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電影如何幫助人們克服現實世界的創傷?

2020-12-23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有些人不僅喜歡看恐怖電影,他們還會經歷類似暴露療法的心理反應,暴露療法是一種用於治療焦慮症的技術。

圖源:GETTY IMAGES

撰文:NICOLE JOHNSON

七歲那年,我的母親因藥物過量而死。隨後的幾年裡,我一直在死亡帶來的過度恐懼和焦慮中掙扎。我認為自己有一天也會英年早逝;少年時期,朋友們做過的許多事情我都極力迴避,比如學習騎自行車,因為我感覺太危險了。

然後,初中時,我在當地的音像店找到了救星。

我和一群朋友租了影碟《重返恐怖高校》,這是一部1987年的低成本恐怖片,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在自家的客廳裡被嚇得尖叫連連,只能通過指縫看著一個怪物折磨和殺害人們。事後,我有兩種感覺:一是為自己能看完這部電影而感到自豪,另外還有一種帶著欣喜的解脫感。這是最好的宣洩方式。往後幾十年裡,恐怖電影成了我處理悲劇和障礙的一種方式,包括離婚和其他親人的死亡。

對我來說,恐怖電影是一種寶貴的應對工具。這種效果符合所謂的暴露療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強迫自己面對恐懼,以此來克服恐懼。

受控的恐懼體驗,如觀看恐怖電影,"可能會在微調應對策略方面產生積極影響,"丹麥奧胡斯大學文學與媒體副教授、娛樂恐懼實驗室主任Mathias Clasen說道。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項針對300多人的研究顯示,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幾個月裡,恐怖迷的心理狀態比非恐怖迷好得多。

「這可能是由於人們通過觀看恐怖電影了解到了自己的恐懼反應並學會了調節情緒,」2017年出版的《為何恐怖如此誘惑》一書的作者Clasen說道。因此,雖然我們不太可能在治療師的辦公室裡看到最新的恐怖片,但關於我們如何應對恐懼的研究,以及為什麼有些人被恐懼誘導的娛樂形式所吸引,為人們學習克服創傷的新方法提供了一個窗口。

感覺暴露

在討論創傷和恐懼症時,首先要了解我們的身體是如何處理恐懼的。我們的本能反應是「戰鬥或逃跑」。要麼留下來面對嚇到我們的東西,要麼就逃跑以躲避或逃脫危險。這種反應由交感神經系統所驅動,交感神經系統是由從脊柱交織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神經元的集合。在感知到危險的情況下,這個系統會觸發無意識的反應: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向肌肉輸送額外的血液,這表明我們已經準備好應對威脅。

當我們意識到威脅消失或不真實的時候,相關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就會接管;它幫助我們冷靜下來,促進身體的 「休息和消化」反應。這種本能反應可能有助於在威脅過去後產生解脫感。而這種解脫感正是研究人員利用暴露療法進行研究的一部分。

暴露療法的有效性已由大量研究證實。它被發現對治療焦慮症,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恐懼症和強迫症特別有效。該療法能重新訓練杏仁核(大腦的恐懼中心),通過暴露在恐懼的對象或情境中來激活它。例如:如果某人有蜘蛛恐懼症,治療師會讓他有意識地與蛛形綱動物接觸,通過想像、處理真實的蛛形綱動物,甚至通過虛擬實境體驗它們。隨著反覆暴露,恐懼逐漸消退。

這種受控恐懼體驗的好處是它發生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恐懼發生在治療師的監控下,可以隨意操縱和結束。恐怖電影的治療效果可能與之類似: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恐怖愛好者可能喜歡被嚇到,因為這有助於他們在客廳沙發上或黑暗的電影院裡獲得一種對恐懼的掌控感或控制感。

早在20世紀50年代,南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弗洛伊德學派精神分析學家Martin Grotjahn就認為恐怖電影是「美國青少年自我管理的精神療法」。在20世紀90年代,一項案例研究討論了一個13歲的問題男孩是如何利用恐怖電影進行治療的。研究人員當時寫道:「現代恐怖電影對青少年的作用和傳統童話對小孩子的作用是一樣的。」

今年的一項研究認為,恐怖電影是最佳的恐懼誘導刺激。研究顯示,人類大腦的部分區域會把恐怖電影當作真實的威脅來處理,這讓身體做好準備,以在現實生活中的相同方式做出反應——心率加快,瞳孔放大,血壓上升。

坦普爾大學(Temple University)媒體研究教授John Edward Campbell表示,我們在看完恐怖片後往往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這基於隨後的解脫感。獲得雙委員會認證的精神病學家Zlatin Ivanov也同意這一觀點。Ivanov說,在看完一部恐怖電影後,大腦冷靜下來的能力從神經化學角度來說會讓人感到愉悅,」因為與』休息和消化'大腦反應有關的多巴胺的釋放會增加幸福感。"

恐怖電影的積極效應的另一種可能解釋是阿拉巴馬大學信息科學、傳播和心理學名譽院長、教授Dolf Zillmann推廣的興奮轉移理論。從本質上說,這一理論認為,當我們接觸到一些非常可怕的事物時,比如看一部恐怖電影,我們所經歷的恐懼會強化之後所感受到的積極情緒。

尖叫療法?

目前,恐怖電影還未被科學證明可以治療創傷或恐懼症。但許多研究人員認同其潛力。

精神病學家Leela R. Magavi是加州社區精神病學的地區醫療主任,她是一個恐怖電影迷,體驗過此類宣洩效果。她說:「恐怖電影可以用來幫助那些有恐懼症和各種創傷的人脫敏。」

奧胡斯大學的Clasen現在正和同事Coltan Scrivner一起設計一項研究,將研究恐怖片的臨床潛力,以及有嚴重心理創傷的人是否可以找到恐怖媒體的建設性用途。甚至還有一個播客叫 「精神分析:恐怖治療播客」,由一名持證治療師共同主持,旨在探討恐怖電影與焦慮之間的聯繫。

Margee Kerr是一名社會學家,同時也是《尖叫:恐懼學中的恐怖冒險》(Scream: Chilling Adventures in the Science of Fear)一書的作者,它已經對自願喚起負面體驗(voluntary arousing negative experiences)做了初步的研究,比如看恐怖電影或跑進鬼屋取樂等情況。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Kerr和同事們發現,人們在從事這些活動後體驗到的興奮感 「可以幫助個人應對隨後的壓力源",減少大腦對恐懼誘導刺激的神經化學反應。她說:"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現象會在臨床情況中反覆出現,可以為臨床幹預提供信息。"

Kerr現在正在研究一項撥款提案,提案通過後,她就可以研究當暴露在自願喚起負面體驗中時,人們會如何改變壓力反應。她說,「這一想法在於暴露在』有趣-可怕』的刺激下,其中包括獎勵性元素,這可以讓更多的壓力元素變得更容易忍受。」

我自己的情況怎麼樣了呢?當疫情來襲時,我立刻開始尋找更多的恐怖電影。我找到了當地一家賣二手DVD的商店,現在我正在重溫初中時非常喜歡的恐怖片。在一周結束的時候,我用它們來放鬆自己。我又一次在客廳的黑暗中找到了安慰,安全地尖叫驅散了恐懼。

(譯者:陌上花開)

相關焦點

  • 看恐怖電影令人毛骨悚然,過後卻有這麼多的益處
    從科學家的研究,可以發現觀看恐怖電影是如何影響你的身體、你的大腦和甚至是你的荷爾蒙。即使你不是身處現實之中發生的致命危險之中,你在觀看一部恐怖電影時,也會獲得同樣的刺激反應。」給大腦帶來平靜當你在做冥想訓練時,觀看諸如《閃靈》(The Shining)等恐怖片,可能不是腦海中出現的第一選項。然而,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格雷格·J·西格爾博士(Greg J. Siegle)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對鬧鬼的房子能夠產生的生理反應進行了跟蹤研究。
  • 如何從創傷中獲益
    而最近這15年,研究人員不再執著於負面影響,轉而探討巨大壓力可能為人們帶來哪些好處。研究人員針對身處不同逆境的人們進行研究,包括癌症患者、心臟病患者、痛失愛子配偶的人等等,研究結果顯示:創傷、危機以及悲劇發生的形式有幾千幾百種,但人們可以從創傷中獲得益處,進而得到成長。
  • 2020韓國實力恐怖電影衣櫥,恐懼是很好的現實壓力緩釋「藥丸」
    如我一樣早說謊的兒童,不慌不忙瞞過大人們考量的眼神,最主要是通過午夜恐怖片,世界各地的導演將人們內心的恐懼精心編織在電影裡,除了開車部分的少兒不宜,容易給兒童造成不健康恐懼是一份很好的現實壓力緩釋「藥丸」。
  • 第12期:由《從心開始》解讀創傷後應激障礙
    據公開信息顯示,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國內很多患者家屬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無助及應急能力下降的心理應激反應,因病離世的患者家屬所受創傷則更為嚴重,他們都屬於此次疫情中的受害者群體。這不禁使人聯想到一部於2007年在美國上映的影片《從心開始》,這部電影通過細膩的藝術手法真實還原了受害者群體的心理狀態。
  • Steam好評98%,超現實心理恐怖遊戲《OMORI》火了?
    「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OMORI》是由OMOCAT製作發行的一款的超現實心理恐怖
  • 《侏羅紀世界:失落王國》,一半是災難電影,一半是恐怖電影
    《侏羅紀世界:失落王國》雖然早期的預告片已經嚴重依賴於發生在恐龍出沒的島上的電影的火山前半部分,但王國的下半部分實際上變得更類似於鬼屋電影,其中人物被困在巨大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莊園中,嗜血猛禽混血。作家Colin Trevorrow實際上是為導演JA Bayona量身定製的劇本,這部劇以2012年的緊張災難電影The Impossible和2007年的哥德式恐怖電影The Orphanage而聞名。王國在世界事件發生四年後,侏羅紀世界被毀,現在的恐龍正在自由漫遊。但是,爆發火山的威脅引發了一場關於以前滅絕的生物的爭論。
  • 魔術師詹森幫助美國聯邦調查局打擊恐怖分子,拯救世界的故事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位拉斯維加斯魔術師克裡斯·詹森利用自己"預見未來"的特殊能力,幫助美國聯邦調查局打擊恐怖分子,拯救世界的故事。拉斯維加斯魔術師克裡斯·詹森有一個秘密。他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種特殊的能力既是一種天賦,也是一種令他煩惱的詛咒。
  • 恐怖電影的十個情節均來自現實故事,細思極恐!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於驚悚電影,作為驚悚片的愛好者,對於作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尋找刺激。有一個悖論是這麼說的:恐怖應該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為清晰的記憶,害怕,越是害怕越是像吸食禁藥一樣欲罷不能。以下是十個恐怖電影的細節,均來自現實故事。
  • 破繭成蝶的《燕尾蝶》:如何從童年創傷中復原,去擁有更好的人生
    第二部分,通過電影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和內涵,結合片中人物,用心理學解析:如何在逆境中完成自我救贖、並從創傷中復原、最後破繭成蝶去擁有更美好的人生?一部好的電影,除了要讓觀眾能夠從電影的視聽語言、人物塑造和劇情結構等去欣賞它,最重要的是能夠通過電影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和內涵,觸發人們對生命和成長的深度思考,才是一部好電影所體現出來的巨大意義和獨特魅力。而《燕尾蝶》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此。
  • 在世界電影裡讀懂「瘟疫」 還原現實透視人心
    不管哪一種呈現方式,電影裡的瘟疫總是重複相同的套路:病毒終會被戰勝,然後被遺忘在時間裡,直至下一場災難叩門。猶如哲學家霍爾巴赫所言,瘟疫昭示了人類的無知和恐懼。每一次病毒降臨,人們總要面對生存和死亡、自由和秩序、善良和邪惡的多重詰問。電影裡的瘟疫是一面鏡子,逼真地記錄災難,還原現實和透視人心。
  • 恐怖電影有什麼魅力?
    還記得你第一部看的恐怖類型的電影嗎?我第一部看的恐怖電影就是林正英版的殭屍片,小時候因為看殭屍片嚇得不敢出門,還常常學殭屍一樣蹦蹦跳跳去嚇別人。雖然害怕但是非常喜歡,一開始是一種好奇心,因為沒見過這種類型的電影,但會被劇情牽著鼻子走,聲音、畫面,對人很有刺激感。那什麼是恐怖電影?
  • 2020 最令人難忘的恐怖電影:沒有扼殺創作者的創意及行動力
    雖然本片的重心是記憶回溯與創傷治療,但這趟歷史之旅也是一場對真相的發掘與自省。  《變種人》   在當今的英雄漫畫電影裡,超凡力量可能是不請自來的沉重負擔,卻不見得成為摧毀人生的恐怖根源。即使有,創作者也會以無私的英雄行徑,淡化主角與超凡力量共生時感受到的痛苦。
  • 明明不夠恐怖,憑什麼被公認為80年代最恐怖的香港電影?
    這部恐怖片被公認為二十多年來(1981年起)最嚇人的香港電影。它集兇兆片的恐怖、喪屍片的血腥和靈幻功夫片的神奇怪誕於一身,同時又帶有新浪潮時期的實踐色彩。導演餘允抗運用大量攝影技巧和化妝特技增強驚悚視效,在情節鋪設之餘極盡煽情、恐怖之能事。最後戛然而止的結局,更是將恐怖感發揮到了極致。
  • 影片講述了拉斯維加斯,克裡斯幫助聯邦調查局拯救世界的故事
    影片主要講述了拉斯維加斯魔術師克裡斯·詹森利用其「預見未來」的特殊功能,幫助聯邦調查局打擊恐怖分子、拯救世界的故事。拉斯維加斯魔術師克裡斯·詹森有個秘密。他能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這個特殊的功能不僅是天賦,也是詛咒。
  • 《浪漫醫生金師傅2》安孝燮李聖經攜手克服了創傷和恐懼登上手術臺
    同一時間,都允莞將在醫院裡給樸民國開一個健身房,「世界都不尊重我們,我們也要尋找我們的生存之路,有品位,有價值」,「會和我同心嗎?」,並伸出手。第二天,呂運泳從醫院接到了院長卸任的通知。而且,當時甚至有傳聞說,樸民國教授將擔任教授。聽到這個消息的金師傅也在荒唐的情況下啞口無言。
  • 以前人們幻想的未來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對比圖,古人的想像力挺不錯
    人類對未來的世界充滿了憧憬,在影視作品中會構思未來世界的樣子,下面就是一組以前的人們幻想的未來社會與真正的現實世界的對比圖,看看我們實現了哪些幻想呢!1、2012年的超級巨船許多人都應該還記得瑪雅人關於2012年末日的預言,甚至還拍攝了2012末日的相關電影,影片中人類製造了2800萬噸級的超級方舟,可容納45萬逃生的人們。
  • 創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小時候被狗咬,長大些被父母揍,這些埋藏在我們心底的最深的傷痛,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淡去,大部分都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後遺症,在行為心理學中,被稱為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創傷性的一次性學習,即是基於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產生的,這種障礙是人們在經歷了極度恐怖的事情,比如說目睹他人死亡,或是自己瀕臨死亡或受了重傷等情況之後,所表現出的衰弱症狀。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這幾種方法值得嘗試
    不喜歡人群,不知道如何跟別人打交道,只想待在自己的世界裡,害怕社交,這是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典型症狀。對於很多人來說,會覺得社交恐懼是一種膽小、內向的表現,只要大膽一點就可以改變。但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這是一種煎熬,一種難以擺脫的痛苦。
  • 醫學生目睹車禍見血就暈 專家:創傷後應激障礙
    現在馬上就要上針灸課了,小唐的老師也希望能幫他找到一個克服的辦法。為此,網友們紛紛腦洞大開:「戴著墨鏡試試?」「以毒攻毒,脫敏療法,多刺激幾次就好了。」那麼,小唐該如何治療?是否是單純的「暈血症」?是否適合使用「脫敏療法」?對此,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相關專業醫生,對小唐的情況進行了分析。
  • 恐怖電影《招魂》竟是真實事件?
    熒幕上的恐怖再恐怖也是不恐怖的,因為那只是虛構的,現實中的恐怖再不恐怖也是恐怖的,因為那確是真實的。幾年前溫子仁指導拍攝的《招魂》在恐怖電影圈好評如潮,這也使溫子仁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恐怖片大師。《招魂》這部電影成功之處並不在於畫面有多血腥,多恐怖,讓人們感到恐怖的而是溫子仁對氛圍的營造。和以往「房屋鬧鬼」恐怖片不同,溫子仁更看重對周圍事物的拍攝,像吱吱呀呀慢慢打開的房門、踩在地板上,地板發出的聲響、搖搖晃晃的椅子等,這好像讓我們身臨其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