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廣州農業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教授王福昌:收藏3.8萬冊...

2020-12-26 大洋網

12月22日,北回歸帶農耕文明溯源與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會議提到要加強中華文明考古研究,追溯北回歸帶中華農耕文明的起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會議上,華南農業大學廣州農業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教授王福昌做了發言。王福昌介紹:「華南農業大學的農史研究歷史悠久,1920年就開始研究稻作起源。1978年,華農建立了農史研究室,在歷史上,華農農史研究創造了很多成績,我們是最早招收農史研究生的單位,1976年以後,我們創辦了全國第一個農史刊物,我們還利用全國農史界的力量,主編了農史界第一部裡程碑性質的著作,叫作《中國農業科技史稿》,近幾年,我們還拿到到了兩個國家的重大課題。」

王福昌還表示,華農的農史研究是研究與藏書並重,「我們有專門的書庫,有3.8萬冊線裝的圖書,我們的資料,從農書的版本上看,是世界上版本最多的。」

王福昌說,做農業文化歷史研究還是要依靠農學的理論方法。我們搞環境史、生態史,就需要大量的學習,並依賴現代的生態學知識。非常高興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多到華農來指導,使農史研究能更上一層樓,「我國歷史悠久、溫暖博大精深。我們這些年服務社會,專門做農業文化遺產的研究。」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

相關焦點

  • 【會議日程】2019農業文化遺產地鄉村青年研修班
    :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  葉敬忠教授開營致辭:中國農業大學  錢學軍副校長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孫慶忠教授中國科學院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  閔慶文研究員主持人:衣莉題    目: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理論、方法與實踐演講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閔慶文研究員主持人:衣莉題    目:基於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演講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 天湘板業與華南農業大學校企合作共譜新篇,實現產學雙贏
    2020年12月12日天湘板業舉辦了中國木業校企合作系列活動,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與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領導的帶領下,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一行30餘人蒞臨天湘板業廣州生產基地參觀交流。
  •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謝正生:體現農耕文明發展的實物還比較缺
    12月22日,北回歸帶農耕文明溯源與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會議提到要加強中華文明考古研究,追溯北回歸帶中華農耕文明的起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會議上,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謝正生做了發言。謝教授表示,我國在北回歸線一帶的農史領域研究確實值得好好鑽研。
  • 院士校長「帶貨」,華南農業大學科技助農專場直播來了!
    院士校長「帶貨」,華南農業大學科技助農專場直播來了!6月20日華南農業大學專場直播科技助農出好貨院士校長齊開播掃描海報二維碼進入南方+直播間或快手APP搜索「南方花小寶」進入直播間大學直播看什麼?
  • 華南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華南農業大學2019年擬招收全日制普通考生和碩博連讀考生249名(包括非定向就業和定向就業研究生),其中包含10名專業學位博士生。實際招生人數以教育部最終下達的招生計劃數為準。
  • 我校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師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
    隸屬於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的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以農業文化遺產研究為己任,踐行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引導青年學子奔赴鄉村,通過本土知識的發掘,揭示農耕智慧傳承千載的文化密碼。中心主任孫慶忠教授在認真體會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後,結合近年來團隊在內蒙古敖漢旗和陝西佳縣等地開展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發表了學習感想。
  • 安徽農業文化遺產的概況及其保護
    安徽農業文化遺產的概況  農業文化遺產的概念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農業文化遺產專指那些活態、系統、複合型的農業文化遺產,如「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或「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廣義的農業文化遺產,除了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外,各種與農業相關的知識、技術、觀念、制度、習俗及各種物質資料等,都稱為農業文化遺產。其類型可分為聚落、遺址、工程、景觀、工具、技術、文獻、物種、特產及民俗10種。  按照廣義的標準,安徽農業文化遺產類型多樣、數量眾多。
  • 第六屆「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總決賽在廣州華南農業大學...
    近日,第六屆「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總決賽在廣州華南農業大學順利舉行。本屆大賽由中國獸醫學院院長聯席會和中國獸醫協會主辦,華南農業大學和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共同承辦,深圳市瑞鵬公益基金會、各高等農林院校重點支持,全國臨床獸醫師及全國性小動物臨床獸醫師廣泛參與。
  • ...工程學院|教授|河南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_網易訂閱
    分別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喬松林研究員《非洲豬瘟系統思考》、南陽正大有限責任公司王俊偉銷售總經理《正大集團全產業鏈模式》、河南豬拱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愛國《非瘟時代如何讓抗體檢測成為獸醫的得力助手》、廣州格拉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莉運營總監《有機酸在防非和替抗當中的應用》、華南農業大學鄧銜柏教授《對當前豬場疫病防控的一點體會》、江西嘉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志《用"工匠精神"做好中獸藥》、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仇華吉研究員
  •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0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貴州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合作項目等方面籤署了合作協議,就未來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金忠秀 攝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副校長鄧詣群;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昌鵬,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徐成高等出席籤約儀式。
  • 山東農業大學2019年招生章程
    學校擁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1個本科專業;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農業部重點學科,1個農業部綜合性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部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部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1個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1個國家小麥改良分中心
  • 廣州最好的5所大學,中山大學無爭議第一,華南農業大學排名意外
    中山大學辦學歷史:學校可追雖到1924年2月鄒魯接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兩校之後合併組建國立廣東大學,。其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1953年院系調整中山大學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調出,組建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華南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華南師範學院(現華南師範大學)。
  • 【訪談】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程承坪、華南農業大學廣東...
    近年來,學術界對日本學者提出的 「第六產業」的概念進行了研究探索,其實質就是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近日,記者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程承坪、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農業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萬俊毅進行了採訪,受訪學者紛紛表示大力發展「第六產業」,可以助力鄉村振興。
  • 佛山基塘農業系統項目獲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牌匾
    11月13日,記者從西樵鎮政府獲知,廣東省農科院、佛山市農業農村局、佛山市農科所、南海區農業農村局、西樵鎮人民政府等相關人員日前在西樵召開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座談會,並現場為西樵鎮的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項目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牌匾。
  • 高校足球氛圍解密 華南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廣東省和農業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校園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譽的廣州市。學校擁有悠久的歷史,始創於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
  • 你真的了解華南農業大學嗎?
    華農開往增城基地,10月15日出發,約不?!看到這些就會讓你想起的「華農」毛主席親筆提名的「華南農學院」 最初,受地鐵施工影響始建於1985年的華農舊西南校門被迫拆除後經徵集,採納藝術學院學生王旭的設計方案由正反兩組立面組成,形似一本打開的書左邊立面鐫刻校名「華南農業大學」
  • 【實踐者】生態智慧視野下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以重慶巴渝農耕文化陳列館為例
    重慶巴渝農耕文化陳列館大門外景生態智慧視野下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以重慶巴渝農耕文化陳列館為例重慶巴渝農耕文化陳列館是由劉映升老人一家創辦的收藏巴渝農耕文化遺產的民間博物館但農耕館不僅在收藏器物這一有形的農業文化遺產,更重要的是在保存這些遺產背後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生態智慧,而且通過陳列館系統論思維的生態設計、手繪地圖、生動質樸的文字闡釋,以及多樣豐富的公教活動,將這一智慧活化繼承並作用於公眾的心靈。
  • 放棄偏見還是追求理想,美術藝考生你會選擇華南農業大學嗎?
    生活在僅與華南農業大學校園一牆之隔的廣州,也會經常會到校園去走走,每年春天紫荊花開的季節,便是一片花海,校園便成了廣州市民網紅打卡點,是花海也是人海。華南農業大學簡介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華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學專業為主體的綜合性大學,藝術學科異軍突起成為了華南農業大學重點建設學科,並取得非常驕人的成績。
  • 2021考研時間-華南農業大學考點安排
    2021考研時間-華南農業大學考點安排 2020-12-18 15:01:03| 來源:華南農業大學
  • 華南農業大學陸永躍教授應邀到省科學院動物所開展學術交流
    12月3日,華南農業大學陸永躍教授應邀到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開展學術交流,動物所5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了學術交流會,會議由該所學術所長楊星科主持。陸永躍教授結合其研究團隊的科技成果,圍繞紅火蟻的入侵危害現狀、總體研究規劃、主要研究進展、主要科技產出、科技示範應用五大方面作了題為「紅火蟻入侵防控基礎及應用技術」的學術報告。動物所與會人員認真聽取了報告,並就紅火蟻的生物特性、生物防控可能以及外來入侵生物的研究思路、防控技術等問題踴躍地與陸永躍教授進行了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