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歷時六年研究集成了「河套灌區有機小麥全覆膜穴播免除草增產增效技術」,今年作為院市科技合作項目重點技術在杭錦後旗雙廟鎮尖子地村優質有機小麥種植基地進行了大面積示範,目前這項集成應用的新技術控草效果良好。
在雙廟鎮尖子地村優質有機小麥種植基地,農田裡的麥苗密集整齊,長勢喜人。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500畝的有機小麥這已經是第二次淌水了,還一次也沒鋤過草,麥田裡基本上也沒什麼草。但是往年這個時候正是有機小麥進行大面積除草的時候,除一遍拔兩遍,一天一個人就是拔個半畝地,天天就這樣拔草,一畝地拔草投入的成本大約就在400元到500元,勞動強度大不說成本還高。
為什麼今年能減少麥間除草這項田間管理呢?原來這完全得益於巴彥淖爾市農牧科學研究院在雙廟鎮尖子地村優質有機小麥種植基地,推廣使用的「河套灌區有機小麥全覆膜穴播免除草增產增效」這項新技術。
烏拉河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李鵬飛介紹說:「使用這項新技術主要成本增加在地膜上,一畝地地膜需要70塊錢左右,地膜回收補貼標準為每畝地20—30元,這樣整體算下來要比原來人工拔草節約三四百塊錢成本,關鍵還能提升有機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河套黃灌區是全國聞名的優質小麥生產區,但是種植有機小麥麵臨雜草控制、施肥技術和高品質生產等問題。為此,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歷時六年,經過前期調查雜草來源、研究抑草辦法、現場取樣測產等一系列實驗論證,研究出了「河套灌區有機小麥全覆膜穴播免除草增產增效」這項新技術,並在今年進行了大面積推廣使用。這個技術的核心就是在有機小麥田地應用小麥穴播全膜(黑地膜)覆蓋抑草、二次耕翻控草、擇肥減草等綜合控草技術,使雜草發生期推遲,這樣可使有機麥田植株生長健壯、籽粒飽滿,增產提質明顯。
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閆文芝介紹,「去年我們是小面積示範,今年在尖子地村示範了400多畝,非常受農民歡迎。這個技術還有一個好處,因為它是範覆膜種植,前期溫度比較高,小麥長得比較快,雜草相對競爭不過小麥,再一個合理施肥以後,小麥的成熟的特別好,千粒種高,產量高,比咱們普通的有機小麥種植田產量要高10%以上。」
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常規有機小麥種植模式相比,雜草總株防效 92.8%,總鮮重防效 95.9%,可免除人工除草,實現節本增效30%—50%,採用該技術種植的有機小麥生長健壯、生育進程較快,小麥的品質普遍得到提升,為大面積推廣有機小麥、打造有機綠色高端農畜產品以及優質天賦河套小麥品牌提供了技術支撐。
監製:張金堂
如果您想聯繫我們:發郵件、發圖片、發視頻、打電話,只要您高興,怎麼都可以!
我們的郵箱:hhxwtv@163.com
我們的電話:0478-6622442
或者微信搜索公眾號hlhjhq2014關注我們
友情提示:一定要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