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音樂有多美,米蘭別克用十年心血告訴你

2021-03-05 世界音樂

近年少數民族的音樂受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尤其是蒙古族音樂作為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一支勁旅,

從騰格爾《天堂》,到《吉祥三寶》,

再到有現代氣息的搖滾樂,

蒙古族音樂以多元的樣貌走得越來越遠。

比較而言,大眾對於哈薩克族的音樂顯得有些陌生。然如《在那遙遠的地方》、《可愛的一朵玫瑰花》以及《瑪依拉》,其實都是哈薩克族民歌,證明哈薩克族有絢爛的音樂文化,經漢族音樂家的採集改編為人所知,只是沒有貼上哈薩克族的標籤。

哈薩克族與蒙古族都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在遷徙過程中吸收周圍民族的文化,例如中亞和新疆、俄羅斯、烏克蘭、塔塔爾等,形成哈薩克族獨特的文化。

他們有豐富的民間文學,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諺語等等超過兩百多部長詩。

音樂在哈薩克族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素有"駿馬和歌是哈薩克的翅膀"之說,生活離不開馬,也離不開音樂。哈薩克民間樂器有冬不拉、庫布孜、口弦、斯布孜額等。

這一次,哈薩克族人將不假他人之手,捲起袖子自己來。

國內哈薩克族的傳奇樂隊,叫作IZ。以來自新疆哈薩克族音樂人馬木爾為中心,2002年成立於北京,嘗試哈薩克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他們音樂可以跨越語言的障礙而打動不同文化背景的聽眾。


IZ樂隊其中一個團員,名叫米蘭別克,他是新疆阿勒泰清河縣的80後哈薩克族人,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一直在新疆歌舞團擔任舞蹈員。

從小深受父輩哈薩克藝人薰陶,當任舞蹈員之餘,他又2001年至藝術學院進修民族樂器課程,加強自己的冬不拉、庫布孜的技巧。這段期間他與馬木爾結識,因此加入了IZ樂隊。

2008年米蘭別克有感哈薩克的傳統音樂文化即將流失,他離開了IZ樂隊,回到新疆採風,花了幾年時間走訪民間藝人,也曾在斯布孜額演奏專家的家裡住了一個夏天,專研演奏技巧與製作方法。

他有現代音樂的素養,也有民間音樂的底蘊,採集的同時,他不停得思考著如果讓哈薩克族得音樂保存下來並且給更多人聽見。現代元素與民族元素的平衡是一個關鍵。

經過十年採風、構思、來回打磨,今年米蘭別克終於推出同名專輯《米蘭別克》,可以說是十年的心血,融合傳統與現代,11首歌圍繞著哈薩克族的文化,有純民族樂器、民歌改編、也有原創作品。

今年三月,米蘭別克推出哈薩克語版《在那遙遠的地方》(無情的世界,Sonau Als Xalhayda),還原原曲中那些關於1930年代哈薩克族人從新疆遷徙至青海的故事。這是國內首次哈薩克語版本單曲正式推出,在哈薩克族圈中引發一波小高潮。

又在四月推出新疆具代表性的民間歌舞曲《黑走馬》。《黑走馬》原本是哈薩克族的傳統舞曲,只有簡單的旋律沒有歌詞,在婚禮聚會中都會跳這首曲子。後來米蘭別克與新疆歌舞團將它填上了歌詞,這也是目前最廣為流傳的版本。

《棕雁》則是18世紀哈薩克大詩人布哈吉繞長詩中的一節,在過去哈薩克族學校課本中都會學習這首詩。米蘭別克將古詩用現代的編曲呈現,有民族元素又帶有搖滾的成分,讓人耳目一新。

《譏諷者》(Badk)是米蘭別克的原創歌曲。Badk現在在哈薩克族語中多被理解負面意思,然而Badk在古哈薩克文化中是一個草原藝術團的角色,有點像是巫師,看似瘋瘋癲癲說些奇怪的話,實際上可能是智慧的警語。米蘭別克創作一首歌來描寫這個已經消失的角色,配上不停變化的曲調來表現譏諷者的精神狀態。

口弦琴也是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然而目前沒有一首哈薩克族純口弦琴的代表歌曲,他創作《快節奏的風速》。模仿獵豹捕獵時的速度,比喻時間的飛速流逝,對照哈薩克人過去的慢生活。

《阿克巴雁湖》則是一首翻唱率極高的哈薩克歌曲。阿克巴彥湖,是在外蒙古西部的哈薩克人居住區的一個湖泊。米蘭別克在採集過程中自己反覆演唱這首歌發現當今的版本節奏太快,和聲偏窄,不象一個開闊的湖面。於是他用樂器模仿環境樂器聲,將和聲加寬,節奏變緩,從男性角度所詮釋的大自然的靜謐和力量,娓娓道來生命和自然的奧秘。

《唐夏爾拜》是一首有趣詼諧的民歌。米蘭自己的編曲和作詞,加入了他身邊哈薩克姑娘的名字,還融入一段他採集新疆歌舞團唱歌的聲音,感受到哈薩克族人歡樂的生活氣息。

這張專輯在千呼萬喚中

終於要和大家見面了

掃描下方二維碼支持

米蘭別克哈薩克原生態民謠

同名專輯《米蘭別克》

80元/張 國內包郵





五個步驟

歡迎星標關注世界音樂好內容

愛音樂、愛世界的你

不容錯過哦

相關焦點

  • 風採十強專訪 吾木提別克:用音樂喚醒靈魂
    在「學星杯」第十二屆首都高校風採之星才藝選拔大賽複賽中,來自中央財經大學12稅務的新疆男孩吾木提別克.馬合沙提用一把吉他
  • 金武林與民族音樂家米蘭別克齊現身 唱響歲末狂歡
    金武林點擊進入鳳凰美女音樂秀場由「天」各民族音樂工作室、 《我們》文藝聯合會主辦的「擠滿星星的天空」——中國民族音樂系列演出第一季在「麻雀瓦舍」正式啟動。最後一個壓軸出場的是新疆哈薩克族音樂家米蘭別克。米蘭別克的貝斯手由本場演出的音樂總監大鵬擔任,鼓手是舌頭樂隊李忠濤、吉他手則為哈薩克族90後小樂,四人此次雖是第一次合作,卻配合得十分默契。雖然米蘭別克是最後一個登場,觀眾的熱情卻絲毫未減,隨著第二主題「狼」音樂節奏的強烈,觀眾的情緒也伴著歡呼聲被完全釋放了出來。
  • 新疆走出去的哈薩克族男明星,你喜歡誰?
    2014年推出個人EP《時光行者》;2016年,化名為「我的蜜瓜分你一半」參加江蘇衛視音樂挑戰類真人秀節目《蒙面唱將猜猜猜》。 NO.4  哈孜肯 對東西方各民族的音樂精華兼收並蓄,音樂元素內涵豐富,樂隊的演奏狂熱奔放,旋律獨特,節奏強勁,特別是哈孜肯粗獷、歡快、令人振奮的演唱,可以用多種語言交互表演,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異域魅力,使整個音樂散發出一種獨特的異國情調,極具很強的感染力。因而在中國音樂界獨樹一幟。
  • 新疆哈薩克族—一個讓中國人驕傲的少數民族
    哈薩克族婚禮上的哈薩克族經典舞蹈「黑走馬」   攝影:哈米達·熱斯別克青河縣是一個有6.47萬人口的西北邊關小縣,有哈薩克族、漢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塔塔爾族、撒拉族等16個民族,哈薩克族人口佔76.46%以上。
  • 草原上的哈薩克族:從哈薩克族起源說起,談談其有哪些趣味性習俗
    哈薩克族也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哈薩克族人使用哈薩克語作為日常溝通語言。他們信奉薩滿教和伊斯蘭教,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哈薩克族的文化習俗。同時,哈薩克族人在文學、音樂、舞蹈等領域,也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他們世代聚居於新疆戈壁草原上,並且從古至今都有以馬代步的習俗。
  • 哈薩克族小夥騎著白馬迎娶他的漢族新娘
    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白永山為一對新人主持婚禮達吾別克娶回個漢族姑娘,在這個村裡還是頭一回,在哈薩克族村民中,算是炸開了鍋。在婚禮現場,哈薩克族村民們不停地為周玉鳳送上祝福的禮物。提起他們的愛情之路,還與駐村工作隊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呢!今年22歲的達吾別克,5年前在阜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讀書,任2012級計算機班班長,家住葉城縣的同學周玉鳳任該班副班長,由於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和一顆互學上進的心,於是慢慢走到了一起。畢業以後,達吾別克看準了裝修行業,認為裝修行業很有前景,於是自謀職業,帶起了一支裝修隊伍,由於他踏實肯幹,每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
  • 一漢族鐵路人心系哈薩克族牧民 被喚作都拉特·別克
    馬蹄聲劃破了寧靜,一隊哈薩克族牧民騎著馬跑到車間門前,高喊:「都拉特·別克!」院子裡,一個穿黃色作業服的高瘦漢族男子滿臉笑意地向牧民們揮手應答——他叫薛華,烏魯木齊鐵路局職工。  「都拉特·別克」的由來  在哈薩克語裡,「別克」是部落首領、擁有權威的意思,「都拉特」則是哈薩克族一個最大部落的名字。
  • 【民族團結一家親】嚴建新的哈薩克族婚禮
    從馬達勒木·合吾俄爾汗家走出幾位穿著盛裝的哈薩克族婦女,款款來到新娘身邊,與新娘擁抱、親吻,新郎的大嫂巴哈古麗·艾裡別克將潔白的蓋頭蓋在新娘的頭上,攙扶著她向家走去,阿肯的冬不拉和歡快、渾厚的歌聲又響起來了。同樣穿著盛裝的幾位哈薩克族老人則等在馬達勒木·合吾俄爾汗家大門外,當新娘來到老人身邊,老人將手中盤裡的糖果撒向新娘,寓意撒福。
  • 伊莉莎白二世到底有多美?從小到大13張照片,告訴你何謂風華絕代
    伊莉莎白二世到底有多美?從小到大13張照片,告訴你何謂風華絕代提及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在來一組伊莉莎白二世從小到大13張照片,告訴你何謂風華絕代。伊莉莎白二世出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自小就接受傳統的、嚴格的臨民治世之道的教育,並在歷史、語言和音樂方面頗有造詣。因此,伊莉莎白二世能流利地講法語、德語和西語,曾獲得四所大學授予的音樂和法學博士學位,可見女王美貌與才識並存。
  • 十年之約有你有他還有我,國際米蘭的這十年,跌倒與崛起
    而幾天後,十年前的那支冠軍之師也履行了自己關於十年之約的諾言,進入歐戰決賽,雖然只是歐聯不是歐冠,雖然理想和現實有些偏差,但對於經歷了十年低谷的國際米蘭來說,他們已經逐漸完成了復興大業。十年之約,我國際米蘭也回來了!
  • 新疆哈薩克族舞蹈風格特點探究
    因此,舞蹈的動律風格也會受旋律節奏的影響制約而變得特別,3/4拍的舞蹈音樂使得哈薩克族舞蹈的步伐動律常見碎步,以及類似「波爾卡」的舞步;2/4拍節奏的舞蹈音樂使舞蹈動律顯得十分活潑熱烈;哈薩克族茶餘飯後會以歌舞助興,一般2/4拍的舞蹈音樂在這樣的場合較多見。由於大多數舞蹈音樂都以抒情表白為主,節奏柔美,所以哈薩克族也被稱為新疆最浪漫的民族。
  • 關於哈薩克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哈薩克族》136cmX68cm哈薩克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樂很有特色,樂器種類和樂曲形式也相當豐富。「冬不拉」為彈奏樂器,是哈薩克族民間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分為高、中、低等十幾種。冬不拉易學易帶,深受哈薩克族喜愛。拉奏樂器以「庫布孜」為代表,演奏起來聲音類似小提琴,但形狀比小提琴複雜,上端向裡彎,琴腹如勺,腹面張開,背面蒙有羊皮,琴弦用馬尾或牛筋製成。
  • 探訪甘肅哈薩克族「阿肯彈唱」 感受草原風情(圖)
    ,右手熟練彈撥著民族樂器冬不拉,甘肅哈薩克族婦女庫來木和搭檔沃斯爾漢17日即興為觀眾表演了一段「阿肯彈唱」。  「阿肯阿依特斯」彈唱是哈薩克族特有的口頭語言藝術。45歲的庫來木回憶稱,哈薩克民眾逐水草而居,閒暇時,牧民們抱著心愛的冬不拉,即興創作,出口成章,「要能夠接住對方唱詞中拋來的問題,一問一答中折服對手」。  「剛剛打電話給你,你為什麼不接,我們不是說好了下午為大家共同表演麼?」庫來木口中「念念有詞」,伴隨音樂的節奏唱出歌詞,並向沃斯爾漢拋出問題。
  • 中國到底有多美?他拍下500000張照片告訴你
    中國到底有多美?他拍下500000張照片告訴你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 哈薩克族少年的「追聲之夢」(組圖)
    23歲的哈薩克族少年葉熱扎提·木拉力來自新疆瑪納斯縣,目前就讀於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同學朋友們都叫他扎提。小時候的一場高燒,導致扎提右耳失聰,左耳聽力下降,長期依靠佩戴助聽器學習生活。今年6月份以來,室友張海崗發現扎提對聲響越來越不敏感,便帶他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檢查,才發現扎提已面臨完全失聰的風險。要想恢復聽力,只能移植人工耳蝸。
  • 健身教練告訴你,女人有肌肉有多美
    健身教練告訴你,女人有肌肉有多美雖然現在健身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想必有些朋友對於健身還是有一定誤解的,或者是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大多數的朋友可能會認為健身增肌往往只適合男性朋友,女性朋友只適合做一些有氧訓練,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一種想法。
  • 2020年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哈薩克族甘肅阿克塞站鳴槍開賽
    來自全國各地共計1000名選手齊聚塞上明珠阿克塞,用激情和速度馳騁賽道,共享運動帶來的喜悅之情。縣委副書記、縣長哈裡別克分别致辭。參賽選手李百慧:我是第三次參加,我覺得這種馬拉松特別好,就算你沒有拿到名次,你也能感受到地方民族的熱情,我覺得他們這邊特別熱情,我一路過來他們都有好多人給我加油。
  • 熱情善良的哈薩克族,淳樸的民風背後,誕生了一個沒有乞丐的民族
    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之上,有這樣一個世代遷徙、崇尚雄鷹的民族,他們用自己勤勞樸實的雙手創造出了自己富足的生活,也讓其他兄弟民族發出了由衷的的讚嘆。這就是哈薩克族——一個熱愛生活和勤奮的民族。日常生活上,哈薩克族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他們的服飾多用牲畜皮毛加工而成。婦女夏季喜歡在連衣裙上加上銀飾品作為裝飾,年長的婦女喜歡用在頭巾上帶有裝飾品,帽子上用貓頭鷹羽毛作帽纓。男性經常穿著套頭式高領襯衣,衣領上刺繡著民族圖案,外面套著布面或毛皮製成的大衣,腰束帶著小刀的皮帶。
  • 吉木乃縣:漢族兒子和哈薩克族阿媽的故事
    吉木乃縣:漢族兒子和哈薩克族阿媽的故事  ——記阿勒泰地區林業和草原局駐薩帕克村工作隊盧山同志  盧山現任阿勒泰地區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阿勒泰地區林業和草原局駐吉木乃縣喀爾交鎮薩帕克村第一書記、訪惠聚工作隊隊長
  • 別克eConnect3.0:給你有滋有味的單人旅程
    精心挑選的音樂播放列表有聽膩的時候、電臺主持人聊的話題未必每次都感興趣、找想聽的又怕開車看手機太危險、想有個副駕多個幫手又怕他或她話太多、連上藍牙再用手機導航又會跟有意思的電臺節目衝突。這可能是大多數用戶獨自開車時最糾結的五件事了,要是出發前忘了開手機藍牙,本就無聊的單人出行會更加乏味。