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早在幾年前體檢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有高血壓,但是當時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覺得自己是個血氣方剛的男子漢,血壓高一點也毫不擔心,平日裡繼續和朋友們吃香的喝辣的,一點也不忌口。
步入社會開始工作2年以後,小虎的體重也從原來的123斤升到158斤,這已經遠遠高出了理想的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儘管如此,他還是沒把高血壓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段時間,鼻子開始流鼻血,有時候踢足球會突然感到頭很暈,而且那時候準備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小虎這才開始重視起高血壓,並且開始跑步鍛鍊了。
史丹福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進行體育鍛鍊,有助於身體的康復。
研究人員分析和研究了391項以往研究的結果,涉及人數3.97萬人,發現散步、慢跑、遊泳、騎自行車等耐力運動,和伏地挺身、舉重等阻力運動相結合,有助於緩解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低到健康水平。
同時,結合服用服用β-受體阻滯藥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可以進一步將治療鞏固。該項研究發表在了2018年的《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研究人員還特別指出,運動和降壓藥物相結合,並且長期堅持下去,高血壓患者才能真正的獲益。
對大多數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群體而言,清晨往往是他們很多人起床鍛鍊最多的時間段。老人認為,清晨運動利於血壓的穩定,可在醫生看來,高血壓患者清晨運動是有害處的。
這是因為早晨的時候,人體的交感神經,相比於其他時段處於最興奮的狀態,而血壓和心率也同樣處於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如果這個時候進行激烈運動的話,血壓的升高容易誘發心血管急變,可能會出現中風、梗塞或者是出血。
醫生的建議是,每天下午的四點到六點,才是高血壓患者最佳運動時間,快步走或者遊泳,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非常適合。
走路
這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是一項比較好的運動,走路運動強度低,不會使得心率加快,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十分適合。有數據研究顯示,適度的運動,可以使得血壓下降4到9毫米汞柱。
根據患者的年齡以及身體的不同情況,走路可以是快步走,也可以是慢走,要根據實際的體質以及血壓情況,採取相適應的走路方式。如果血壓不高,不妨走得快一些,如果血壓相對較高,可以採取慢走和漫步的方式。另外,還要注意控制好節奏和時長。
慢跑
對於相對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而言,由於體質相比於中老年人要好很多,因此慢跑運動有利於他們的鍛鍊。堅持慢跑,可以有效將血壓控制在穩定合理的範圍內。
通常來說,高血壓患者可以先採取一定的適應措施,慢跑之前,可以採取快步走的運動走上一到兩公裡左右,如果身體沒有不適反應,就可採取慢跑鍛鍊,中途若是有頭暈心悸的情況發生,則需要立即停止。慢跑的時間不要太久,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即可。
太極拳
這項運動輕柔舒緩,不但能使身體得到完全的放鬆,也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了新陳代謝的情況,使得血壓下降,高血壓患者經常進行太極拳的鍛鍊,可以消除精神緊張,有利於血管的舒緩。
騎自行車
這項運動不但能夠鍛鍊心肺功能,使得全身的肌肉和骨骼得到鍛鍊,而且還增強了身體的協調性,加快了代謝的節奏,有助於降低血壓。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騎自行車要堅持,同時也要量力而行,時間控制上不要貪多,要循序漸進。
高血壓患者雖然通過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血壓,但是在運動方面也要有所注意。首先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採取適度的運動方式,運動的強度可以隨時調整,同時要記住不要一蹴而就,不能一下子運動過量,要學會循序漸進,堅持下去才能見成效。
其次運動的類型可以多種綜合進行,不要長期單一化。比如長期慢跑的有氧運動,可能會導致肌肉流失或者關節磨損,所以可以結合一定程度的力量訓練來綜合運動,比如舉啞鈴,做徒手健身等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類型的選擇要剔除那些會導致血壓升高的運動。比如扎馬步或者是靠牆靜蹲,這類運動需要憋氣,從而會導致血管壓力增加而血壓升高。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的運動目的是為了緩解血壓,不是為了追求健身或者其他,因此在運動的強度上,適中即可。
每天半小時左右,每周三四次的鍛鍊就行。而且在運動的時候注意呼吸節奏,不可為了達到某個動作而憋氣,以免引起血壓的升高。
參考資料
[1]《得了高血壓,就不能運動了嗎?》丁香園.2017.2.16
[2]《老年高血壓患者別晨練最佳運動時間揭秘》廣州日報.2015.12.21
[3]《體育鍛鍊可輔助治療高血壓》環球網.2018.12.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