫,也守住了好日子」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記者再次採訪鄉親們,他們表示,護好密雲水庫的決心更堅定了,過上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60年前,20萬建設者創造奇蹟「60年前,你們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投身修建密雲水庫大會戰……」讀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81歲的羅連恆耳邊似乎又響起了機械的轟鳴聲和高亢的打夯聲。
  • 青海海西:靠生態產業過上好日子
    「大半輩子都在草原上,沒想到晚年能搬進城裡過上好日子,現在水電交通都很方便,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遊牧人換了新活法。」在建設生態畜牧業進程中,海西州以民生工程建設為抓手,積極實施各類民生項目。全州實現牧區十二年免費教育,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全覆蓋,村級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建成遊牧民定居小區34個,樓房6678戶,戶均80平方米以上,全州累計2.6萬名牧民喜搬新居。
  • 團長說 | 新年新願,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新的一年開啟新的歡樂新的一年承載新的希冀新的一年,也有這樣一群團長面對人生的挫折,他們縱情坦蕩面對傷痛,他們盡力微笑他們是「折翼」的天使在新的一年裡,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一大早,我們就來到德陽市池塘村。
  • 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幸福生活
    2014年,我家被納入小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村裡的幹部通過國家扶貧政策,幫我們爭取到兩頭豬苗和2000元的補貼,鼓勵我們靠養殖獲得收入。  剛開始,我顧慮很多,沒有養殖經驗,既怕豬生病,又怕出欄賣不出好價錢,心裡實在沒有底。了解到我的顧慮後,村裡和市裡的幹部經常來家裡,不僅鼓勵我們,還傳授我們養殖技術。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堅定了養殖信心。
  • 「我的脫貧故事」就業培訓讓我過上了好日子丨烏當區下壩鎮新桃村...
    全家5口人,我和愛人、1個哥、1個弟,1個兒子,哥哥精神殘疾需要人照顧,孩子出車禍至今不能就業,還需要做第二次手術,之前家庭經濟收入主要靠夫妻二人務農和打零工,由於沒有技能,在外打工經常有一天無一天的,生活極其困難,我的家庭於2017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