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市場倒逼高等教育改革,不需要發表論文的研究生將大批量擴招

2020-12-22 高校網大秀

研究生擴招下的分流

2020年全國各大高校陸續公布了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不同於普通高校的擴招規模,最近幾年,部分頂尖985高校反道而行,開始縮減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不過從2020年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來看,國家對於研究生教育擴招屬於政策性支持,考慮到研究生擴招帶來的畢業難題,教育部提前考慮到畢業分流的培養模式,嚴格區分學碩和專碩研究生,專業碩士招生規模將提高至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時《方案》也對專業博士提出值得關注的變化,相比目前全國各大高校學碩和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幾乎形同,造成很多專業碩士也有發表SCI論文的要求,而就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不具備科研實驗條件,無力支撐研究性學術課題的開展,在教育部嚴格要求學術道德嚴查論文的同時,學術造假和畢業矛盾會變得問題激化,因此專業性碩士培養將成為最佳的解決方案!

祈禱實驗設備不要出問題

前一陣,大連理工大學自殺研究生的遺書讓人感到心酸,貌似性格樂觀,積極向上的一名男研究生在遺書中,對於連組會都不開,一年僅在年底聚餐中才可能見到導師,面對只有靠祈禱才能不會出問題的實驗設備,加上疫情的影響,最後讓該名研究生瞬間的自我懷疑和精神抑鬱:「看著我的設備,然後看了看自己的手,不知道是哪一個出了毛病,或許是腦子也說不定!」大連理工大學作為全國頂尖的985名校,研究生培養都是這樣的狀態,可見全國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現狀並不會太好。特別是以研究型學碩而言,這樣的條件,研究生們很難達到發表了科研論文的畢業要求,頭腦靈活的就各種捷徑和造假,水平有限的導師們為了送走畢業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已經達到了某種默契,這也是為何中國科研論文和專利早已成為全球第一的重要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施一公院士口中說的「為發論文而發的論文」,其中研究生畢業和職稱論文佔據大半!

應對企業需求

相對於學碩,專業碩士更注重於科技應用,解決實際上遇到的專業性科研問題,並不適合發表論文,畢竟科研論文的存在並不是為了灌水,而是為了科研創新,研究性學術論文為專業應用指明方向,目前國內高等教育存在和實際應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專業性碩士和博士其實就是為了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讓研究生們直接和企業科研項目接軌,或者直接和企業聯合培養,這也是專業性碩士和博士存在的意義,也是目前研究生分流的重要手段,不適合發表學術SCI論文的研究生可以提前分流到專業性碩士,以解決企業問題而達到畢業的要求!

相關焦點

  • 研究生擴招能否緩解畢業生就業難
    根據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數據,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增加18.9萬,達到100萬,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同比增加32.2萬人。今年9月發布的《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適度超前布局,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穩步擴大。
  • 2021研究生繼續擴招,學歷會因此貶值嗎?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於本周六(12月26日)拉開帷幕。業內人士預測,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就業壓力增長、出國留學受阻等原因,此次報考人數將大幅增長,創歷年之最。與此同時,在2020年擴招18.9萬人的基礎上,2021年碩士研究生規模還將穩步擴大。在這種大背景下,研究生學歷會不會貶值?未來若想繼續深造有何新途徑?研究生就業是否具備明顯優勢?
  • 論文不合格要退學?教育部又有新通知,研究生將迎來「壞消息」
    在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發生困難,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後存在著找不到工作的問題,特別是今年畢業的大學生由於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找工作更是「雪上加霜」,為此國家教育部針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很多的政策改革。針對研究生有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變化一:擴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研究生的隊伍中共有兩類,一類是全日制研究生一類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這跟大學是否是全日制有著很大的原因,不同類別的研究生是有著區別的,各大院校一般招收的都是全日制的研究生。
  • 2019年研究生招生分析:教育學博士和經濟學碩士擴招幅度大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統計數據來分析我國的研究生招生情況。一.碩博研究生持續擴招2015-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擴招比例均超過40%,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較上年增長22%。根據教育部在2020年3月印發的通知,2020年計劃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擴招比例超過20%。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難度進一步增大。
  • 大學生就業難,為什麼研究生就業也難?有哪些解決辦法?
    因此一部分學生換了一種思路,為了避免競爭而直接參加考研,成為研究生之後就可以避開跟應屆畢業生的競爭。但是有這樣想法的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多,這也導致了研究生畢業之後同樣也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那麼如何解決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呢?嚴格把控研究生的入學數量和質量,確保培養出優秀的研究生。
  • 袁老師預言成為現實,大學研究生和專升本即將迎來擴招
    最近幾天對於研究生和專升本的擴招相關新聞很受大家的爭議,這也正與我在去年跟學生溝通的時候,談過關於高等教育將要擴招這一想法不謀而同。剛剛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明確表示將拓展畢業生升學升到的渠道,對碩士研究生規模進行擴大,也確定了將要擴招18.9萬人次的計劃。這幾年我國研究生考試報名的人數逐年在增加,其中在2020年的研究生報名大概有341萬人,相比2019年增加了50萬人,所以對於考研來講,競爭的壓力更大了一些。
  • 300萬研究生,什麼專業的研究生最多?什麼專業的好就業?
    比如,哪些專業的研究生最多?哪些專業的就業不錯? 好,下面我就來談談。 各個專業的研究生數量 從國家最近的規劃來看,一批卡脖子技術還需要大量招研究生,像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核科學等等。 從目前政策來看,國家還會持續擴招,但擴招的名額全是專碩,大部分為專博。因此,也許幾年之後,碩士逐步演化為一個過渡學位,但不知道會不會廢除碩士的論文要求,跟國外很多大學一樣,碩士只需要修夠一定的學分,不需要寫論文。
  • 教育部通知,研究生將迎來「3大改革」,錄取規模進一步擴大
    考研的同學越來越多,教育部也對考研的政策做了相應的改革,緩解了考研的同學的壓力,也緩解了本科生就業的壓力。 教育部通知,研究生將迎來「3大改革」,錄取規模擴大,為考研學子減輕壓力 1.
  • 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畢業季,論文、考研、就業問題怎麼辦?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等20多所高校發布通知,安排部分畢業生以網絡視頻方式進行論文答辯。為保證答辯質量,各高校都要求將整個答辯過程錄音錄像,作為記錄留存。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徐新陽介紹,學院相關工作全部改在線上進行,無紙化操作,確保時間跟過去同步,做到學生畢業不延期。
  • 不那麼「學術」的研究生:寫不好論文是因為志不在此嗎?
    9月22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將學位論文作假作為信用記錄#也成為微博熱搜。在微博熱搜中,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的介紹也引起討論。他提到,今年在學研究生將達到300萬人,中國已成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
  • 學歷會隨著研究生擴招而「貶值」嗎?
    3月4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面對這種情況,「考研族」們既欣喜也擔憂。欣喜的是:「上岸」的機會或許更大了;擔憂的是:未來的就業市場上,學歷是否會「貶值」呢?「貶值」這個詞一般用在經濟學上,是指單位貨幣的價值下降,也就是說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了。
  • 研究生擴招並非臨時起意
    ,今年只是將擴招的比例提升了一點而已。研究生擴招已有先例,對於擴招以後的師資力量、科研設備、教學基本設施、學生寢室等問題,是完全可以妥善處理的。二、研究生擴招是可以延遲就業壓力2020年報考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人員有341萬人,如果今年不擴招的話,相信很多人是考不上研究生的。
  • 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高等教育已步入...
    原標題: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高等教育已步入大眾化【組圖】   隨著我國改革經濟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由初步階段走向成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中傳: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
    重點考查研究生對本領域內基本文獻、基礎理論、前沿理論、相關學科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和學碩生基本文獻考試均為3次機會,3次均不及格者,終止培養或實施分流。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此次改革中,中傳還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
  • 天津大學再次躺槍,十四年前的碩士論文被發現嚴重抄襲!
    網友@沒有邏輯的人4月7日在微博上進行爆料,於是天津大學這名十四年前的碩士被人在網絡舉報,和上一次曝光的碩士論文抄襲也驚人的相似,這篇《社區聚居空間外部環境模式的文化性》的論文更誇張,就連論文標題一樣,只是作者不同、發表時間也不同,該網友在回復網友時表示,「除了標題一樣,參考文獻幾乎也一樣。」受到網絡的舉報,天津大學迅速做出反饋,直接在官網進行情況通報!
  • 研究生英文論文發表之路如何開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科技論文寫作與發表是研究生學習階段科學研究素質訓練的必要環節。發表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科技論文,是目前許多科研院所對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畢業和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
  • 高等教育女生佔比超過一半,原因有哪些?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由初步階段走向成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由此也帶動了我國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201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數為144.8萬人,佔全部研究生的比重達到50.6%,與2010年相比提高2.7個百分點;普通本專科、成人本專科在校生中女生分別為1567.9萬人和392.3萬人,佔比為51.7%和58.7%,比2010年提高0.9和5.6個百分點。
  • 大規模集中清退研究生此起彼伏,不下點功夫,想混學歷沒那麼容易
    針對這一事件,網友們也紛紛發表看法,部分網友支持清退,你不拿學歷當回事了,學校為什麼還要超期留你呢。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同情,覺得博士、碩士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了。「過期」博士、碩士究竟該不該清退,有沒有依據,為何要「清退」?
  • 研究生發表論文必須關注的九個要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發表論文是碩士研究生來說事比較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些高校要求研究生在畢業之前至少發表一篇核心期刊或者普刊論文,而具體發表要求根據各自學院、專業而定
  • 研究生畢業不再唯論文論了?
    當前我國研究生學位認定的相關制度尚不健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其中較為突出的有:考評方式異化,「唯論文」傾向嚴重;認定標準「寬嚴不齊」,培養質量難保一致;缺乏細化的劃分標準,畢業生質量「良莠不分」;認定程序不健全 ,極易導致「法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