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北回歸帶農耕文明溯源與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會議提到要加強中華文明考古研究,追溯北回歸帶中華農耕文明的起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會議上,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謝正生做了發言。謝教授表示,我國在北回歸線一帶的農史領域研究確實值得好好鑽研。
謝正生表示,今年他到廣東省博物館參加了一個關於荔枝文化的展覽,「足見嶺南這一帶,只要拿出一個作物,一個物種,追溯其起源,研究其文化元素,就會有不少發現。我們能感受到我國農耕文明的博大精深,荔枝涉及方方面面的東西,我們原來以為生態學是夠寬泛的,但去看看博物館做的東西,如果沒有多個學科的交叉積累,就很難做成一個荔枝文化展。」
謝正生表示,目前能體現別回歸帶農耕文明發展的實物還比較缺,「農業發展的脈絡,大家都講得頭頭是道,但真正能體現的文物我們還是有所缺少的,需要正兒八經地去充實一些實物,來給參觀的年輕人完整的概念。」
謝正生說:「北回歸線農耕文明溯源很有意義,目前需要做很多細緻的工作。」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